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15566700000015

第15章 把孩子脸上的笑容找回来(2)

父母在孩子成长的环境中,控制什么就导致贪婪什么,控制他的玩,他就对玩贪婪;控制他的食物,他就对食物贪婪;控制金钱,他就对金钱贪婪;控制他的学习呢,他就对学习贪婪……

对于学习的控制,就是不能满足孩子对于学习的需求,就是让他得不到。比如,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上学的欲望反而非常强烈。

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些贪官为什么贪到那样的地步,那个名牌偷窃者偷得煞不住,我们就不难理解了。就是说,父母如果在教育方面方式不当,就会在孩子内心形成一块贪婪的土壤。

精神食粮

当然,家长不是故意要这样做,原因是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尤其是,总以为自己的孩子生活在幸福之中。

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在我们小的时候,虽然物质很贫乏,生活艰苦,但在我们的记忆里还是很幸福的。那时候没有电视,大人也很开放,到了晚上,家家户户的孩子就集中到院子里,或者到街上,甚至到山上,喊:娃娃娃娃来耍来,大人不耍娃娃耍。然后,开始玩过家家呀,开始把《地道战》、《地雷战》之类的电影从头到尾演上一遍。在这样的过程中,使我们的文化、艺术、参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全部得到了锻炼与提升,情感、心灵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等到妈妈喊我们回家睡觉的时候,其实我们是带着极大的满足感离开的。

那么现在,尽管物质方面很丰富,孩子也有很好的玩具,但是他们再也不可能有那种将一部电影从头到尾演下来的环境了。他们只能待在钢筋水泥之中相互隔绝,一些幼儿园、学校、社区不能为孩子提供一个这样的环境,能让孩子玩过家家、挖沙子。有一天,我碰见我们的一位家长,问她干什么,她说联系车,想买一车沙子。她说李老师,我好说歹说,小区终于同意由我出资在小区里面放一车沙子,这样孩子们就能玩了。

这是一位懂得教育的家长,她知道孩子还有敏感期,知道玩对于孩子很重要。她还知道那车沙子其实不是沙子,而是孩子情感的归宿、幸福的象征。

有些家长怎么看的?那是刚在银川办学,有天为这个问题专门开了一次家长会,当讨论到能不能给予孩子这样的幸福的时候,家长几乎全都成了反对派,他们担心惯坏了孩子。

说到惯坏孩子,成人也有误解。我们分析一下,比如,那个把幸福当成想买一大堆零嘴坐在床上吃的孩子,他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是物质,还是物质背后的东西?

在我与他的妈妈谈了之后发现,孩子对零食的需求的确是精神的需求。他的妈妈告诉我,这孩子太喜欢吃零食了,不限制就会惯坏了他,不限制他会不吃饭专吃零食的。

那么,我们要问,孩子对于零食的这种强烈欲望从哪里来?是天生的呢,还是被某种媒介激发出来的?我认为是激发出来的,是被孩子妈妈“限制”出来的。因为妈妈再三限制,再三强调,于是,零食便成了世上最好的东西,成为他的幸福,梦寐以求的东西。这孩子成了“贪官”,专门“贪”零食。这中间,妈妈的行为不但没有帮助孩子削弱对于零食的渴求,反而使愿望更加强烈。她是在帮倒忙,将孩子由于对零食的需求转化成心理需求。如果得不到解决,这种心理需求就会遗留终生,要是这个孩子将来能够获得一官半职,很可能也会成为贪官。

要是孩子妈妈对于孩子的心理需求能够正确认识,她就会采取相反的方式,或者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情况具体运用,最起码不会进行“暗示”,每天叨叨,吃零食多么多么不好,怎么怎么不吃饭,会如何如何影响身体发育,如何如何影响学习,等等。要是这样,那个孩子很有可能对零食的兴趣越来越淡,直至不感兴趣。我对儿子就是这样,结果非常成功。

