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时,平静地重复一个词或是短语(比如“啊”或“平静”),当其他思想涌入大脑中时,镇静地将它们赶走,并回到重复的词上来。开始从10或15往回数,数到1的时候,自己就进入了潜能状态。在潜能状态下,可以静静地不想任何事情。此时的境况最佳,处于一种无念无想的状态,可以净化自我,想象白光不断进入体内,不断吸收补充能量,并开启无限的潜能与智慧。然后大大地睁开眼睛,就完全清醒,感觉非常舒服。
八、鼓励孩子大胆去尝试
除非你亲自尝试一下,否则你永远不知道你能够做什么。
——(英国)马里亚特
尝试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可以让孩子接触到他以前不知道的东西,让他能够学会以前不懂的东西,从而增加他对新鲜事物的体验和认知,以更好地融入社会。尝试还可以让孩子增加信心,更快地成功,甚至是转败为胜,正如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曾说的:“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就能成功。”
事实上,在成长的道路上,孩子一定会尝试很多事情。在不断地尝试中,他才会获得成功的欢乐和生活的体验。如果父母因为过于保护孩子,而剥夺了他尝试的权利,那么,孩子就永远无法取得进步,无法获得成功,他也会越来越没有自信。
在孩子尝试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会有恐惧的心理,害怕自己做不好。这时,父母首先要用赏识的眼光来欣赏孩子,然后不断鼓励他大胆尝试,去获取成功的经验。
一对夫妇带着儿子到游乐场去玩。当男孩对秋千产生好奇时,爸爸就把他抱到了秋千上。男孩刚刚坐上秋千,秋千就摇晃起来。男孩吓得大叫:“爸爸,我害怕,我会摔下去的!”
男孩的妈妈一阵紧张,赶紧上前对丈夫说:“多危险呀,你赶紧抱他下来吧!”但是,男孩的爸爸却没有这样做,他对男孩说:“你抓住两边的绳子,就不会掉下来了。”
“不,我害怕!”男孩缩起身子,一动也不敢动。“那好吧,我抱你下来。但是,我可要先玩一会了!”说着,爸爸把男孩抱了下来,自己却坐了上去。只见他抓住绳子,来回晃动了几下,秋千就开始摇荡起来,不一会儿,就荡得很高很高。
“爸爸,你真厉害!”男孩看到爸爸荡得这么高,高兴地欢呼起来,并露出了羡慕的神情。
爸爸见儿子心动了,于是说:“要不,你再来试试?”男孩高兴地同意了。这一次,尽管男孩还有点害怕,但是,他仍然坐在秋千板上不住地扭着身体,希望把秋千荡起来。他的动作十分难看,秋千也没有荡起来。
在一旁的妈妈看着儿子滑稽的动作,哈哈大笑起来:“宝贝儿,你这是在荡秋千吗?动作简直是太难看了!”男孩听到这话,似乎有点泄气。
这时,爸爸连忙说道:“不是的,刚开始要想秋千荡起来,都要这样做的。我们的儿子做得很好,一会儿就会荡起来的。”
妈妈听出了爸爸的意思,连忙说道:“哦,我想起来了,第一次荡秋千的时候我就是这个样子的。”
“是吗?”男孩听到妈妈这么说,一下子就来劲了,“那我再用力荡几下!”
“是这样的,”爸爸及时鼓励他说,“每个人第一次荡秋千的时候都很害怕,总是害怕会摔下来。实际上,只要你紧紧地抓住绳子,是不会摔下来的。”
男孩的秋千开始荡起来了,爸爸微笑地看着他说:“爸爸第一次荡秋千的时候,也是害怕得要命,一动也不敢动。你比爸爸强多了,我相信你一定会荡得很好的。”
“真的吗?那我现在荡得好不好呢?”男孩明显很高兴,秋千已经随着他的动作摇荡了起来。小男孩的欢笑声回荡在天空中。
孩子在尝试做事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父母说:“算了,太危险了,还是不要做了。”“小心点,你会伤到自己的!”这样,孩子想尝试做事的微弱愿望一下就会被父母“爱护”得无影无踪。但如果父母试着鼓励孩子说:“没事的,来试试吧,但要注意……”同时,父母要教给孩子必要的防护方法,这样就可以让孩子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在尝试做事的过程中,孩子如果表现出缺乏自信心,父母可以善意地对他说:“孩子,你比我强多了!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不如你呢!”实际上,对孩子来说,这样鼓励的话会给他极大的信心和勇气,从而能让他在尝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要想有所发现,就必须大胆地进行各种尝试,虽然这些尝试可能会以失败告终,但是要不断总结教训,在总结的过程中,就会找到全新的方法。世界著名声乐家贝弗利·西尔斯说得好:“失败了,你可能会失望;但如果不去尝试,那么你注定要失败。”
另外,父母一定要注意,当孩子大胆尝试后失败了,一定不要呵斥与批评孩子,孩子需要的是鼓励的话语和对原因的分析。这时,父母可以给孩子讲名人面对失败的故事,以激起孩子继续前进的动力。
爱迪生小的时候特别爱动脑筋,也特别敢于尝试,但他的实验,总是失败。面对儿子的失败,爱迪生的母亲从来不呵斥,而是循循善诱,鼓励儿子继续尝试,继续实验。不知不觉中,爱迪生的母亲培养了儿子胜不骄败不馁的性格,并最终造就了一位大发明家。
