安东宁·德沃夏克(AntoninDvorak,1841-1904)是捷克民族乐派中最重要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与捷克的历史、文化、民族音乐语言息息相关,优秀作品遍及音乐的很多领域,如交响音乐、室内乐、合唱曲、歌剧等。最着名的作品是《第九交响曲(新世界)》(1893)、《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1895)、歌剧《水仙女》(1901)、管弦乐《斯拉夫狂想曲》(1878)、《斯拉夫舞曲》(1878-1887)、歌曲《母亲教我的歌》(1880)。德沃夏克用自己的音乐,拓展了由斯美塔那开创的捷克民族音乐的道路,为捷克音乐做出巨大贡献。
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EdvardGrieg,1843-1907)的创作以抒情见长,音乐植根于挪威民族的沃土,清新、优美、质朴,充满诗意,管弦乐色彩绚丽,尤其是独特的和声对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格里格的作品以小型乐曲为主,1867-1901年陆续出版的10集66首钢琴《抒情曲集》,是其经典之作。这些钢琴抒情小品,每首都冠有标题,音乐形象鲜明,大多描绘挪威的自然风光和民间生活场景。他一生没有写过歌剧和交响曲,也很少写大型管弦乐曲,《培尔·金特》组曲是他大型管弦乐创作中最杰出的一部,《a小调钢琴协奏曲》也被公认为是佳作。格里格是北欧国家中第一位获得世界声誉的作曲家,他把抒情性和民族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富有挪威民族特点的北欧音乐风格,被称为“北国的肖邦”。
扬·西贝柳斯(JeanSibelius,1865-1957)是芬兰民族乐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他创造性地运用芬兰民族民间音乐中的音调、节奏、调式以及和声,作品具有鲜明的主题,宽广并带有颂歌性质的咏唱,具有变奏性质的主题展开手法,流畅的复调写作与独特的乐队色彩,题材多取自芬兰民间史诗、传说和神话故事。主要创作体裁是交响曲和交响诗。所作的7部交响曲气势宏伟,音乐紧张、果断,情感深厚,形式与结构均独具一格,《第七交响曲》甚至浓缩为一个乐章。所作的9部交响诗充满灵感与梦幻画面,交响诗《芬兰颂》以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精湛的写作手法,得到广泛认可,被誉为“芬兰民族之魂”。《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1903)也作为一部佳作,跻身于贝多芬、门德尔松、勃拉姆斯和柴科夫斯基等大作曲家的同类作品之列。
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格林卡(MikhailLvanovichGlinka,1804-1857)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主要创作领域是歌剧和管弦乐曲。他的歌剧以俄罗斯和东方的民间音乐为基础,借鉴了意大利和法国歌剧的表现手法,音乐中运用俄罗斯民歌和高加索民间舞的复节奏,以及民族调式和支声复调写作手法,节奏新颖活跃,音乐性格鲜明,同时,充分发挥了合唱的作用。管弦乐曲大多采用民间音乐主题和模仿民间乐器的效果来表现生活场景。他的创作对后世作曲家产生重要影响,被誉为“俄罗斯音乐之父”。
强力集团:也称“五人团”或“俄罗斯五人强力集团”,是19世纪60年代在俄罗斯组成的作曲家小组。有五位成员:巴拉基列夫(领导人,曾是数学专业)、鲍罗丁(医学博士、化学家)、居伊(陆军军官)、穆索尔斯基(曾是近卫军军官)、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曾是海军军官)。他们以格林卡为榜样,致力于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创作,作品常以本国历史、传说、神话、民间习俗为题材,强调采用俄罗斯和其他民族的民间音乐素材,同时吸取西欧先进的作曲技法,为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成就最突出的作曲家有三位:鲍罗丁、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亚历山大·波菲烈维奇·鲍罗丁(AlexanderPorfirevichBorodin,1833-1887)一生仅有20多件作品,音乐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格和东方音乐的韵味,最着名的作品是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和歌剧《伊戈尔王》。
莫杰斯特·彼得罗维奇·穆索尔斯基(ModestPetrovithMussorgsky,1839-1881)是最富有个性的作曲家,在他的作品中很少直接引用民歌,但融汇了俄罗斯民间音乐的特征,音乐语言与表现手法都有独到之处。常使用大小调体系之外的调式与色彩性和声,旋律多在较窄的音程中运动,他的创作不仅对俄罗斯音乐做出重大贡献,也对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西方音乐产生重要影响。穆索尔斯基一生写有近百件作品,最杰出的是交响音画《荒山之夜》、组曲《图画展览会》、前奏曲《莫斯科河上的黎明》(出自歌剧《霍万兴那》)、歌曲《跳蚤之歌》。
