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静生活
15828200000051

第51章 静心训练——一切修为法,皆能落脚生根(1)

伟大志士,多少道德高尚之人,都注重以修心养性之道。而如今我们更加需要“静心”。

什么是静心?就是心灵的宁静。心灵的宁静不是“心死”,不是“无欲无念”,不是泯灭头脑与思想,而是生命的最佳状态,空灵中孕育着生命力的爆发!心静则世界静。

面对他人的嘲笑、讽刺,我们需要“静心”;面对他人一个个尖酸、刻薄的眼神,我们需要静心;面对人生的挫折,我们需要静心。

“静心”让我们学会了成熟、处事的方法,“静心”让我们学会了面对困难,赋予敢于挑战的勇气、信心和力量。

“静心”需要呵护、需要培养、需要滋润、更需要忍让。“静心”是心灵的升华、是心胸的博大。如果一个人没有静心,那么他就难以走向成熟,难以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考验,难以成功。

如何静心,著名学者欧阳曾提出静心三法:

其一:心淡。

心大气自和,心淡气自平。一个人急功就利,像猴子一样上窜下跳,慌忙得屁股都发红,往往是因为缺乏平淡的意趣。如果能时不时地把心放冷淡一些,在社会能少许多抵牾,在自己能添许多吉祥。

战国时候,赵国有一位大将军叫廉颇。上过小学的人都知道他“负荆请罪”的故事,上过高中的人都知道他“尚能饭否”的典故,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感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故事。

长平战败,赵王问责,廉大将军一时失势,原来的门客纷纷离走,一个也没有留。没想到不久,赵王又重新启用廉大将军,原来的门客又一个个回来了。此情此景,廉颇不禁感慨万千,长吁一声道:人怎么这样劣呀!情比纸薄。一个门客就此回答说:您现在才知道呀!人皆势利,交如市道。你有势,我们就来;你没势,我们就走。这是人情常态,人世常理,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看破红尘心意淡,这没什么问题。可怎么样才能够看破红尘呢?佛家提供了一个方便法门——“不净观”,这在全世界也恐怕是我佛如来独家供应。所谓不净观,即通过观想人身之不净而除种种不良想法,其内容有二:一者观自身不净,有九个方面:死想,胀想,青瘀想,脓烂想,坏想,血涂想,虫啖想,骨锁想,分散想;二者观他身不净,有五个方面:种子不净,住处不净,自相不净,自体不净,终竟不净。总而言之,不净观也就是想这一具血肉之躯不值得爱恋。

食色性也,色欲恐怕人心中最难平淡的,这正是不净观的用武之地,不妨学古人如此这般地问问自己:“屎尿渠,脓血聚,算来有甚风流处?”这样一问,好色之心往往一下子就直坠青云之志,化作一阵冷烟散去。蒋介石当年屡感斗色欲之难,以至感叹:“嗟乎!情之累人,古今一辙耳,岂独余一人哉!”要是蒋公知不净观一法,或许立竿见影。

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说过这样一句话:女人裤腰带以上属于上帝,裤腰带以下属于魔鬼!此话不但非常有趣,而且甚是有理,看来莎翁还真是个非凡人物。道家有所谓“还精补脑”的说法,意思是说人的能量应该尽可能地持中养和。其实,纯粹从享受上讲,人最美好的享受不是尽兴——尽兴就意味着“而归”了,而是若即若离,似有若无,而这样的境界恐怕正属于女人裤腰带以上。一个男人如果能做到在女人裤腰带以上尽兴而归,这恐怕是最好的,既享受了,又制了色性。如果你是信仰道教,就更是“还精补脑”了。遗憾的是,当今世代,人皆不知爱惜精神,反以纵欲逞欲为乐,殊为可惜!

中国古代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一部诲淫的书,有专家学者尽管认为这不是一部淫书,但也说不出一个正当的所以然。张竹坡在评点《金瓶梅》时,说满篇的热闹中看出的全是个“冷”字。这算是读懂了,《金瓶梅》其实是要在诲淫中诲道,目的是使人的色欲能够冷下去,而不是狂躁起来。

所谓心淡,也可以说就是宠辱不惊,辱来时制怒,宠来时制喜。众所周知,足球是巴西的国魂,在巴西人的心目中有神圣的意义。1954年,就在巴西的男女老少一致认为该国足球队能荣获世界杯冠军时,巴西足球队却意外地输给了法国队。球员们懊悔至极,在他们回国时,他们发现人群中有两条横幅格外引人注目:

“失败了也要昂首挺胸!”

“这也会过去!”

