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世界是部金融史
1564300000038

第38章 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金融新世界)(2)

1991年12月,富士银行勾结山口组黑道人物伊东成立信用合作社,非法吸储二千五百亿后,此后伊东捐款潜逃,同时还查实富士银行对伊东放款高达七千亿日元,两者总共给富士银行造成了1兆以上的坏账。

兆,这个数量单位在全书中只有日本银行业问题涉及到,既是日元汇率再低,坏账坏到兆这个级别,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11月2日,花期银行爆料,日本大藏省命令大型银行救援倒闭银行的损失不低于60兆日元,到底日本银行体系中尚有多少坏账,无人能够估算。当日,日经指数暴跌700点……

以下省略n家机金融构破产记录,n→∞。

1992年1月,所有经济指标一致显示日本经济进入萧条,3月31日,日本经企厅宣布5兆日元振兴经济方案,8月经指数跌破1万5千点,振兴方案失效。

8月18日,日本大藏省宣布,成立金融重建基金,动用邮政储蓄金、劳工退休金和保险金进场护盘,规定所有银行和金融业可以投资股市,上市公司市场操作只能是单一买方,不准出售股票。

太猛了,相当于让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社保基金入场护盘,而且所有机构不准出售手中股票!日经指数应声而起,很快恢复到2万点。即使如此强力的利好,日经指数1992~1995年多数时间仅在15000~17000间徘徊,1995年一堆丑闻再度曝光后再次下探,然后震荡,2003年跌到了7607点,仅有高点位的19.6%。

股市可以护盘,地产业不行。

地产交易的频率、变现能力和资本市场不能同日而语,整个过程中日本地产业甚至连像样的反弹都没有。1994年东京、大阪等城市低价跌幅都在50%以上,但仍是有价无市。地产泡沫的破灭,日本财富神话再也不能继续,同时倒霉的还有实体经济。1993年,日本企业设备投资额连续三年低于去年值,企业收益比1990年已经下降30%,全国零售业营业额连续21个月下跌;失业率居高不下,至2001年12月创历史记录,达到5.5%,在5%的高位上连续徘徊了14个月。

这就是日本“失去的十年”。

对个人而言,金融资产膨胀未必是坏事,起码钱多了,很好。对企业来说,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无论是营销渠道还是产品开发,所有目的只有一个--盈利,既然金融市场能创造这么高的收益率,开发新产品、拓展营销渠道还有个鸟用。整个80年代,日本企业都在流行一种概念叫做“财务技术革新”,说难听点就是上市套钱。据说1985~1989年间,日本制造业在金融市场的获利是1.91万亿日元,而本业利润却仅有1.21万亿日元。

《广场协议》只是日本泡沫经济和90年代后期经济危机的诱因,而非本源。突如其来的财富虚幻了日本人的未来,在虚幻的泡沫中日本人看到了一种所谓的幸福生活,原来不工作也可以享受,只凭借金融收益就可以购买国外资产,享受高消费。

这也没什么,正常,都正常,有钱了,就该享受一下。享受是没错的,挣钱的渠道和分配方式是有错的。

毋庸置疑,日本也是一个集权主义悠久的国度,在金融泡沫中受益最多的绝非普通居民,而是金融产业资本。日本公民似乎也享受到了经济飞速发展、享受到了金融泡沫的好处--衣食住行好了、住宅升值了……,只要泡沫能继续,这个游戏就可以继续。随着一轮一轮倒手,财富就逐渐集中。普通人会发现自己手中的银子永远买不起房子。

正常,因为你参与了游戏,但角色设计中你是被抢劫的那个。

然而,这是一种无法持续的机制,因为被抢劫的对象财富是有限的。

失去的十年,与西方金融泡沫并不一致,可怕之处在于这种泡沫的实质也是一种财富再分配机制。更可怕的是,这一切是在市场名义下进行的,似乎一切都是公平的。如果你本来就一贫如洗,那么很遗憾,泡沫中你会更贫困;如果你拥有一些资产,也很遗憾,你在国家财富中占的份额会越来越小,最后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掠夺和忽悠不一样,在金融泡沫中引导投资的是获利的理性,危机过后,一般来说经济运行是可以恢复的,毕竟泡沫本身都有创新的概念,代表着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理念。而在地产泡沫中引导资金的却是罪恶,比如日本金融机构普遍涉足黑社会,这是世界金融发展史上的耻辱。

索罗斯的诅咒

索罗斯始终认为当代经济学的基础假设是错误的。如果基础假设错误,无论后来的逻辑多么完备,整个经济学大厦也都是无源之水。

1930年,乔治·索罗斯生于布达佩斯,犹太人。今天名震全球的金融巨鳄,少年时代那是相当不幸。

1944年3月,德军未经索罗斯同意就杀进了他的故乡,随后12个月中,布达佩斯至少40万犹太人遇难。索罗斯没有被杀掉,全靠老爹关系硬,肯作假,关键时刻亲自动手弄个假身份证啥的。

