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看得开是福
15825200000041

第41章 有一种境界叫弯曲(2)

杨修是公认的聪明人,曹操也非常赞赏他的才智,可杨修不聪明的地方,就是老想卖弄自己的聪明,而且卖弄到了曹操头上,曹操写了一合酥,他就说这是丞相赐给大家的,“一合”分明就是一人一口,大家一人一口把它分吃了。曹操在门上写了个活字,他就说丞相嫌门阔,把它拆了。

曹操说今夜的口令是鸡肋,他就说丞相想撤兵了,叫大家打好背包。他把曹操的心思都猜透了,曹操岂能容他,所以就借扰乱军心之名,把他杀了,杨修看似聪明,其实是糊涂。刘备比起杨修要聪明得多,他在曹操那儿,浇地种菜,装出什么也不知道的糊涂样子,曹操对他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他吓得连筷子都掉在地上,像曹操这样精明的人,竟然也没有分清他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可见刘备才算得上是真聪明。其实假糊涂才是真聪明,聪明过了头就是真糊涂了,这就是常说的“聪明反被聪明误”。

糊涂难,指的就是假装糊涂难,特别是由聪明进入糊涂更难,你想你若是把什么事都看得清清楚楚,却要装成什么也不知道的傻子,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要是没有很深的城府,或是没有特别的目的,该是多么痛苦的事。把“难得糊涂”当作座右铭的人,如果他不是看破红尘,那一定是个有着很深心机的人,千万别被他糊涂的假象所迷惑。

有些人表现得精明过人,遇事专爱和人较真儿。但这种人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难以成事。这种人并非真的聪明,只不过是自作聪明。所以做人不妨装装糊涂耍耍滑头,也许事情反倒会办得圆满些。

有个爱缠人的先生盯着小仲马问:“您最近在做些什么?”

小仲马平静地答道:“难道您没看见?我正在蓄络腮胡子。”

胡子是自然生长出来的,小仲马故意把它当作极重要的事情,显然与问话目的不相符合。小仲马表面上好像是在回答那先生,其实并没给他什么有用信息。小仲马自然是懂得对方问话意思的,但他偏要答非所问,用幽默暗示那人:不要再继续纠缠。

倘若一个人如果过分认真,那么必将一事无成。相反,一个人在待人处世中装得迟钝一点,傻一点、糊涂一点,往往比过于敏感更有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小罗奇福特领导的一个小组,中途岛之战前成功地破译了日本人的密码,得到了日军海上作战部署的确切情报,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作战准备。

谁知,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嗅觉灵敏的一名新闻记者得到了这一绝密情报,竟然不知天高地厚作为独家新闻在芝加哥一家报纸上给捅了出来。这样一来,随时都可能引起日本人的警觉而更换密码和调整作战部署。

发生了如此严重泄露国家战时情报的事件,作为美国战时总统的罗斯福却对此置若罔闻,既没有过多的责备和追查,也没有兴师问罪,更没有因此而调整军事部署,而是装作一概不知的糊涂样子。结果事情很快就烟消云散了,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根本没有引起日本情报部门的重视。在中途岛战役中,美军靠“糊涂”得到了大便宜。

糊涂是一个人成功的技巧,当然这是指小事情的小糊涂。如果一切皆明白于心,恐怕会心生烦乱,干扰工作。其实,巧妙地装糊涂更是一种真聪明,显示出智慧,不但给各种烦杂的事情涂上润滑油,使得其顺利运转,也能在生活中充满笑声,显得轻松明快;相反,老实认真只会导致木呆刻板,甚至使事情陷入僵局。

俗话说:真正聪明的人,往往聪明得让人不以为其聪明。这句话的本意不也就是难得糊涂的内涵吗?聪明的人表面愚拙、糊涂,实则内心清楚明白,这不是一种更为高明的处事艺术吗?

“糊涂”常可使我们心境平静,无欲无贪,正如“值利害得失之会,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则起趋避之私”一样。没学“糊涂”学之人终于在凡尘世中不得安宁矣。

心理解脱:

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许多事情非要寻出个究竟,有时也是不现实的,倒不如多一点“糊涂”少一点执拗,何尝不是另一番开朗、超脱的生活风光呢?

5、忍让也是一种境界

忍让是种宽广的胸怀,一种雅量和美德,更是一种人生大智体现。

记得古代有位名贤,族人与邻里因墙界纠纷互不相让,写信向他诉说求助。他不以身居高位而仗势欺人,反而复函族人劝喻:“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从而化怨为睦,成为美谈。

在人际关系中,还有不少类似的语言,如:“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门前留三尺好走路,身后留三尺好退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这里,忍让不是软弱或无理,而是一种顾全大局、维护和谐和高尚品德。《将相和》中蔺相如便是榜样。

当你手握足以致人哑口无言的权柄,身处令人赞不绝耳的高位,而面对尖锐的批评逆语,你是否能够做到不怒目横扫、暴跳如雷呢?

