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1572000000021

第21章 培养孩子写作的能力

1.寻找自己的语言

只要是真实的,就是美的,就是别人愿意听、愿意看的。

范文是用来教孩子更好地写作和表达的。我们在让孩子阅读范文时,应该告诉他,范文之所以感人,绝不是因为它被印成了铅字,而是因为作者将自己真实的情感和思想完美地表达了出来,反映了真实的生活。我们要告诉孩子,他自己也有许多东西可以写出来,只要是真实的,就是美的,就是别人愿意听、愿意看的。

本来,我们选取那些文辞优美、内容感人的范文让孩子阅读,是为了让孩子受到言语方面的熏陶和思想上的教益,但孩子往往不这样想。当他面对范文时,会觉得自己非得写出类似的文章才能算得上好,可是这样便丢失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语言。

忘记了自己语言的人是痛苦的,这就如同被迫用别人的语气去说话,用别人的思路去想问题一样,搞不好就成了邯郸学步,总去模仿另一个人走路的样子,最后可能连路都不会走了。

2.写作其实很简单

只需用自己的记忆,凭印象来写就可以。

小斯宾塞在刚接触写作时,曾经好奇地问过我,怎样才可以学会写作文。我建议他就从我们屋后的花园写起。于是他很认真地在花园里待了一个下午,结果却只写出几行字来, 原因是--他不知道该写什么。

这其实是许多孩子都会面临的语言障碍,他们总认为作文是一件很复杂的事,而不知道这仅仅是把记忆和看见的事物转变成文字而已。于是我告诉小斯宾塞:“何不试试快乐写作的方式?假设你很想把我们屋后的花园介绍给你的好朋友,好让他看了之后愿意来这里玩耍,你会怎么写呢?另外,既然你已经很熟悉我们的花园,就用不着像画画一样照着样子描写,只需用自己的记忆,凭印象来写就可以。”

小斯宾塞重新在本上书写,这一次他写得很顺利,他给文章起名为《屋后的花园》,把花园里有什么树、什么花、什么时候最好玩等,全都写了进去,仿佛不这样做他的朋友就不知道花园有多美、多有趣。读完这篇《屋后的花园》,我深深地被感动了,原来,花园在孩子的心里是一个如同仙境一样的地方!他在作文里这样写道:“夏夜,等到天上布满无数星星时,我就跑到花园里找个地方坐下,静静地望着星空,听它们说话的声音。有时,凉风会从树枝间吹过,树叶在沙沙声中细语……”

3.语言天赋不是写作的敲门砖

语言本身的力量绝不会超过真实的思想、感情和真相。

一般来说,具有语言天赋的孩子在口头表达上总是表现得很出色,他们善于模仿、学习新的词汇,从小就对成人语言环境极其敏感。这些孩子的父母常常对他们运用词汇、句式,选择各种修辞的熟练技巧感到惊奇。这类孩子有如此高的语言天赋,完全可以在写作上发展,但奇怪的是,他们往往写不好作文(当然,也有写得很好的)。原因在哪里?

答案是,正是语言的天赋阻碍了孩子真实的表达。相比之下,倒是那些语言天赋不高,甚至显得笨拙、力不从心的孩子,能写出好的作品,因为他们比前者更珍惜语言,更懂得去倾听内心和外部世界真实的声音。

我认为,对于语言潜能好,能言善辩的孩子,我们要善意地提醒他,语言本身的力量绝不会超过真实的思想、感情和真相。真理虽然朴实,但每个人都愿意倾听,语言如果离开了真实的生活和感情,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还应该告诉孩子,不要把虚构当成真实。童话就只是童话,其他文体则仍需要真实的生活写照和真情实感的流露。一旦让孩子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等于给他的语言天赋插上另一个翅膀,让他有能力自由地表达。

我曾经受邀到镇上的某个公立学校,给老师和孩子讲如何写作文。在我谈到上述观点时,一位教拉丁语的老师反问道:“难道我们不应该鼓励孩子去大胆想象吗?”“是的,”我回答道,“孩子需要想象,但在此之前,我们先要教会他如何准确地描述自己和外部事物,如何记录自己的回忆。就像不能让孩子因为题目是快乐而装作快乐一样,我们不能让孩子为了写作文而去编造。”

4.写下自己的真实感受

只有当孩子把写作当成自己的事情时,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才能够得到培养和锻炼。

