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①。
【注释】①往蹇来返:《易经·蹇》中说:“蹇,难也,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意思是说,往前走危险,就返身离开。
【译文】等待自然条件对敌人不利时再去围困敌人,用人为的假象去诱惑敌人,向前进攻有危险,那就想办法让敌人反过来攻我。
【计名出处】《西游记》七十六回:“……正中了我的‘调虎离山’之计。”
【计名阐释】
调虎离山用在军事上,是一种调动敌人的谋略。它的核心在一“调”字。虎,指敌方,山,指敌方占据的有利地势。如果敌方占据了有利地势,并且兵力众多,防范严密,此时,我方不可硬攻,正确的方法是设计相诱,把敌人引出坚固的据点,或者把敌人诱人对我军有利的地区,这样做才可取胜。
东汉末年,军阀并起,各霸一方。孙坚之子孙策,年仅十七岁,年少有为,继承父志,势力逐渐强大。公元199年,孙策欲向北推进,准备夺取江北卢江郡。卢江郡南有长江之险,北有灌水阻隔,易守难攻。占据卢江的军阀刘勋势力强大,野心勃勃。孙策知道,如果硬攻,取胜的机会很小。他和众将商议,定出了一条调虎离山的妙计。针对军阀刘勋极其贪财的弱点,孙策派人给刘勋送去一份厚礼,并在信中把刘勋大肆吹捧一番。信中说刘勋功名远播,令人仰慕,并表示要与刘勋交好,同时以弱者的身份向刘勋求救。他说,上绕经常派兵侵扰我们,我们力弱,不能远征,请求将军发兵降服上绕,我们感激不尽。刘勋见孙策极力讨好他,万分得意。上绕一带,十分富庶,刘勋早想夺取,今见孙策软弱无能,免去了后顾之忧,决定发兵上绕。部将刘晔极力劝阻,刘勋哪里听得进去?他已经被孙策的厚礼、甜言迷惑住了。孙策时刻监视刘勋的行动,见刘勋亲自率领几万兵马去攻上绕,城内空虚,心中大喜,说:“老虎已被我调出山了,我们赶快去占据它的老窝吧!”于是立即率领人马,水陆并进,袭击卢江,几乎没遇到顽强的抵抗,就十分顺利地控制了卢江。刘勋猛攻上绕,一直不能取胜。突然得报,孙策已取卢江,情知中计,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得灰溜溜地投奔曹操。
〔古计今用例说〕
调虎离山用在军事上,是一种调动敌人的谋略,它的关键是“调”。如果敌方占据了有利地势,且实力雄厚,防范严密,此时,我方不可硬攻。正确的方法是设计相诱,将敌人引击坚固的据点,或将其诱入对我方有利的地区,予以歼灭。
调虎离山计用于谈判中,就是利用自己的天时地利去打击对方,制造人为的谋略引诱对方就范。然后在谈判中取得主动位,牵着对方鼻子走。
1.激怒对方发脾气
这是一种很具体的谈判技巧。
不要看犹太人谈判并且赴约非常准时,见了面也非常谦恭客气,不管周遭环境如何,他们总是满脸挂着微笑。但是一涉及生意,谈判就进行得缓慢异常了。他们对生意往来中金钱的得失看得极重,一分一厘都计较,为了合约上小小细节,也与你争执得面红耳赤。
意见不同,分歧难消,犹太人总要弄个清楚明白,是非必须当面说清楚明白,少许激烈争论甚至谩骂也时有发生。像犹太人买卖契约那种顺利谈判成功的例子并不多见,一般说来,和犹太人谈判,头一天大多是以吵骂收场的。
对我们而言,谈判若出现吵架,一般人都会放弃这宗生意,但是犹太人不,他们第二天照样约你,见了面仍然是一副恭敬客气的样子,仿佛昨天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这时候,你若不能摆脱前一天的阴影,你就会变得茫然无措。内心怒气不消,心理不够平衡,就无法正确面对犹太人,犯了临战急躁无把握的大忌,这说明你已经中了犹太人的圈套了。
犹太人往往在这种时候,展开新一轮谈判攻势,时时激怒你,让你在不平静中和他们谈条件。
