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看得开是福
15825200000045

第45章 像白云一样自由自在(1)

人们都向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人生。就像林中鸟、水中鱼那样生活着。虽然前进的路上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坎坷和荆棘,但我们还是宁愿我行我素,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人生在世,短短数十寒暑,如何让自己活得自由自在,这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人有钱有势,有名有位,乃至儿孙满堂,但是却活得不自在,这样的人生没有幸福可言:人生只有活得很自在,才会幸福。观世音菩萨有一个名号叫观自在,因为他能观人自在、观事自在、观境自在。所以,我们要像观世音菩萨那样,时时观照自己,观照自己的心,看看心自在不自在,心觉得很自在,这就是幸福快乐的人生。

1、让自由成为人生的序幕

自由是多么地可贵。因此,不要轻易放弃自己应该拥有自由的权利。让自由成为人生的序幕。

时下,“自由”二字使用的频率很高。孔夫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自由不单是指人的神情、行为举止和风貌,主要指人内在的气质。唐代诗人李白有诗曰:“右军本清真,涌洒在风尘。”就是赞颂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气质高洁质朴。

自由也不是对人对己不负责任、无所顾及。实际上,自由是一种修养,是成熟的表现。诗人白居易有诗曰:“行止辄自由,甚觉身自由。”丰富的社会履历和实践经验,使人变得成熟老练,能做到理智行事,“行止辄自由”。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羡慕的口吻说:“某某人活得真自由。”自由并不是说万事如意,没有任何麻烦,而是指一种心境、胸怀。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难事,如果能做到胸襟坦荡,拿得起、放得下,永远保持平静、轻松、豁达的心境,能不自由吗?

庄子曾经做过一个梦。梦中,有一群自由快乐的蝴蝶,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一会儿飞到草丛中,一会儿飞到花蕊上。庄子产生了羡慕之情,竟然也变成了蝴蝶,到处遨游,自在极了。在现实生活中,他也努力追求精神自由,借以达到“与道为一”的逍遥境界。他对自由的追求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对永恒的宇宙根本规律的执意探索、归依、同体;一是对现实社会的冷峻审视、超脱和绝离。

《史记》中记载,楚威王听说庄子很有才干,专门派出两个使者带了重礼,请他前往楚国为相。当时,庄子正在濮水上钓鱼,“持杆不顾”地说:“干金、卿相的确是重利尊位,但这就好像被人钳制、利用而悬挂在庙堂上的乌龟一样,我宁可自由自在地爬行在烂泥里,图个精神快乐。”

森林里住着一群小麻雀和一只小八哥,生性爱唱的八哥一天到晚唱个不停。后来,又飞来一只夜莺落户森林,生性爱唱的八哥同样一天到晚唱个不停。小刺猬对八哥说道:“在小麻雀面前,你确实算得上歌唱家,可在夜莺面前,你不知道你那声音难听得跟乌鸦叫一样,还成天唱些什么?”八哥回答说:“我在小麻雀面前唱,不是为了想表现自己;在夜莺面前,我也不会因为自己声音难听而把心中要唱的咽到肚里。”

不卑不亢,从容面对,对自己的感觉负责,不要在乎别人说什么。只有自己才清楚自己真正的需要。想唱就唱才能唱得响亮,才能获得心灵的自由和轻松。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从小就在父母的束缚下成长,所以,孩子们都渴望着早一天长大成人,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自由的天空。

在《自我实现之路》一书中,曾有这么一段叙述:“父母的价值观及行为态度为子女外在行为的本源,主要包括被双亲所认可的态度与行为。父母的外在行为对子女的影响,表现在子女对他人的偏见、批评、相处等方面,而父母对子女内在心理的影响则来自幼时其“父母”之命所留下的价值观及评价。”

每个人从小就在父母的教诲下长大的,一生受其影响。所以我们长大的时候,但每每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母亲的教诲仍会不时在我的耳边响起:“不可以这样做!”“既然决定了就放手去做吧!”然而,事实上并不是因为那是母亲说过的话,所以就特别记得住,而是我们从小就把父母的教诲当作是一种习惯,在不知不觉中保存在记忆里。

詹姆斯与约翰果德之所以会提出“人生的剧本”这么独特的说法,是因为他们认为,人的心里面都存在着一本无形的生活剧本,而每个人都根据自己剧本中的剧情在生活。他们曾说过:

“人从一诞生即揭开了他人生剧场的序幕。剧本中的指示,是透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然后使子女融入该父母心目中理想的自我意识之中。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习如何扮演英雄、女主角、恶棍、牺牲者、救助等各种不同的角色,并下意识地找寻那些可以扮演与自己敌对角色的人。”

换句话说,我们每天都是按照父母所写的剧本在生活,而且绝大部分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进行。大部分人在成长过程中总是受其父母所编的剧本影响,努力半天逐渐成为他们所期望的那种人。

其实父母亲传达给小孩的讯息未必全都是正确的,有可能当时他们所传达的讯息,只会造成小孩子自暴自弃的心理。这样一来不但会使小孩变得性情乖僻,甚至因而误入歧途。

人类从呱呱坠地开始,即具有存在的自由以及成为胜利者所应具备的能力。并运用他人(包括自己的父母)所给与的各种讯息和剧本,将之融入自己的想法与计划之中,然后继续自己的人生路程。

心理解脱:

人生的剧本应该由自己来编写与导演,如此才能真正走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路,才能生活在宽广和快乐的海洋之中,像水中的鱼儿一样自由自在。

2、放飞自己的心情

放飞自己的心情,让自己的心呼吸新鲜空气,抛开一切烦恼,尽情的享受生命吧!

