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战胜自己:顺其自然的森田疗法
15349700000014

第14章 人生的误区(2)

三、流行病学调查

日本的森田正马教授是世界上最早报道对人恐怖症的学者,他当时称之“赤面恐怖”。日本对人恐怖症的发病率占神经症的30%,关于对人恐怖症症状的报道也是最详细的。如:对人紧张、视线恐怖、自己视线恐怖、正视恐怖、横目恐怖、丑形恐怖、赤面恐怖、表情恐怖、异臭恐怖、会食恐怖、唾液咽下恐怖等。森田疗法也是目前治疗对人恐怖症最有效的心理疗法。

在美国,社交恐怖在人群中占12%~13%,即每8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这种恐怖严重地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交往和人性的发展。它和抑郁症以及酒精依赖,并列为美国社会三大危害,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我国台湾地区患社交焦虑症者的发病率为10%。我国台北市立疗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林世光表示,社交焦虑目前已可有效治疗。该症患者90%以上是在20岁以前发病,有约40%个案可能在青少年或学童年龄发病。其中青年或成人患者高达近20%。因有药物或酒精滥用等,可出现忧郁症状,多数并发其他畏惧症。该病除造成较严重的功能障碍外,病程中自杀危险性比一般公众高5倍。

祖国大陆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人们面临着各方面的心理压力,不适应现象日益加剧,社交恐怖症也猛增起来。虽然迄今还没有全国性的流行病调查报告,但从我们日常的门诊业务中已不难看出,社交恐怖症所占的比例,几乎占心理疾病的20%,仅次于抑郁症和焦虑症。如果以年龄划分,则社交恐怖症是青少年心理障碍中的首发疾病。

四、发病机制

种种发病的迹象表明,社交恐怖症不单是心理问题,而是生理、心理、社会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导致的。

上海社交焦虑症研讨会主讲人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著名精神病学教授戴维德·西汉(David Sheehan)说:“社交恐怖症的发病是因为人体内一种叫‘5-羟色胺’(又称血清素)的化学物质失调所致,这种物质负责向大脑神经细胞传递信息以控制人的情绪。这种物质过多或过少,都可引起人们的焦虑情绪。”

另外,专家们还提出了另一种新的观点,即社交恐怖症可能源于家族遗传或经历过某种精神创伤和窘迫生活事件。

任何一个发病的人,在经过对病史的调查分析后都会发现其真正的发病背景:家族、性格、教养环境和方式、童年创伤与经历,特别是青春发育期的性教育和由性而产生的压抑等都有关联。在社交恐怖症中,那些表现为恐男、恐女,还有“色目”恐怖的患者,基本上源于青春期的性压抑。

家庭背景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从小性格受到压抑或者是父母没有教会他们社交的技能,要么就是搬家过多。或者是心理上的原因所致:自尊心太强,害怕被别人拒绝;或者就是对自己的外貌没有信心,过分肥胖或脸上长有严重痤疮等。

有些孩子,生活中常受到父母的批评,有时只是因为一个小小过错而遭到父母过分严厉的训斥,甚至受体罚;有时则因为父母情绪不好而毫无道理地发泄到孩子身上。孩子在这种家庭里,心里便产生惧怕心理,孩子甚至不能辨别该做什么,该说什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孩子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恐惧和焦虑之中,他们从父母的行为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自己很无能,总是做错事,是个一无是处的孩子。这类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有程度不等的社交恐惧倾向,严重者会成为社交恐惧症患者。患了此病,无法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他们会变得内向、孤独,人生观也变得消极、悲观。

如果把我们国家的社交恐怖症与美国的社交恐怖症比较,一个非常明显的不同就在于,我们有关性的问题多,而他们主要是家庭和性格问题。另外在症状表现上,也有所不同,比如中国的社交恐怖症中的视线恐怖、异臭恐怖、做作恐怖(即见人挤眉弄眼、躯干僵直、强颜欢笑、扭捏不安等)较多,而美国人在公共厕所当众小便,面对推销员的强行推销、演示或演讲的恐怖多,显然这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

细小的生活事件是构成社交恐怖症的诱发因素,如初次进入大场面、初次相遇异性、在人前丢丑、意外的躯体暴露、骤然被推举上台以及意想不到的惊吓等。

国内外专家都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就是患社交恐怖症的同时,有些患者常并发其他类型的精神疾病。它的同病率比其他心理疾病要多,比如最多并发的有抑郁症、疑病症、躯体变形感,以及人格障碍或不典型的分裂症等。

大多数社交恐怖症患者到门诊就医时,其病程多半已达数年乃至十几年之久,直到恐怖已严重干扰到生活时才想到治疗。而中年以上的患者较少,并不是说他们的社交恐怖症已愈,主要是他们在长期痛苦的情况下,已经从心理上适应并接受了它。比如一位老人,从十几岁就不敢当众小便,五十多年一直不上公众厕所,非去不可时就采取女式蹲法。一旦习以为常,那种恐怖感就不存在了,其他疾病也基本如此,这是长期对疾病适应的结果,也相当于一种持久的行为疗法。

五、社交恐怖症的治疗

治疗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心理疗法,森田疗法对社交恐怖症有较好疗效;第二种为药物治疗。

目前用于治疗社交恐怖症的药大约有以下几大类,按药物问世的先后顺序有:抗焦虑药(安定类)、不可逆性甲胺氧化酶抑制剂(苯乙肼类)、β受体阻断剂(以心得安为代表)、三环抗抑郁剂(以氯丙米嗪为代表)、四环抗抑郁剂(以马普替林为代表)、丁螺环酮、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以赛乐特为代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再摄取抑制剂(SARI)(以博乐欣为代表)、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吗氯贝胺类),以上10种都可以用于治疗社交恐怖症,至于哪种药更适合于某个患者,当然要由医生认定。药物治疗只是暂时消除症状,要想治疗效果持久巩固,必须进行心理治疗,坚持生活锻炼。

你是否患有社交恐惧症,得由精神科医生来进行判定,一般可用以下的专业测试表来进行测试得知:

