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葡萄病虫防治原色图谱
15322800000003

第3章 葡萄侵染性病害的(1)

识别与防治

一、果实病害

葡萄白腐病

主要症状:本病主要为害果穗、枝条和叶片。

(1)果穗感病:在小果穗或穗轴上出现水渍状浅褐色病斑,随后逐渐蔓延到果粒。

果粒发病后出现水渍状灰白色或浅褐色病斑,病部迅速向外扩展,几天内使整个果粒变软,但果形不变,后期果粒表面密生灰白色的小粒点,为病菌分生孢子器。病果挂在树上逐渐皱缩、干枯成为有明显棱角的僵果。穗轴、果梗也因病失水萎缩。

(2)枝条染病:多出现在枝条受损伤的部位(如新梢摘心处及采后的穗柄着生处)、根部发出的萌蘖枝等部位。初发病时,病斑呈水渍状淡褐色,逐渐扩展成暗褐色不规则形凹陷大斑,随后病部表面密布灰白色小粒点,以后病斑中部明显缢缩,使整个病部表皮衰弱或死亡,并纵裂呈乱麻状,上端病健交界处产生愈伤组织而变粗或呈瘤状,秋天病部以上叶片因衰弱变红或变黄,严重发病 时枯死。

(3)叶片染病:多在叶尖或叶缘处开始,初呈水渍状淡褐色至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逐渐向叶片中部蔓延,并形成深浅不同的同心轮纹,干枯后病斑易破碎。天气潮湿时病部长出白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

病原:

(1)无性世代:白腐垫壳孢Coniella diplodiella (Speg.) Petrak &; Sydow,属半知菌白腐病为害穗轴亚门、腔孢纲、球孢目、垫壳孢属真菌,与国外报道的白腐盾壳霉菌Coniothyriurm diplodiella (Speg.)Sacc.不同。

(2)有性世代:Charrinia diplodiella (Speg.)Viala &; Ravaz,属子囊菌亚门,在我国尚未发现。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病残组织或土壤中越冬。僵果上的子座组织,对不良环境条件有很强的抵抗力,如僵果没有腐烂,这些病菌可存活4~5年之久。分生孢子在土壤中也能存活1~2年,且葡萄园土壤中孢子量大,并以地面及土表20厘米内的孢子量最多,每克土中含300~2 000个分生孢子。越冬后的病组织于春末夏初,温度升高又遇雨后,可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借雨滴溅散或昆虫携带传播,通过伤口及果实的蜜腺或直接侵入果穗、枝梢,完成初侵染。发病后,病部再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通过雨滴溅散或昆虫媒介再多次传播进行再侵染。不同品种对葡萄白腐病的抗病性有明显差别,抗病性较强的品种有甬优1号、夏黑、京亚、双冠等,而美人指、巨玫瑰、醉金香等品种易感病。

葡萄白腐病的发生流行与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在13~40℃范围内,病菌分生孢子均白腐病为害果穗白腐病后期致果穗干枯,白腐病果粒上的分生孢子器白腐病蔓上病斑中心灰白色,边缘深褐色白腐病蔓上的分生孢子器白腐病蔓表皮开裂,病部形成愈伤组织白腐病蔓局部死亡,树皮脱落白腐病病叶片可萌发和侵入,并以26~30℃时萌发率最高。孢子的萌发需要92%以上的相对湿度,在饱和湿度条件下萌发更好。在最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病害的潜育期仅3~4天。因此,在我国北部葡萄主产区,6~8月高温多雨、田间湿度大,特别是遇暴风雨或冰雹后,常引起白腐病的发生与大流行。

肥水供应不足,管理粗放,其他病虫害防治不力,病虫及机械损伤较多的果园,白腐病发生较重。地势低洼,土质黏重,排水不良,土壤瘠薄,杂草丛生,果园郁闭,清园及田间卫生搞得不好,结果部位过低均利于白腐病的发生。

此外,架式与架向与发病亦有一定关系,立架式比棚架式发病较重,东西架向比南北架向病重。

防治方法:

