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解脱智慧
南怀瑾说:处于很复杂的世间,“批大郤,导大窾”,处理大关键,把握大要点,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头脑,保持着自己的初心,象这把刀刚出炉一样,不硬砍,不硬剁,不硬来,那么可以永远使生命健康,永远使生命青春。
大师智慧串讲
愚者眉毛胡子一把抓,智者善于制订计划,能够把握大要点。人生千万不要靠运气过生活,一定要靠目标和计划,要主次分明,这是智者成功的必备条件,也是每一个成功者不断在做的事情。这就是大师所说的——处理大关键,把握大要点。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在《有效的主管》一书中简明扼要地指出:“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则是‘做正确的事’。效率和效能不应偏废,但这并不意味着效率和效能具有同样的重要性。我们当然希望同时提高效率和效能,但在效率与效能无法兼得时,我们首先应着眼于效能,然后再设法提高效率。”
简单地说,“正确的做事”强调的是一种做事方法,有了正确的方法,自然就有了效率。比如:如何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那方法就是先把工作分出主次和优先级来,然后本着先主后次、先就急的原则开展工作,就要比毫无计划、遇到那个做那个、眉毛胡子一把抓有效率的多。
有一些管理者,凡事事必躬亲、累得快断气和百事不做、当跷脚老板这两种风格的人都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作为管理者有必要在每天工作结束时和每天工作开始时都问问自己:“我作为一个管理人员究竟应该做什么?”这个问题。否则只见手足不停折腾,工作谈的口沫飞溅,却瞎忙活半天没有什么成效。或者是不闻不问,连自己所负责的项目最基础的情况都不了解,一问三不知。
还有一些人,常常出现这样的工作情况:一些人领到任务就埋头苦干,眉毛胡子一把抓,虽然投入了无比的热忱和很多的精力却总没有收效;一些人则自作聪明,漫无边际地做事,信马由缰,乱走捷径,自认为创新,殊不知其实都是瞎费工夫。
生活中,智者与愚者的区别在于,智者有了目标后,便为实现目标进行周密、详细的计划,分轻重缓急、主次环节,先怎样做,后怎样做,中间遇到问题怎样解决等,都做到心中有数;而愚者就是有了目标,也不会考虑到这些,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眉毛胡子一把抓,很多时候是抓住芝麻,丢了西瓜,耽误了时间,浪费了钱财,结果弄得很狼狈。所以为完成某个目标,合理的计划是很有必要的。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本出人意料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当时,不少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获得冠军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
10年以后,这个谜底终于被解开了。山本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写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跑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过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常常把我的目标定在40千米外的终点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山本将大目标分解为多个易于达到的小目标,一步步脚踏实地,每前进一步,达到一个小目标,使他体验了“成功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将强化了他的自信心,并将推动他发挥稳步发展潜能去达到下一个目标。
有了切实可行的目标后,在思路上要分清轻与重、缓与急,如果随意地胡乱瞎抓一气,没有一个全盘的计划,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劳而无功”。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农夫上山去砍树,到了山上后,忽然想到脚上的草鞋很陈旧了,于是匆匆忙忙地搓绳打草鞋,忙完草鞋又检查斧锯,发现斧子太钝,锯子已锈,于是又回来重新订购斧子和锯子,又嫌新斧子的材质不好……等到他万事俱备准备再次出发时,大雪已经封山。于是农夫就抱怨:“我的运气真是不好。”
其实这个农夫的问题不在于运气的好坏,而是他在确立目标时没有一个完整的计划。他的目标是在大雪封山之前完成砍树的任务,鞋子的新与旧并不重要,斧子太钝、锯子已锈可以立即动手磨快,并不需要订购新的。正是由于偏离目标的思考和决定,导致了砍树的目标落空。人生目标的追求与实现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们可以有许多目标。但是如果各个目标之间是完全分离的,没有联系,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最终的成功效果,只是各个目标的简单相加,毫无整体优势可言。古人言:“不谋全局者,不足与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与谋一时。”因此,成功目标,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行动计划,即人生目标领导下的各个远、中、近期目标,大目标之下的各类中小目标。各目标之间,还应该有很强的逻辑性。每一个小目标都是人生目标的分解,都是远大目标的“基因”和缩影,而每一个小目标的变化和调整,都会对整个目标体系产生积极的影响。
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从高层楼上跑下来后,发现有一件重要的东西还没有拿,于是又噔噔地跑上楼去;好不容易下了楼,钻进出租车时,又感觉好像家门没有关,于是再次跑上楼去。反反复复,想节省一点时间,结果却浪费了时间。
这就是典型的盲动症。为什么不仔细地想一想呢?
对每一个行业的每一个人来讲,都应该在行动开始之前,在心里对事情有个预测,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需要花费多大人力和物力?做了这样的预测,你就可以为自己制订一个全盘的计划,你就可以有目的地支配事情的发展或掌握资金的动向与使用时机。如果事前没有详尽的计划,你就会在事情进行到中途时,猛然发现缺少什么或根本不可行,结果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行动完全处于失败状态。
愚者的悲哀就在于往往会先拟定一大堆目标,然而却没有一个完成目标的具体合理的计划,所以这些目标是不会达到的。
一个没有期限的理想或是目标,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也许你有十个、二十个目标,也许只有一个。不管这些目标有没有可能实现,全部把它写下来;先不要设定期限,而是从全部目标中选出二到三个最重要、最想在今年达成的目标,再选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为核心目标。
所谓核心目标,就是你在今年最想达成的目标,选出核心目标之后,再把其他几个依照优先顺序排列。当你完成这些步骤时,你已经有四个非常明确的目标,而且是依照优先顺序来排列的。
愚者设立过人生目标,可是他们没有排定优先顺序,因此他的时间管理不当,常在同一个时间眉毛胡子一把抓,做很多的事情,结果效率不佳。他们非常忙碌,感觉到压力非常大,可是当目标达成时,却没有很大的成就感,原因就出在他们没有对目标做出合理的计划。
智者对目标完成后期限也作了细致的计划,而愚者没有这样做。每一个目标都需要有具体的期限,然后再把每一个期限分割出每一个月的工作——如果你8月份要达成核心目标,那要制定出在1月份要达成哪些事情,在2月份要达成哪些事情,在3月份要达成哪些事情,等等。有这样的一个计划方式,会让智者的生活更有系统,更有规律,会使他们感觉凡事更轻松,更能够事半功倍。成功的机会,也会有非常大的提升。
所以,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像智者的方式那样,当有了目标之后,就制订出一个详细的计划,把计划依照优先顺序排列好,这样会使达到目标的机率大幅度地提升,这也是每个成功者所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