1.我怕在重要人物面前讲话。答:(01234)。

2.在人面前脸红我很难受。答:(01234)。

3.聚会及一些社交活动让我害怕。答:(01234)。

4.我常回避和我不认识的人进行交谈。答:(01234)。

5.让别人议论是我不愿的事情。答:(01234)。

6.我回避任何以我为中心的事情。答:(01234)。

7.我害怕当众讲话。答:(01234)。

8.我不能在别人注目下做事。答:(01234)。

9.看见陌生人我就不由自主地发抖、心慌。答:(01234)。

10.我梦见和别人交谈时出丑的窘样。答:(01234)。

记分方法:

每个问题有5个答案可以选择,它们分别代表:0从来没有;1很少如此;2有时如此;3经常如此;4总是如此。根据你的情况在上表中圈出相应的答案,此数字也是你每题所得的分数。将分数累加,便是你的最后得分了。

0~9分,放心好了,你没患社交恐惧症;10~24分,你已经有了轻度症状,照此发展下去可能会不妙;25~35分,你已经处在社交恐惧症中度患者的边缘,如有时间一定要到医院求助精神科医生;36~40分,很不幸,你已经是名严重的社交恐惧症患者了,快去求助精神科医生,他会帮你摆脱困境的。

在当今的社会里,从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至研究生,甚至参加工作的各类专业人员,都面临着考试的压力。最紧张的考试莫过于每年一度的高考。通过高考,许多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踏进了大学的校园,但有些平常成绩很好、极有希望考上大学的学生,却名落孙山。其中原因可能很多,但心理紧张过度、承受能力低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通常所说的“考试焦虑症”。

所谓考试焦虑是指个体为了达到目标而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这必然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发挥。据一项调查表明,高三学生有将近三分之一属于高焦虑者。对此,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呢?

一、考试焦虑的原因

信念是考试焦虑的直接诱因。总的来说,刺激事件与人的焦虑反应之间存在一个中间变量,即人对刺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这些统称为信念,它是焦虑反应的直接诱因。信念的合理或不合理,会使人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反应。优秀考生常常带着合理的考试信念:“考试只是对自己平日学习的检阅”、“是显露自己才智的机会”。这类信念使考生充满信心地备考、应考。相反,考试失败者往往带着一些不合理的信念:一是要求的绝对化,如认为“我必须考好”、“我应该进入前三名”等,岂不知考试的偶然性很大,不可能有常胜将军;二是“过分概括化”,如遇某次测验失败,就自责自罪、自暴自弃,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钱不值”,忘记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三是“糟糕透顶”,如认为“毕业考试失败,高考还有什么希望?”“高考落榜,有什么颜面去见江东父老?”正是这些不合理信念使考生被动地赴考,其结果不是过度紧张、频频失误,就是兴趣索然,每次考试都名落孙山、惨遭淘汰。

引起紧张的主要原因是父母要求过严、自己期望过高和害怕失败。很多孩子把高考升大学看成是实现理想的唯一出路。他们迫切希望成功,却又不能排除失败,内心深处既充满对成功的渴求,又隐含着对可能失败的担心畏惧。特别是临考前,孩子们承受的心理负担越来越大,容易表现出心神不宁、失眠厌食等情况。若这种情况不能改善,一进入考场就可能产生“怯场心理”。

有些人甚至为了多记、强记考试知识而“披星戴月,闻鸡起舞”,导致睡眠严重不足,这样不仅没有收到好的学习效果,反而影响了正常的记忆能力,本来已经记住的知识,常常因恐惧而忘掉,偶尔遇到小挫折就会恐慌。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心情紧张、焦虑、烦躁、强迫、抑郁、敌对等“考试焦虑症”的各种症状。

二、考试焦虑的危害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适中的焦虑是正常的、合理的。也就是说,中度焦虑水平最有利于提高效率,过高或过低的水平都不利于考试成绩的提高。就多数人来说,面临重要的或关键性的考试总会引起一些心理压力,产生一定程度的考试焦虑,这是不可避免的,无多大危害。所以,同学们不应该陷入过度紧张的“恶性循环”之中。“考试焦虑症”是阻抑个体认知活动的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他们大部分不同程度地感到学习困难,记忆力下降,精神难以集中,很容易把注意力分散到各种各样使人担忧或多余的事上,容易使思维活动陷入呆滞状态,平时记得很清楚的东西这时怎么也想不起来,从而不利于复习和考试。轻度的考试焦虑反应有:肌肉紧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出汗、手足发冷、内心苦恼、无助感、担忧、胆怯、自我否定等。重度的考试焦虑反应有:坐立不安、头痛、头昏、无法集中注意力、思维阻滞等,以致产生逃避考试的行为。过度考试焦虑对考试成绩的负面影响十分明显,一般来说,考试焦虑的程度越高,考生的考试成绩也会越差。这种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分散和阻断注意力,干扰回忆过程,瓦解思维过程。

过度的考试焦虑,不仅会影响考试成绩,长此下去,还会危害身心健康。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导致大脑神经活动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造成神经衰弱、注意困难等多种类型的神经症:一是使交感神经系统持续处于兴奋状态,可能造成心血管功能紊乱,出现心律不齐、高血压、冠心病等;二是对消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使胃肠蠕动减慢、胃肠分泌减少、胃肠功能紊乱,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会导致胃炎、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三是对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造成不良影响。例如,甲状腺素分泌增加造成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改变、免疫力下降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哮喘病等。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由于不堪承受学习压力而导致的学生自杀时有发生。2002年1月16日,当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黄某在家中跳楼自杀的消息传回学校时,几乎所有认识黄某的同学都感到震惊和难以置信。黄某性格外向,与同学相处融洽,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连续两年都获得了一等奖学金。自杀前不久,黄某还曾向班主任咨询过报考外校研究生的有关事项,并表示去外校读研将是自己未来规划的重要一步。“太突然了,我想象不出这样一个人有什么自杀的理由。”黄某的一位同学这样告诉记者。然而,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黄某自信开朗的背后,由于过度好强而导致的焦虑和脆弱一直隐隐存在。据其同学反映,黄某对自己要求很高,他从来不说自己不好的地方,从来不把自己的困难向别人说,有什么事都自己承担,即使在产生巨大压力时也不愿寻求疏导和帮助。上学期末,黄某所在班级在1月9日至14日要考6门功课(包括英语六级),这使下定决心英语六级一定要考优秀的黄某压力徒增。在遗书中,他提到自己已连续7天失眠,自觉英语六级和另一门课程考得不好,担心要重修,并因此而不能自拔。1月16日,黄某在割脉自杀不成后,从楼上跳下,死时手上还留有先前缝针的痕迹。这血淋淋的教训让我们不得不进行深思。目前考试焦虑正成为威胁青少年心身健康的头号杀手,考试焦虑的防治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三、预防考试焦虑的措施

1.端正对考试的认识考试只是检验所学知识的一种手段,对考试结果要正确对待。我们要明白高考前出现紧张是很正常的,当人面对一些重大的或紧急的事件时会很自然地出现应急状态,这是一种正常反应,可调动人的积极性,激起比平常更大的力量和更多的智慧去战胜它,所以对待考前出现的轻、中度的紧张心理不必忧虑,否则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比尔·盖茨大学一年级没读完就辍学了,不也成为世界首富了吗?

