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画论大辞典
15620400000085

第85章 中国画论词句篇(65)

【氤氲之气】清代恽寿平《南田画跋》:“川濑氤氲之气,林风苍翠之色,正须澄怀观道,静以求之。若徒索于毫末间者离矣。”清代原济在《石涛画语录》中对“氤氲”进行了解释:“笔与墨会,是为氤氲。氤氲不分,是为混沌,辟混沌者,舍一画而谁耶?”指笔墨交汇所呈现出来的自然烟润、朦朦胧胧、迷茫弥漫的气息。(王宗英)

【元气】唐代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元气淋漓障尤湿。”清代王昱的《东庄论画》云:“翰墨中面目各别,而其品有二:元气磅礴,超凡入化,神生画外者为上乘;清气浮动,脉正律严,神生画内者次之。皆可卓然成家,名传后世。”“元气”原是哲学概念,意为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

后引申至绘画中,是指精神、精气,即作品所展示出来的与天地万物贯通的生生之气,是画家主体与客体物我合一、阴阳和谐、浑然天成的效果。(王宗英)

【名士气】清代范玑《过云庐画论》:“士夫气磊落大方,名士气英华秀发,山林气静穆渊深,此三者为正格。”名士:古代指知名于世而未出仕的人。名士气,指有名气的学者的气质,绘画的风度是英俊秀丽、意气风度。(周积寅)

【名贵气】清代范玑《过云庐画论》:“其中寓名贵气、烟霞气、忠义气、奇气、古气,皆贵也。”名贵气,谓有名而显达的气质。(周积寅)

【烟霞气】清代范玑《过云庐画论》:“士夫气磊落大方,名士气英华秀发,山林气静穆渊深,此三者为正格。其中寓名贵气、烟霞气、忠义气、奇气、古气,皆贵也。”烟霞气,指烟云彩霞飘渺的气象。(周积寅)

【以喜气写兰,以怒气写竹】元代僧觉隐:“吾尝以喜气写兰,怒气写竹。”明代李日华《六砚斋笔记》释云:“盖谓叶势飘举,花蕊吐舒,得喜之神;竹枝纵横,如矛刃错出,有饰怒之象耳。”葛路《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评说,这是“根据花、竹姿容给作者的不同感受而决定以何种情感(气)写出”。(周积寅王凤珠)

【天下之物本气所积而成】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天下之物,本气之所积而成。即如山水,自重岗复岭,以至一木一石,无不有生气贯乎其间。是以繁而不乱,少而不枯,合之则统相联属,分之又各自成形。”沈宗骞将“气”与中国文化中的宇宙意识联系起来,把“气”看作是构成世界一切生命力量的来源,将“气”提升到哲学高度,天地造化同有意识的事物一样,能够呼吸,具有生命脉流的搏动。沈宗骞的“天下之物本气之所积而成”的美学观点,使艺术家眼中的山水超越了自然山水,具有灵性和精神内涵,比起人物画,山水、花鸟画更有助于展示画家的内心世界。气韵之“生动”就意味着宇宙生命的节奏律动,生命元气的化生不已,它要求画家必须做到“物我两忘”与山水融为一体,才能心手相应。(李小宁)

【四气】语见《中国民间画诀》。王树村释云:“‘四气’:威风杀气是武将;舒展大气是文官;窈窕秀气是少女;活泼稚气是童顽。”(王凤珠)

【当其下手风雨快】北宋苏轼《王维吴道子画》:“(吴)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明代鲁得之《鲁氏墨君题语》:“画竹须腕中有风雨。苏子云‘当其下手风雨快’,此真得写竹上上乘。若于墨沈中求之,正坠个中云雾。”清代杜芳椒释云:“苏之下笔风雨,其气足也。”(见清代李景黄《似山竹谱》)(周积寅)

【韵者,生动之趣】明代李日华《六砚斋笔记》:“韵者,生动之趣,可以神游意气,陡然得之,不可以驻思而得也。”“‘韵’是指作品的‘生动之趣’,即画面效果的生动和韵律感,大致相当于‘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取得的途径是‘神游意会,陡然得之,不可以驻思而得’,通过心物之间的契合而得,不可强为,因为韵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东西。”(见李一《中国古代美术批评史纲》)(荆琦)

【韵胜】元代倪瓒《题树石远岫图》:“山石树木,皆草草而成,迥有出尘之格,而意态毕备。枯柳岩石,亦率意为之,韵亦殊胜。”是指绘画作品以神韵格调取胜。明何良俊《四友斋画论》云:“衡山评画,亦赵松雪、高房山、元四大家及我朝沈石田之画,品格在宋人上,正以其韵胜耳。”也指此意。(王宗英)

