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用尖头木棒刺穴点种,后来为了在一块地上连续种庄稼,产生了耕地的需要。最初的耕地只是为播种服务的。在播种前或播种后进行简单的松土,所以最初的耕具是由播种工具演变而来的。把尖头木棒稍加改进,在柄的下部加上横木,操作时用足踏在横木上,加压力使尖头入土较深,将土块挖起,这是耕地的第一步,而加横木的工具就是耒。尖头木耒向扁平方向发展,成为板状的刃,这就是木耜。耜刃是砍削加工成的,耒则需用火把柄部烤出合适的弯度,并把刃尖烤硬。以后单尖木耒发展成双尖木耒;木耜下部的板刃因木质不耐磨,而接上骨质或石质的耜身,便出现了骨耜或石耜。骨耜在翻土操作时,翻起的土块在后,未翻的土在前,人的操作方向是向前的。这一工具主要用于为准备播种的田块修造田埂水沟。
原始农业使用的翻土农具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直播式,还有横斫式的。横斫式翻土工具以石锄比较普遍,新石器时代晚期在石锄中又发展出石锹。广东曲江的锹弓背长身,两头有刃,上刃窄而下刃宽,在弓背上绑上T形木柄,上下刃均可使用,适合南方丘陵区垦耕的需要。在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还出现了“石犁”。一般由片页岩制成,体形扁薄,平面呈三角形,刃部在两腰,夹角40°~50°,犁体上有一孔至数孔。
收割用的工具主要是石刀、石镰,也有少数骨镰、蚌镰、陶刀和蚌刀。石刀类的形制分无孔和有孔两类;刀形的变化很多,有长方形的,也有半月形的。石刀的使用法一般是直接用手握住刀身,用绳索穿过刀孔,绕成小圈,便于大拇指套入,不致滑手。石镰则通常有近乎直角的短柄,将短柄捆扎在木柄上,手握木柄进行收割。石刀的刀刃一般是无锯齿的;石镰的刃口有时有锯齿,便于收割时着力,不致滑走。对谷物及其他植物子实加工研磨的工具主要是石磨盘、石磨棒和石臼、石杵等。
原始社会的农具,按用途可分为砍伐、耕作、收获和加工四大类。其中耒耜(leisi)是原始农业的最重要的耕作工具。《夏小正》谈到备耕时说正月“农纬厥耒”、“初岁祭耒”,就是说,春耕前要准备好耒,并仔细检查一番。到了商代时期,已广泛使用双齿耒,且其形制比原始社会有所发展,安阳殷墟不少窖穴壁上都留有双齿耒痕。耒耜都是当时松土播种、挖掘沟洫的重要工具。《周礼·地官·山虞》记录当时木质耒耜广泛使用,介绍说入山斩“季(稚)材”用以做耒,且制作耒是“车人”的职责;而在《诗经》中言耜时,往往加上“畟畟(ce)”、“覃”等以形容其锋利,说明在某些耜已经安上了青铜刃套。
原始社会晚期出现了石锹这一重要的耕具,但在商周时期石锹却销声匿迹,被青铜锹所替代。青铜锹主要适用于农业生产中的垦荒和深翻。青铜锹也是出现最早的青铜农具。
钱和镈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的中耕农具。在原始农业早期没有除草作业,但从刀耕农业进入锄耕农业后,除草逐渐成为必要,而除草工具则往往以原始耕播工具兼而为之。
3.1.2土地利用方式的开端
对原始农业时期土地利用的方式,近人研究提出了刀耕农业阶段。刀耕农业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使用石斧,对林木“砍倒烧光”,不翻土,实行砍种1年后的撂荒的“生荒耕作制”。锄耕农业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使用翻土工具,操作重点是由林木砍伐转到土地加工,实行砍种后连种若干年再撂荒的“熟荒耕作”。刀耕农业阶段的原始人迁徙无定,锄耕农业阶段的人们已经开始有村落,过着相对定居的生活。由于中国锄耕农业阶段使用的主要工具为耒耜,所以,也称锄耕农业阶段为耒耜农业阶段。
刀耕农业阶段因没有翻土锄草工具,草荒与肥力比较,草荒是第一位的矛盾,所以,刀耕之地都选择树木覆盖而草较少的环境,砍伐焚烧之后乘杂草未侵入,抢种一季。从“烈山氏”传说看,黄河流域的原始农业经历过刀耕农业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是西安半坡遗址。
3.2铜犁铁耧“划”农耕
3.2.1农业工具的发展****西周是我国传统农业开始并获得初步发展的时期。夏代虽已进入青铜器时代,但真正的农具还不是很多。商代和西周出土的青铜农具主要有锸、铲、锹、镰等。青铜农具的出现是我国农具材料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开始了金属农具替代石质农具地位的漫长过程,由于青铜农具比石、木、骨、蚌等材料制成的农具锋利轻巧,硬度也高,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对推动农业生产起了巨大作用。