2.提高应试技能如考前有关的物质准备,考试过程中从容答卷等。更重要的是,家长和老师们要指导孩子把平时的模拟训练都当成高考来对待,把考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充分估计到。如进入考场很紧张,考试中遇到了难解的试题,时间分配不合理,没有做完试卷,紧张而看错了试题,进入考场前忘记了带准考证或考试用具等,要有意识地进行总结,有针对性进行训练,这样就会减少考试中的焦虑。

与此同时,在考前约一个星期左右,家长要督促孩子从繁重的学习中解放出来,通过各种方法来调整情绪、保持体力。

考前家长要和学校一起努力,尽量让孩子熟悉考场环境。因为考场有一种特别的严肃气氛,容易让孩子紧张。要尽可能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哪个考室、哪个座位。另外,要让孩子形成这样一个认识:考场里的一切设施和工作人员都是为考生服务的。要努力缩小孩子和考场的情感距离。

凡参加过高考的考生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怯场主要发生在考前和第一场考试前约半个小时之内。第一场考试下来,考生有了亲身的体验,特别是第一场考试发挥正常的话,就会产生“不过如此”的想法。因此,如何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保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这是家长们应该重视的。

对考生来说,当拿到试卷时,要有一个镇静自若的心态。题难,可能因焦虑、紧张而不知所措;题易,可能按捺不住冲动而大意失荆州。考生们要学会自我暗示,如碰到难题时,就想:“我不会,别人也可能不会,不必紧张。”碰到容易题目时,要告诫自己:“我会的,别人也会。要小心,不要出错。”在考试中,谁能沉着冷静,发挥出水平,谁就能获胜。

3.考试前要有充足的休息复习考试是紧张的脑力劳动,是消耗精力和体力最大的时期,因此,考试前要有充足的休息。要科学地安排复习时间,因人而异地制定复习计划,不可打“疲劳战”。经过3年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所学的大部分知识,现在的复习只是理顺一下我们的思路,以使我们对以前所学的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不必过多纠缠细枝末节,对已经掌握的知识稍微巩固即可,对过难过偏的题目可以放过,因为高考不是奥林匹克竞赛。一般学习50分钟就要休息10分钟,学习之余,要适当参加文体活动,当感到压力大或身体疲劳的时候,要调整一下学习的节奏,听听音乐,散散步,如果一味地消磨时间,打疲劳战,反而会事倍功半。应保持每天8小时的睡眠时间,中午也要休息1个小时左右,对消除疲劳和紧张有好处。参加适量体育活动,参加自己喜爱的室外活动,劳逸结合。放松和调节自己兴奋、紧张的情绪,使自己的心身放松,进入一种“假消极状态”。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假消极状态”最有利于激发人的心理潜能,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水平。有张有弛才是制胜之道。

4.注意营养考前是脑力和体力的特大消耗期,应注意对营养的补充,特别是对脑营养的供给。学生在此期间应多食富含卵磷脂、β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B、C、E的食品,多吃蔬菜、鱼类等,综合而均衡地补充营养,对避免和消除学生的考前紧张有一定的帮助,但没必要买过多的补品,喝过多的健脑口服液,这样做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增加考生的心理压力。

5.进行放松训练和想象训练放松训练是通过交替收缩和放松自己的身体肌肉,细心体验肌肉的松弛程度,最终达到缓解紧张状态的一种自我训练方式。它可以消除因紧张、焦虑造成的精神压力,使人的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想象训练的特点是:通过在想象中对使自己感到紧张、焦虑的情景和事件的预演,加强自己的积极反应,抑制消极反应,从而达到当那种真实情景出现时,也能控制好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用想象的方法来对付焦虑情绪引起的心理压力,是很有效果的。

6.降低家长的期望值考前家长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考生在这时都非常敏感,有时一句话就会导致想不到的结果。专家们认为,在这关键时刻,家长们应首先调整自己的心态,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首先自己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不要过多表露自己的期望,要为孩子们减压而不是加压,努力创造一个宽松的气氛,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关心,否则会让他们觉得是一种负担,觉得考不好对不起家长的付出。

情绪低落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几乎所有人都体验过沮丧、忧郁的心情,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种心情可能会严重到成为一种需要治疗的障碍。抑郁的心境是一种忧伤、悲哀或沮丧情绪的体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快活”。它不仅与许多精神和躯体疾病有关,而且与社会和外部环境的许多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贫困、失业、婚姻问题、家庭不和、年老和伤残等均可诱发抑郁症。有抑郁心境的人经过适当的自我调整和心理治疗,是可以纠正的。只有当抑郁心境发展到一定程度,具备抑郁症的基本特征,并持续一段时间,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时,才成为抑郁症。也就是说,抑郁不等于抑郁症,但抑郁不及时调整和治疗,便会发展成为抑郁症。抑郁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使工作效率下降,由此造成的各种无形损失代价巨大,有些极端严重者还可能有消极自杀举动。抑郁症还会引起物质滥用,特别是烟草滥用和酒精滥用,由于心情郁闷,无法解脱,抑郁者往往求助于具有轻度欣快和麻醉作用的香烟和酒精,因此很容易染上吸烟和酗酒的恶习。

抑郁症正侵袭着现代人,是一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约13%~20%的人一生中曾有过抑郁的体验,其终生患病率为6.1%~9.5%。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世界人群中患有抑郁症的比例是3%~5%。全世界抑郁症患者已达2亿多人,患有双向抑郁症的病人占抑郁症群体的1/3,抑郁症患者占自杀人数的52%。抑郁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而到2020年时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

