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是以乔木为主,与其他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气候等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森林覆盖了大约9.4%的地球表面积或约30%的陆地面积,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可再生的资源,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森林对固定二氧化碳、维持动物群落稳定、调节地表径流、固土保水等起着重要作用。了解和认识森林的变迁历史和森林的分布,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主要森林树种和造林技术,以及森林保护技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
3.1森林的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
森林有其自然的生长、枯损和演替发展的过程。同时,由于人类对森林的种植经营、利用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森林的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处于不断变迁之中。探讨森林分布和变迁的过程及规律,可以为合理培育、经营、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提供借鉴。
3.1.1中国森林的地理分布
森林的天然地理分布是自然地理因素,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生物因素,在长期历史演变相互作用和协同进化中形成的,它既反映了现实的综合自然要素对森林类型形成和分布格局的种种影响,又深刻地具有历史变迁过程的烙印,如气候的演变,特别是地史上第四纪依赖冰期、间冰期的交替变化,造山运动带来的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的变化。另外青藏高原的隆起也带来一系列自然地理因素的演变及古动植物区系的形成与变化。这一切都给中国森林的总体分布、森林类型的形成及其动植物组成等带来不同程度的历史印痕和变迁踪迹。
对植被分布影响最重要的是热量和水分条件。在中国的东半部,随纬度的增加,自南到北有热带(可再分为赤道热带、中热带、边缘热带或北热带)、亚热带(可再分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温带(可再分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之分,不同热量条件自南到北可以满足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和寒温带针叶林等各基本类型森林的形成和发展。
3阳光森林00科普通鉴·林果飘香由于中国大陆西部,即位于亚热带的青藏高原的隆起,使中国西部地区的热量条件发生了改变,改变了中国西部的水热分配。藏北高原植被类型以寒漠、高寒草甸为主,藏南谷地以高寒草原为主。在高原东南侧向东经过高山峡谷地貌的横断山区向东南下降,包括藏南高山深谷区,该地带气候类型丰富,形成了寒温带、温带、亚热带气候局部地区甚至形成热带气候,为不同类型的森林提供了不同热量条件。由于这两区还承受西南季风的润泽,成为中国西南部森林类型众多、森林资源丰富的森林区。
青藏高原北部的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以及由它们所包围的柴达木盆地属温带气候区,由于雨量的限制,只有局部山地如祁连山尚能接受东南季风的余泽,发育成温带性山地森林,其余均为寒漠、荒漠或干旱灌丛。受青藏高原抬起影响所及的内蒙古高原,因地势抬高,热量比同纬度的东部暖温带低,具有温带气候特征。
因此,中国的热量分布有如下特征:由平原、丘陵和山地所组成的中国东半壁,即东北、华北和华南,热量条件主要受纬度而变化的太阳辐射状况所支配,由南向北降低,而其间的山地丘陵等地形起伏则局部地重新分配着热量,影响着森林植被的特征。青藏高原因海拔抬升,形成一个高寒区,高原东北、东南和南部边缘区形成了明显的温带垂直带谱。作为中国大陆第二台阶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其热量条件则低于同纬度的东部地区,植被分布受纬度和高度的双重影响。