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社会制度大变革的时期,而这一时期生产力的跃进是以冶铁业的产生、发展为主要标志。生铁冶铸技术、铸铁柔化技术和炼钢技术相继发明,改变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农业生产领域的铁农具迅速推广,到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基本完成了金属农具代替石木农具的地位。
使用铁制农具在中国发轫于春秋时代,到战国时期,铁制农具为农家所必备,它的数量可以装备每一个农户,铁器耕作已相当普遍。春秋战国时期的农具器类不少,但命名不一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六种。
(1)犁
中国传统农业使用的犁铧是由耒耜脱胎而来的。一般先是木石犁,后有金属犁,先用人力牵引,后用畜力牵引。铁犁始见于春秋战国时期。战国铁犁形制比较原始,一般呈V字形的铁口铧。以辉县铁口铧为例,其断面呈V字形,两侧分两面展开,便于中部包纳木铧,铁铧刃顶端上下两面均有脊线,铧首角度较大,达120°;斜边长17.9厘米,中央尖部宽6厘米,两侧宽4厘米。这种铁铧保留了从耜演变而来的痕迹,只能破土划沟,不能翻土做垄。
(2)锹
早在****西周时代,青铜锹已经是重要的农具,到春秋战国时代,又出现了铁锹。铁锹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直銎(qiong)的,装上曲柄使用,一种是横銎的,装上直柄使用。从工具形制的发展规律看,早期锹一般是直銎的,金属冶铸技术有了相当发展以后,才出现横銎锹。铁锹适用于垦荒和深翻,在相当长时期内,比铁犁铧使用更广泛。
(3)锸
原始的锸和耜是既相似又有区别的两种工具,它们同为直插式翻土工具,耜有踏脚横木,而锸则没有。因为在使用石质、骨质或青铜耜刃条件下,耜的刃一般较窄,安上木柄后两边的余地不多,难以容足,因此需要另绑上一根供踏脚的小横木。铁器推广以后,耜刃改为铁质,可以加宽加薄,刃体加宽,以其方肩为踏脚之地,踏脚的横木就取消了,耜就变成了锸。战国时代的锸也有两种形制,一种是长方一字形铁套刃锸,套刃侧面为等腰三角形,上背有长形銎,可以纳木为锸身和装柄;另一种是凹字形铁套刃锸,它和一字形铁刃锸的不同之处是铁刃包住木锸下部的三面,都成锋利的刃,而一字形锸则只包住下刃,不及两侧。锸不但是整地的重要农具,也是水利建设中开渠筑堤坝的重要工具。用锸配合锄类、铲类等工具的协同操作,可使旱地保墒、洼地排水、水田平整等方面达到较高的整地技术水平。
(4)锄
原始社会有石锄、木锄等,商和西周出现了青铜锄——镈。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铁锄替代了其他质料的锄,形制有了很大发展。河北易县出土的铁锄锄身呈六角梯形,上部有长方形的横銎,用于横装锄柄;长沙魏家堆出土的铁锄,上部呈弯曲形,横銎圆形。这两种平口锄既保证了锄刃宽度,又减少了锄体上部所占的空间,便于在庄稼地的行垄间除草、中耕和培土。
(5)镰
镰是收割的农具,早期称乂、艾、刈等,后来称为镰。金属镰和铚是原始时代石镰石刀演变而来的。
(6)桔槔
桔槔是春秋时期一种先进的提水机械。桔是指树立的木桩,槔是安装在桔上可以俯仰的横杆。槔的一端系着盛水器,另一端系着重物,汲水时将盛水器投入水中,盛满水后放开,另一端的重物通过杠杆的作用把水提起。
3.2.2农田沟洫的形成
上古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半干旱草原为主,同时存在较为宽阔的水面和众多的薮(sou)泽。黄土地区土壤疏松、植被较少,易于侵蚀,夏秋之间常有暴雨,河流容易泛滥,在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力还相对薄弱的上古时代,在相对低洼的地区很自然形成众多的沼泽。因此,在农业发生之初,人们往往把耕地选择在山地或较高的台地,以后逐渐向江河两岸的平野发展,到了原始社会晚期,又开始从事较大规模的对薮泽低地开发,这样防洪排涝成为垦田殖谷的前提。自炎黄至尧舜禹时代,洪水成灾,历时久,淹地广,危害严重,特别是影响到低地农业的发展。大禹治水正是中国上古时代劳动人民为发展低地农业与洪涝灾害做斗争的反映。大禹治水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决九川距四海”,即疏通河道;二是“濬(jun)畎(quan)浍(hui)川”,即用沟洫把田野中的积水排泄到川泽中去。