一、抑郁症的诊断

抑郁症是指一种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并伴有焦虑、空虚感、疲惫、躯体不适应和睡眠障碍的神经症。以情绪低落为中心,整个精神活动处于低下状态。思维活动、行动明显减少,对什么都缺乏兴趣。

(一)抑郁症的特征

1.情绪障碍总觉得高兴不起来,或易怒,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甚至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行为。

2.睡眠障碍特别是早醒应引起高度重视,也有睡眠过多者。

3.动力缺乏对日常活动兴趣减退,对前途悲观失望,遇事往坏处想。

4.生理欲望明显减退主要表现为:疲乏、头痛、耳鸣、心悸、胸闷、腹胀、便秘、失眠、多梦、食欲减退、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等,而且这些症状可以因情绪改善而减轻甚至消失。

(二)诊断要点

1.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且持续至少2周,同时伴有下述症状之四:

(1)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或无愉快感。

(2)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的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活动明显减少。

(4)自我评价过低,或有自责、内疚感,可达妄想程度。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有自杀念头或行为。

(7)食欲减退或体重明显减轻。

(8)性欲明显减退。

2.严重程度造成社会功能受损,或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3.须排除脑器质性、酒和药物所致精神障碍,以及精神分裂症单纯型。

二、抑郁的原因

1.心理和社会因素这是最常见的。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日趋加快,人们的竞争意识越来越强,人际关系也变得日渐复杂、冷漠了。客观上的精神压力以及随之而来的榜上无名、失业、失恋、工作变动、家庭矛盾、离婚、失去亲人、经济损失等心理打击都会导致人的情绪低落。“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多数人的一生都会有一两次上述的经历,情绪低落是正常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我调适,这种情绪很快就会消失了。但是如果这种低落情绪长时间挥之不去,并已妨碍了自身的心理功能(如注意力、记忆、思考、抉择等)或社会功能(如上学、上班、家务、社交等),而且“心境抑郁”的特征十分明显,就应引起重视。严重者在抑郁的状态下不能自拔,容易酿成自杀的悲剧,像海明威、三毛等。

2.内源性的,与遗传有直接关系多数人莫名其妙地发病,有时与季节性有关,这种情况的治疗以吃药为主。

3.继发于其他疾病或药物由脑器质性病变、慢性躯体疾病、精神分裂症、药物等引发。如一些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能引起有些人出现抑郁发作,应立即停药。

三、抑郁症的防治

(一)自我诊断

抑郁性神经症主要是围绕抑郁情绪而出现的。例如,对生活和活动的兴趣显著减退乃至丧失;心情压抑,忧伤苦闷,悲观消极,丧失希望,对工作缺乏热情,无所企求,缺乏动力,身心疲惫;自卑、自责、自我贬低、自我评价下降;感到生活甚至生命失去意义,愿意长眠不醒;常将自己的抑郁心情归咎于他人或外部环境,对外界和人际关系失去兴趣,不愿主动与人交往;自认病情严重,希望治好,要求治疗。总体来说是:没有乐趣,没有希望,没有办法,没有精力,没有意义,没有用处。由此引起躯体症状,如疲劳、头痛、耳鸣、心悸、胸闷、腹胀、便秘、失眠、多梦、食欲减退、注意力分散、记忆力衰退等,这些躯体症状可随情绪状态的改善而减轻或消失。

在自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区分两种情况:一是区分抑郁性神经症与一般性的抑郁状态。人们平常都可能产生情绪的抑郁状态,这种短暂的抑郁状态情境性很强,通常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好转或消失;抑郁性神经症的抑郁症状在情境改善后仍不能自拔。二是区分抑郁性神经症与抑郁症。这一点特别重要,尽管两者都有情绪抑郁的临床表现,但是,抑郁症属于情绪性精神障碍的范畴,是精神病,有躁狂或抑郁的发作史,有明显的精神运动阻滞,有自罪观念,有妄想和幻觉,自知力严重缺失;抑郁性神经症属于神经症的范畴,不是精神病,能与现实保持正常关系,抑郁性神经症患者对自己的症状有清晰的自我意识,主动求医。

(二)自我调节

抑郁性神经症可以自我调节,常用的方法有:

1.改善认知从改善心理状态开始,对于抑郁性神经症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患者需要通过自我诱导启发,进行深刻的反思,排除心中的非理性观念。不论是哪种原因导致的抑郁性神经症,都有非理性观念在作怪。比如,“工作失败是我的无能,我的无能让我没有希望,没有希望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这是许多年轻人常有的非理性观念,只要破除了这一非理性观念,抑郁情绪很快就会消失了。

2.充分疏泄把心中的忧愁、烦恼、痛苦、悲哀等,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倾诉出来,该哭的时候就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别怕丢面子。大雨过后有晴空,心中的抑郁情绪会一扫而光。

3.勤写日记美国心理学家曾用让患者写日记的方法对抑郁性神经症患者进行治疗,发现患者在坚持写了一段时间日记后,心理状态都有所改善,生活多了几分乐观。日记可以有两种写法:一是主观性的。有消极情绪时,在日记中自我倾诉,然后对消极观念进行剖析,辨明其中的谬误。二是客观性的。不写自己的内心感受,不提“我”字,尽可能地记录外界的现实生活。这样逐渐会看到生活中的阳光,心中也就会洒进阳光。

4.寻找快乐抑郁性神经症患者应该学会寻找快乐。生活中不是没有快乐,需要的是善于寻找快乐。培养一种兴趣爱好是一种快乐,看一次喜剧小品是一种快乐,踢一次球是一种快乐,唱一首歌是一种快乐,说一个笑话是一种快乐,来一次聚会是一种快乐……一句话,快乐的方式有很多。

5.广交朋友搞好人际关系,增进人际交往,是保持精神振作、情绪开朗的一剂良药。良好的人际交往可以化解挫折带来的精神创伤,进行心理保护,维护心理健康。同时,以真诚的态度来帮助和关心别人,自己还会获得欢乐,这便是助人为乐。助人为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

6.面对现实一些朋友所以感到工作、生活受到挫折,往往是因为自我目标定得不切实际。目标难以实现,就感到自卑失望,抑郁不振。所以,应该调整自己的生活目标,不要太高太严,让自己有一颗平常心。目标调低了,就容易获得成功,心里就容易多一些欢乐。