写作到底应该是一项作业任务,还是一种自我休闲的方式呢?这是每一个孩子,甚至每一位父母和老师都会面临的问题。事实上,尽管孩子是在按老师的题目和父母的要求写作文,但归根到底,写作仍然是孩子自己的事。

只有当孩子把写作当成自己的事情时,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才能够得到培养和锻炼。让孩子自选、自拟题目,是我对小斯宾塞写作训练秉持的一贯做法。之前我也像许多父母一样为他出题,他要么对题目不感兴趣,要么就是写不下去,等到我尝试让他自拟题目时, 他的积极性才被调动起来。因为凡是他自己拟的题目,都是他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比如《蜘蛛的网》《德伯特家的狗》等。更有趣的是,他还写过一篇题为《与斯宾塞先生夜谈》的文章,把我在一天晚上与他讨论“耶稣为什么不逃走”的问题统统写了进去。这些题目和我给他出的《如何成为一个绅士》《我的祖国》等命题作文相去甚远,但每篇都写得真实、生动、有趣。除此之外,让小斯宾塞对写作乐此不疲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对他的鼓励。我鼓励他写他自己想写的内容,等他写完后,我再对其中一些文法、修辞不恰当的地方加以指正。

当然麻烦也随之而来,受我的影响,镇上的许多孩子都开始兴致勃勃地自拟题目写作文,这也引起了一些家长和老师的不解。有一天,邻居沃森太太拿着一篇作文来找我。因为情绪太过激动,她进门时险些被裙子绊住跌一跤:“我的上帝啊!伟大的教育家斯宾塞先生,你来看看,难道这就是你教给孩子的作文吗?”我赶紧接住她扔过来的本子,文章的题目竟然是《我的上帝啊》--这不就是沃森太太的口头禅吗?再看内容,是这样写的:

我的妈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沃森太太,她总是认为我不听话,一点也不喜欢我,很多时候,她的尖叫和恐吓都让我绝望极了。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她说:“你难道想挨一顿揍吗?”我当然不想挨揍,除非她问我想不想要一支冰激凌或者下周想不想郊游,那我一定马上回答她:“想。”不过我也只是想想罢了,妈妈根本不需要我的回答。每当她说“你想挨一顿揍吗”这句话时,就会紧接着死死揪住我的耳朵不放。

她还常说:“你再这样胡闹,我就剥了你的皮!”这句话比上句话还要厉害。要知道,我曾亲眼见过她毫不费力地把一只兔子的皮剥下来,我决不会让她在我身上练习这种技巧!

哦,对了,还有这句:“这是我最后一次警告你!”妈妈,其实我心里明白,在这“最后一次”后面还会有很多次。“你以为你是谁?” 难道我是谁她不知道吗?有时我甚至怀疑, 也许我真的不是妈妈亲生的孩子。“我天天做家务把手指都磨破了,做这些还不是为了你们?” 其实我早就建议她干活时最好戴上手套,可是她从来没觉得我的观点正确过。“你以为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我倒真希望是这样,否则她又会说:“你以为钱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吗?” 还有那句口头禅--“唉!我的上帝啊!” 我一听到这句话就想跑得远远的,难道上帝真是她的吗?

我忍不住笑了起来。 客观地说,这是一篇很不错的作文,虽然观点有些偏激,但语言生动又不乏幽默。我问沃森太太:“你觉得他写得真实吗?” “我平时是爱说这些话--但这也算作文吗?”沃森太太不解地看着我。以我的学识和所受的教育来看,这就是作文,而且是小沃森自己的作文。我相信许多父母看了这篇作文后,在教育孩子方面也会受到启发。

像沃森太太这样想的人有很多,在他们看来,似乎唯有命题作文才是真真正正的作文。可我真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让所有的孩子都写一样的题目?如果他对这个题目所涉及的题材没有体验怎么办?前几年的大学升学考试,由教育大臣出的题目真让人哭笑不得。一个命题是《母亲》,可一些孩子生下来后就再也没有看见过自己的母亲,他们该如何想象自己与母亲的情感呢?还有那些孤儿院里长大的孩子,难道他们也非得写这个题目吗?另一个命题是《我敬爱的人》,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部分都没有敬爱的人,非要他们这样写作,不是等于让他们撒谎吗?虽然我非常理解教育大臣出这些题目的良苦用心,但这无疑是把写作由学生自己做的事变成了为教育大臣或老师而做的事。结果是,即使你是一个写作上的天才,如果碰上了不了解的题目,也有可能被大学拒之门外。