纳粹铁蹄给索罗斯上了人生残酷的第一课:非常时期必须采取打破常规,关键时刻必须冒险,但绝不能孤注一掷。

纳粹投降后,索罗斯就更不幸,家庭在战争中丧失了所有财产,由中产变为赤贫。未来的金融大鳄不生活的那是相当不体面,不得已跑到伦敦讨生活:油漆工、餐馆侍者、农民、游泳池救生员……,总之,从当时索罗斯的经历来看,他绝无可能成为金融大鳄。

19岁的时候,索罗斯终于考取了伦敦经济学院,不过,他所学的专业仍旧不是金融,而是哲学。正是大学期间的哲学功底才奠定了索氏截然不同的投资的理念,使得他在铜臭漫天的华尔街卓尔不群。

索罗斯绝非经济学家,相反,在索罗斯眼里,当代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那是相当不靠谱的。

说到底,经济学是研究一个人、一批人(企业)、一群人(国家)应该咋赚钱的“科学”。赚钱可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要是书本能教人赚钱,那大家就一起读博士好了,实在不行还可以搞壮士,壮士之后再搞圣斗士……

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高等动物,无论男女,您就是圣斗士他的心思您都别猜,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

所以,经济学需要假设。

当代经济学有一个最基本的假设叫“理性人”,也就是说人类能对自己行为损益做出精确判断。

吹牛!能精准判断自我得失的,只有上帝。人们身处的世界每一刻都在变化,无人可以对这个不断改变的世界有完全的认知。

经济学中还有一个最基本的模型叫做“完全竞争”:无数一模一样的人、有一模一样的信息,买卖一模一样的商品。

如此假设,侬当阿拉是港督啊!

索罗斯始终认为当代经济学的基础假设是错误的。如果基础假设错误,无论后来的逻辑多么完备,整个经济学大厦也都是无源之水。

退一步,如果说世界上真有类似于“完全竞争”的市场,那必定是金融市场。如果金融市场都不能证明经济学这个基本理论,那就……

经济学家确然都是港督,至今没人能在金融市场指点江山,似乎市场总是错的,股价总是和真实价值背离。在两位经济诺奖得主悉心指导下,一家曾与索罗斯“量子基金”齐名的长期资本公司终于破产。

赚钱这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也未必好使。

索罗斯的经济学启蒙源自乃师波普尔的哲学思想,简单来说,一个社会必须不断自我批判、包容错误,最终才会成为一个不断进步的“开放社会”。索罗斯确实希望继承波普尔哲学衣钵,不过,他只是将“开放社会”哲学思想运用了到金融市场实践。

牛者恒牛,哲学专业都能混迹金融圈,闯下偌大名头!让我辈真是汗颜。

在无数次演讲中,索罗斯也始终在强调一个物理学定律“测不准原理”:无论多么精密的试验,最不标准的就是实验者本人,然而,物理试验中观测者肯定会对实验产生影响,从而物理实验也是测不准的。

所谓主流经济学,无非就是靠历史数据模拟未来经济。

逝者如斯,历史不可能再现了!金融市场,无数人幻想从K线中窥破天机,结果……所以,面对危机,经济学既不可能事先预警;经历危机,经济学只能借助总统扬名。

正常,都正常。

如果经济学真能预警危机、解决危机甚至还能防止危机,那么经济学应该改名叫《圣经》,这活儿就是上帝来干也颇有难度。

索罗斯认为,无论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大家都是错的。经济学的唯一出路就是建立一个“开放式”经济学,在不断进步中纠正各种错误,毕竟人们身处的世界每一刻都在变化,无人可以对这个不断改变的世界有完全的认知。

人有缺点,有缺点就看不清金融市场走势,昨天看不清,今天看不清,明天照样看不清;郁金香危机中看不清,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还是看不清;一千年前看不清,一千年后照样看不清。

相信靠几本金融学教材、几个数量模型就能笑傲市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投资永远有缺点,所以,金融市场永远无效。

能看清市场的不是人,是神。

我终于信服了索罗斯,原来经济学这么难,难怪每次我一看西方经济学原著都有一种想睡觉的冲动。

索罗斯的另外一个意思是,既然市场是无效的,就一定会有盈利机会。他的职责,就是看清别人看不清的东西,抓住那些机会。虽然按索罗斯的实践水平,绝对可以成为一代宗师,但是索罗斯很聪明,从来没出版什么经济学流行教材。如果著书立说能教人挣钱,那世界上就没有索罗斯了。

实战,是学院派教不出来的。

索罗斯也是人,上帝给他的性格底色抹不去,所以他也有失误,也有败笔,不过起码他知道市场是看不清的。

既然知道自己也看不清,索罗斯就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他这一生所要做的,就是关注人类对所有事物存在的缺陷和扭曲。在金融市场中,人们缺少正确的参照物,往往被既得利益迷倒,继而沿着错误路线走下去,当人们不断试图弥补投资错误时,已经越走越远了,这就是他索罗斯该出手了。