有些父母真的很奇怪,一方面放得很开,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另一方面,又严加限制,孩子的要求总是不能得到满足。如果分析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多数父母无法恰当地把握分寸,给的总是孩子不需要的,孩子要的一般不给。

不给就会出问题。我们常常读到这样的消息,某某大款突然跳楼自杀,什么原因也没有,之所以自杀,是因为生活太没趣了。什么都干过了,什么都享受了,再往下活就没意思了。我们可以肯定这个人从童年起就没有在精神方面得到过真正的提升,他的心理在精神层面没有得到过真正的满足,心灵没有升华。他的所有追求一直停留在物质的层面,精神对他来说永远是个盲区,所以导致找不到幸福。在物质层面,所能享受到的全都享受过了之后,空虚感就会将他淹没,这个时候,剩下的唯有一条路——毁灭自己。

父母一定要以此为戒,要在给孩子提供物质需要的同时,更要提供精神方面的东西,提供精神食粮。

在这方面,外在的因素只是个引子,主要还得靠家长自己的努力。就算以前有什么失误,只要勇于改变自己,即使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最终也会还给孩子。

3.把孩子脸上的笑容找回来

王欢不会笑

有个叫王欢的孩子,刚见到他时,他的瘦弱与敏感,以及闪着刺目光亮的眼睛让我着实吃了一惊。他看上去像一个被吓坏了的透明的小玻璃人,而他的爸爸,又高又壮,像一座铁塔。一见面,开口就是:李老师,我不是让孩子学画来的。我家王欢不会笑,能不能想想办法?

他的声音就像打雷,震得我耳朵嗡嗡直响。

其实,不用他说,只要看见这种场面,我心里就能大致明白。

我想起西方现代著名作家卡夫卡有一封写给他父亲的信,信中反映他小的时候被父亲拉去游泳的情景——父亲健壮高大,孩子又瘦又弱,卡夫卡当时的心情是恐惧、自卑,还有生不如死的感觉……我认为,世上所有要将自己的强壮显示给孩子看、以此要使孩子强壮的父母都应该看看卡夫卡的这封信。或者父母不是故意显示,他们感觉不到,同样,他们的状态对孩子会造成什么样的负面作用自己也不是十分清楚。

卡夫卡就有这样一个父亲,而他呢,又是个极其敏感的孩子,这种情形和王欢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几乎一模一样。要是王欢的父亲不做改变,几十年后,王欢大概也会写出这样一封信来。

卡夫卡一辈子都没有走出父亲的阴影,他的所有作品可以说都是以对父亲的控诉作为基调的。我们随便举出几部作品,比如,《变形记》、《地洞》、《城堡》,基本上都有他的父亲在里面作怪。

尽管文学方面很成功,作为人,他活得太失败了。他一直没有找到自信、幸福这样的感觉。就连在结婚这样的事里他也找不到自信,定了吹,吹了定,最终还是没有实现。他活着的时候一直默默无闻,他的作品生前很少发表,他的许多作品都被自己烧了,临死之前还写了遗书,要朋友把他的作品全部烧掉。就是那封信,也一直没有勇气递到父亲手里。

由此可见,父母的不当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太深远了。

心理学家说,成人的心理疾病差不多全部可以追溯到人的童年时期。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个十几岁的孩子头上有一处不长头发,他被送到心理学家那里,在深度催眠的状态中,他喊出这样的话来:踢死你!踢死你!一边喊一边颤抖。这是怎么回事呢?经过调查,事情最终被查清了。原来,还在母亲怀他的时候,有一次父母打起来了,他的爸爸大喊:“踢死你!踢死你!”,有一只脚踢在母亲肚子上,那个地方正是他的头部,就是现在不长头发的地方。

通过那次治疗,没过多久,头发就长出来了。

有时候,心理疾病就是生理疾病。那个孩子还在娘胎的时候,他便受到了惊吓,心理问题成了他不长头发的原因。

显然,王欢也受到了惊吓,只不过不是在娘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