(三)抑郁的治疗

1.药物治疗抑郁症的治疗有多种方式,以药物治疗为主。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随着第一代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的诞生,陆续出现了第二代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剂如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等,尤其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开发的选择性5-羟色胺回摄取抑制剂(SSRI)如氟西汀、舍曲林等,以其安全、有效、副反应轻受到医生和病人的青睐。

三环类抗抑郁剂(TCA)如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等,对抑郁症有显著的疗效,总有效率约为70%左右。但起效时间较慢,一般1~2周开始起效,2~3周达最佳疗效,若治疗4~6周无效,则可判定此药对该患者无效,考虑换用其他抗抑郁药治疗。此类药副反应较广泛,如口干、便秘、视线模糊、排尿困难、心动过速、无力、头晕、心脏传导阻滞等,而且副反应先于疗效出现。因此在治疗开始前要反复告诫病人,一定要坚持服药,一段时间后才能发挥疗效,否则大多数病人服用2~3天后因感觉不到疗效,而且副反应明显而停药,使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疗。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如苯乙肼,总体疗效与TCA相似或略低,对非典型抑郁症(伴有嗜睡、激越、焦虑、阻滞症状不明显等)疗效较佳,对TCA类无效的病人亦可能有效。该药副反应较广泛,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体位性低血压、多汗、腱反射亢进、震颤、无力、皮疹等。该类药与多种药物、食物有相互作用,不能与肾上腺素、间羟胺、TCA类联用,服药期间也不能食用含酪胺的食品如奶油、干酪、啤酒等,否则易导致高血压危象。第三代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回摄取抑制剂(SSRI)如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氟伏沙明等,疗效与TCA相当,具有肯定的抗抑郁作用,且副反应较轻,仅表现为轻度的胃肠反应,病人大都可耐受。目前被认为是安全、有效、副反应轻的抗抑郁剂,已逐步代替三环类抗抑郁剂,成为临床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物。

2.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心理治疗包括支持、个别、集体、认知疗法及家庭治疗、森田疗法等。支持治疗从病人开始就医时就可以介入进行,而且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病人出现消极、悲观、情绪低落、剧烈心理矛盾、有自杀意念或行为时,均急需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如从正面的指导、劝解、疏导、鼓励和安慰等。帮助病人渡过最困难的时期,即病情最严重的时期,帮助病人建立起自信心,并在其他治疗配合下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在病情的急性期得到控制或转入恢复期时,可以把个别心理治疗和集体心理治疗相结合。对一些症状相同的病人,可以把他们组织起来开展集体心理治疗,在医生指导下,让他们互相交流,互相鼓励,来达到共同认识,取得治疗效果。针对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开展个别心理治疗,认知治疗是个别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认知疗法是从自动思维,设想和策略三个不同的水平纠正患者的认知,即由浅入深地开展治疗,而达到治疗目的。对于抑郁症病人来讲,首先了解自己的症状,然后是相关的因素,即产生的原因,最后确定怎么来克服,以达到治疗目的。

所谓家庭治疗,即对病人的亲人和周围人开展的治疗。主要是要让他们理解和了解病人的病情和可能发生的原因。配合医生做好治疗工作。

心理治疗在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需要和其他治疗相配合。如药物治疗或电休克治疗配合,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而森田疗法是一种具有东方色彩的心理治疗方法,对抑郁症的疗效明显。发明人森田正马教授强调“顺应自然”和“为所当为”的观点,就是让抑郁症患者认识并体验到自己在自然界的位置,不要超越自己的控制能力做无用的抗争,学习与自然和谐相处。

3.物理治疗即电休克治疗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该治疗疗效显著,而且控制症状比较快,特别是对严重的抑郁,如表现木僵、拒食、自杀的病人尤为重要。该项治疗挽救了许多病人的生命,特别是现代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一是改变了原有电休克的不足之处,能消除病人和家属的焦虑和恐惧心理;二是避免了电休克治疗时可能发生的一些副作用;三是扩大了治疗范围,特别适用于老年病人和伴有不十分严重躯体疾病的病人。

跨颅磁刺激(transcranl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一种抑郁症新疗法,是90年代初应用于精神科临床研究的物理治疗方法,其对抑郁症有着显著疗效。

4.运动疗法运动也有治疗抑郁的效果。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医学院将156名50岁以上患有严重精神抑郁症的男子分为三组进行试验,第一组每周运动三次,每次半小时;第二组只靠治抑郁症的药Zoloft治疗(主要成分为Sertraline);第三组吃药与运动并用。过了16周,三组病人的病情都有显著的改善,而运动组效果和光吃药组或吃药运动组并行一样好。再过6个月,运动组成绩最好——抑郁症再发的比例最低,只有8%。而药物组病情再现率高达38%,吃药兼运动组为31%。

研究小组领导人布鲁门索说,此研究的重要结论是,运动的效果更持久,能贯彻“经常运动”守则的病人复发率较低。小组成员起初假设,运动兼吃药组应该会有相加相乘效果,结果并不然,大概因为运动组的病人较主动去改善病情的缘故吧。布鲁门索说,服药是被动的疗法,而做运动的病人也许对病情较有“自我掌握”感,随着病情改善,也有较大的成就感。

他指出,一旦做运动的病人感觉病情有好转,他们会更喜欢运动,越运动他们感觉越好,产生治疗的良性循环。不过,研究小组提醒大家不要把运动当作振奋情绪、驱赶抑郁沮丧的万灵丹,因为实验对象并不包括精神病严重到有自杀倾向或近乎发疯的病人。

一、自杀现象

自杀系个人采取主动的方式结束自我生命的行为。其实在生物界,自杀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比如鲸鱼就会因不明原因而集体自杀。但是,人类的自杀现象比之动物界要严重得多,自杀的动机、自杀的方式、自杀的后果等皆十分复杂。应该看到,人类的自杀问题既是一个历史问题,又是一个现代问题;既是中国社会的严重问题,也是世界性的严重问题。以往人们认为,人类的自杀现象虽然有众多的原因,其中之一是与生活的水准有很大的关系,只要人们能吃饱穿暖,生活有保障,自杀率便会大幅度下降。可历史发展完全不是这样,从某种程度来说,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已大大高于传统社会,可自杀率不仅没能下降,反而有上升的趋势。