四年后,巴西足球队不负众望赢得了世界杯冠军,当球员们的专机一进入国境,16架喷气式战斗机立即为之护航。专机降落后,迎接的人群超过了100万。这是多么宏大和激动人心的场面!人群中也有两条横幅格外醒目:

“胜利了更要勇往直前!”

“这也会过去!”

无论是荣是辱,都会过去,这就是心淡。我们前文说过,天下无有不好的人,亦没有不好的事。我们也可以说,天下无有忒好的人,亦无有忒好的事。正如有首歌所唱的那样,平平淡淡才是真!

在制怒和制喜之间,人们一般是注意到制怒,当年林则徐即在自己的书房内特书“制怒”二字,而不知道制喜比制怒更重要。事实上,我们这个世界有更多的事不是坏在怒发冲冠上,而是坏在沾沾自喜上。这就要求我们在顺利的时候、在成功的时候、在安康的时候、在兴奋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冷淡我心,多给自己当头棒喝,倒扣一盆冷水,居安思危,“盛时预作衰时想”。

从表面上看,林彪算是个心淡的人,因为他几乎都是一幅没有表情的样子。一位周恩来总理身边人员曾经这样回忆说:我跟随总理几十年,见林彪时候不少,没见过他雷霆震怒的样子,只见过一次无声的笑,嘴角刚绽出笑纹,手已经捏住下巴,这个画面还被记者拍过照,说是抢到了林彪笑的镜头。

杨澜算是个非常成功的女人,却似乎有着冲淡的人生意趣。她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大概是由于经常要接受媒体采访,她给孩子们分别叫了一个非常有哲理的“假名”,一个叫“无所谓”,一个叫“无所惧”。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凡事无所惧和无所谓,那差不多可以像诸葛孔明那样摇着羽毛扇,呤唱“我本是卧在龙岗上一闲人”了。反之,如果一个心里面老是颠倒梦想,即使他表面上看起来淡,那也不是什么真的淡。

为着成就心淡,要多读历史书,历史书记载着人类的过去,好人好事有之,坏人坏事有之,恶人恶事有之,人情冷暖有之,世态炎凉有之,成王败寇有之,翻云覆雨有之,历史简直是一个大垃圾筐,写尽人心百态,多读自然“心灰意冷”,多读自然“看破红尘”。

为着成就心淡,另有一个偏方:时常想像自己是一头“冷血动物”,血很冷很冷,在血管中缓缓地流淌着,永远也波澜不兴。

其二:心断。

心大气自和,心淡气自平,心断气自定。静的一个反面就是乱,一下子这样,一下子那样,徘徊不定,这就是乱——简言之,乱就是不断。常言道“当断不断,必遭其乱”,一旦心断,自然不乱。

在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不是能量不凝聚,而是能量被无端地消耗。这里面的大头可能就是犹豫不决,它最容易消耗能量。有人把犹豫不决之病比方为“心理上的瘟疫”,这是非常贴切的。鲁迅先生反对写文章十步九回头,道理恐怕也是秉于此。

某些痴男怨女常常会遭遇不敢大胆示爱的毛病,痴男可能会这样想:“我年轻,相貌英俊,知识渊博,谈吐幽默,体格健康,我非常喜欢她,可不知怎么,一到她那儿,我总是下不了决心,我的经验太少了。”怨女可能会这样想:“我年轻,脸蛋漂亮,身材苗条,懂得两种外语,弹得一手钢琴,我早就恋上他了,但是让一个姑娘首先承认这一点,实在是有点难为情,还是等他自己去猜吧。”这样的你一想我一想,一对俊男美女就可能变为一对孤男寡女。这里面的病根也就是犹豫不断,该出手时不出手。

心理调整讲究一个一念代万念。平常时候的一念代万念是什么呢?这就是果断!何谓果断?果断就是一念代万念的那把刀。许世友将军是一个果断的人,做事雷厉风行的。l941年3月15日,许世友率部攻打大牙山。将军为部队作动员,寥寥数语。他说:“只许进,不许退。动摇军心,杀头。消极避敌,杀头。见死不救,杀头。临阵逃脱,杀头。”是役,大捷。

人之所以不果断,往往是因为恐惧。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曾说:“人惟一需要恐惧的便是恐惧本身。”这话太对太正确了,恐惧的确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来由的东西。

孩子怕一个人走夜路,但父亲巧妙地让孩子克服了。

父亲问:你怕什么?

孩子答:怕黑。

父亲问:黑有什么可怕?

孩子答:黑总是像有鬼似的。

父亲问:你见过鬼吗?

孩子笑笑说:没。

父亲问:那现在你敢独自走夜路了吗?

孩子低头:不敢。

父亲问:还怕什么?

孩子答:路边有一片坟地。

父亲问:坟地里有什么声音或鬼火之类吗?

