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画论大辞典
15620400000063

第63章 中国画论词句篇(43)

如同元代倪瓒所云“疏者不厌其为疏,密者不厌其为密”一样,在绘画作品的结构和布局中的密处的浓密不是满纸皆黑,而是有疏朗空阔之处相呼应,表现在画面上错落有致而虚实相生,有无相成。(褚庆立)

【密从有画处求画,疏从无画处求画】清代戴熙《习苦斋画絮》:“世谓疏难于密,为密可躲闪,非也。密从有画处求画,疏从无画处求画所以难耳。”强调画面布局的疏要难于密。这是因为密是从画面直接描绘的物象中体现画意。而疏则要从无画处求画。它通过笔墨的皴擦晕染衬托出来空白,从而使虚空的部分渗入物象之中成为作品的组成部分,使画面更富有意蕴。疏而且淡的意象可以反射和诱发更为深远的意蕴,所谓虽疏犹密。

正如清代华琳所说:“于通幅之空白处,尤当审慎则通体之空白,亦通体之龙脉矣。”(《南宗抉秘》)即是讲画面的物象和意境是通过笔墨即可表现的道理。但其关键是要与笔墨之外的无画处相互融合,使画面中疏处与密处有机结合,成为相互关照的整体,达到增之不得,减之不能,宛如天成的境界。这样的作品就会密处乍看浓密满纸,浓荫繁复,但细细观之疏密彼此相生而相应,从而体现出密中有疏的韵律感,体现出形疏而意密的形式美感。(褚庆立)

【中国画讲究大空小空】《黄宾虹画语录》:“中国画讲究大空小空,即古人所谓字画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疏可走马,则疏处不是空虚,一无长物,还得有景。密不通风,还得有立锥之地,切不可使人感到窒急。许地山有诗‘乾坤虽小房栊大,不足回旋睡有余’。此理可用之于绘画的位置经营上。”画面位置经营得好,空白留的适当,在空白处亦可见出画意。当代美学家宗白华强调“中国画上画家用心所在,正在无笔墨处”。黄宾虹所说的“大空”指的是笔墨疏朗处,而“小空”则是笔墨浓密处。(褚庆立)

【密不透风,疏可走马】见“中国画讲究大空小空”条。

【疏可疏到极疏,密可密到极密】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疏可疏到极疏,密可密到极密,更见疏密参差之变化。谚云:‘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是矣。”他还引《黄宾虹画语录》阐发云:“虚处不是空虚,还得有景。密处还须有立锥之地,切不可使人感到窒息。”这一观点是对元代画家倪瓒在《云林画谱》中“疏者不厌其为疏,密者不厌其为密”的继承和发展。(褚庆立)

【一纵一横,有结有散】清代笪重光《画筌》:“布局观乎缣楮,命意寓于规程。统于一而缔构不棼,审所之而开阖有准。尺幅小山水宜宽,尺幅宽丘壑宜紧。卷之上下,隐截峦垠;幅之左右,吐吞岩树。一纵一横,会取山形树影;有结有散,应知境辟神开(画法不离纵、横、聚、散四字,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这里的“纵、横”、“结、散”是画家在创作时应遵守的艺术法则,因此这就要求画家根据所绘画面的整体局面,把画面的结构进行整体性的统筹安排,并决定画面的起承转合,纵则有山,横则有树,山形树影穿插交错,并通过画面景物的聚散关系的处理与画面所要表现的意相统一,在心中就将全部景界组成一幅气韵生动的画面,画家的人格个性也因此完全融化潜隐在全画的意境里,尤其表现在笔墨点线的姿态意趣之中。正如《易经》所言“一阴一阳之谓道”,这种出没太虚的自成文理的节奏与和谐既是中国哲人的观照法,也构成了我国传统绘画中空间意识的特质。笪重光正是通过“纵、横”、“结、散”等之间的对偶范畴来论述具体的章法结构的组织及安排,来体现作画乃在于“夺取造化生气”构图原则。(褚庆立)

【画有一横一竖:横者以竖者破之,竖者以横者破之】清代华翼纶《画说》:“画有一横一竖:横者以竖者破之,竖者以横者破之,便无一顺之弊。”

是他对中国画横竖原理最通俗的解释,体现的就是一个“破”的道理,即如何让画面生动起来,如何使画面变化丰富,这里说的很明白,互相打破,以求变化,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更加有情趣,不至于死板,从而避免千篇一律的毛病。正如王原祁五世孙王述晋所云:“画之为理,犹自天地古今,一横一竖而已,石横而树竖,树横而石竖,云横则岭竖,坡横则山竖,崖横则泉竖,密林之下,亘以茅屋,卧石之旁,点以云苔,依类旁观,大要在是。”可见中国画作品整体的气势来源于一横一竖的相互交叉和对比,其相互间的“破”,形成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使作品的内在意义和外部结构上达到了高度的完美。(褚庆立)