经过这番整治,人们才能“降丘宅土”,在田野进行耕播。在田野修建起沟洫,改变了遍地流潦的情况,出现了土平水清的现象。雨后地面径流遇到纵横交错的沟洫,流速大大下降,减少了对土壤的冲刷,径流中的水相当一部分渗入地下,径流中的泥沙大部分也在沟洫中沉积起来,流入河流中的水量和泥沙大大减少,因此,修沟就是治水。****西周农田沟洫体系的形成,是上古人民与洪涝灾害长期斗争的结果,也是进一步发展农业的基础,而且深刻影响到农业生产技术的各个方面。
在重点发展排除积水的同时,人工灌溉也在当时出现了。西周时期就开始了引水和取水灌溉的人工灌溉方式,用滮池之水灌溉稻田。水井在中国原始时代已经出现,到了****西周其结构已相当进步,有些井底部还有用圆木搭成“井”字形的井盘。提取井水的工具有木桶还有瓶、瓮等陶器。说明在三四千年前我国人民已经懂得开发和利用地下水了。
(1)多首制引水工程——漳水渠
漳水渠,又称漳水十二渠、西门渠,建在战国初魏国的邺地。邺县辖境相当于今河北临漳县、磁县南部及河南省安阳县北部。该地处于漳水由山区进入平原的地带,山区水流湍急,进入平原,流速减缓,夏秋暴雨季节,漳河排泄不及,常泛滥成灾。当地土豪和巫婆串通,利用洪灾,兴办祭祀河神的“河伯娶妻”活动,借机横征暴敛。为了经营好这个东方战略要地,魏文侯二十五年(前421)任西门豹为邺县令。西门豹以解除漳水危害为己任,他破除迷信,严惩害民的乡官巫婆,解除了治水的阻力,发动民众兴修漳河水利,“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创建了著名的漳水十二渠。此渠是我国古代明确见于记载的最早的大型渠系引水灌溉工程。
一百余年后,因渠道年久失修,失去灌溉效益。魏襄王(前318—前296)任史起为邺令,“引漳水溉邺”,重修了漳水渠。故左思《魏都赋》称:“西门溉其前,史起灌其后。”史起引漳水着重于淤灌改良盐碱地。之后,漳水渠一直运行良好,直到汉代元帝时褚少孙补作《史记·滑稽列传》时仍说:“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
(2)大型渠系灌溉工程——郑国渠
郑国渠,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北部,是我国古代修建的最长的灌溉渠道,水源引取渭河的支流泾水,创建时渠首工程属无坝引水类型。郑国渠始建于秦始皇元年(前246年),是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建造的,故命名为郑国渠。这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人工灌溉渠道,规模之大超过了比它早的漳水渠。郑国渠开成后,灌溉良田四万顷。由于河水的浸润灌溉和填淤泥灌溉,亩产高达六石四斗,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面积高产。郑国渠从解决水源、泄洪、防沙、长距离引水、渠道与溪谷相交等工程问题,以及相关工程技术均取得了重要成就。
1)渠首的位置选择合理。郑国渠所引水源为泾水,泾水发源于甘肃省平凉县西南的六盘山泾谷,东南流经泾川县及陕西长武、郴县、淳化,奔流在黄土高原上,至仲山峡始出山进入平原地区,于高陵县入渭河,全长396.8千米。郑国渠引水成功的原因为:一是渠首选择的位置高,可以控制整个灌区,实行自流灌溉。渠首段设在泾水出山峡处,水流减缓,便于引水。地势又高于渭北平原,可“一泻千里”;二是渠首的引水口,设置在泾水出山峡后弯段河道的凹岸顶点下游,这样有利于取水防沙;三是设置两条引水渠利于引洪灌溉。
2)干渠布置在灌区最高一线,设计得当。郑国渠干渠的行经路线,从今上然村西北,泾河河湾(昔称骆驼湾)左岸引泾水,流经今王桥镇南,东经石桥镇南,然后傍原(西城原)折向东北行,过云阳镇北,又经三原县鲁桥镇南,西阳镇北,又东北经富平县阎良镇北、康桥镇北、张桥镇和程家镇南,过蒲城县原任镇南、龙阳镇南,至重泉村以东入洛。郑国渠干线的布设,郑国渠干线是沿着北山南麓,自西向东,修建在渭北平原二级阶地的最高线上。这样布置能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积,进行自流灌溉。于是北山以南,渭河以北,泾河以东,洛河以西范围内的大部分平原都在其控制之下。
3)渠道与溪谷水相交的技术措施甚是巧妙。在泾水和洛水之间,流向大致平行的还有冶峪河、清峪河、浊浴河、石川河等溪谷水。郑国渠干线横亘东西,必然与这些溪谷水相交,郑国渠通过这些溪谷采用何种方式呢?渠道与河沟相交可分为平交式和立交式两种。郑国渠与这些溪谷采用平交的方式,在相交处形成共同的河床。郑国渠与这些溪谷采用平交方式,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是把这些溪谷的水揽入郑国渠,增加渠道的流量,尤其是行至石川河时,因沿途引灌,流量大减,此时拦入流量较多的石川河有助于补充水源,以达到灌溉“四万顷”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