对中国植被分布有影响的另一因素是海陆之间热力差所带来的寒流和暖流的影响。冬季,因西伯利亚高气压笼罩亚洲大陆,气流从大陆进入海洋,即从西伯利亚和蒙古来的东北风和西北风向南吹去,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冬季比较寒冷的国家之一,影响了本来可以在这一区域热量条件下生长的树木种类,威胁着一些树木的生存,甚至扰动了正常情况下树种按纬度的分布规律。
中国的降水主要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两大环流系统的控制。前者是夏季盛行的来自太平洋的东南风,主要影响中国东南部;后者是夏季来自孟加拉湾和印度洋的西南风,主要影响中国的西南部。中国西北部深位内陆,受两者影响很小,成为中国的干旱区。两大季风都为中国带来丰沛的雨量。
由上所述,中国东南半壁多雨,为湿润区;西北半壁少雨,为干旱半干旱区。由东南沿海年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往西北渐减至200~100毫米,个别地区甚至50毫米以下。中国400毫米的等降水量线大致沿大兴安岭山脉西侧,经燕山、太行山、吕梁山,西南下斜经西藏东南的亚东略西一线,基本区分了此线以东的湿润区域和以西的干旱半干旱区。
综合纬度、经度和大地貌特征对中国森林发育的关系,可以把中国分为三大自然区域:①东部为湿润季风的森林区域,其西界大抵为如前所述的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此区含大兴安岭、东北山地、东北平原、华北山地、华北平原、华东的黄淮海平原及山地、台湾、四川盆地、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华中、华南、海南及南海诸岛。②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的南半部,为青藏高原,为高寒干旱草甸荒漠区域,为非森林区域。③400毫米等降水量以西的北半部,即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和以东,含黄土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内蒙古高原、********高原,是中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草原、荒漠和山地森林区域,基本上属于草原、荒漠景观,仅山地具有森林分布的区域。
3.1.2中国森林的变迁历史
森林是陆生植物群落,随着地球表面大陆的出现,植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初期的裸蕨类逐步演化形成森林。陆生植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蕨类植物阶段、裸子植物阶段和被子植物阶段。与之大致相对应的是古生代森林、中生代森林和新生代森林。地史上的这三个年代总称显生宙。显生宙是森林发生和发展的时代,始于距今6亿年前。
(1)古生代森林
泥盆纪早期的植被是以裸蕨类为主的草丛。晚期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内蒙古等地的滨海地带出现了一些小型的森林。那时候植物界还没产生分区现象,世界各地的森林成分都基本相同。泥盆纪森林主要由石松纲原始鳞木类的树种组成,其中有的乔木高达8米,有的胸径逾20厘米。植物种子化石也在同期地层中出现,表明当时森林里已经有了裸子植物。
石炭纪、二叠纪是蕨类森林大发展的时代,也是地史上的主要成煤阶段,中国的煤藏即主要于此期形成。此期组成树种以鳞木类为主,林下灌木和草本为种属繁多的真蕨和种子蕨类,乔木层高达30~40米,胸径达2米左右。
在石炭纪晚期,地球上开始出现了大面积的气候分带和植物分区,到二叠纪时更趋显著。那时全球有4个植物区,中国主要属华夏植物区。此区林木高大茂密,树干不显年轮,属四季不分的热带-亚热带类型。北部天山-阴山以北属安加拉植物区,主要分布种子蕨类,木材年轮明显,为亚热带-温带类型。在中国喜马拉雅山坡一隅,出现了以舌羊齿为代表的灌木-草本植物群,其组成单调,属温凉大陆性大陆气候的冈瓦纳植物区。
(2)中生代森林
经过古生代末期的造山运动,陆地面积扩大,湿地范围缩小,地形分异显著,气候趋于炎热干燥,促使森林植被向旱生发展。于是蕨类森林逐渐萎缩退化,代之以裸子植物的崛起。
1)三叠纪森林:三叠纪的早期和中期,中国南方普遍被海水淹没,北方气候干旱,故森林稀疏、树种单调。局部出现的一些森林,主要由裸子植物组成。
经过印支运动后,淹没华南的海水全部退出,气候转趋湿润,森林蓬勃兴起。三叠纪晚期,在中国出现两个植物区。以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为界,分为南方沿海区和北方内陆区。前者属热带或热带-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后者属亚热带大陆性气候。