其实,对孩子来说,失败并非坏事,关键是教会孩子正确面对失败的态度。即使是失败了,也要鼓励孩子继续大胆尝试,这样孩子才有机会体会成长。
1. 正确引导孩子去尝试
父母要想让孩子敢于大胆尝试,就必须引导他去尝试,而且,这种引导一定是正确的。
有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外国孩子和一个中国孩子都在玩沙子,他们都有一个漏斗和一个小桶。两个孩子都想用漏斗把沙子装到桶里去,但是因为距离比较远,等孩子走到桶边时,沙子就快漏光了。
外国孩子就在那不停地装,不停地漏,他的妈妈站在旁边,并没有管他。小孩最后发现用手把漏斗的孔堵住就可以了,于是玩得津津有味,一直乐此不疲地跑来跑去。而中国孩子也在那儿玩,他与那个外国孩子遇到了同样的难题,他的妈妈就看不过去了,说:“这还不简单,孩子,告诉你吧,就这样!”这位妈妈用手把漏斗孔堵住了。然后,孩子玩了两下,便说:“妈妈,咱们走吧,我想不玩了,真没劲!”
可以说,那位中国妈妈在引导孩子,但是她没有正确引导孩子,孩子也没有体验到真正的尝试,没有快乐地体味到自己的聪明智慧的力量。可以说,那位中国妈妈剥夺了孩子尝试的权利,剥夺了他成长过程中能够让他快乐的细节。实际上,妈妈的强行闯入,让孩子有一种严重的挫败感。和成人的现成经验相比,孩子会认为自己是愚钝的,他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这时候,他需要用更大的勇气去面对妈妈所谓的“引导”给他的心理上带来的划痕。
所以,很多时候,父母试图把自己认为最行之有效的、现成的经验灌输给孩子,但是,对于孩子来讲,这是没有用处的,远远不如他自己尝试得来的经验更容易让他接受。
父母应该明白,对于孩子来说,尝试是一种学习的机会,只有在不断地尝试中,孩子才能逐渐地学习到为人处事的各种方法,增强自信心,提高能力,促使他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2. 给孩子创造尝试机会
有一个小女孩,平时特别爱喝酸乳。每次都是妈妈替她把吸管插上,把酸乳送到她嘴里。有一次,妈妈没空给女儿插吸管,结果女儿对着瓶嘴咬来咬去,怎么也喝不到酸乳,于是哭着向妈妈求助。妈妈这才意识到,由于自己的包办代替,孩子连这么简单的事都不会做。于是,这位妈妈决定创造机会让孩子大胆尝试。经过一阶段时间的尝试,孩子养成了自己想办法、自己动手的好习惯,不但凡事都想自己试一试,还给妈妈提了一些很好的建议。
所以,父母应该给孩子创造机会,让他去尝试,以此来培养他自己做选择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让他在尝试的过程中感受失败,这样,他就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而成长起来。
真锅博先生是日本的著名插图画家,他特别推崇让孩子尝试新鲜事物。在其著作《独自旅行的教育》中,他曾提到创造机会让孩子去尝试一些新鲜事物。如果他发现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是孩子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那他就会给孩子创造机会,让他去尝试。
比如,关于发电报这件事,孩子以前从来没有尝试过,真锅博先生就对孩子说:“你去给你在美国的叔叔发个电报!”然后,他就告诉孩子最基本的要求、收电报者和电报的内容,但并不告诉孩子具体的办理手续,只是建议他,如果有什么地方不明的话,就去问邮局里穿制服的工作人员。
不可否认,这种创造机会让孩子尝试新鲜事物的做法,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益。有一点请父母注意,在给孩子创造尝试机会的时候,不要将具体的做事过程说得太细致,否则,孩子就会丧失新奇的体验感,尝试的目的就达不到了。所以,要想让孩子去尝试,就应该最大程度地让他自己去做事。
3. 把握好孩子尝试的度
在鼓励孩子大胆去尝试的时候,父母要把握好孩子尝试的度。因为,鼓励孩子去尝试并不代表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有原则、有条件的。
比如,孩子尝试上互联网络,搜索到了不健康的网页,可能他开始并明白这到底是什么东西,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就开始浏览起来,后果可想而知。
所以,孩子尝试的度和方向一定要由父母把握好。父母应该知道,孩子就像飞上天的风筝,怎么飞,很大程度上由孩子自己决定,但父母一定要掌握好手中的风筝线,不要因为只想给孩子自由,就忘记了手中的线,忘记了自己把握的原则。因此,在必要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拉一下手中的线,让孩子飞得更稳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