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后的结果却显示,目标与个人的成功息息相关。因为那27%没有目标的毕业生已经穷困潦倒,靠社会救济及子女赡养惨淡度日;而那60%有模糊目标的毕业生成为蓝领阶层,靠出卖技术和简单重复的劳动养家糊口;10%有明确目标的毕业生成了白领阶层、专业人士,经济宽裕而且能不断进步;最后,那仅有的3%有非常明确目标的毕业生成了各行业、顶尖人物、白手起家的创业者。
由此可见,目标对人生具有巨大的导向作用,有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设定目标、对目标认识的明确度以及为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未来发展的道路。
船只在一片汪洋的大海里航行,因为它设定了目标,不必挂念它找不到前途;飞机在万里无垠的空中飞行,因为它设定了目标,按照航线,它会安全降落。孩子在人生路上前行,因为他设定了目标,按照目标一路走去,父母也就不必担心孩子会偏离人生的轨迹。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多鼓励、多引导,朝着一个个目标努力前进。制定的短期目标要切合实际,不宜过高、过大、过远,要有阶梯性,要让孩子觉得通过努力能实现,这样有利于孩子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孩子需要学会制定目标,更需要学会实现目标。那么,孩子面对自己已经制定好的目标,父母应该怎样让孩子确保它最大程度的实现呢?
1. 指导孩子学会分解目标
面对一个既定的大目标或长期目标,应该让孩子学会去分解,也就是把目标细化。大的目标一旦被细分成很多小的目标,完成目标就比较容易了。
在1984年的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一位叫山田本一的日本选手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要知道,这位选手在此之前名不见经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他非常平静地说了这么一句话:凭借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因为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如果说是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了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经验。因为山田本一性情木讷,不善言谈,他的回答仍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次,记者并没有在报纸上对他的回答提出异议,但是对他所谓的智慧迷惑不解。
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山田本一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到分解目标的重要性。为了达成大目标,要懂得先细分成小目标。所以,要教育孩子学会把目标化整为零,分解开来后变成一个个小的目标,然后各个击破,最后达成大的目标。目标设计得越具体越细化就越容易实现。
2. 让孩子专注自己的目标
孩子只有专注于自己的目标,时刻惦记着自己的目标,每时每刻都在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才能真正实现目标。专注,已经成为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心无旁骛,锁定目标,坚持不懈,是需要孩子学习的重要素质之一。
老猎人带着自己的3个儿子去草原打猎。4个人来到草原上之后,老猎人让3个儿子向草原的近处和远处望去,然后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告诉我,你们看到了什么呢?”
老大回答说:“我看到了我们手中的猎枪,在草原上奔跑的野兔,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原。”老猎人摇摇头说:“不对。”老二接着回答说:“我看到了阿爸、哥哥、弟弟、猎枪、野兔,还有茫茫无际的草原。”老猎人还是摇摇头说:“不对。”这时,老三回答说:“我只看到了野兔。”老猎人终于开心地笑了:“你答对了。”
是的,一个人想要捕获自己的“猎物”,就必须专注于“猎物”本身。有时候,孩子之所以在学习上表现的不是令父母很满意,是因为孩子没有专注在“学习”这个目标上,而是让自己的目标游离了、分散了。孩子可能看到的太多,想到的也太多,比如,人在课堂上而心却“神游”到了昨晚看的电视节目或玩的网络游戏上,这样他就失去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更不用说专注于目标了。
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就是个特别专注于目标、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人。牛顿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度过的。每次做实验时,牛顿总是通宵达旦,注意力非常集中,有时一连几个星期都在实验室工作,不分白天和黑夜,直到把实验做完为止。
据说,牛顿有一次在做实验时,一位朋友来看他,等了好半天,牛顿也没有出来。这位朋友饿了,便把牛顿作为午餐的烧鸡吃掉,将骨头留在盘子里走了。过了好长时间,牛顿从实验室里走出来去吃饭,看到盘子里的鸡骨头,不禁笑道:“我以为我还没有吃饭,原来已经吃过了。”
