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画论大辞典
15620400000078

第78章 中国画论词句篇(58)

形和神的关系如何?它们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形是揭示事物外延的,因此说它是外在的、表象的、具体的、可视的;而神是揭示事物内涵的,因此说它是内在的、本质的、抽象的、蕴含的。形是神赖以存在的躯壳,形无神不活;神是形赋予生命的灵魂,神无形不存。绘画中的神并不等于形,因为人的精神面貌,并不是一时一刻很鲜明地表现在可视的外形上的,典型的性格特征,常常是一显即隐,稍纵即逝的,如果对所描绘的对象缺乏深刻的认识,仅孜孜于外表末节的描绘,结果也只能像张彦远所说的“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形虽不等于神,但作者对形的严格要求,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神。因此,顾恺之认为相应的外形的变化,如“长短、刚软、深浅、广狭与点睛之节,上下、大小、

薄”,只要有“一毫小失”,就会造成“神气与之俱失”的后果。可见顾恺之在追求神似的过程中,对于形似的重视。他的“以形写神”的论点是具有现实主义美学意义的。

在形和神矛盾着的对立面两个方面,神是主要的,起主导作用方面的,中国肖像画不叫写形、写貌,而称传神、写真、写心,就是这个道理。不仅肖像画要求传神,后来也就对一切人物画而言,即使山水、花鸟画,也要求传神。因此,历代的绘画批评家,无不以神似作为绘画的最高要求。苏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理论,对当时和后人有很大影响。他们认为一幅画“不止于求其形似”,“当不惟其形,惟其神也”、“贵其神也”。在艺术上,之所以不满足于“形似”,而强调“神似”,主要是因为“神似”的作品能够深刻地揭示出物象的本质特征,塑造出感人的艺术形象。(周积寅)

【形象】《尚书·说命上》:“梦帝赉予良弼,其代予言,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汉孔安国注曰:“审说梦之人,刻其形象,以四方求于民间。”形:形体、样子。象:形状。形象:由“形”与“象”两个概念合成,与“形相”、“形容”同义,指形体状貌,也指艺术形象。“形”与“象”的分用与“形”与“象”的合用,均指梦中的人物的模样,命画工按梦中的人物的模样进行描摹,这样刻画出来的形象,便带有一定的艺术性,成为艺术形象。(王凤珠)

【画犬马最难鬼魅最易】《韩非子·外储论》:“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

曰:犬马最难。孰为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韩非子原本想用这则故事说明的是哲学问题,说明人们每天都可见的东西不易作伪欺人,因为可以直接验证。而不可见的东西却因难于验证易于作伪欺人。虽然韩非子本人反对艺术,此故事亦非针对艺术而言,但客观上包含着一个艺术观念,认为艺术价值的高低应当以表现真实事物为标准进行验证,由于犬马是人们日常熟知的事物,描摹它们的形象可与真实的犬马比较看出情状的得失;而鬼魅不显现在日常生活之中,故此,对它们的形象描摹就没有可验证的参照物了,也就难以判定其中的真假优劣。此观点具有现实反映论意义,对于绘画创作和品评来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启发性。汉代张衡在《请禁绝图谶疏》中谈到:“譬犹画工,恶图犬马而好作鬼魅,诚以实事形而虚伪不穷也。”刘安《淮南子·汜论篇》亦云:“今夫图工好画鬼魅而憎图狗马者何也?鬼魅不世出,而狗马可日见也。”然而,后世也有持反对意见者,宋代欧阳修在《题薛公期画》中认为:“善言画者,多云鬼神易为工,以谓画以形似为难,鬼神人不见也,然至其阴威惨淡,变化超腾而寄其极怪,使人见辄惊绝,及徐而定视,则千状万态,笔简而意足,不亦为难哉!”唐代以来鬼神画也成画中一科,虽然“无形”,但要表现出鬼神的威严惨淡之无形气氛,其中之难,甚至超过了表现日常事物。欧阳修的观点是绘画经过长期发展探索,对“有形”和“无形”关系的新的认识,更是对韩非子观点的超越和修正。(陈见东)

【画者谨毛而失貌】西汉刘安在《淮南子·说林训》:“寻常之外,画者谨毛而失貌。”毛:局部、细节。貌:整体、全局。意指作画时必须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不能过分注意细节刻画而失其大貌。(陈见东)

