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摧残,还是拯救
孩子心中的“好时光”
我这里谈了许多有关“幸福”的话题,表面看似乎与教育没有太大的关系,实际上这正是教育的根基所在。因为我们平时在说到“教育”这个词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它背后的东西,其实,真正起作用的、使教育具有力量、更正确、更适合孩子的主要因素就在这里。要是教育者能够关注这些方面,就能真正使孩子幸福,最起码不会为了成人的某个目的而折磨孩子了。
有一次,我参加儿子家长会,学校从另一个学校请来了一位研究学生心理的专家给家长上课。她说了一件事,她说有个学生问她:老师,中国以前真的有过“**********”?她说有啊。学生说:不可能吧,开玩笑吧,你们成人骗我们吧。她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认为呢?学生说:我妈妈讲那时候整整一个班全都放假,整个学校也放假了,不上课,不写作业,坐着火车想去哪就去哪,还到农村去学农,到工厂去学工,一天啥也不想,不写作业,也不挨老师训。老师,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绝对不可能。她说“**********”就是这样的情况。学生说老师,你们那一代人真是太幸运、太幸福了!你们真是赶上了好时光。老师,下一次“**********”什么时候来呀?
那个专家告诉我们这些做家长的:你们一定要注意孩子学习的动向,要是孩子有了这样的想法就来不及了。
其实,孩子这样说就是对学习反感了,老师与家长就应该寻找反感的原因,而不是硬性监控。
人之所以成为人,最大的特点是生来就爱探索爱学习,如果方法得当,没有孩子不爱学习的。但是,为什么不爱学习?孩子天生最喜欢唱歌,却不爱上音乐课;最喜欢画画,却不爱上美术课;甚至语文呀、数学呀都不能提,一提就反胃,这是为什么?
我们中心有个学画的孩子,名叫齐思源,那孩子上小学之前精神状态还算不错,可是上了中学,眼看着一天不如一天,脸色灰黄灰黄,样子挺可怜的。
有一天我问他:齐思源,你是不是哪儿不舒服呀?齐思源一脸愁苦地说:老师,我都快累死了,累得不想活了。我问周末是不是也累?他说:更累,作业多得做不过来。我说怎么回事?周末也有那么多作业?告诉老师,都有什么作业?齐思源说:不算英语、数学,光语文,就布置了两篇作文、一百个词、五篇古文。一百个词每个要抄写五遍解释五遍,五篇古文每篇也抄五遍。我说词抄写一遍可以了,抄写五遍也能说通,为什么还要解释五遍?他说那是为了加强记忆。
我听了真是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我琢磨着,这个老师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老师辛苦,但是周末还有休息的时间,但孩子呢,每天天不亮就去上学,中午睡不上午觉做作业,晚上作业做到十一二点甚至半夜一两点,就连周末也不得休息。这哪是人过的日子呢?这样的方式哪个孩子能受得了?这样下去他们的学习能学好吗?身体能健康吗?齐思源说:老师,我太害怕抄课文了,一想起就恶心,就想吐。老师一不满意了就让我们抄课文,发现桌子里有一点碎纸片就罚抄课文,迟到了也要抄课文。我吓得不行,抄不好就不收,还得重抄。有时作业实在写不完,只好装病在家里写。
我听了非常难受,我说齐思源,既然功课这样忙,你就把画画停了,这样还能休息一下。他说老师,千万别停我的画画,我一星期只有这么一次快乐,要是不画画了,活着还有啥意思呢?
所以我说,现在中国,最苦的不是农民,不是下岗工人,甚至囚犯也算不上。最苦的是孩子。中国的孩子最苦了。
一个周末其他作业一大堆,还要布置两篇作文!谁能一个周末除了要做其他作业还能写两篇作文呢?齐思源说:他们还算舒服的,另一所中学更要命。我问怎么要命。齐思源说:那是一个特色班,作业多得,把学生逼得……说到这儿,齐思源说什么也不愿谈了,他说谈这些让他很难受。
我问他的考试情况,他说:上小学时他是班里尖子生,所以考上了重点初中,这次期中考试,数学120分的卷子,考了60分;英语,也是120分的卷子,考了90分。我问语文考了多少,他只说很低,但不肯说出具体的分数,我想大概太低了,不好意思说。
齐思源说他早就痛恨学习了。他说李老师,我的敌人是学习。你听听,学习已经成了他的敌人了,这样的孩子能学好吗?