还有一次,牛顿在做实验时,肚子饿了,就煮上鸡蛋继续做实验,等他想吃鸡蛋的时候,打开锅一看,煮的却是一块怀表。牛顿在专注于工作时出现的这些轶事是不足怪的,也正是这种高度的专注于目标的精神,使牛顿在科学的领域建立了丰硕的成果。
对此,牛顿自己曾这样说过:“如果说我对世界有些微小贡献的话,那不是由于别的,都只是由于我对工作的专注和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
所以,如果父母能让孩子长时间聚精会神,集中所有的力量,专注于自己的目标,达成目标将会非常轻松。
3. 有完成目标的详细计划
要达成既定的目标,一定要让孩子制定完成目标的详细计划。这个计划不能是在大脑里闪现的,是一定要落实到纸面上,涵盖从时间表、措施、具体步骤到最终结果的实现。
比如,孩子的最终目标是期末考试95分的好成绩,这就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复习计划。制定这份复习计划时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复习时间表要相对完善、细致明确,既要涵盖每月的整体安排,又要包括每周以及每天、每时的细节规划。
第二,复习要有措施,措施是实现目标执行计划的保证,具体措施选用得当,就可以保证目标的实现。措施可以包括一些细节的方面,要科学合理。比如,晚上7点到8点复习英语,8点开始复习数学,这样安排就不合理,中间有10分钟左右的休息时间才是比较科学的。
第三,在目标确定、措施选好之后,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的问题就突出来了,这就需要安排步骤。步骤的安排要符合科学序列和循序渐进。
另外,父母需要给孩子强调,执行计划贵在坚持,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果一遇到困难就放弃计划的话,目标就难以实现了。
4. 实现目标更要行动起来
要想达成目标,除了让孩子把握好以上几点外,还有一点非常关键,那就是要让孩子为自己的目标行动起来。
有这样一个孩子,他的目标是要学习好,期末考试考98分。对这个目标孩子也做了细分,每天注意听讲,认真复习做作业,月考要考到90分,期中考试要到95分,然后期末考试就要达到98分;他也非常专注,就是要考98分,98分,孩子一直在心里默念98分。当然,他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
孩子的老师和妈妈都知道了他的目标,她们也很高兴,认为孩子长大了。但这个孩子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实际上他并没有做到认真听讲,还是开小差,做小动作。当然也没有好好做作业,跟以前还是一样。这样,孩子的期末考试98分的目标能够实现吗?当然不能!有了目标,分解了目标,专注于目标后,制定了计划后,一定要行动起来!没有行动,一切都是零。
《淮南子·说林训》有句话:“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句话本意是说,站在河塘边,与其急切地期盼着、幻想着鱼儿到手,还不如回去下功夫结好鱼网,这样就不愁得不到鱼。这句话告诫人们,在目标与手段之间,有明确的目标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手段,目标将是空幻而不切实际的。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是“退而结网”的行动,也就是说有了目标后要赶紧行动。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美好的目标,不过有的孩子为了实现它,孜孜以求,不懈地努力着、奋斗着,而有的则是仅仅停留于口头上,或常常沉浸在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中,不能付诸切实的行动。
目标的实现需要行动来完成。唐代学者颜师古解释“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时说:“言当自求之”,“自求”就是要靠自己努力追求,付诸行动。马克思也曾经说过:“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他告诫人们,不要做口头的革命家,而应当努力将伟大的目标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5. 目标的方向一定要正确
实现目标需要行动,但这行动必须与目标相符,更不能背道而驰。如果再重复古人南辕北辙的错误,再重演缘木求鱼的悲剧,是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目标的。父母需要让孩子为自己的目标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并努力去实现!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人在明亮的房间里四处搜索着什么东西。有一个人问:“你在寻找什么呢?”他回答:“我丢了一个金币。”“你把它丢在房间的中间,还是墙边呢?”“都不是。我把它丢在了房间外面的草地上了。”“那你为什么不到外面找呢?” 找金币的人说:“因为那后面没有灯光。”
相信很多人肯定会觉得这个人很可笑。然而,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些人每天都在错误的地方寻找他们想要的东西。试想,如果一个人要想找到金矿,而他却在海滩上挖来挖去,因为他认为在海滩上挖比较省劲儿,那这个人能找到金矿吗?他能找到的是沙子。这个人有目标,他的目标就是挖到金矿,他也有行动,就是在努力的挖,但是他能达到目标吗?显然不能,因为他忽略了正确的方向。