(1)检疫:部分省区已将该病列入危险性有害生物,需采用检疫措施处理。

(2)选用抗病品种:甬优1号、夏黑、京亚、双冠等抗白腐病品种。

(3)清除病原:生长季及时清除树上和地面的病穗、病粒和病叶等,集中深埋。秋季落叶后,彻底清除园内病蔓、病叶、病穗等病残组织。

(4)加强栽培管理:结合修剪和疏花疏果,合理调节植株负载量,并提高结果部位到40厘米以上。发病重的地区采用棚架式,提倡采取避雨栽培、果穗套袋及地面地膜覆盖等技术;及时绑蔓、摘心、除副梢和疏叶,创造通风透光环境;增施有机肥、叶面追肥、中耕除草。

(5)药剂防治:萌芽期应向树上和地面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用福美双500克、硫黄粉500克、石灰石12千克制成的混合药粉,地面撒布。用量为15~30千克/公顷。

生长期一般从4月下旬开始,间隔10~15天喷一次药,可选用下述药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000~1 5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8 000~10 000倍液、10%氟硅唑水乳剂2 000~2 500倍液、10%氟硅唑水分散粒剂2 000~2 500倍液、250克/升戊唑醇水乳剂2 000~2 500倍液、10%戊菌唑乳油2 500~5 000倍液、60%咪唑·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 000~2 000倍液、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833~1 25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1 000倍液、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注意发病后或进入雨季适当缩短用药间隔期。

葡萄炭疽病

主要症状:本病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为害果枝、穗轴、叶柄及嫩梢。

(1)果实染病:初为紫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斑点,扩大后变为褐色或黑褐色凹陷病斑。在潮湿环境下,病斑上可产生大量橙红色黏稠状物,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团,初期一般排列为轮纹状,以后分散。严重时,病斑迅速扩展至整个果面,果粒几天内腐烂、脱落或挂在树上干缩,最后变为黑色僵果。

(2)果枝、穗轴、叶柄及嫩梢发病:产生紫褐色或黑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短条状的凹陷病斑,空气潮湿时,病斑上亦有橙红色分生孢子团。

炭疽病果粒发病初期炭疽病为害不着色品种果粒状病  原:

(1)无性世代:胶孢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或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Sacc.,C. acutatum,均属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属真菌。

(2)有性世代:围小丛壳菌Glomerella cingulata (Ston.) Spauld et Schrenk,属子囊菌亚门小丛壳属真菌,在自然情况下,国内几乎难以见到。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在一年生枝蔓表皮、叶痕等部位,或以分生孢子盘在枯枝、落叶、烂果、穗轴、卷须等组织上越冬。翌年在适宜环境条件下越冬菌源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等传播,经皮孔、气孔、伤口或直接入侵幼果,被侵幼果一般不立即发病,有一定潜育期,直到果实开始着色,抗性下降后才发病完成初侵染。随后迅速发病产生新的菌源对果实进行多次再侵染。病菌也可侵染嫩枝表皮或叶痕,而对老蔓侵染困难。侵染嫩蔓的病菌一般呈潜伏状态,成为翌年的越冬菌源,而原来的越冬病蔓随蔓的增粗、脱皮成为老蔓后即不带菌。

病害的潜育期长短与温度关系密切,前期温度低,病菌侵入幼果后的潜育期长,为20天左右,而近成熟期后随温度增高, 潜育期明显缩短,最短仅为4天。除与温度有关外,果实内酸、糖的含量也会影响病害的潜育期长短,成熟果含酸量少,含糖量高,适炭疽病为害果穗1 炭疽病为害果穗宜病菌发育,潜育期较短。

果实转色期前后是炭疽病开始发病的时期,发病的早晚存在地区的差异性。在苏州,谢花后半月即可出现病果。在广东地区,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病菌即可侵染花穗,引致花腐。在河南省炭疽病一般在7月上旬的果实着色期始发,随果实进入近成熟期和成熟期,病害迅速达到高峰期,采后和贮运期也可传染发病。

高温多雨、日照少是炭疽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气象因子。一般7月的降水量达到131毫米以上、雨日12天以上、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时,病害发生严重;少雨或干旱气候炭疽病果粒上分生孢子团排列(呈轮纹状) 炭疽病果粒上分生孢子团排列(不呈轮纹状)炭疽病流行期果粒发病后分生孢子团呈黏稠状炭疽病果粒最后干缩发黑病害则轻。果实成熟期前后雨水偏多,果园高温高湿,病害易流行。