【纵横聚散】清代王翚与恽南田评笪重光《画筌》:“画法不离纵、横、聚、散四字,所谓一阴一阳之为道。”“纵横”与“聚散”是一对辩证的概念,当一幅作品达到纵横聚散的平衡时,作品便符合阴阳之道了。正如笪重光《画筌》云:“一纵一横,会取山形树影;有结有散,应知境辟神开。”(陈见东)

【短树参差,忌排一片】清代笪重光《画筌》:“榆柳茂于村舍,松桧郁乎岩阿。坡间之树扶疏,石上之枝偃蹇。短树参差,忌排一片;密林蓊翳,尤喜交柯。密叶偶间枯槎,顿添生致;纽干或生剥蚀,愈见苍颜。”参差:长短高低不齐的样子。

是谓整个画面中的短树,在构图时,只有进行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穿插与组合才能避免机械地排成“一片”。(褚庆立)

【“真、假、虚、实、宾、主、聚、散”八字要诀】语出《中国民间画诀》。王树村释云:“所谓‘真’,就是画面上要赋予画中人物环境、时间、季节以及器物等等,以真实之感;人物要借助于生活习惯,并略加夸张地体现出各种人物的不同身份和性格以及精神状态。”“‘假’是假借的意思,也就是为了交代清楚故事中的来龙去脉,在画面上采用借景虚构,或利用隐喻、暗示、比拟、夸张等手法,来增强故事的情节真实性。使观众通过画面中的人物夸大的举动,或器物的布置,景物的安插而预知画中故事的未来结局,和联想到此前故事情节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假之以物,射之史实’。”“‘虚’,指画面上出现的人物或情景,在故事本身中不应有而是画师虚构。有些年画中的故事,为了使它首尾完整地表现出来,常把一个故事的许多情节抽了出来,巧妙地集中在一个画面上去,看去有头有尾,也不感到生硬。”“‘实’一般是指‘提炼’的意思。删除故事中那些群众不熟悉或看不懂的东西。对主要的与合情合理真实的部分,重点的、仔细深刻地表现出来,越是如实越好,以突出画面中故事的真实性。”“‘真、假、虚、实’四字,是在起笔构图之前,对故事中的人物如何处理,背景环境应如何安排的要诀。‘宾、主、聚、散’则是起稿作画时,对主次、反正、忠奸、善恶等人物,具体安排的法则。画师在下笔构样前,必先考虑到的是:故事中的人物众多,以何人为正、何人为主;何人为次、何人为邪。对主次正邪人物之安排,又应何人在前,何人在后,何人居中,何人居两翼。要先把这些问题,从画面人物的坐立位置、举止动静等姿势中,划分清楚。即使人物众多,场面复杂,也要使观众能辨出故事的中心人物(主),和哪些是配角,哪些是陪衬(宾)。按照一般画法: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多居于画面中心的前方,或靠右偏旁而立。次要的人物可置于后面或偏左。至于散置于画面两边旁或极远方者,都是一些更次要的宾卒群众,作为衬托而画。‘聚散’是指人物分布的位置和背景道具的相互关系。实际上是要求构图方面要‘多样统一’,但又不能脱离开故事的情节内容。一幅画中的人物众多,有文有武,有官将,有兵民,有男女,有老幼,如何将这些人物处理在一个画面上,看去既均衡又有变化,既疏散又统一。除了人物位置安排外,图中一树一石,一桌一椅以及壶碗茶具等,一切景物道具也都围绕着画面多样统一,更突出主题为目的来筹划安置,使故事的生活气息和生动热闹的场景,完美地托了出来。如果一幅画的构图能达到如此境地,可称是已具备了传统人物故事画(年画、壁画)的特色,那么自然也会收到了‘百观也不腻’的效果了。”(王凤珠)

【作画应使其不齐而齐,齐而不齐】《黄宾虹画语录》:“作画应使其不齐而齐,齐而不齐。此自然之形态,入画更应注意及此,如作茅檐,便须三三两两,参差写去,此是法,亦是理。”所谓“不齐而齐,齐而不齐”,通俗地说,主要指的是长短、粗细、大小、凹凸、高低等变量的间隔组合形成一定方向上的变化,讲求“犬牙交错”般的形体结构呼应性。物象的“齐”与“不齐”既是状物、传情的技巧,又是对象的载体,同时本身又是有意味的形式,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作画应使其不齐而齐,齐而不齐”正是基于画面构图的需要并结合自然物象的基本特征,在运笔和写景上富有层次变化。这也正是中国画家特有的空间意识和精神方式的体现,它把自然的物象与画家的感情融化到一种“不齐而齐,齐而不齐”的秩序之中,达到人与景的完美契合。(褚庆立)