人生旅途需要走的路会很长很长。艰难地走,崎岖坎坷的路,没有目标,也就没有尽头。快乐地走,“把黄连当哨吹——苦中作乐,”潇潇洒洒奔向成功。

走路的人,总要经历过一些雷雨交加的日子。风和日丽固然让人喜悦,但在泥泞中跌打滚爬,才能让人真正体会到“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豪气,才能领悟到生活的真谛。有坎坷、有沼泽、有山川、有大河,可是,不管怎样,我已经“从这林中走过”。

且歌且行,乐观豁达的人,能把枯燥的行程变得富有情趣,能把艰难的攀登变得轻松活泼,能把孤独的旅程变得甜美珍贵。

且歌且行,融入自然,享受生命,品味生活。

人在旅途,总会“拾捡”到好多的故事,自己的,别人的。

这些故事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感悟和一些思索,人间的智慧由心而生。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我们走了多少崎岖的路,而在于我们从中感悟到了多少哲理。这些亘古常新的人间智慧将帮助我们认清真正的人生和真正的快乐。

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心里种下一点快乐的种子,这些快乐的种子可能是一些爱好,一点信心,一个理想,或一些名人先知的格言——它们都可以帮我们在受到打击或挫折的时候,重新获得支持自己的力量。无论我们受到的打击有多么严重,只要我们能保持自己内心这点平静,就不会真的受到环境的伤害,就可以随遇而安。

人与生俱来就是平等的。能力强的人,应该帮助能力弱的人。除了那些没有行动能力的人,每个人都有权利表现自己的才能。从事适合自己的工作,享受工作的乐趣,靠劳动所得生存。有能力的人,靠能力所得,过优裕的生活,完全是应该的。因为在能力的背后,他付出的艰辛也是巨大的,在基本能够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里,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如果还能把自己所得的剩余部分、帮助能力差的人,施舍给失去了行动能力的人,这将是一个公平的充满爱心的健康社会。

澳大利亚作家安德鲁·马修斯说:“每人都希望自己是快乐的,可我们都太忙了,都把快乐这事给忘了。对很多人来说,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在平凡而简单中寻找一种乐趣。”他认为,“不是每个人每时每刻都是快乐的,大家都有伤心、低落、失望的时候,重要的是我们能从失望和绝望中走出阴影。快乐有两种:一种是哗众取宠的快乐。另一种是你内心深处真正感到快乐——你在做一些很有意义、对他人有帮助的事情。”

我们不要把快乐全部寄托在别人身上。因为别人只能有限度地了解和帮助我们。而事实上,这个世界上锦上添花的人总比雪中送炭的多。如果你表现得很坚强,别人就都能来鼓励你。如果你软弱,就很少有人会来扶助你了。

快乐不能仰仗旁人,而只能依赖自己。我们不能希望由他人的帮助获得快乐。如果自己没有适当的自处之道。则苦恼一定会时常跟着我们,所以,我们必须训练自己,使自己在即使没有家人,没有朋友的情形下,仍然能够坚强快乐地生活下去:使自己在失望,灰心的时候仍然能够建立起希望和信心。

我们生活里的事情,可能有90%都是对的,只有10%是错的。如果我们要快乐,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集中精神在那90%对的事情上:而不要理会那10%的错误。假如我们想要担忧,想要难过,想要得胃溃疡,我们只要集中精神去想那10%的错事,而不管那90%的好事。

你和我,每一天,每个小时,都能得到“快乐医生”的免费服务,只要我们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所拥有的那么多令人难以置信的财富上——那些财富远超过阿里巴巴的珍宝。你愿意把你的两只眼睛卖一亿美金吗?你肯把你的两条腿卖多少钱呢?还有你的两只手,你的听觉,你的家庭。把你所有的加在一起,你就会发现你现在拥有的一切绝不会就此卖掉,即便把洛克菲勒、福特和摩根三个家族所有的黄金都加在一起也不卖。

心理解脱:

大自然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它把阳光和雨露毫不吝惜地洒在每一个人的身上,让我们放飞自己的心情,尽情地去亨受每一伤温暖和明媚吧!

3、给心灵放个假

人要适时地给自己减压,给大脑放个假,让自己的生活更轻松。

在生活中,面对着各种各样不合自己心意的事,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是坦然、磊落、轻松地对待,还是谨小慎微,抬头怕顶破天,走路怕踩到蚂蚁呢?值得告诉大家的是,不要让自己长期候,给自己的心灵放假,轻松自在地活着。

一天,学者率领诸弟子走到街市上,整个街市车水马龙,叫卖声不绝于耳,一派繁荣兴隆的景象。

走出一程后,哲学家问弟子:“刚才所看到的商贩中,哪个面带喜悦之色呢?”一个弟子回答道:“我经过的那个鱼肆,买鱼的人很多,主人应接不暇,脸上一直漾着笑容。”

弟子的话还没说完,学者便摇了摇头,说:“为利欲而高兴的心虽喜却不能持久。”

学者率众弟子继续往前走,前面是一大片农舍,鸡呜桑树,犬吠深巷,三三两两的农人穿梭忙碌着。学者打发众弟子四散而去。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学者又问弟子:“刚才所见到的农人之中,哪个看起来更充实呢?”

一个弟子上前一步,答道:“村东头有个黑脸的农民,家里养着鸡鸭牛马,坡上有几十亩地,他忙乎完家里的事情,又到坡上侍弄田地,一刻也不闲着,始终汗流浃背,这个农民应该是充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