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15566700000023

第23章 拯救,还是教育(2)

看看海尔曼医生的做法:他说不!在我诊所的病人不能这样出去。于是,海尔曼医生就把小偷抬上手术台,连夜给他做了手术,打上石膏绷带。助手很不理解,说这个小偷拿了您的财物,您为什么还要给他治疗呢?海尔曼医生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我怎么能看着一个没有经过治疗的病人从我的诊所出去呢?

小偷这时已经不再感到担心了,他想,这个医生真好,他能为我治伤,也一定会放了我的。正想着,就见海尔曼医生拿起了电话,通知警察局,让警察把小偷带走。小偷一听,简直五雷轰顶,他向医生恳求:仁慈的医生啊,您已经救了我一次,我真是感激不尽,求您再救我一次,不要把我送进警察局吧!医生两手一摊,说先生,治疗你是我的天职,可在这件事上,我这把手术刀已经无能为力了……

两难命题

讲到这里时,全班孩子不说话了,静了好长时间。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小心灵里受到绝不是一般性的撞击,而是一种天翻地覆的震撼。

我是将他们置身于一个两难的命题之中,让他们抉择。

因为年龄及阅历的缘故,孩子往往无法在两种相对的价值体系中间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出来帮助。可以用比较的方式,比如,将多种观点的利弊明确地提取出来,让孩子进行比较,如果这种方式不能奏效,也可以用暗示的方式加以引导,比如,老师可以陈述个人的观点:我认为怎么怎么。

要是孩子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老师应该允许他们有所保留;要是他的看法有很大的问题,老师有责任使他明确对与错的概念;要是观点的品味不够高,这就成为一个教机,就得在以后的课程中进行专门的设计,能使他们提高。

这就是说,老师是要以“法官”的面目出现在课堂上。传统教育中老师是上帝,不是法官,他不给孩子表述自己观点的机会,所有结论都由老师来下。法官是组织双方充分辩论,辩论之后再下结论。

《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中讲到老师不能在孩子讨论时表述个人的观点,以免受到影响。这个我不赞同,因为这样会导致孩子丧失明确的价值判断,造成价值观的混乱。

当然,这种方式并不是绝对不能使用,还要看面对什么问题。

内心指引与理智判断

接下来,我继续讲述这个故事:又有一天,一位女士送一个遇到严重车祸的男人来到诊所。医生一愣:啊,怎么是她?原来,这位女士是海尔曼医生原来的妻子,许多年前她被另一个男人拐走了,这件事对医生打击非常大,使他痛不欲生。就像你们最最心爱的东西被人抢走了,或者你们的家被别人占领了,想象一下,你们对那个人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这个受伤的男人正是医生的仇人,他现在就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马上就要死了。

那位女士,就是海尔曼医生原先的妻子,这时候已经泪流满面,她哭着说:海尔曼,亲爱的海尔曼,我知道你非常恨我,更恨他,但是,他不幸遇到车祸,在这个城市里,没人能够救他,我只有来求你了,请你救救他吧!

我问孩子:如果你是海尔曼医生,你会怎样做?

这个时候,所有孩子的情绪已经被我煽得极其高涨了,心里很不舒服……有个孩子站起来,说:这个人不能救,让他疼死算了。另一个说:对,不要救他!这个人太可恨了!

你看,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的心智是这样的,不能立刻把取得的经验联系起来提取概念,再用这个概念指导具有相同性质的事物。做到这一步需要一个成长过程。本来,按我们成人的推断,有那个挽救小偷的事例在前,这时候“应该”得出医生性格的特征了,会立刻选择救这个仇人的。这是用思维进行判断,而孩子的可贵就在这里,他们是用心灵在判断。他们想不起“理”,想到的只是“情”,情绪,一种内心的指引。

这就出现了问题,一个是内心的指引,一个是理智的判断,人在道德的选择时应该注重哪一个呢?

其实两方面都很重要。光有理智判断,世间万事万物,太复杂了,有时候细微到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地步,光靠理智往往不能完全分辨清楚。但是,要是没理智判断作为协助,那个内心也是低档次的,往往会因为过分的情绪化而判断不准。

所以我说,群体的讨论十分重要。为什么重要,就是各种人、个性、想法都会一一展示,通过分化、争论、再到整合,互相间取长补短,使每个孩子既有内心的指引,又有理智的判断。

我是设了一个圈套,将孩子引入一个比较复杂的道德判断情景之中,这样的情景能够培养真正的道德判断能力。经历这样的体验过程十分重要。一旦进入圈套,进入角色,让他们身临其境,他们就会用“当事人”的心理来判断来处理,这时往往就不会单单是思考,也有内心感受的指引。

但是,这样会出现一个问题,孩子的判断可能会受到前一个事例的影响,因为除那两个孩子之外,其余的孩子都认为这个医生应该救他。我问为什么?他们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走出心灵的峡谷

你看,这就鹦鹉学舌了。要是不能在内心落实,假如他们真的当了医生,遇到这种情况时,很可能行为与想法不能统一。所以,教育者,一个是要通过给受教育者提供有关道德的美的范文,在大量的阅读中陶冶他们的性情,一个是提出有关道德的命题,让他们在反复讨论中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最终达到实体化目标。

认为应该救的孩子共有三种观点:第一种,把他救活,给他留一点残疾从此让他一瘸一拐地走路;第二种,把他治好,然后再到他家把他痛打一顿;第三种,把他救活,把他变得很丑,让那个女人不爱他,再回到医生的身边。

你看,这些孩子尽管受了前一个事例的影响,或者说,受了我的灌输,明白了宽恕、天职那个“理”,但是,他们的思维还是处于一个较低的档次,很难将“情”与“理”整合到一起。老师要做的,就是要让他们走出心灵的峡谷。