2002年11月26日,我国首次开展的大规模自杀调查结果公布,在1995年至1999年全国人口最重要的死因中,自杀仅排在脑血管疾病、支气管炎和慢性肺气肿、肝癌、肺炎之后列第5位。而在15至34岁人群的死亡原因中,自杀却是第一原因。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全国平均自杀率为23/10万。在全国,自杀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占相应人群死亡总数的19%,女性自杀率比男性高25%,农村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自杀已经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必须扩大视野,从人生观的角度、从生命存在与生活变化的方面去看待和分析自杀问题,去寻求自杀的原因,从而抑制现代社会自杀现象上升的势头。

二、自杀原因的探究

一种最普遍的说法是,自杀是一种心理疾病。1997年11月7日出版的《羊城晚报·新闻周刊》报道了一位曾经发誓要珍惜宝贵的生命,用一切办法劝阻别人自杀的陈云清先生,竟然也悬梁自尽了,这引起了人们议论纷纷,也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陈云清先生曾经写过《珍惜生命——论中国的自杀问题》一书,其中列举了大量的中国古代、十年浩劫和当前形形色色的自杀事件,分析了自杀的类型、性质以及对它应该采取的态度。陈先生还是我国第一个防治自杀机构——广州市培爱防治自杀中心的组织者和负责人,这一组织成立已有十多年。为何一个专门研究自杀预防的专家也用自杀的手段结束自己的生命呢?为何他不能运用自己研究出来的众多的预防自杀的方法来制止自杀的行为呢?广州著名的心理专家施梦娟副主任医师认为:求生是人的本性,毁灭自己的生命,不论有多少理由,都是不正常的行为,是精神支柱的崩溃。陈云清虽然是一位研究防治自杀问题的专家,但他的自杀并不奇怪,因为他患了抑郁症。抑郁症是导致自杀几率最高的心理疾病。目前,全世界有2亿人患有抑郁症,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凡有悲观、消沉与自杀意念的人,不要简单地认为是“思想问题”,亲友及社会都要理解及关心他们,警惕“抑郁症”,及早诊治。所幸的是,抑郁症的药物治疗效果很好,对绝大多数病人都有疗效。

1997年8月,湖南经济广播电台“夜渡心河”节目主持人尚能,在家中服下大量安眠药后上吊自杀。尚能主持的节目深受听众的欢迎,开播一年收到听众来信上万封,并成功地开导了许多想自杀的年轻人放弃了自杀,可他自己却自杀了。这引起许多人的惋惜和不解,其中,讲他因为有病(抑郁症)而自杀的说法最多。北京师范大学的张吉连教授认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使人们面临的矛盾冲突将会越来越多,人类已走进了一个“高心理负荷的时代”。台湾的精神病医师江汉光也认为:自杀者八成至九成有人格障碍、抑郁症、边缘型人格、精神分裂症。82%的抑郁症病人曾尝试自杀,有1/5的抑郁症病人死于自杀。边缘型人格在青少年时期便会显露征兆,如开快车等,有12%~15%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会自杀。

其次,人们普遍认为,在人生受到重大的挫折与痛苦时容易导致自杀现象的产生。1996年11月8日,澳门一座大厦发生火灾,一双被父母留在家中的姐弟被浓烟熏死。父母呼天抢地,悲痛欲绝,后来俩人相拥悬梁自尽。据统计,在1997年台湾地区自杀的2万多人中,老人居多;平均自杀死亡率是10.04/10万,而65岁以上老人的自杀死亡率则高达34.03/10万。老人自杀虽然也有许多不同的原因,但大多数都是因为年纪大了,什么都失去了,活下去的意愿越来越弱,有许多老人觉得自己死了可以解脱病痛,也可以减轻儿女的负担,于是,走上了自杀的不归之路。

从所谓“新新人类”的自杀来看,1998年9月24日,基隆文化大学音乐系女生林淳芬因为课业压力太大而跳楼自杀;1998年9月16日,台中女中高三女生廖曼君因与有妇之夫相恋遭到干预而从5楼跳下自杀身亡。可见,年轻一代选择自杀多显现出他们承受压力及挫折的能力太差。

第三,也有许多人指出,自杀是出于解脱人生痛苦的需要。1996年12月13日凌晨,著名作家徐迟跃出窗外自杀身亡。他在一片纸上写到:

“我非未来学者,但好思考未来。未来既不乐观,又不悲观。人类将有一场浩劫,成亿的人会被淘汰,以产生新的人间。我属于被淘汰者。老年即是表志(标志)。我的前景一清二楚,我梦中见到我在一个荒原上迷失方向,被许多人欺侮无法应付……将军死于战场,学者死于书斋,不可能了,我不认识回书斋的路线……一旦误进了医院,就回不了书斋。不能自救,还要拖死家里的人。哀哉!但死是一种幸福、解脱,对生命的凯旋,未来正如日之升。”

徐迟先生乃著名作家,他生病住院,认定将会有一场人类的浩劫,成亿的人将会被淘汰,而他会是其中之一,因此他选择了跳楼自杀。冯亦代先生认为,徐迟所说的人类浩劫就是国际互联网。无论其直接原因是什么,徐迟先生是求之于人生痛苦的解脱而自杀,这是没有异议的。

在祖国大陆,许多年轻人与台湾地区所谓“新新人类”一样,心理与精神及人生的承受力都非常差,经常是为一些似乎不那么重要的事情而走向自杀,对亲人与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和损失。据2000年4月11日《重庆青年报》谭刚强的报道:1999年10月16日下午,四川省彭山一中两名初一优秀女生刘玲玲和黄莹越过6层楼顶的围墙,手牵着手跳楼自杀。在她们留给自己父母和亲友的信件中反复提到的内容是,她们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到了另一个世界也许应是无忧无虑的吧”。同年10月5日早晨,山东东阿县姚寨乡一名11岁的小学女生,因背不出书而受到老师的变相体罚,便心生惧意,跑回家后服毒自杀。同年7月12日下午,重庆市沙坪坝区9岁学生李君因被母亲反锁在家里做作业,心情狂躁不已,先是在家里乱砸杯子,最终手拿一双运动鞋和足球袜从5楼窗户纵身跳下。母亲闻讯后哭泣着说:“没想到自己的好心竟酿出如此悲剧。”去年7月份,武汉市一高三毕业生,自觉高考成绩不怎么样,感到万念俱灰,在高考成绩公布的前一天自杀,可第二天高考成绩公布了,这位女孩的高考分数竟高出武汉市本科录取线20多分。今年2月,南京登冠中学初一学生蔡寅庆,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私自改动成绩单被学校发现,2月28日老师找他谈话并告知家长,家长将蔡寅庆大骂一顿。小寅庆2月29日凌晨找出农药甲胺磷,拌上白糖,就着萝卜条喝了下去,断送了自己的生命。