【画虎不成反类狗】简称“画虎类狗”、“画虎而狗”。东汉马援《伏波论画》:“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北宋董逌《广川画跋·书李营丘山水图》释云:“世人论画都失古人意,不知山水草木、虫草鸟兽都非其真者耶!苟失形似,便是画虎而狗者,可谓得其真哉?”狗,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画家易接近之,通过静观目察,写生实践,不仅得其形似,且能得其神似。而古代能画好狗的画家未必能画好虎,因虎主要活动于深山老林间,性凶猛,画家不易接近,多远观,貌似狗状,难以得其真相,故画出来虎似狗一般。后以“画虎类狗”比喻好高骛远,一无所成,反贻笑柄。清代李渔《闲情偶寄·变调》:“但须点铁成金,勿令画虎类狗。”(周积寅)

【随物成形,万类无失】唐代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录》:“且夫艺有精深,学有疏密,前贤品录,益多其流。大唐汉王元昌,天植其材,心专物表,舍运覃思,六法俱全,随物成形,万类无失。”说明好的绘画作品要根据事物的本来面目表达,强调的是物象准确造型的重要性。(陈见东)

【图形于影】《全晋文·演连珠》载西晋陆机论画:“图形于影,未尽纤丽之容。”影:人物或物体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影像,或因反射而显现的虚像,如阴影、倒影。是说图画中的形象,来源于影像。陆机首次将“影”引入绘画领域,在其后的画论中时有论述。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对神本亡端,栖形感类,理入影迹,诚能妙写,亦诚尽矣。”

北宋苏轼《传神记》将顾恺之所云“传神写照”改为“传神写影”,并曰:“吾尝于灯下顾自己颊影,使人就壁模之,不作眉目,见者皆失笑,知其为吾也。”

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记载五代西蜀画家李夫人“模写窗纸上”之“竹影”,“遂有墨竹”。明代唐志契《绘事微言》:“山水画是留影,然则影可工致描画乎?”“是以有山水逸趣者,多取写意山水,不取工致山水也。”特别是明代画家陈道复“以形索影,以影索形”论及徐渭“舍形而悦影”论,对水墨写意画创作与欣赏都有指导意义。(周积寅)

【舍形而悦影】明代徐渭《徐文长三集·书夏圭山水卷》:“观夏圭此画,苍洁旷迥,令人舍形而悦影。但两接处墨与景俱不交,必有遗失,惜哉!云护蛟龙,支股间必间断,亦在意会而已。”

《中国美术大辞典》释云:“意为作画要舍去物象所呈现的五色斑斓的表象,而要抓取瞬间给人的影像。这是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以及‘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进一步运用。(传)唐代王维《山水诀》中‘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也是舍形悦影的体现。清代方士庶《天慵庵随笔》中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阔,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气。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摄影之妙。’”(王凤珠)

【以形索影,以影索形】明代汪砢玉《珊瑚网·画录》下册载明代陈道复自题《墨花八种》:“嘉靖丙申春二月戏作墨花八种,灯下戏题八绝句。以形索影,以影索形,模粘到底耳。”道出了形与影的密切关系和水墨写意画的创作法则,虽未“工致描画”对象,却能极简括地写出对象之神情意趣。(周积寅)

【画山水是留影】明代唐志契《绘事微言》:“昔人谓画人物是传神,画花鸟是写生,画山水是留影。然则影可工致描画乎?夫工山水始于画院俗子,故作细画,思以悦人之目而为之,及一幅工画虽成,而自己之兴已索然矣。是以有山林逸趣者,多取写意山水,不取工致山水也。”唐志契反对把山水画得过于工致,主张以写意为主,强调山林逸趣。这就需要舍弃细枝末节,抓住山水景物最本质的艺术特征。(陈见东)

