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快乐老人不生病
15690600000014

第14章 多友术——封闭是健康的第一杀手

清晨打开窗户,晓风夹着晨露扑面而来,顿时荡起沁人心脾的清凉,让你一整天神清气爽。打开“窗户”,使我们从中领悟到一些道理。一个人也要打开“窗户”,走出自我封闭,融入社会。

退休在家,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生活圈子小了,常常会感到生活枯燥、单调甚至乏味,这时,你就应该打开心灵的那一扇“窗户”,走出去结识新的伙伴,参与新的交流,寻找新的快乐。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群猴子快乐地一起生活,它们个个都活泼健康。后来,有人把其中一只猴子抓出来,单独放在一个地方。这只猴子离群以后,终日闷闷不乐,没多久就死掉了。人也是这样,不善于交流或许是一个缺点,但孤独却是一场灾难。巴尔扎克曾经说过:精神是有呼吸的。人,尤其是老年人更需要与人与社会交流、沟通。否则,其结果就是那只离群的“猴子”。

打开窗户,老年人走出封闭最好的办法就是尝试一些新鲜的事物,寻找新的朋友,学会知足常乐。你把快乐告诉朋友,你将得到双倍的快乐;你把忧愁向朋友倾诉,你将减少一半忧愁。

老年人,活的就是好心情,这种心情要靠自己创造和培养。

老“友”所乐

“有百友能胜百金。”朋友越多,财富越多,越有福气,人越老感受越深。人的肠胃空了吃东西香,年老孤独了才深知朋友珍贵。与办公室告别的那天,气温变化很大,老萧觉得好似走出影剧院进入王宝钏的寒窑,变成一只汾河滩上失群的孤雁,一片飘落在大地的费叶。这时久经考验的朋友登门供热,才把温度调整过来。老张,老梁,老王,老韩,小李等都来了,一人呵一口热气,体温表上的水银柱急剧上升。

半年过去了,老萧的朋友一天天多起来,共同分享精神快乐的目标,把老伙计们扭成共同利益的结合体。

大家见面都说见肝见肺的话,谁有烦恼往出吐,吐了痛快。难言之隐不相瞒,同想办法,甚至于精神感应代咎了语言交流,从面部表情就能知道友人的苦乐。这种精神友爱的财富是调和老年健康的灵丹妙药。大家都是五六十岁的人了,个个乱蹦乱跳,以至于“偷闲学少年”。

晨练是众多朋友集合的场地,在绿树掩映中,各自扭脖子踢腿来上几招几式后,无号令自动集中,无议题随便乱扯。

扯那莺歌燕舞,也扯那碰壁苍蝇抽泣,扯那柴米油盐,也扯那穿衣戴帽。天东地西闲谝,山南海北胡侃。幽默取笑是永久的话题,老年回想少年狂,甲说乙年轻时谈恋爱时迫不及待,乙说甲第一次见公婆时不会说话……;戏言中吐故纳新,笑声里返老还童,这一顿丰盛的精神早餐,营养成分胜过鱼翅燕窝,鼓起一天的精气神儿。这种聚会老萧每天必去。

老萧对朋友聚餐颇有乐趣,隔几天便邀了几人换换胃口,这次羊肉泡馍,下次吃顿烤鸭,小菜几碟,啤酒一瓶。档次不高,花费不多,吃个乐趣,图个痛快。老友都靠工资吃饭,谁也不比谁富多少,来个AA制,自己吃自己,或者是狗撵兔轮流做东,或是桌子底下数腿均摊,彼此不欠情,只为乐哈哈,“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

真的是酒不醉人乐煞人,以文会友更有许多乐趣,朋友中有不少“过期作废”的人才,老张,老孙,老肖,老曹等,画、写、作各有一手,退休后舞文弄墨,笔下生辉,有了作品互相切磋,从艺中寻求快乐,大家都是夕阳红,都知自己几斤几两,文人相轻的影子完全消失,主动合伙成群。

老萧也结交了一批中青年朋友,有的当官,有的读硕士、博士,有的为民,有的经商。他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正是光芒四射,老萧就是借这光把夕阳染得更红,借他们散发的热气暖我这身子骨。从这些忘年交朋友身上获益多多,靠近朝气驱散了自身的一些暮气。借虎气冲淡了一些傻气。人老了像鸟儿一样往鸟群里飞,从友群里寻找我自己的快乐。

