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应知的100个历史故事
1581600000010

第10章 (九) 百 家 争 鸣

(九)百 家 争 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奇斗妍的局面。春秋战

时期,是中国社会剧变的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

争复杂而又激烈,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激烈的政治斗争和空前的经济繁荣,对各个阶

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

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

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各有自己的态度和主张。在诸侯割据纷争的时代,统治者还无法

推行文化专制主义。所谓“诸侯并争,厚招游学”,各国的国君和大贵族,都招揽大批知

识分子为自己服务,礼贤下士成为社会风尚。当时,士在诸侯之间奔走游说,“合则留,

不合则去”,有相对的自由。收徒讲学的风气也非常盛行,所谓“率其群徒,辩其谈说”

。这就使各个学派有了发展的机会。战国时期的各个学派,人们总称之为诸子百家。各派

各家都著书立说,议论政治,既互相批判,又互相影响,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所谓“诸子百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

、兵家、小说家等。后人把小说家以外的九家,又称为“九流”。俗称“十家九流”就

是从这里来的。

儒家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

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是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

术派别。同时,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

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

道德高尚的人。在政治上,儒家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

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康庄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孟轲作为新兴地主阶级上层的代表,继承并改造了孔学,使之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长远利

益,为新兴地主阶级提出了一幅治

国安民的理想蓝图。他的“万物皆备于我”和“尽心、知性、知天”的世界观和认识论是主

观唯心主义的,他提倡“存心”、“养性”、“至诚”可以“通天”,为儒学的“仁政”

、“德治”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荀况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各家学说的得失成败,进一步改造儒学,使之适应新兴地主阶级

立“天下为一”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需要,用法治补充德治,主张“隆礼尊贤而王

,重法爱民而霸”(《荀子·大略》),提出王霸并用,理法双行的思想。他认为“粹而

王,驳而霸,无一焉而亡”(《荀子·疆国》),王霸二者缺一,必然亡国。他又认为,王

霸二者之中,又以王道为首要,而霸道“远不及”王道(同上)。他批判了传统儒家

的唯心主义路线,提倡“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知有所

合”

,“制明以指实”(《荀子·正明》),确立了一条唯物主义哲学路线,成为先秦最大的唯

物主义哲学家。

在刀光剑影互相残杀的战争年代,各诸侯国要的是土地、人口,要的是霸主地位,儒家所

张的仁政被认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尽管他们为了宣扬自己的学说,周游列国去游说,

却四处碰壁。秦统一中国后,曾“焚书坑儒”,禁止儒学的传播。直至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儒家学说逐渐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主流,并为统治阶级利用,成为统治人民的工

具。

墨家创始人为墨翟。墨翟从事手工业劳动,是小生产阶层的代表人物,虽然做过宋国的

夫,但小生产者的思想体系并未改变。墨家思想体现小生产者的要求,代表小生产者的利

益。墨翟年轻时受过儒家教育,信奉儒家思想。随着对儒家思想的了解,他发现儒家提出礼

乐、厚葬等思想,不利于人民,并和历代圣王的主张背道而驰,就开始创立自己的学说

,反对儒家思想,提出“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非攻、兼爱、天志、

明鬼”十大主张。墨家广收天下门徒,遍布全国各地,大力鼓吹墨翟的政治主张。从此,

儒墨两家开展辩论,揭开了战国百家争鸣的序幕。墨家学派成名之后,墨翟仍然过着十分

艰苦的生活。他衣着破旧,吃着粗粮,工作起来夜以继日,以苦为乐。他还教育门徒要勤

劳节俭,爱护百姓,与农、工、肆之人打成一片。墨家门徒有严格的纪律和严明的组织观

念,团结一心,旗帜鲜明地维护小生产者的利益,反对争夺领土的诸侯大混战,提出:“

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墨子·非命下》)的口号,得到广大小农生产者

以及工商业者的大力支持。墨翟死后,墨家分裂为三派。至战国后期,墨家汇合成两支:一

支注

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

”);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道家又称“道德家”,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

万物的本质、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

,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道家在政治上主张实

行无为而治,反对当时进步的尚贤政治,甚至反对社会的一切文明制度,主张实行愚民政

策,希望回复到无文化的所谓淳朴的原始社会。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

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道家不仅是先秦哲学中的一

个重要学派,而且影响到整个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道家哲学有时被一些

非官方儒学的重要人物改造与继承,如汉代的扬雄、桓谭、王充等;有时为官方儒学所吸

取,如宋明理学;也一度成为官方哲学或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潮,如汉初的黄老学和魏晋玄

学。此外,道家哲学还深深地影响到中国的道教与佛教两大宗教思想的发展。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

、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

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

大成。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

,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

动方略。《汉书·艺文志》著录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

书》和《韩非子》。

阴阳家是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源于上古执掌天文

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为战国时齐人邹衍。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

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

、土、金、水五种元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

源和变化。邹衍综合二者,根据五行相生相胜说,把五行的属性释为“五德”,创“五德

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

名家因以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

。当

时人则称之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在当时

的百家争鸣中,其地位不及儒、墨、道、法诸家重要,对后世的影响也远不及上述诸家,

但它却是战国中期一个非常活跃的学派。当时在社会上出现的盛极一时的名辩思潮,就是

以名家学派为中心而展开的。它曾先后与墨、儒、道、阴阳诸学派展开了论辩。在战国后

期,它还受到了儒家与法家的批评。它的一些哲学命题竟成为当时各家各派纷纷讨论的中

心议题。名家学派在我国逻辑思维发展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名家思想最早萌芽于

春秋时期,其先驱者是当时郑国的邓析。其兴盛于战国中期。在这一时期,产生了两位著名

的名家代表人物,一位是惠施,另一位是公孙龙。他们以擅长概念分析而驰名天下。随着

秦朝的统一,百家争鸣的局面结束了。名家学派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销声匿迹。

纵横家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

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

。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杂家是战国末期的综合学

派。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汉书·艺文志》及颜师古注)而

得名。秦相吕不韦聚集门客编写的《吕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

农家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吏。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

,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孟子·滕文公上》记有许行其人,“为神农之言”,提出贤

者应“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表现了农家的社会政治理想。此派对农业生产技术和

经验也注意记录和总结。《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

篇,被认为是研究先秦农家的重要资料。

此外还有其他学派,在此不一一列举。

总之,思想自由是百家争鸣的真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价值,是文化繁荣和社会健康

展的保证,弥足珍贵。以史为鉴,我们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繁荣社会主义文

化事业,就必须切实贯彻双百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