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里姆斯基·科萨科夫(NikolayAndreyevichRirnsky-Korsakov,1844-1908)是“强力集团”中最杰出的歌剧和交响音乐作曲家。作品常常富于幻想,具有描写性和鲜明的俄罗斯音乐特征与东方音乐色彩,特别是细腻、绚丽的管弦乐配器手法令人惊叹,并对后世作曲家产生巨大影响。最优秀的作品是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管弦乐《西班牙随想曲》、交响组曲《金鸡》、管弦乐《野蜂飞舞》(来自歌剧《萨丹王的故事》),音乐理论着作《管弦乐法原理》、《和声学实用教程》。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PyotrIl’YichTchaikovsky,1840-1893)是19世纪下半叶俄国浪漫乐派中最杰出的作曲家,也是俄国最早系统地接受学院音乐教育的专业作曲家。他不属于民族乐派,创作中也没有刻意去追求作品的民族性,但乐曲展示了西欧作曲技法与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巧妙融合,透过个性化的表现反映出强烈的民族色彩。他的作品遍及歌剧、舞剧、交响曲、交响诗、协奏曲、室内乐、钢琴、声乐等各类音乐体裁,音乐侧重于对人复杂内心的最细微情感的刻画,常常表现一个普通人的痛苦与欢乐、怀疑与不安,以及对人生和大自然的热爱。作品中常采用民间舞曲节奏,俄罗斯支声复调和装饰性对位写作手法,旋律极其丰富。被称为“旋律大师”、“悲歌”作曲家或“抒情诗人和心理戏剧家”。其着名作品有:《第六交响曲(悲怆)》(共写有7部交响曲)、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1812年序曲》、《意大利随想曲》、《b小调钢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和管弦乐队《洛可可主题变奏曲》、《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钢琴套曲《四季》,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共写有11部歌剧)等。
乔治·埃内斯库(GeorgeEnescu,1881-1955)是罗马尼亚作曲家、小提琴家和指挥家。虽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居住在巴黎,但其创作深深植根于罗马尼亚民间音乐的土壤,大多数作品与祖国相关。音乐中采用罗马尼亚古老的叙事民歌音调、朗诵般的自由节奏和丰富的装饰音,以及管弦乐齐奏等手法,并加以新的灵活运用。尤其在交响音乐领域对罗马尼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视为罗马尼亚交响音乐的奠基者。埃内斯库的作品数量不多,仅有33件,最优秀的是《第一交响曲》(1905;共作有交响曲三部,此曲成为每隔三年举行一次的“乔治·埃内斯库国际音乐节”必演曲目),管弦乐《罗马尼亚诗篇》(1897)、《罗马尼亚狂想曲》两首(1901),歌剧《俄狄浦斯王》(1931)。
斯坦尼斯拉夫·莫纽什柯(StanislawMoniuszko,1819-1872)是仅次于肖邦的19世纪波兰重要作曲家,波兰民族歌剧的创始人。莫纽什柯的作品着力于刻画波兰普通人的形象,以波兰民间歌舞音乐为基础,借鉴俄国歌剧、意大利歌剧,以及法国喜歌剧的创作手法,音乐朴实,写作技法精深。写有20多部歌剧,流传最广的是歌剧《哈尔卡》(1847)。此外,还作有舞剧、管弦乐曲、室内乐、声乐曲、钢琴曲,等等。
费伦茨·埃尔凯尔(FerencErkel,1810-1893)是匈牙利民族乐派的奠基人和匈牙利民族歌剧的创始者。埃尔凯尔的作品多以民族历史、民族解放斗争和现实生活为题材,以匈牙利民间音乐为基础,音乐形象鲜明。最成功的歌剧是《胡尼亚第·拉斯洛》(1844)和《班克·班》(1861)。前一部歌剧写的是15世纪匈牙利对土耳其统治的反抗,后一部歌剧描写了13世纪匈牙利反对德国统治的斗争。此外,匈牙利国歌《上帝保佑匈牙利》也是他的力作。
伊萨克·阿尔贝尼斯(IsaacAlbeniz,1860-1909)是西班牙作曲家、钢琴家,也是西班牙民族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阿尔贝尼斯的作品以西班牙民间舞曲为基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尤其是约250首钢琴曲,吸取了西班牙流行音乐的节奏和音乐语汇,更具个性。其最着名的作品是钢琴组曲《伊比利亚》(1906-1908)和钢琴曲《探戈》(op.165,作于1890年,后被改编为小提琴独奏曲、吉他独奏曲)。此外,他还作有管弦乐曲、钢琴协奏曲、歌剧,等等。
思考题
1.简述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
2.浪漫主义时期出现了哪些新的器乐、声乐和歌剧音乐体裁?这些音乐体裁各自有什么特点?