【绘影绘声】一作“绘声绘影”。《儒林外史》卷十七评:“绘声绘影,能令闻者拍案叫绝。”萧山湘灵子《轩亭冤》题词:“绘声绘影样翻新,描写秋娘事事真。”形容文艺作品或表现技术的生动、逼真。“绘影绘声”,早就被引入中国画论中。《全晋文·演连珠》载晋陆机语:“图形于影,未尽纤丽之容。”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又神本亡端,栖形感类,理入影迹,诚能妙写,亦诚尽矣。”北宋苏轼《传神记》将顾恺之所云“传神写照”改为“传神写影”,并曰:“吾尝于灯下顾自己颊影,使人就壁模之,不作眉目,见者皆失笑,知其为吾也。”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记载五代西蜀女画家李夫人“模写窗纸上”之“竹影”,遂有“墨竹”。明代陈道复有“以形索影,以影索形”说及徐渭“舍形悦影”说。唐志契《绘事微言》:“山水画是留影,然则影可工致描画乎?”“是以有山水逸趣者,多趣写意山水,不取工致山水也。”清代汪之元《天下有山堂画艺》:“凡画皆摹写形似,惟墨兰竹只写影。写影者,写神也。然不得神,则影亦失之,何况形似乎?”写影、留影、索影与绘影同义。影:人或物体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影像,或因反射而显现的虚像,如阴影、倒影。李白《花间独酌》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绘:描摹。绘影,谓画家能极简括地描摹出对象的形态神韵。绘影,对中国水墨写意画影响很大。关于绘声:唐代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引用唐玄宗语赞扬李思训“所画掩嶂,夜闻水声”。清代李鱓自题《秋柳雄鸣图》:“画鸡欲画鸡儿叫,唤起人间为善心。”松年《颐园论画》:“平远乱流,杂石激成波澜水花,此等最难着笔。必须平铺生动,乱中有条有目,有条目之中,仍须浑含不痴呆,听之似有声,古人所谓绘声者此也。”绘画是视觉艺术,画水是画不出水流声的,画鸡是画不出鸡叫声的。“绘声”的“绘”作“形容”解。绘声,形容画家以神来之笔将水流状和鸡叫状画得栩栩如生,非常逼真,令观者好像听到流水声,鸡叫声。(周积寅)

【拟诸其形容】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叙自古规鉴》卷一:“《易》称‘圣人有以见天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邓白《图画见闻志注》:“诸,语助辞。即摹拟它的形象。”此四句引《周易·系辞上》。赜:深奥和幽远难见之意。(周积寅)

【象其物宜】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叙自古规鉴》卷一:“《易》称‘圣人有以见天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邓白《图画见闻志注》:“取以为法叫做象。张振渊说:‘物而曰宜,不独肖其形,兼欲尽其理。’此句可解为取法于客观事物的道理。”(王凤珠)

【象也者,像此者也】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叙自古规鉴》卷一:“《易》又曰:‘象也者,像此者也。’”邓白《图画见闻志注》:“所谓‘象’,就是像这些东西。‘象’字作‘形象’解;‘像’字作‘摹仿’解。”此句见《周易·系辞上》,原文是:“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王凤珠)

【不求形似】北宋苏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之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品评一幅画的优劣,如果以形的似与不似为标准的话,那是与儿童的见识相邻近。

到了元代,“不求形似”,由赵孟頫正式提出:“曹霸画人马,子昂尝题云:‘唐人善画马者甚众,而曹(霸)、韩(干)为之最,盖其命意高古,不求形似,所以出众之右耳。”(元·汤垕《画鉴》)倪瓒直接继承了赵氏“不求形似”说而加以发展。明·沈颢《画麈》有一段记载:“(倪瓒)一日灯下作竹树,傲然自得,晓起展观,全不似竹。迂(倪瓒)笑曰:‘全不似处,不易到耳。’”倪氏所说:“全不似”,并非“完全不似”,而是“不完全似”,与“不求形似”相类。明初,王绂首次对“不求形似”作了解释:“今人或寥寥数笔,自矜高简,或重床叠屋,一味颟顸,动曰不求形似,岂知古人所云不求形似者,不似之似也。彼繁简失宜者,乌可同年语哉。”(《书画传习录》)清初石涛说得更透彻:“不似之似似之。”

(《大涤子题画诗跋》卷一)文人画家在创作上要求“得其神似而形似在其间矣”,形似是手段,神似是目的。为了传出对象的神似,可以对对象进行必要的夸张变形,并舍去与对象神似无关紧要的形似。因此,艺术中所表现的形似,已不等同于生活中审美客体之形似,而是审美主客体统一的形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