喂鸡的原理
我想起陶行知先生有一次到武汉大学讲教育,进教室的时候抱着一只母鸡,听众都莫名其妙,不知道老先生要干什么。只见他不说一句话,把鸡放在讲桌上,按住鸡头,掰开鸡嘴,抓了一把米强行喂给鸡吃,无论怎么喂它也不吃。之后,他放开鸡,离开一段距离,那只鸡吃了起来。
陶行知这才开始了演讲,他说教育跟喂鸡一个原理,如果强迫孩子去学,他是不愿学的,如果放手,不但愿学,还学得很好。
我把这个故事讲给齐思源的妈妈,她不听。她是我的朋友,所以孩子的情况我非常清楚。在齐思源小学毕业的时候,他的妈妈为了让他上一个一流的中学使了不少劲。那时候我就劝她,我说根据我的经验,不要让孩子上那种学校,据我的了解,有些名声越响的学校或许对孩子的发展越不利。我们这里有个样板幼儿园,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想把孩子往那儿送,但是,我们发现,凡是那个幼儿园里来我们中心学画的孩子,不用说明我就能认出来。我常常对新来的家长说:你的孩子是在某某幼儿园上学。家长吓了一跳,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凡是目光呆滞、缩手缩脚、胆小如鼠、没有思维与灵气的孩子,十有八九是从那家幼儿园来的。
摧残,还是拯救
有一次,我发现一个新来的女孩,就是从那家幼儿园来的,也就五岁大点,她的凳子下面有一滩水。我说怎么回事?今天我们没画水粉画呀,为什么凳子底下有一滩水呢?那孩子不吭声,照样努力地画画。我蹲下,想看看究竟,这一看把我吓了一跳,原来,那是她尿的尿!一摸裤子,水淋淋的,连毛裤都湿透了。一个孩子尿急了都不敢对老师说一声,尿了裤子还要强作没事儿似的,还在努力地画画,脸上没有任何痛苦的表情!
幼儿园让孩子统一时间上厕所,你想想,几岁大点的孩子,他们的控制能力能不能按着钟点上厕所呢?
我难受坏了,赶紧让一个老师到街上买来裤子给孩子换上。到了放学的时候,家长来接,一看孩子换了裤子,问怎么回事,我大致说了一下情况,家长脸就阴了下来。我把他推出门外,对他说:你的孩子已经很难受了,你不但不安慰,反倒雪上加霜,你这是爱孩子吗?
我看过一则报道,说河南郑州一天之内就有两个小学生自杀身亡。小孩子正是无忧无虑的年龄,除非万不得已,他们为什么要自杀呢?
教育是干什么的?教育,首先是让人成为人的,是提升人、拯救人的,其次是增长智慧、传达知识的。但是,现在的教育,是教育呢,还是拯救?或者说,是摧残呢,还是拯救?
我读了那本介绍李圣珍老师的,名叫《每个父母都能成功》的书,我认为那不是一本书,是一幅中国孩子的地狱图。人说苦海无边,看了那本书,就知道什么是苦海无边了。李圣珍老师呢,就像一个菩萨,在孩子的地狱里、苦海里拼命地救,救苦救难……
2.“望子成龙”的挽歌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那本书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名叫马月的孩子。马月小时候极其聪明,她的智商达到130分以上,远远超过同年龄的孩子。孩子本来很优秀,但她的爸爸妈妈希望她更加优秀,祸根就是在这种想法里埋下了。牙牙学语时,他们就对她开始了学前教育,教她认字教她算术,才四五岁就将她抱到琴凳上学钢琴。为了使女儿不仅仅是优秀,他们还要她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对那么大点的孩子就进行思想教育,连唱的歌都是革命歌曲。儿歌不会唱,却会唱《国际歌》。结果呢,女儿与同龄人之间没有共同语言、格格不入,她不熟悉他们的语言,不熟悉他们的思想,不懂他们的游戏规则,她被同龄人看作异类,看作什么都不懂的傻子。
五岁时,马月被送去学钢琴,那孩子乐感极好,但因手型不能符合要求,常被老师呵斥打骂。这样一来,马月便对老师产生了恐惧,见了老师就紧张,越紧张越弹不好,这种恶性循环使得她很快就被淘汰出局。
对一个只有五岁的孩子而言,这应该是她人生的第一个挫折,但据马月自己讲,她的噩梦是从上了小学之后开始的,在她眼里,学校是一个可怕可憎的地方,是一个给她制造了痛苦的地方。因为近视,她看不见黑板上的字,结果考试两门功课不及格,从而成了差生。受到同学百般歧视与欺负,放学路上书包被抢、头发被揪,孩子们一边朝她身上扔土块一边喊:“傻子,快打傻子!”
你看,在一切以分数为核心的教育体制里,从一开始就丧失了“人才”中的“人”字,然后再丧失那个“才”字。
在大家的印象中,马月成了一个傻子,而同学的这种印象正是由老师传达给他们的。如果我们要教孩子成为人,即便真是傻子也该充满同情,是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