【韵度】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阮浑长成,风气韵度似父。”原指人的风韵气度,引申到绘画中是指绘画作品呈现出来的风韵气度。南宋赵孟坚《子固题跋》云:“逃禅祖华光,得其韵度之清丽;间庵绍逃禅,得其潇洒之布置。”元代黄公望《跋曹云西画》云:“求之巧思者甚多,至于韵度清越,则此翁当独步也。”(王宗英)

【韵致】明代王穉登《百谷论画山水》:“画法贵得韵致而境界因之,全在纵横挥洒,脱尽画家习气为妙。今观东村此卷,山水、树木、屋宇、人物,种种妙绝,出人意表,有画学,有画胆,非兼渔古人之精华,何以有此?”指绘画作品所呈现的风韵、情致。清代邹一桂《小山画谱云》:“今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见一花一萼,谛视而熟察之,以得其所以然,则韵致丰采自然生动,而造物在我矣。”

“韵致”的生成不仅依赖于高超的笔墨技法,更有赖于创作者自身良好的修养。(王宗英)

【情韵】南齐谢赫《画品》“戴逵”条:“情韵连绵,风趣巧拔。善图贤圣,百工所范。荀、卫以后,实为领袖。及乎子顒,能继其美。”“情韵”一词在中国画论中首次出现。指画中的情感抒发得真切自然,有着无穷无尽的情思和韵致。(周积寅王凤珠)

【神韵】南齐谢赫《画品》“顾俊之”条:“神韵气力,不逮前贤,精微谨细,有过往哲。如变古则今,赋彩制形,皆创新意。”“神韵”一词,在中国画论中首次出现。指对象被描绘得栩栩如生,神采风度逼真动人。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至于鬼神人物,有生动之可状,须神韵而后全。”

认为要将对象描绘得很生动,就必须尽可能完整地表现其神韵。不仅人物画要求传达出对象的神韵,山水花鸟画亦然。清代王昱《东庄论画》:“运笔古秀,着墨飞动,望之元气淋漓,恍对岚容川色,是为真笔墨。须知此种种神韵,全从朝暮四时、风晴雨雪、云烟变灭间,贯想得来。”(周积寅王凤珠)

【体韵】南齐谢赫《画品》“陆绥”条:“体韵遒举,风采飘然。一点一拂,动笔皆奇。传世盖少,所谓希见卷轴,故为宝也。”体韵:指(所画对象)体貌生动有趣。(周积寅王凤珠)

【风韵】唐代李嗣真《续画品录》“汉王元昌”条:“天人之姿,博综技艺,颇得风韵,自然超举。”

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卷三“徽宗”条:“丹青卷轴,具天纵之妙,有晋唐风韵。”此指风神、情韵。(周积寅)

【远韵】明代王履《画楷序》:“粗也不失于俗,细也不流于媚,有清旷超凡之远韵,无猥阊蒙尘之鄙格,图不盈咫,而穷幽极遐之胜。”指画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空灵幽深的旷远之境,从中可以感受到人与自然之道合一通感时的一种独特快意。

从某种意义上说,王履推崇马、夏之“远韵”画风,是山水画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可看作戴进等“浙派”山水画格之先导,也是对有元一代文人画过度强调抒发性灵,“逸笔草草”做法的主动反思和自觉校正。(荆琦)

【格韵】北宋《宣和画谱》:“梁驸马都尉赵嵓,本名霖,后改今名。喜丹青,尤工人物,格韵超绝,非寻常画工所及。”指绘画作品的格调、韵致,“格韵”高则画品高,“格韵”的高下与绘画创作者的个人修养密切相关。(王宗英)