各种调查表明,在社会转型加剧的今天,自杀正在成为除交通事故之外,直接威胁青少年生命的凶手。但是原因何在呢?仔细分析这类自杀案例时会发现,多数选择自杀的青少年性格都较内向、孤僻、倔强,且学习不够好。按心理卫生专家的看法,这多与内源性抑郁症的形成有关。但更直接的诱因还在于这些孩子缺少来自家庭及社会的温暖。

人们走向自杀之路的原因当然有很多,也异常复杂,但从广泛的意义而言,自杀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还不是精神病患者或抑郁症患者。现在有许多人喜欢用精神疾病来解释自杀现象,但这与事实不符,比如上述那些走向死亡的中小学生们就不能说他们都患有抑郁症,当然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像徐迟先生这样意志坚强、生活经历丰富且神智非常清醒者也会走向自杀之路的问题。

为何有许多看来是正常的人也会采取自杀这样一种对待生命的残酷态度呢?实际上,除了现代生命神圣性瓦解这个最普遍、最深层的原因外,多是由环境与人生观所引起的。

爱米尔·杜尔凯姆(1858—1917)是当代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自杀论》曾被列为社会学三大名著之一。他在这本书中严厉地批驳了那些简单地将自杀起因归结为心理机能因素的做法,比如认为人们自杀是因为精神失常,是因为遗传因素,是因为种族的原因,或者自杀是由于天象的因素,如气候、季节、昼夜变化等等,也有人把自杀视为一种模仿他人的行为。在杜尔凯姆看来,这些观点都是不成立的。他运用大量的事实和统计资料,证明了“自杀主要不是取决于人的内在本性,而是取决于支配着个人行为的外在原因”,也就是说,人生存的外部环境和一些共同的社会思潮及道德标准等对人自杀与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杜尔凯姆认为,至少有三种主要的自杀类型:

其一,利己型自杀。这种类型的自杀起因于个人没有同社会融为一体。当某种把个人限制在自我小天地中的力量越大,社会中的自杀率就会越高。在各种社会族群中,天主教徒的自杀率是最低的。因为共同的宗教信仰把教徒们的个人生活与集体生活紧密地连在一起。而清教徒的自杀率却很高,这与他们个人主义的价值追求是有关的。利己型的自杀也显著地表现于那些同家庭生活缺少联系的人当中,当一个人处于亲密的家庭关系内时,一般不会轻易采取自杀的行为。

其二,利他型的自杀。有许多自杀者是出于高尚的信仰而主动地步入死亡的。如为宗教的信仰,或是表现政治的忠诚而自杀。这种绝对服从的自杀类型曾经广泛地存在于古代社会,在现代军队中也受到提倡。

其三,动乱型自杀。在社会大的动乱中,比如社会变革、经济危机、自然灾难等,人们的需求与欲望严重受挫,于是便发生了许多的自杀事件。此外,个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有着许多基本的规范和常识,它们往往内化成为人们的某种生活习惯,杜尔凯姆称之为“集体道德意识”。当个人的生活突然超出了正常的轨道,发生了重大变化时,动乱型的自杀便大量出现。比如意想不到的横财诱发的自杀,暴发户在突如其来的机会面前不知所措,他生活的天平完全被打乱了。此外,离婚也使人们习惯的生活环境遭到突变,所以,离婚者的自杀率也是非常高的。

杜尔凯姆以上分析是相当有见地的,我们不能把自杀者都推到精神疾病就完事了,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社会环境与人生观的问题。实际上,患精神疾病的自杀人数要远比因社会及人生观方面出现问题而自杀者少得多。所以,有专家指出:有人认为只有精神病患者才自杀,但事实证明,自杀的人大多不是精神病人,只有20%的自杀者是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大多数自杀者是正常人。所以,要解决自杀问题,除变革社会,使社会朝着更人性化、更温馨的方向发展之外,尤其要注意在人生观上做出调整。

三、预防自杀的对策

通过对以上众多的自杀现象及自杀原因的分析,从更深广的视角来看自杀问题,应该说,人类对生命与生活态度的变化是自杀现象更为突出的根本原因;而要降低自杀率,也必须从人生观的建构上着手,改变人们对生命与生活的一些不正确与不健康的态度。

面对人生,我们常常遇到一些难以取舍的两难选择的问题:是生命延续重要,还是生活状态的性质更重要?在传统社会,许多人都认为生命延续要重于生活状态,所以,再苦再累再困难也都要好好活下去,是谓“好死不如赖活着”。而现代人则往往认为,生活质量要重于生命的存在,许多人想的是无享受的生活不如不生活——放弃生命;或者当生活变得难以忍受时,不如死亡,这就叫“赖活不如好死”!所以,伊丽莎白·卢卡斯说:“如今有一种比艾滋病更易传染、更致命的疾病,那就是否定生命。”

正是这样一种人生观及对待生命与生活的态度,使现代人更容易采取自杀的行为。因为在传统社会,竞争往往表现为“力”的较量,故而是有限度的、局部的;而现代社会除“力”之竞争外,更多的是“智”的较量,这是一种无限的竞争,在人之生活中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因此,现代人面临的压力、挫折、失败等均大大高于以往任何时代。当一个人持有生活质量重于生命存在的人生观时,在如此社会环境下,他或她很容易在遇到困境时采取自杀的方式解脱。所以,前述的一些学生的自杀,大多数都发生在他们还没有了解生命对人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所在之时,一旦忍受不了现实生活的挫折,如考试成绩不理想,在生活中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做,便觉得如此生活还不如去死。在他们看来,死亡便不再是痛苦之源、恐惧之对象,而成为实现梦想的好去处。在这样的思想的指导下,自杀便必不可免了,尽管他们还是孩子。