事后冷静下来,你会发现,你已稀里糊涂地接受了他们的条件,这条件明明于己不大有利,但已形成合约,无法更改,悔之晚矣。
说透了,这种谈判主要是心理战,谁的心理成熟谁赢,谁的心理脆弱谁输。
犹太人幽默地认为,人的细胞代谢得很快,昨天吵架的细胞已被今天温和的细胞代谢,所以没有必要再记恨。
难道我们身上的细胞代谢得慢吗?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得和犹太人一样呢?这是一种谈判必须具有的心理成熟标志。
2.姜维妙计退司马
司马昭为了实现统一华夏的宏图大略,集中雄厚兵力首先向蜀汉发动了全面攻势。其具体作战部署是:以征西将军邓艾率西路军进攻汉中,与姜维正面对峙,直接牵制蜀军主力;以雍州刺史诸葛绪率小路军进至阴平桥头,切断蜀军的东西联系;以钟会率东路军为主力部队,夺剑阁,直取成都。进攻发起后,钟会大军一举夺得汉中,又把进攻的矛头直指剑阁。远在汉水的姜维得讯大惊,他清楚地知道,剑阁是成部的门户,此处一失,成部便危在旦夕了,因此他决定迅速支援剑阁。然而此举并非易事,他不但要摆脱邓艾的追击,更难的是还得通过诸葛绪率重兵把守的桥头关卡。在这火烧眉毛的严重时刻,副将宁随急中生智,向姜维献了一条妙计:“魏兵断阴平桥头,雍州必然兵少,将军若从孔函谷径雍州,诸葛绪必撤阴平之兵救雍州,将军却引兵奔剑阁守之,则汉中可复矣。”姜维听其计策,立即率军进入孔函谷,诈取雍州。头脑简单的诸葛绪果然上当,急忙撤军去救雍州,只留下少数兵力据守桥头。而姜维只向雍州方向行军30里,料知魏兵己经起行,便虚晃一枪回兵,抢过桥头,直奔剑阁,挡住了钟会的去路。
3.陈登计调吕布
曹操第二次征伐张绣返回许都后,决定联台刘备,先扫清东南,除掉心腹大患吕布。谁知走漏了风声,吕布先下手为强,打败刘备,攻占了小沛。同时吕布派陈宫联络泰山寇贼孙观等人,欲东取兖州诸郡。曹操闻讯后,亲自率领大军到肖关一带来战吕布。这时,早已投靠曹操的陈登连施二计,把匹夫吕布骗得昏头转向,接连丢城丧旅。
当肖关告急时,吕布欲带领陈登前去救应,留陈登的父亲陈琰守徐州。临行前,陈氏父子商议,如果败回,便由陈琰占领徐州,不放吕布进城,但又恐“布妻小在此,心腹颇多”,不好下手。陈登心生一计,他对吕布说道:“徐州四面受敌,操必力攻,我当先思退步:可将钱粮移于下邳,倘徐州被围,下邳有粮可救。”吕布果然中计,马上命令心腹保护妻小与钱粮“移屯下邢”,从而为陈琰后来占领徐州清除了障碍。
吕布同陈登带兵前往肖关,援救陈宫、孙观。行至半路,陈登又生一计,要先去肖关探个虚实,然后“主公方可行”。他来到肖关后,只同陈宫敷衍了一番。晚上陈登上关而望,见曹军直逼关下,他乘夜连写三判书信,拴在箭上,射下关上,第二天便飞马赶回。陈登见到吕布,煞有介事地说,泰山寇贼孙观等人见曹兵势大,“皆欲献关”。吕布一听大惊,连忙命陈登来到肖关,“约陈宫为内应”,自己带领兵马随后赶来。这次陈登来到肖关,逛骗陈宫说,曹兵已抄小路入关,直逼徐州,“公等亡急回”。结果,使陈宫和吕布二军,夜间在半路相撞,自相残杀起来,曹兵则乘势轻易举地夺取了肖关。吕布陈宫直杀到天明,方知中计,连赶回徐州。这时,陈琰已公开降曹,曹操占领了徐州,吕布只得前往小沛。
但他们做梦也没想到,此时小沛已“城上尽插曹兵旗号”。原来,正当吕布、陈宫厮杀时,陈登却悄悄溜走了。他连夜赶到小沛,伪报吕布“被围”,传令小沛守将高顺、张辽“急来救解”。二将听令即行。这样,在陈登的接应下,曹军又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小沛。
陈登连续用计把吕布互为犄角的三支力量分别调出城来,又使他们自相残杀,而已使这三个城变为空城,曹兵顺利实现了占“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