【老韵】明代李日华《竹论画》:“昔年于京师见马麟画稿,如掌片者数十番,皆草草粗笔,略具林邱,而老韵溢出,正唐人点簇法也。魏晋以前画家,惟贵象形,用笔写图以资考核,故无取烟云变灭之妙,擅其技者止于笔法见意其笔皆有捩转飘敝之势,盖深忌状物平扁之患,而特以笔端鼓舞耳。及荆、关、董、巨,一以林麓溪濑,远近出没,出奇擅胜,于是水墨滃淡为工,而笔法稍置不谈矣。”《美术辞林》释云:“李日华所谓‘老韵’是相对五代宋元绘画所尚之‘韵’而提出的一个新的美学范畴。‘老韵’一方面是指马麟(南宋宫廷画家马远之子)之画草草粗笔所显现的老成的笔力、笔气;另一方面是与荆浩、关仝、董源、巨然,以及元代画家‘一以林麓溪濑,远近出没出奇擅胜’,以‘水墨滃淡为工’的画风相反的魏晋隋唐主重笔法,以笔法见意,用笔有捩转飘敝之势,劲气鼓舞的画风。简言之,唐以前的点簇法所表现出的美学风范是‘老韵’,唐以后的水墨滃淡法所表现出的美学风范是‘韵’。李日华又说:‘今绘事自元习取韵之风流行,而晋宋唐隋之法,与天地、虫鱼、人物、口鼻、手足、路径、轮舆自然之数,悉推而纳之蓬勃溟滓之中,不可复问矣。元人气韵萧疏之品贵,而屏幛卷轴,写山貌水,与各状一物,真工实能之迹,尽充下驷,此亦千古不平之案。’可见李日华标榜‘老韵’是有感于元人气韵萧疏之品泛滥独贵,而晋宋隋唐之法,蓬勃溟滓之中,真工实能之迹尽充下驷的风气而发的。”(荆琦)

【风力气韵】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论制作楷模》:“大率图画风力气韵,固在当人,其如种种之要,不可不察矣。画人物者必分贵贱气貌、朝代衣冠:释门则有善功方便之颜,道象必具修真度世之范,帝王当崇上圣天日之表,外夷应得慕华钦顺之情,儒贤即见忠信礼义之风,武士固多勇悍英烈之貌,隐逸俄识肥遁高世之节,贵戚盖尚纷华侈靡之容,帝释须明威福严重之仪,鬼神乃作丑趡之状,士女宜富秀色婑媠之态,田家自有醇氓朴野之真。恭骜愉惨,又在其间矣。”“风力”即风骨。何楚雄《中国画论研究》释云:“这段文字虽然打上作者贵族人生对各类人物形神的认识的烙印,但作者是作为各类人物的客观模式加以概括的。这才是‘固在当人’之‘当人’所指。‘种种之要,不可不察也’,是承上文。既然图画之风力气韵的表现决定了表现对象的形神,所以作者才将各类人物的共性当作客观尺度,供作者绘画时掌握。其后关于衣纹、林木、山石、畜兽、水、花果草木之四时景候、翎毛等物的形貌的概括叙述,其用意亦然。”(荆琦)

【气韵非师】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论气韵非师》:“六法精论,万古不移。然而骨法用笔以下五法可学。如其气韵,必在生知,固不可以巧密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葛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释云:“六法,作为绘画的批评标准,在宋代一部分画家中是肯定的,而且有人把它抬高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但是对于六法的解释、发挥,却在某些方面修改了它的本来面目,表现了唯心主义的观点。郭若虚论气韵非师就是一例关于‘六法精论,万古不移’的说法,我们在魏晋南北朝美术理论一章里已经指出是形而上学的观点。这里要分析的是气韵生动的问题。郭若虚重视气韵:‘凡画,必周气韵,方号世珍,不尔虽竭巧思,止同众工之事,虽曰画而非画。’他把气韵生动作为区别画家画和画匠画的标志。气韵生动不是磨炼技巧可以得到,不是长年累月下苦功可以期求。他告诉人们,气韵生动‘必在生知’。因此,他又说:‘凡画,气韵本乎游心,神采生于用笔。’气韵产生于画家的脑子里,而不是从客观对象中得来。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当初谢赫提出六法时,他只是说画家对六法‘罕能尽该’,少有都具备的,并没有说气韵生动不可学而知之。这就修改了谢赫的六法,变成了生而知之的唯心主义观点。怎样才能达到气韵生动呢?

郭若虚说:‘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探赜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荆琦)

【气韵不可学,然亦有学得处】明代董其昌《画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鄞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此论调沿袭了北宋郭若虚“气韵非师”的观点。周锋编着《丹青意趣——绘画艺术文粹》释云:“(董其昌)将气韵生动视为生而知之,但随后便强调了画家后天学习的必要性。作者认为后天学习包括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前者要求画家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后者要求画家对自然有直接的、充分的观察体验,只有具备了这两方面的条件,画家才能超脱尘浊,心中充满鲜活的山水,从而传达出山水的神韵,使山水画达到气韵生动的境界。

文中所谓‘自然丘壑内营’,不仅指胸中自有鲜活的艺术形象,还指胸中自有士大夫文人从山水中悟得的清高超逸之气,这也使所论更具文人画论的色彩。”(荆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