葡萄品种间抗病性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一般欧亚种易感病,欧美杂交种抗病。皮薄的品种发病较重,皮厚的品种较轻。

此外,株行距过密、坐果部位过低、留枝量过多、副梢管理不及时、果园通风透光不良,以及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地下水位高、土壤板结、速效氮肥过多等条件均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依据市场需要, 选择园艺性状较好的抗病或耐病品种。

(2)清园:结合修剪整枝,及时清除植株上的副梢、穗梗、僵果、卷须、病花穗等。清理落地病残枝蔓、病落果等。

(3)加强栽培管理:生长旺季要及时摘心、摘除副梢、绑蔓,防止树冠过于郁闭;适当进行疏花疏果并提高结果部位;合理施肥,施足有机肥,增施钾肥,控制速效氮肥的用量,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雨后及时排水,防止园内积水。

(4)果实套袋:一般在果粒生长至黄豆粒大小时进行。套袋前用20.67%氟硅唑+唑菌酮乳油2 0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8 000倍液,或22.2%抑霉唑1 2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1 000倍液+80%代森锰锌800倍液等处理果穗,药液干后立即套袋,注意封严袋口,避免雨水渗入,以后在袋口和通气口处喷适量药剂有利于阻止病菌从此进入。

(5)避雨栽培:多雨地区或病重果园提倡采用避雨栽培,但需要注意在此模式下,应加强对葡萄白粉病、灰霉病的控制。

(6)喷药保护:

1)葡萄芽萌动期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或5%辛菌胺水剂200~300倍液,重点喷嫩枝。

2)展叶前对重病园再喷一遍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3)开花前后在多雨地区防治花穗腐烂。花前可喷1∶0.7∶240波尔多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等杀菌剂;花后7~10天可喷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600~800倍液。

4)果实膨大期至成熟期,间隔10天左右喷一次药,可选用下述药剂:25%咪鲜胺乳油500~1 000倍液、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400克/升克菌·戊唑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25%溴菌清乳油、可湿性粉剂50~6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8 000~10 0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2 000倍液、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80%炭疽福美500~600倍液等药剂,并与80%代森锰锌800倍液、70%丙森锌600倍液等药剂交替和混合使用,避免抗药性菌株的出现。注意在葡萄采收前半个月一般应停止喷药, 减少农药残留。

葡萄黑痘病

主要症状:该病对葡萄的叶片、果实、新梢、叶柄、果梗、穗轴、卷须和花序均能侵染,尤其对幼嫩部分侵害最重。

(1)叶片染病:初期出现针眼大小红褐色至黑褐色的小斑点,周围有紫褐色的晕圈,以后逐渐扩大,形成直径1~4毫米的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暗褐色或紫褐色,稍凹陷。后期病斑中心叶肉枯干破裂穿孔。叶脉上病斑多角形,后坏死,致叶片皱缩畸形。

(2)果实染病:果面发生近圆形浅褐色斑点,病斑周边紫褐色,中心灰白色,稍凹陷,很像鸟眼,俗称“鸟眼病”。在病斑上面有微细的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受害果实生长缓慢,绿色,质硬味酸,有时龟裂,失去食用价值。

(3)新梢、叶柄、穗轴、卷须、花序发病:产生暗褐色椭圆形略凹陷的病斑,不久病斑中部逐渐变成灰黑色,边缘呈紫黑色或深褐色。

病原:

(1)无性世代:葡萄痂圆孢菌Sphaceloma ampelinum de Bary,属于半知菌亚门痂圆孢属真菌,在我国较为常见。

(2)有性世代:痂囊腔菌Elsinoe ampelina (de Bary) Shear,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在被害病叶、病果、病蔓中越冬。越冬的病菌组织在翌年4~5月,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萌芽后长出芽管,直接侵入寄主,引起初侵染,随后在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多次再侵染。病害的潜育期为6~12天。一般6月上旬开始发黑痘病发病初期叶片病斑呈紫红色黑痘病在叶片上病斑多沿叶脉分布典型黑痘病叶片边缘失绿黑痘病为害叶脉病,6月中旬至7月上旬进入发病盛期,果实着色后,果穗不再被侵染,但仍可为害嫩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