但是,孩子的回答也让我非常感动,这才是孩子的真实想法。他们毫不掩饰自己的想法。这就是“真”,所以它是“美”的。

我长长地噢了一声,眼睛扫视全班。我说:我是一个具有高贵品格的医生,这不是装的,我的天性就是这样。我在履行我的天职,在我救了我的仇人之后,我让他瘸着一条腿,或者将他的脸变得那样丑陋,我为我做了一件好事而良心获得安慰的时候,当有一天,那个仇人拄着拐杖、瘸着腿从我的眼前经过,我会不会谴责自己?我的良心会不会安宁?说完了这段话,我发现孩子的脸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笑。我说:噢,如果是我,我会选择第二种,等他完全恢复了健康,去把他揍一顿,让他受点儿皮肉之苦。这才符合我的性格。老师也要将自己真实的心灵展示给孩子,不能有半点虚假,这就是平等。

在仇人与病人之间

好,让我们看看海尔曼医生是怎样做的……听了女士的话,他一声不吭,立即进行手术,那个男人一直处于昏迷状态,这时却醒了过来。他看见拿着闪闪发光手术刀的海尔曼医生,不由大吃一惊,挣扎着就要起来。因为他担心,医生一定会在这个时候报复他的。要知道,一个医生要报复病人是非常容易的,手术刀稍稍偏一点点就能结束对方的生命。

海尔曼医生厉声说:请你老实给我躺着!听好了,你虽然是我永远难以宽恕的仇人,但又是我必须抢救的病人!

在仇人与病人之间,海尔曼医生选择了后者。

那个男人被救活了,夫妻俩又是惭愧又是感动,说海尔曼医生,要是你不嫌弃,我俩愿意一辈子做您的仆人。医生听了,说:你们想错了,作为一个医生,在手术室里记住的永远是他的天职,不会计较个人恩怨。

讲到这儿,我停了一下,问:把老师的想法与医生的想法比较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有一个女孩举起了手,笑着说:老师,我们发现你没有医生那样伟大。我说天哪,我也发现了。

我知道这件事对他们同样产生了震撼,使他们真真切切地明白宽恕、容忍、天职是怎么一回事了。孩子的人生道路很长,我希望,一次这样的经历会在他们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当遇到适合的条件,种子就会长成一棵大树。

这之后,我提出最难的那个命题。我说:有一年,法西斯德国发动战争,占领了海尔曼医生居住的这个城市。波兰人民奋起反抗,一枪打中了一个盖世太保头目的胸部,使他命在旦夕。因为伤势太重了,随军的医生没有一个能够挽救他的生命,没办法,法西斯只好求助海尔曼医生。可是他们知道医生的脾气,怕不给治,所以就把病人化装一番,送到医生那里。这个盖世太保在这个城市里太有名了,因为他杀人如麻,不知有多少波兰人死在了他的枪口之下。所以,当他被送来时,医生一眼认了出来。

我问:大家想一想,这次,海尔曼医生会怎么做?

这时,差不多所有的孩子都举起了手,说救,应该救。我问为什么?他们说救人是医生的天职。我说他可是个法西斯呀,杀了那么多人。孩子说:海尔曼说了,作为一个医生,他在手术室里记住的永远是自己的天职,不会计较个人恩怨。

我说对,海尔曼医生果然答应救他。他开始洗手、刮脸,并且穿上只有在重大场合才穿的最好的西装,西装外面罩上一件崭新崭新的白大褂,还让所有的助手、护士离开,他说他要一个人抢救这个病人。

一切准备好了,海尔曼医生拿出一把最大的手术刀,高高举起,一刀插在盖世太保的心脏上面……

“天职”的另外一种解释

孩子们吃惊坏了,他们不明白,一个把挽救生命视为天职的医生,小偷偷了他的财物他能挽救,别人拐走了妻子他能挽救,竟然会这样行事!他们问:老师,海尔曼医生为什么不挽救这个人的生命,却要把他杀死?

我这个圈套,引呀引呀,引到绝路上面。我就是要他们产生错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震撼心灵的作用,让他们刻骨铭心,让他们明白,现实中道德的选择既不能生搬硬套,也要有内在标尺。

我说:让我们听听海尔曼医生在法庭上怎么说的。当德国人审讯他,说他的行为玷污了手术刀时,他回答说:我没有,我的手术刀用得正是地方。德国人说:难道你忘了医生的天职?海尔曼说:没有,在这里,消灭法西斯就是我最高的天职!

海尔曼医生,用他的实际行动,给“天职”这个字眼注入了另外一种解释。

这时,有个孩子说:要是不把这个德国人杀死,他会杀死更多的人的。我说对,他是为了拯救更多人的生命。

海尔曼医生死了,但是,城市的大街小巷里突然到处贴满了“天职”两个大字。不用任何解释,所有人都明白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它就成了一个具有巨大号召力量的口号,激励人们与德国法西斯进行顽强的战斗……

3.司马光砸缸

拿着瓦片走进课堂

知识的传达,也就是将知识化作智慧的过程。

我举一节语文课……美术班上我常常进行各种试验,有时音乐课,有时语文课,有时甚至数学课。在我看来,不但美术与音乐相通,艺术与科学也是相通的。

我们对传统老师怎样上语文课非常清楚,首先,老师对所有的课文都抱着一种神圣的心态,这样,课本便成了典范,不能有任何的怀疑与批判,孩子呢,就只能仰视、模仿、背诵,最后学到的只是课文中的字、词、好的句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却对孩子智慧的发展没有任何意义。我常常想,能不能用一种其他的方式上语文课呢?就像我上美术课那样?抱着这样的想法,有一天,我给一个六岁的班里上了一节语文课:“司马光砸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