值得庆幸的是,这种蠢事教育部终于再也不干了。现在的作文题目不论从题材还是体裁,选择的余地都大了许多。

5.快乐写作

写作无处不在,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就开始以各种方式来“写”和“作”。

什么是写作?为什么很多孩子一听到这个词就头疼, 而另一些孩子却把它当作一种享受?这里面一定有某种秘密,找到它的孩子受益匪浅,没有找到它的孩子则一直困惑。那么,这个秘密到底是什么呢?答案并不复杂,其实就是对“什么是写作”的回答。“写”是记录, “作”是创作。“写”是把思想感情、事件的发展记录在纸上,“作”是使这种记录有恰当的体裁、形式和文采。如果“写”是求真,那么“作”就是在真的基础上求美,使所写的东西具有感染力、说服力。我认为,做父母和老师的,都应该把这个秘密告诉孩子,就像告诉他们哪些话不可以说,哪些行为是礼貌的一样。写作无处不在,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就开始以各种方式来“写”和“作”。

(1) 摘记。比起日记、周记来说,摘记更随意,孩子可以通过它接触社会、家庭、自然。在孩子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单词之后,我们就应该给他准备一个摘记的本子,鼓励他把平时听到的有趣的故事和新闻以及读到的书,以简单的方式记下来。或者抄录,或者概述。小斯宾塞从 6 岁就开始写摘记,到后来,他的摘记本码起来已经有一人多高,里面的内容包罗万象,简直就像一个大百科知识库。

(2) 墙记。有的孩子对书本很排斥,只要让他在正规的本子上写字,他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相反,倒是在父母禁止的墙壁上,他却会很乐意即兴挥毫。好吧,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就因材施教,让他在墙上尽情地书写。

简单的办法是在墙上固定一个地方,贴上许多纸,上面有一点小小的提示加以区分,比如这里是漫画区,那里是记事区,上面是梦想区,等等,让孩子在各自的区域内尽情去写、去画。天长日久之后,父母会发现墙壁已经成了孩子钟爱的小天地。

(3) 信。鼓励孩子写信也是一种必要的写作练习。

孩子通常都会喜欢收到别人的来信,而想要收到信的最好办法是先寄出信。在英国,很多牧师、神父,还有一些童话作者,他们经常以通信的方式与陌生的孩子交流,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件有益的事情。我也经常收到一些孩子和他们的父母的来信,每天下午4点至6点,是我给孩子们回信的时间,雷打不动。

(4) 日记。孩子用的日记本一定要与众不同。我给小斯宾塞设计的日记本后来被一位商人看中,他成批量地生产这种适合孩子的日记本。这种本子很快就流行起来,大家给它起了个名字--斯宾塞日记本。

(5) 故事本。这是一种神奇的本子,它的封面必须是类似故事书的硬皮,里面必须有插图。孩子们都喜欢讲故事,听故事,这种本子就是鼓励他们把听到的写、画下来,甚至自己创作故事。一般,孩子到七八岁时,就会萌发出一种愿望,想要把自己写的或者是记下来的故事给其他小朋友看。在我的倡导下,德比小镇每年感恩节的前一天都举办讲故事比赛,后来固定下来,成为孩子们上课之余的一项重要活动。每到这一天,孩子们就被他们的父母打扮得整整齐齐,兴高采烈地带着各自的故事本来参加比赛。

(6) 续写指导。所谓续写指导,是指对一些比较宽泛的题目,由老师或父母先写上开头,然后让孩子在每段的提示下填写完整。这虽然看起来有点笨拙,但非常有效。英国许多学校后来都接受了这种方法,甚至开设了续写练习。

当有一天,你发现写作对孩子来说就像走路、奔跑、跳跃、散步一样轻松自如时,你就会发现这一项活动不仅可以开启他们的心智,而且可以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到了这时,写作就不再是一件难懂的事,而只是一项充满快乐的智力活动了。也许人们会发现,我提倡孩子快乐写作就和提倡对孩子进行快乐教育一样,都是立足于孩子的自然属性而提出来的。因为在我看来,没有任何教育方法比顺应孩子自然成长的次序和兴趣更有效果、更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