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正直的品质对孩子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些家长认为,面对今天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培养孩子诚实正直品质就意味着让孩子有什么说什么,对人对事开诚布公,有意见当面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但结果势必使孩子得罪人、吃亏。
家长这种说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孩子在儿童期,特别是幼年阶段,其成长的主要养料就是真善美。那么,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在这一关键期里,心灵尽可能不受外界干扰而接受真善美的雨露滋润呢?这既是每一个父母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父母慈爱之心的真实写照。所以如何培养孩子诚实正直的品质,是今天家长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教育孩子坚持正义,一位孩子的父亲对我说:有一次他去幼儿园接他儿子,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他儿子因看不惯班里一个强壮的孩子欺负一个弱小的孩子,而主动上前帮助弱小的孩子,以主持公道。回家的路上他表扬了他的儿子勇敢的行为,并进一步教育孩子:对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不管别的小朋友怎么看,要敢于坚持。同时,对待小朋友的缺点和错误提出批评和帮助时,要讲究一些方式方法。如果自己有错,也应主动承担责任,以获得其他小朋友的同情和帮助。这位父亲支持儿子坚持正义的做法,对孩子养成诚实正直的品质很有意义。
(2)教育孩子关心和体贴他人,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关心和体贴他人,这是培养孩子诚实正直品质的道德情感基础。具体表现在首先对他人要有责任心。我记得小时候妈妈对我这一方面要求就很严,当时我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吃晚饭的时候,我发现忘记还同学的课堂笔记,妈妈知道后,让我把刚刚端起的饭碗放下,立刻去给同学送还笔记。她告诉我:不能因为自己的过失影响同学温习功课。这既是对同学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件事对我以后诚实正直品质的形成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心和体贴他人还表现为对他人的同情怜悯之心,这是一种善良的道德情感,是救死扶伤、救人于危难、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我们觋在的独生子女,因为生活的环境“独”,又缺乏同龄伙伴以及相应的教育因素,很容易滋生无情无义、冷酷的态度和言行。所以培养孩子的同情心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只有让孩子们用满怀同情、怜悯和关爱之心去温暖那些弱的或有缺陷的小伙伴,才能防止孩子自私、独霸、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并逐渐从关心体贴他人的实践过程中体味到做一个诚实正直人的快乐。
(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要以身作则,做诚实正直的表率。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行动对孩子来说是无声的语言,有形的榜样。教育孩子诚实,家长应该首先做到忠诚老实。但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家长都没能够表现出诚实正直的品质,如,有的家长明明看见自己的孩子先动手打了邻居的孩子,反而说邻居的孩子先动的手。这位家长实际上是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孩子做错事。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父母)和儿童谈话的时候,或教导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是执行教育工作。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都教育着儿童……”宋庆龄也曾说过:“成年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大人骗孩子,孩子也学会了欺骗……”因此,父母要以自身的优秀品质来影响孩子,使孩子成为一个诚实、正直的具有高尚品质的人。强调身教,并不是说可以忽视言教,身教与言教密切结合,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机智处理孩子的问题,发现孩子有问题,家长不要急躁,要认真分析孩子不诚实的真正原因。如有一个邻居的孩子向母亲要了10元钱,去买上课用的画笔。孩子买好画笔回家的路上经过一个冷饮店,忍不住用剩下的钱买了一根雪糕。
但他回家后并没有讲出实情,却说:“售货员阿姨没有给他找钱。”孩子这种撒谎骗钱花的行为是很容易被家长识破的,这个孩子的妈妈发现问题后比较冷静,她没有用打骂的方法逼孩子讲出实情,而是让孩子好好想一想,看看是不是买了其他东西自己却忘记了。暗示妈妈已经知道实情,但希望孩子自己诚实地讲出来。结果,孩子很羞愧地坦白了自己的行为,并表示今后不再那样。事后,这位家长也进行了自我反省,发现自己在平时对孩子的教育中,对孩子所提出的要求往往超出孩子心理水平,让孩子感到太多的压力,以至于不敢提出自己的“正当”要求,当无法控制而自作主张地满足了自己欲望的时候,就想采取撒谎的方式来回避可能遭到的惩罚。所以,作为家长应了解自己的孩子,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要符合孩子的心理水平和个性特点,并督促孩子随时随地用诚实的标准检查自己的言行,使孩子自觉养成诚实、正直行为习惯。对于经常说谎的孩子,家长应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说谎是不诚实的表现,是一种遭人厌烦的恶习。让孩子明白说谎的人是交不到朋友的,因为这种人得不到大家的信任,而且被人瞧不起。同时要通过孩子的点点滴滴的行为来帮助孩子磨炼道德意志,使孩子的自尊心战胜自卑感,主观努力克服客观的消极因素,逐渐自觉养成诚实正直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