用《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话可以精炼概括这种理念:兵无常法,水无常形。

秉承这些理念,金融奇才走向了投资之路,1956年怀揣5000美元走进华尔街。在这里,他开始了自己的金融传奇。

索罗斯还是华尔街打工仔的时候,向公司高层提交了一份业余时间杜撰的备忘录,描绘了房地产投资信托即将经历一个繁荣、过度发展并最终崩溃的过程。

好在,他的老板识货,两年内这家公司在一个地产循环之间盈利过亿,所靠的就是索罗斯这份备忘录。

自此,索罗斯得到公司高层赏识,公司为他建立了两只基金:双鹰基金和老鹰基金。为人作嫁终究不能承载这位金融奇才的个人理想,1969年索罗斯成立“量子基金”(开始被称为“鹰首基金”)。

据索罗斯自己说,之所以最后把自己的基金命名为“量子基金”,是因为他觉得量子这个词颇能反映他的投资理念。量子最基本的物理特征是无论怎样改变实验方式、观察技术,都不可能改变量子轨迹不确定性。

1979年,量子基金成立10周年,索罗斯战绩辉煌:基金增长3365%,远远超过标准普尔47%的增速。

英镑狙击战

眨眼睛的人,不自信;手环抱于胸前的人,在下意识自我保护。

梅捷不知道,他电视讲话的每一个细节索罗斯都没放过,每一个眼神,甚至腿脚摆放位置对索罗斯来说含义都截然不一。

1992年,英镑汇率狙击战,索罗斯击溃了英格兰银行,一战成名。

几百年来英镑在世界金融市场始终举足轻重,过去两个世纪一直充当世界货币。英镑背后是全球第一个完成工业化任务的强大英国,尽管二战后实力衰退,1992年英国人均GDP仍然世界排名第四,而且法制、诚信、公民理性等软环境远非新兴市场国家可比。英格兰银行更是世界上第一家完整意义的中央银行,有着丰富外汇市场经验和雄厚资本实力。

英格兰银行,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在国际金融界,从没有人敢以个人(机构)对抗国家,尤其是英格兰银行这样的老牌中央银行。

一人战一国,以卵击石。

没错,不过顺序颠倒一下。索罗斯认为,他,才是石头。

1992年2月7日,欧洲12个成员国签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约定组成欧洲货币单位。欧洲货币单位不是盯住美元或者黄金,而是以马克为核心,互相盯住。也就是说,在没有规矩的牙买加体系下,欧洲货币单位成员国之间的汇率是固定的。

汇率互相盯住是好的,能降低外汇风险,促进区域进出口贸易。但是,有个前提:各国经济增长必须一致,否则,必须有一个国家承担更高的调控成本。西欧也是半拉大洲,地盘不比铁岭这样的大城市,总有国家济增长不一致。在索罗斯看来,各国经济发展平衡只是偶然,不平衡才是必然。

更不幸的是,索罗斯是对的。

90年代初,英国经济实在是不怎么景气,对英国来说降息是最好的选择。英国加入欧洲汇率体系的目标是在新经济联合体内张扬自己的政治地位与势力,不至于让德国在欧洲大陆一股独大。为此,英国不惜以1英镑兑2.95马克的高汇率作为代价在《马约》上签字。

关键在于,当时英国经济正处于萧条阶段,财政支出困难重重,要想刺激本国经济的发展,惟一可行的方法就是降低利率。但是,柏林墙刚刚倒塌,德国正致力于重整德国马克、恢复东部经济。在以德国马克为核心的货币体系中,假如德国政府坚持原有的利率刚性、英国单方面下调利率,英国外汇就会流出。最后的结果,英镑极有可能被迫退出欧洲汇率体系。

索罗斯把这个可能变成了现实。

《马约》刚签订,英国就要求德国央行降息;德国刚刚统一,财政赤字巨大,降息必然引发经济过热。

双方争执不下,于是各行其是:英国降低利率,德国提高利率。问题是欧洲货币体系给了欧洲人一种错误的感觉,欧洲那个国家的货币都差不多,只要利息高,就换成那个国家的货币,于是人们纷纷卖出英镑购买马克。

在三国志街机游戏里,想干掉最后吕布之类的老怪,一般都要先干掉前面一堆小兵,比如肥肥之流。国际货币汇率战也差不多,要击溃英镑,首先要对小兵下手,比如意大利。

整个夏季市场都在传言意大利里拉即将贬值,潮水般的抛盘很快击溃了里拉,9月13日,意大利宣布里拉贬值7%。

此前,意大利曾信誓旦旦地说,里拉不会贬值。

英国政府在金融市场的公信力显然高于意大利,但意大利自食其言令英国面对更大的压力。索罗斯更加相信,英格兰银行不是不可战胜的,英镑即将退出欧洲汇率机制,而他将是这一切的终结者。

9月开始,量子基金大量借贷英镑,然后兑换为马克,如果英镑贬值,就可以用贬值的英镑还债,中间的差额,就是利润。英国政要拿出了强硬的态度,英国首相梅捷亲自上阵为英镑摇旗呐喊,不断重申英国汇率政策绝不会变。

索罗斯却从中看出了破绽:梅捷每次在公众场合提到英镑汇率时不但经常眨眼睛,而且手臂环抱于胸前。

眨眼睛的人,不自信;手环抱于胸前的人,在下意识自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