“忘年交”让你忘记年龄

几年前,老郝从岗位上退下来,离开了多年熟悉而依恋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一下子进入老年世界,整天神情郁闷,身体逐日衰弱。一位医生启发老郝多参加社交活动,多与青少年交友。他说,“忘年交”能使老年人忘记年龄,萌发童心,甚至出现青春重返的感觉。

医生的一席话使老郝大彻大悟,茅塞顿开。几年来老郝尝试着与青少年们交友,果然如此,收益匪浅。自觉心情乐观、轻松、愉快,对老年生活充满了希望。在交友中,老郝也摸索到一些“经验”,既要广交“志同道合”的年轻朋友;也要善交敢于“直抒己见”的年轻朋友。前者能有共同语言,便于交流,后者可以听取“不同意见”,拓展自己的思路,增加对社会的认识。

自从结识了与老郝兴趣一致的青年朋友后,在相互交流中进一步提升了老郝的文学、绘画知识和写作水平。老郝的一篇小言论《人口与环境》荣获成都人口报《副刊》征文三等奖,就是几位“忘年交”给他提供素材,提出修改意见后才寄出发表的。

在老郝众多的青少年朋友中还有三个十来岁的孩子,他们是老郝的孙子,也是老郝的朋友。虽然天各一方,平时很难相聚,但一旦凑到了一起,就乐成了一团,此时老郝仿佛变成了一个老顽童,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和辈份。

老郝与他的年轻朋友们的交流方式也多种多样:写书信、打电话、发信息;定期不定期地相约、相见,互致问候,相互勉励,仿佛有说不完的话,逗不完的乐。通过与青少年交友,丰富了老郝的老年生活,活跃了他的精神世界,强健了他的体魄,他仿佛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年轻时代。

“空巢”老人,可以这样交友

通常,人们把老人长期独居的家庭称作“空巢”家庭。现在,我国的“空巢”家庭越来越多。据有关统计显示,在北京市近170万个有老人的家庭中,34%是“空巢”;天津则超过半数,达55。06%。“空巢”老人由于缺乏与子女和其他亲人的经常交流与沟通,大多处于半封闭状态,非常容易产生孤独感、无助感,甚至产生对生活的厌倦感,并由此产生出各种心理疾患。作为补偿,“空巢”老人需要广交朋友。但应注意这样一些问题:

选择合适的交往对象。人各有志,交友也应恰如其分。因此,老人不能什么人都交,而应精选适合自己的对象。这种“适合”既指脾气秉性,也指兴趣爱好,还包括生活习惯等。

比如,好静的老人最好不要交好动的朋友;好穿着打扮的老人最好不要与素面朝天的老人结交;爱早起的老人最好别去惹“夜猫子”老人。其中的原因不仅因为通常意义上的“对口味”“对脾性”有利于减少彼此的摩擦和矛盾,使交往变得和谐、轻松、愉快,还在于少有子女陪伴的“空巢”老人本就对人际关系敏感而挑剔,又惯于以自己的眼光和标准评判是非,所以即使是“老朋友”,稍有不对付和看不惯的地方,免不了浮想联翩,情绪波动,以至于影响健康。

所以,老人交友讲究交一个是一个,这种情况下,“合适”最重要。

与生活态度积极乐观者为伍。“空巢”老人经常无法实现与子女近距离的亲情接触,免不了顾影自怜,过多地看到人生阴暗面而忽视人生光明面。这时候,一个“乐天派”的朋友就是一束暖人的阳光,不仅能够在情绪上感染老人,温暖老人的心房,而且能够带动与激发老人的生活热情,使其乐观地看待人生。

与善子倾听者交心。老人交友不同于年轻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相互安慰的成分更重。而这种“安慰”主要体现在需要经常聚在一起,说说想说的话,谈谈想谈的事,然后从对方那里得到一些理解和认同,尤其是遇到不顺心事情的时候,更需要通过倾诉排遣心中的郁闷甚至痛苦,从而获得一种释放。

在这个意义上,一个善于倾听的对象抵得上一剂良药。如果能够得到一个这样的老年朋友,是“空巢”老人晚年生活的无价之宝,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多与有生活爱好者来往。寂寞与无所事事是“空巢“老人无法摆脱的阴影。减轻寂寞和无所事事困扰的方法之一就是主动学习一些新东西,以填补生活空白。可是,进课堂对老人来说又不现实。因为其学习的目的更多的是为消磨时间,所以不如就近向身边有生活爱好者请教。

如画画、写字、唱歌等,这样既方便也有效——彼此熟悉,在说说玩玩中,边教边学,又热闹又没有压力,不知不觉中就度过了一段愉快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