南方区普遍以树干粗短的苏铁类成林,林中散生树蕨,林下为种子蕨类灌木和以双翼蕨科为主的真蕨类草本植物,有节类丛生在河湖沼泽地带,山地分布着一些松柏类和银杏类的树种。
北方区的森林植被呈现另一面貌。那里苏铁类很少,双翼蕨科植物几乎不见。银杏类树种较多,其次有松柏类、有节类等。植物种类比南方区少。
2)侏罗纪森林:侏罗纪时,南方热而偏旱,北方温暖湿润。北方地区于此时形成了较为重要的煤田。侏罗纪森林主要由苏铁类、银杏类和松柏类的树种组成。
侏罗纪植物的南北分异不如三叠纪那样显著。早期和中期,苏铁类在南方略占优势,并比北方繁盛,而银杏类则以在北方的地位较为突出。晚期,松柏类在南北方都比较繁盛,苏铁和银杏类明显减少。
侏罗纪时,银杏类和松柏类的森林在山地有较广泛的分布,苏铁林则多分布在平原和山坡下部。林下丛生真蕨类。生长在北京地区的松柏类林木,年轮清晰可辨,树干胸径达2.5米。
3)白垩纪森林:白垩纪时,我国的华北北部和东北地区气候暖湿,森林繁茂。除了靠近海洋的一些地区有较多森林分布外,中国其他大部分地区由于气候干旱,森林稀疏。
白垩纪早期森林的组成与侏罗纪晚期类似,唯松柏类的优势更为突出,苏铁和银杏类进一步减少,并开始出现被子植物。在吉林延吉盆地发现了中国最早出现的被子植物的化石,此外在黑龙江林旬县、北京西山等地也发现了个别的被子植物的化石。
白垩纪晚期,被子植物在森林植被中一跃占据压倒性优势。这时上述北方地区的植物群落主要为暖性针叶树与常绿阔叶树组成的亚热带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除此之外,中国内陆广大地区在白垩纪气候干旱,植被的基本面貌是疏林草原-灌丛类型。由于幅员辽阔,环境复杂,各地孢粉化石中出现的植物种类不少,但主要是一些耐旱的类型,仅在气候比较湿润的山区有一些森林分布,如鄂西地区间有水杉、黄杉、雪松、云杉、南洋杉及柏科等松柏类组成的针叶林。
(3)新生代森林
新生代是被子植物大发展的时代。中国新生代植物群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木本植物大发展阶段、草本植物大发展阶段和杂种与多倍体植物大发展阶段。与此相应的时代是老第三纪、新第三纪和第四纪。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生代森林的类型和分区也渐趋复杂。
1)老第三纪森林:老第三纪森林组成以木本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种类繁多,草本罕见。被子植物中绝灭类型减少。古老的蕨类和裸子植物占有一定数量。我国森林基本属亚热带类型,其区域分布与气候的干湿变化关系较大。
2)新第三纪森林:随着地理环境的分异,新第三纪森林趋于复杂。古老的森林植物减少,草本种类激增,北方落叶阔叶林繁衍,针叶林范围扩大,西北草原形成并向东部扩展。
3)第四纪森林:第四纪全球普遍降温,中国降温的幅度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加大,从而亚热带北界继新三纪之后再度退缩,暖温带移至秦岭-淮河一线。加之山地和高原的进一步隆升,气候的分异更趋显著,森林植被的区域性分化亦更加复杂而与今日接近。
早期,森林植物中第三纪的孓遗属种在北方还有较多分布,中、晚期以后则多只分布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带。草本植物的比例自第四纪以来大为扩展;在末次冰期时,草原范围层一度扩展到长江下游。从新第三纪到现在,阔叶林从西北荒漠地带退到华北山地;在冰期中,曾退到长江以南。同时,在木本植物中,落叶阔叶树与喜冷的针叶树亦相对增多。植物种类基本上与现今一致。随着虫媒和风媒作用的发展,由频繁的种间杂交而产生日益增多的杂种和多倍体植物成分。此时原始人类的活动已经出现。
a.更新世森林:更新世是冰期、间冰期频繁交替的时代,同一时期冰期、间冰期的温差达6~15℃。由此引起的植物群在南北方向和垂直高度上的往复迁移,以至于同一地区在不同的冷暖阶段出现不同的植被类型。如华北地区从冰期到间冰期,依次出现草原、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等类型。同时,每经过一次往复迁移之后,整个植物带一般要下降一定高度,或南移一定距离。如寒温带针叶林每一次大致就要南移2~3个纬度。有的树种,如亚热带的山核桃、水青冈和枫香等,更新世早期残留在三江平原和分布到渭河谷地,到现在已退缩到长江以南。植被带的这种移动,使中国在第四纪期间温带范围不断加宽,热带、亚热带范围不断变窄,森林范围也随之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