要知道,没有正确方向的行动是也徒劳的。所以,父母一定要让孩子记住,实现目标=确立目标+积极行动+正确方向。
七、让孩子拥有健康身心
保持健康,这是对自己的义务,甚至也是对社会的义务。
——(美国)富兰克林
今天的父母都望子成龙,这种心理驱使着父母逼迫孩子“狠狠地学习”,而根本不管孩子是不是不喜欢;今天的老师“恨铁不成钢”,也把升学率的压力转嫁给了孩子,而不管孩子是否能够承受;社会上的舆论和议论也不放过孩子,“孩子学习怎么样?”“孩子考上什么学校了?”……
遗憾的是,父母、老师、社会重视、真正关心或注意过孩子们的身心健康的声音在哪里呢?所以,父母应该特别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因为这远比学习成绩、考试高分重要的多。一方面,父母应该让孩子锻炼强健的体魄,另一方面,还要让孩子具备健康的心态。
美国著名思想家爱默生曾说:“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健康是智慧的条件,是愉快的标志。”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健康是首要的条件。有人曾经这样比喻:“健康好比数字1,事业、家庭、地位、钱财都是0;有了1,后面的0越多就越富有。反之,没有1则一切皆无。”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父母能够意识到孩子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呢?
据一项调查显示,我国7~17岁学生的超重率、肥胖率在城市分别为16.7%和9.6%。我国青少年的肥胖检出率正以每5年翻一倍的速度增长,成为大城市青少年最突出的问题。在全国,青少年肥胖率东北地区最高,为13.2%。有关调查显示,我国肥胖儿童正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
另外,某市一次抽样调查显示:该市青少年近视的患病率正逐年上升,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已为53.83%,高出全国平均数3.5个百分点,其中绝大多数为近视。这次调查在该市9所中小学校的3344名中小学生中进行。
结果显示,随着学业的进步,孩子中视力低下的比例也随之增长,小学生为20.5%,中学生为53.68%,高中生为88.44%。该市初中、小学阶段学生视力低下率在全国还处于中等水平,但是在15岁以后,视力低下率显著增高,仅次于全国发生率最高的山东省。
有关专家指出,肥胖会给孩子带来诸多危害,比如,活动能力差,由此导致身体素质下降;智力降低,动手操作能力和运动协调性差,性格孤僻,缺乏自信心,影响性发育;动脉硬化、脂肪性肝硬化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显著上升,更为严重的是,60%~70%的肥胖儿在成年后仍然肥胖。
导致目前孩子肥胖的主要原因是膳食不合理,不注重体育运动。肥胖孩子在生活饮食方面普遍存在着重智育轻体育,重营养轻搭配等现象。因为父母普遍对孩子的智育特别重视,课余时间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的作业以及种种特长训练……孩子在周末等节假日“享受”到的是各种各样的“学习班”,这比平时在学校更辛苦。
目前,小学二三年级的孩子就戴上厚厚的眼镜已经非常多见了,而不戴眼镜的孩子则难觅其踪了。据眼科专家介绍,近视不仅会带来屈光问题,严重的近视还会产生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巩膜葡萄肿等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的甚至致盲。已经有很多品学兼优的孩子由于近视而影响了择校和择业。
导致孩子近视的主要原因是课业负担的加重,父母以及老师没有对孩子进行合理的用眼指导。因为孩子学习时间长,持续用眼的时间也就较长,课外活动时间相对就会减少,这也就减少了让眼睛休息的时间。对于父母来说,保证孩子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让孩子注意合理的营养和个人卫生不失为避免近视的有效方法。
有句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其实,身体健康是一个人一生的资本,是孩子现在学习、生活以及未来事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所以,父母一定不要只关心孩子的学习而忽略了孩子一生的资本——健康。
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容父母的忽视,但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不容父母的忽视。父母应该让孩子保持健康的心态。
现代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不管是孩子的现在的学习还是未来的工作,都离不开积极健康的心态,积极健康的心态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所以,今天,摆在父母面前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培养孩子的健康心态。
很多父母对健康有一种错误的理解,他们认为四肢发展正常,身体没有疾病就是健康。其实,这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在今天看来,健康除了包含身体的健康之外,更重要的是心理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