此外,现代人对生命存在的感受不如传统社会的人深刻。也许是因为传统社会中的人物质生活匮乏,所以喜欢去关注生命的有关问题;而现代人物质享受多,所以对生活质量问题的注意更甚于生命。这样一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就显得非常重要,它甚至高于和重于人之生命的存在。因为,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无疑就是一种“品牌”,它是我这个人的标志,是我这个人的身份,也代表我在社会人群中的分量,它还可以为我带来经济、社会和人际方面的利益等。因此,现代人对自己生活中的社会角色是十分看重的。比如,歌星、影星、作家、政治家等名人,他们的社会角色就重于生命本身,当歌星不能唱歌、影星无法表演或走下坡路时,他们容易自杀;当作家不能写作、政治家无法参与政治或走下坡路时,他们容易走向自杀的不归之路;当一对恋人无法按自己的意愿发展和保持各自的恋人角色时,他与她也容易步向徇情的自杀之路。

同时由于现代人把生活内容置于生命存在之上,把精神的关注多投向生活的领域,因此,欲望的满足成为现代人最最重要之事。由于资讯的发达,种种最新最好的发明与发现和人间的享受都瞬间传达给几乎所有的人,这就大大地激起了人们的物质欲望。但每个人的能力与机遇有限,每个人先天与后天的条件不同,而社会能满足每个人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总是有限度的。所以,当人们的期望值总是大大地高于自己所能获得的部分时,许多人就觉得生活变得没有意义,因为自己想要的东西总得不到,而自己想逃避的东西却总难以逃避,于是一些人就选择自杀。

总而言之,自杀的原因有心理的、社会的、生活的、家庭的、疾病的、无知的等,人自杀已成为了严重的社会问题。那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来遏制日益严重的自杀问题呢?

首先,现代人应该去体会“日日是好日”的禅学精神,超越日常生活,去珍惜生命的每时每刻,珍惜生命中的每种经历,珍惜人生中的每一事件,因为它们全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们完全是不可再现的,一去不返的。面对人生中的一切变化,对生命中的每件事都持有新鲜感,就会体会到其中的价值与意义,这样我们就可以全身心地去感受、去品味、去思索、去行动,使生命常新,生活常变,人生不息。

其次,现代人应该重视生命的价值,肯定人生的意义。一般而言,死与不死,对自杀者而言,主要的不是生理性原因,也不是由死本身而定的,它是由自我的人生状态来确定的。在自杀者那里,是“生”的方方面面决定了“死”,是人生之问题决定了是否选择死亡,这与那些自然死亡者不一样,也与因疾病而亡者大不同,这一点应该是理解现代社会自杀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现代人必须重新认识生命的意义及人生价值。不是去肯定健康、快乐、成就、幸福等正面的人生状态的意义与价值(因为这是人类生活中永恒性的东西,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在现代高科技的条件下,现代人比以往任何时代的人都获得了更多的满足),而是应该去认识那些人生的负面状态——痛苦、挫折、寂寞、灾难,乃至于疾病、苦难和死亡在人生中的意义与价值,因为正是这些常常直接导致了人们走向自杀的不归之路。

奥地利医师,著名的心理学家弗兰克创立了“意义治疗法”,其实质是:如何在苦难中体会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从而避免走向自杀。他写道: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与无数的犹太人被关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有一次,一名囚犯因饥饿难忍,偷了一只马铃薯,纳粹当局宣称必须交出这个人,否则全营2500名囚犯都得挨饿。随后,有许多囚犯自杀。一位资深的舍监认为:难友自杀的真正死因不是因为饥饿,而是放弃了希望。由此弗兰克先生在舍监的要求下做了如下演讲:人类的生命无论处在任何情况下,仍都有其意义。这种无限的人生意义,涵盖了痛苦和濒死、困顿和死亡。我请求这些在昏暗营舍中倾听着我演讲的可怜人,正视我们当前处境的严肃性。我要你们绝不放弃希望,而该坚信目前的挣扎纵然徒劳,亦无损其意义与尊严,因而值得大家保持勇气、奋斗到底。我说,在艰难的时刻里,有人——一位朋友、妻子、一个存亡不知的亲人,或造物主——正俯视着我们每个人,他一定不愿我们使他失望。他一定希望看到我们充满尊严而非可怜兮兮地承受痛苦,并且懂得怎样面对死亡。最后我谈到我们的牺牲,并说这牺牲如何都有其意义。在正常的环境或有所成就的情况也许不然,但事实上的确有其价值,而这一点,有宗教信仰的人一定不难理解。我再举一个难友为例,此人在抵达集中营时,曾试着和上苍约定:他要以自己的痛苦和死亡,作为超度他所深爱的人的代价。在他看来,死亡和痛苦乃深具意义;他的痛苦和死亡,是意味深长的牺牲。他不愿平白无故地死去,任何人都不愿这样子死去。

弗兰克医生的用意在于,在最最艰苦的环境中,在死亡的边缘上,也要寻找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来。他的这番话果然起了很大的作用:“当电灯泡重又大放光明时,我看到许多难友拖着憔悴的躯体蹒跚地走过来,噙着泪直向我道谢。”

当一个人在人生非常痛苦的状态中都能够体会到生存的意义与价值时,他当然就不容易走向自杀。实际上,人生的正面状态固然有意义和价值,而人生的负面状态又何尝没有意义和价值呢?人生存于世,顺利、幸福、快乐的时光并不多,倒是痛苦、失败、挫折的时候更多。当你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时,你的苦恼就特别多;但你若能把这些人生的负面状态都视为你人生过程中必须承受的部分,而且是你人生中宝贵的经历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时,你的心情就会好得多,承受痛苦灾难的能力也会大大地增强。弗兰克医生和难友们谈的道理正是这个意思。

再次,具体到现代社会和现代人,众多的自杀者有着无数的个人原因,但若从根本原因来看,则在于现代社会个人主义突显造成的结果。市场经济重在发挥个人的能动性,突显个人努力、个人奋斗、个人成功的重要性。所以,表现在人生观上,人们也就自然地认为我的一切,包括生命在内均是我自己的,完全可以凭个人之意志决断。这固然可以充分地调动人的一切心智能力去打拼、去努力、去获得成功,使生命的功能发挥至最大限度;但另一方面,人们也自然认为我可以对自我的生命拥有绝对的权力,即便是轻生也是我个人之事。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个人的生命实际上并非是个人的,他是属于家庭和家族的,乃至国家的,这当然容易导致对人的生活权益的一些约束,但却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阻止人们采取自杀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