3.早期、中期、晚期浪漫乐派和民族乐派的作曲家有哪几位?简述他们各自对音乐所做的贡献及作品特点。
七、印象主义音乐
1.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是19世纪末在法国巴黎兴起的一种艺术风格,最先在绘画中出现。1874年,法国画家莫奈展出了一幅风景画,名为《日出印象》,受到一些报刊和批评家的嘲讽,从此,持有相近观点和采用相近技巧的画家被称为印象画派。印象画派反对当时学院派的保守思想和表现手法,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追求在光和色的变化中去表现某种氛围和事物的整体感。主张走出画室,到户外根据阳光所呈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间印象。约在同一时期萌生的象征主义诗歌,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痛苦的,而另一世界是真的、美的,因此用晦涩难解的语言、悲观的情调和神秘的色彩,来暗示这种虚无缥缈的另一世界,表现不可捉摸的内心隐秘。
2.印象主义音乐
印象主义音乐(Impressionismmusic)是在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下产生的。印象乐派喜欢用暗示和隐喻的手法,表现对事物的瞬间印象和感受,反映微妙和难以捉摸的外向世界。常采用新的作曲技法和新的音响组合,如在和声上,用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各种增和弦,以及一个个不协和和弦的续进、和弦的平行进行等,创造出新奇的强烈音响色彩。在配器上,铜管乐器常常加弱音器,木管乐器多用低音区,弦乐器经常细分为很多声部、音量多加以约束等,这些在音色上形成了神秘的效果和闪烁透明的色彩。在旋律中,以五声音阶、全音音阶、教会调式以及片断性的旋律和半音化的音调为主要形态。乐曲结构自由,节奏不规则,调性模糊,音乐织体丰富而复杂。所有这些都形成了印象乐派特有的音乐语汇和音乐风格,使音乐始终在瞬变而自由的飘浮中荡漾,造成朦胧迷离和飘忽空幻的意境。这一乐派的创始人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其他还有法国作曲家拉威尔和杜卡,英国作曲家戴留斯,意大利作曲家雷斯庇基,西班牙作曲家法雅,这些作曲家都只能说作品中带有印象主义音乐风格,但不及德彪西典型。
克洛德·阿希尔·德彪西(ClaudeAchilleDebussy,1862-1918)的作品都立有标题,大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他不喜欢浪漫主义音乐中的热情,认为艺术的主要目的是取悦感官。因此,音乐较少激情,避免叙事,他用自己创立的印象主义表现技法来唤起听者对各种事物的联想。其管弦乐曲《牧神午后》前奏曲(1894)标志着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开始,以后创作的管弦乐《夜曲》(1899)、歌剧《佩利亚斯和梅丽桑德》(1902)、钢琴曲《版画》
(1903)、交响音画《大海》(1905)、钢琴曲《意象》(1905-1907)等一系列作品,使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确立并且成熟。
莫里斯·拉威尔(MauriceRavel,1875-1937)最具印象主义风格的是他早期创作的音乐作品,如钢琴曲《水的嬉戏》(1901)、管弦乐《西班牙狂想曲》(1908)、舞剧《鹅妈妈》
(1911)、钢琴曲《高贵与伤感圆舞曲》(1911)、舞剧《达夫尼斯与克洛埃》(1912)。
保罗·杜卡(PaulDukas,也译“杜卡斯”;1865-1935)是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生于巴黎,父亲是银行家,母亲是钢琴家。他14岁开始尝试作曲,17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毕业时以清唱剧《维勒达》获得罗马奖二等奖。1909年起任职于巴黎音乐学院,担任管弦班指挥,随后担任配器和作曲课教授。我国着名音乐家冼星海(1905-1945)曾就读于巴黎音乐学院,在杜卡门下学习。杜卡的作品数量不很多,他的创作遵循古典音乐传统,受印象主义的强烈影响,主要音乐成就在于大型管弦乐曲,最着名的是交响谐谑曲《小巫师》(1897,又称《魔法师的弟子》)、歌剧《阿里安娜与蓝胡子》(1907)、舞剧《仙女》
(1912)。此外,还有《C大调交响曲》(1896)、钢琴曲《拉摩主题变奏曲》(1903)和《e小调奏鸣曲》(1900),等等。
弗雷德里克·戴留斯(FrederickDelius,1862-1934)是英国作曲家,幼年学习钢琴和小提琴,18岁起在北欧和法国经商,业余时间演奏小提琴。24岁进入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后来双目失明,全身瘫痪。戴留斯的创作具有晚期浪漫主义风格,并且受到印象主义音乐的影响。作品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情为主,常常使用全音音阶和具有紧张度的和声,音色丰富、纯净、透明。重要作品有管弦乐曲:英国狂想曲《布里格市场》(1907)、狂想曲《夏日花园》(1908);管弦乐小品《春日闻杜鹃初啼》(1912)、《河上夏夜》(1911);歌剧《乡村罗密欧与朱丽叶》(1901)。此外还有交响诗《生命之舞》(1899)、夜曲《巴黎,伟大城市之歌》(1899)等。
意大利作曲家奥托里诺·雷斯庇基(OttorinoRespighi,1879-1936)创作上的主要特征是抒情性与描写性,音乐中有古典主义的因素、浪漫主义的特征,也有印象主义的构思与技法,甚至还有表现主义、新古典主义的某些特色。多种风格的交织使他的音乐独具个性,在乐坛上占有重要地位。最着名的作品是三首交响诗《罗马的喷泉》(1916)、《罗马的松树》(1924)和《罗马的节日》(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