【水之静时即动时】清代笪重光《画筌》:“山之厚处即深处,水之静时即动时。”意指画水的静,以衬托出水的动,所谓静中有动。(王凤珠)

【山本静,水流则动】清代笪重光《画筌》:“山本静,水流则动;石本顽,树活则灵。”关和璋《栀画筌枛析编评解》:“山的形态本来是静止的,但由于水的奔流也会显得生动起来。”“山静水动,无静不能显动,水绕山环是静中有动,虽静也动,一动一静,动静相成,有助于山水画的气韵生动。”(王凤珠)

【水本动也,入画则静】清代迮朗《绘事雕虫》:“山本静也,水流则动;水本动也,入画则静。”

水本来是流动的,但由于被画家以笔墨的形式表现在画面中,已转化为动中之静,虽动也静。这样观赏者才会从静态的作品中体验到动态的美感。(褚庆立)

【静存乎心,动在乎手】清代迮朗《绘事雕虫》:“静存乎心,动在乎手。”意指画家观照自然,心态要静,但在具体的绘画创作时用笔着色要灵动,这样才会使画面透脱生动。这里的“静”是一种自由无碍的审美态度。(褚庆立)

【一念不设】清代方薰《山静居画论》:“古人笔下无繁简,对之穆然,思之悠然而神往者,画静也。画静,对画者一念不设矣。”意谓画家不能有一种杂念,若有之,必须澄怀,以静其心,只有心静,才有可能产生画静。(王凤珠)

【画静】清代方薰《山静居画论》:“作画不能静,非画者有不静,殆画少静境耳。古人笔下无繁简,对之穆然,思之悠然而神往者,画静也。画静,对画者一念不设矣。”画静,指画家作画时所具有的一种静境。参见“一念不设”条。(周积寅)

【画中静气最难】清代秦祖永《桐阴画诀》:“画中静气最难,骨法显露则不静,笔墨躁动则不静,全要脱尽纵横习气,无半点暄热态,自有一种融合闲逸之趣。浮动丘壑间,正非可以躁心从事也。”意谓作画中营造静谧的气氛最难,作画者急功近利、心浮气躁都难以具备这样的条件。(李芹)

【奇巧之体势】南朝梁萧绎《山水松石格》:“设奇巧之体势,写山水之纵横。”意为设计巧妙的体式形势,描绘山水的纵横变化。这里的奇巧为褒义,旨在说明在章法布局中以独具一格为上。

董欣宾、郑奇着《六法生态论》认为,中国画的章法就是“取势”,“取势,世界上一切绘画,包括最离奇的抽象造型艺术的构图,永远不会越出这种数字的平衡原则或背反性表现”。山水画创作十分注重以奇巧之体势的经营来体现山水的整体气象。

不过章法布势的“奇”必须是建立在总体平衡的基础上,遵守奇正相反相成的辩证原理。(张曼华)

【似奇反正】明代董其昌《画眼》:“自右丞始用皴法,用渲染法,若王右军一变锺体,凤翥鸾翔,似奇反正。右丞以后作者各出意造,如王洽、李思训辈,或泼墨澜翻,或设色娟丽,顾蹊径已具,模拟不难。此于书家欧、虞、褚、薛各得右军之一体耳。”董其昌这里是在赞扬王维的渲染法具有王羲之书法“凤翥鸾翔似奇反正”的特点。董氏在《画禅室随笔》中曾指出:“古人作书,必不作正局。盖以奇为正。”从字形体势的层面论述奇正之间的平衡关系。李可染指出“‘似奇反正’是中国书画结构的规律。这同西画讲究变化中求统一的构图法是一致的。奇是变化,正是均衡,奇与正,相反相成,好的构图要在变化中求统一。画面的一边东西很多很实;另一边东西很少很虚,但看起来不偏不倚,两边还是均衡统一的。好的构图像一杆秤砣,体积很小,好像两端不相称,可是提起秤来,两边均衡”。他将奇和正的融会统一视作构图均衡的关键,而且“好的构图要‘似奇反正’。构图要大胆组织变化,又要求稳定。只奇不正,就会给人以不稳定的感觉。要正中见奇,奇中见正,两条腿走路,矛盾中求统一。画上重要的东西,一定给够位置。一般说,主要的东西,不要放在正中,要靠边一些,又要使人感到画面是平衡的。形象地说,就是景物布置要相称,不可只奇不正”。(《李可染画论》)(张曼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