《尚书》说:“必定要有容纳的雅量,道德才会广大;一定要能忍辱,事情才能办得好!”如果遇到一点点不如意,便立刻勃然大怒:遇到一件不称心的事情,立即气愤感慨,这表示没有涵养的力量,同时电是福气浅薄的人。所以说:“发觉别人的奸诈,而不说出口,有无限的余味!”

应该承认,有些高贵品格是普通人毕生企望但仍根本不可能达到的;可人的雅量却是完全能够通过修炼而得到甚至可做到“随心所欲”的。不信?只要自己有意识地试一试就行。

人在生活中难免与自己十分讨厌的人偶然狭路相逢,尽管有人可以装作很随便的样子,竭力扮潇洒样扬长而去。但很多有雅量的人不会那样去做,而是没有丝毫装模作样地缓缓笑迎着对方漠然的脸孔和布满疑惑的眼神,坦然地挨肩而过。这些人轻松地抹去了粗鲁的伤害与侮辱的阴影,用友好的阳光装满了雅量的酒杯。小抿一口,自是清香浓烈。当不期而遇的挫折、误解、嘲笑等等迎面而来时,相信并依靠自己的雅量吧,耶是驱逐并能够战胜这一切烦恼和痛苦的忠实朋友。

忍让不仅仅是一种雅量,更是一种智慧。

唐朝著名开国功臣李靖,曾任隋炀帝的郡丞,他最早发现李渊有造反图谋天下之心,就向隋炀帝参奏揭发。李渊灭隋后想起此事,欲杀之而后快。李世民认定李靖有才,再三请求留他一命。后来,李靖驰骋疆场。攻伐征战,安邦定国,为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宛城之战中,大将典韦为救曹操,力战群敌,身负重伤,悲壮地死去。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在战斗中丧命,他自己也被暗箭射中,败局可谓惨不忍睹。因此他与对手张绣可以说是仇深似海。但当张绣经贾诩劝导投奔曹操时,曹操拉着他的手:“不要把以前的怨隙记在心上。”谈笑之间泯恩仇。曹操不但没杀张绣,反而拜他为扬武将军,并与之结为儿女亲家。张绣在曹操的感召下竭心效力,为曹操打败袁绍统一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

李世民打败定扬可汗刘武周后,刘的将领尉迟敬德、寻相等都投降了。没多久,寻相等人又叛变逃跑了。所以李世民的部将们怀疑尉迟敬德,把他关了起来。

李世民说:“尉迟敬德如果要叛变,难道还会在寻相之后吗?”他不相信尉迟敬德会叛变,就叫人把他放了,并且给他很多金子,对他说:“男子汉大丈大看重情义,希望你不要把小小委屈放在心上,我决不会相信谗言而加害忠良之人的,你应该理解我。如果你一定想走,就拿这些金子做盘缠去,略表我们这段时间共事的情谊吧!”

就在当天,李世民外出打猎,只带了少数人马,不料遇上另一个对手郑王王世充率领的万余兵马,被团团包围了。郑王手下大将单雄信举起武器直奔李世民。在这危急时刻,尉迟敬德飞马而出,扬鞭把单雄信打落马下,保护李世民突出重围。李世民问尉迟敬德:“您为什么要这么做?”尉迟说:“这是我报答您对我的信任啊!”

张伯伦在担任英首相期间曾再三阻碍丘吉尔进入内阁,他们政见非常不和,特别是在对外政策上存在很大的分歧。后来张伯伦在对政府的信任投票中惨败,社会舆论赞成丘吉尔领导政府。出入意料的是,丘吉尔在组建政府过程中,坚持让张伯伦担任下院领袖兼枢密院院长。他认识到保守党在下院占绝大多数席位,张伯伦是他们的领袖,在自己对他们进行了多年的批评和严厉的谴责之后,取张伯伦而代之,会令他们许多人感到不愉快的。为了国家的最高利益,丘吉尔决定留用张伯伦,以赢得这些人的支持。

后来的事实证明,丘吉尔的决策非常英明。当张伯伦意识到自己的绥靖政策给国家带来巨大灾难时,他并没有利用自己在保守党的领袖地位刁难丘吉尔,而是以反法西斯的大局为重,竭尽全力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对丘吉尔起到了极大的配合作用。

“容人之仇”的感召力和震撼力之强大,非一般策略所能及。它往往能激发对方的感恩之心和内在潜力,不但死心塌地而且还非常卖力为自己效劳。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写过一段名言:“没有永久的敌人,也没有永久的朋友,有的只是永久的利益”他一生都在奉行着这句话,在用人上也是如此。丘吉尔作为保守党的一名议员,历来非常敌视工党的政策纲领,但他执政时却重用了工党领袖艾礼,自由党也有一批人士进入了内阁。更值得称道的是,他在保守党内部,对前首相张伯伦也没有以个人恩怨去处理他们的关系。他不计前嫌,很好地团结了他们,显示了他的胸怀和高明的用人之术。

让人不是怕人,而是一种风度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