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这句话,没有背景,没有人物,说的又不是通俗易懂的流行语言,是要表达啥意思呢?像对暗号。
觚(gu一声,酒器,青铜制,喇叭形口,细腰,高圈足,腹和圈足上有棱)。《论语集注》:觚,棱也,或曰酒器,或曰木简,皆器之有棱者也。不觚者,盖当时失其制而不为棱也。觚哉觚哉,言不得为觚也。程颐说:“觚而失其形制,则非觚也。举一器,而天下之物莫不皆然。故君而失其君之道,则为不君;臣而失其臣之职,则为虚位。”范祖禹说:“人而不仁则非人,国而不治则不国矣。”
《论语注疏》:此章言为政须遵礼道也。觚者,礼器,所以盛酒。二升曰觚。言觚者,用之当以礼,若用之失礼,则不成为觚也,故孔子叹之觚哉!觚哉!言非觚也,以喻人君为政当以道,若不得其道,则不成为政也。
结合朱熹、程颐、范祖禹、邢昺的解释,孔子这句话是在感慨世道变了,觚已经不觚。僭越礼乐制度已经成为常态,君不君,臣不臣,子不子,父不父,大家都很自我,谁也不服谁。自由自在,岂不快哉!
确实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