孩子答:有虫叫,没鬼火。

父亲问:白天的虫中与夜里的虫叫有什么区别?……

一路上下来,孩子最后终于无怕了。

其实,我们的许多恐惧与孩子怕一个人走夜路雷同,无根无据,空穴来风。

为着成就心断,要养成勇于行动的习惯。不要老是待在那儿发呆,就像拿破仑说的,先投入激烈的战斗,然后再见分晓。

其三:心知天命。

心大气自和,心淡气自平,心断气自定,心耐气自凝,心知天命气化神。

如果一个人的富贵功名福禄寿乃至于一切都不是由你决定的,而是由冥冥之中的天命决定,那你还有什么想法呢?没有想法,还能有什么想法呢?此心释然,听天由命——这正是静!当然,如借用宗教的说法美其名曰,这就是皈依,把自己奉献出来,皈依佛,皈依道,皈依天命,皈依基督,皈依真主,一言以蔽之,皈依于静。

南怀瑾先生常常说,真正的哲学家不是那些须发皆白的学院老头,而往往是那些村老野夫。此说甚好,村老野夫们虽没什么哲学理论,但他们认命,凡遇不可抗拒之事,就一个“命”字了之,这不正是真正的哲学吗?我们很多人之所以纷纷扰扰忙忙琐琐戚戚,其心无片刻之安,即在于没有天命之心,不知命,不认命。

在电视剧《浪迹天涯》中,主人公秦涧泉(吴若甫主演)演得可谓超级精彩,特别有静气。秦涧泉的超级静魅来自何方呢?他有这么一句在重要时刻会自然而然冒出来的话:“我是个随遇而安的人。”此话太好!

怎样才能随遇而安?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知天命者肯定能随遇而安。当车晚点时,他安安静静;当朋友失约时,他安安静静;当家人生气时,他安安静静;当被人误解时,他安安静静;当遭人唾骂时,他安安静静;当出击时,他安安静静;当退守时,他安安静静;当胜利来时,他安安静静;当失败到时,他安安静静;甚至当他遭遇生死劫难,他也安安静静,他时时刻刻都安安静静,其气时时刻刻不在凝聚之中。

中国民间另有一句与天命相关的话——“大富由命,小富由勤”,意思是说,真正的大富不是人为刻意打造的,而是天生就的。不管是不是存在天命,但“大富由命,小富由勤”的说法大抵是不错的。

2001年10月,当美国耶鲁大学300周年校庆时,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甲骨文”的行政总裁、世界第四富艾里森应邀参加庆典。在这个喜气洋洋的时候,当着耶鲁大学校长、教师、校友和毕业生的面,艾里森“爆发”了一番惊世骇俗的言论。

所有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名校的师生都自以为是成功者,实际上,你们全都是loser(失败者),因为你们以在有过比尔·盖茨等优秀学生的大学念书为荣,但比尔·盖茨却并不以在哈佛读过书为荣。

艾里森这番话令全场听众顿时目瞪口呆。至今为止,像哈佛、耶鲁这样的名校从来都是令几乎所有的人神往甚至敬畏的,他居然敢把这一些骄傲的名校师生称为“loser”——失败者。艾里森也太轻狂!他的话还没完呢,我们接着听:

众多最优秀的人才非但不以哈佛、耶鲁为荣,而且常常坚决地舍弃这种荣耀。世界第一富比尔·盖茨,中途从哈佛退学;世界第二富保尔·艾伦,根本就没上过大学;世界第四富,就是我艾里森,被耶鲁大学开除;世界第八富戴尔,只读过一年大学;微软总裁斯蒂夫·鲍尔默在财富榜上大概排在十名开外,他与比尔·盖茨是同学,为什么成就差一些呢?因为他是读了一年研究生之后才恋恋不舍地退学的……

岂只是轻狂,当着耶鲁大学校长、教师、校友、毕业生的面,艾里森也太不给人台阶了。不过,艾里森并非不通人情世故,紧接着,他对自尊心受到伤害的耶鲁毕业生们进行了“安慰”:

不过,在座的各位也不要太难过,你们还是很有希望的,你们的希望就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学习,终于赢得了为我们这些人——未读大学者、退学者、被开除者——打工的机会。

艾里森所说的可以说是对“大富由命,小富由勤”的一个绝佳注解,勤就只能够小富,管你本科毕业还是研究生毕业。

在历代儒家诸圣贤中,曾国藩的天命观是表述得最明白的,也是最堪取的。一方面,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功名富贵是天命决定的,反复声称“命运作主”是“余素所深信”。道光二十四年,曾国藩在致四位弟弟的家书中写道:“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作主。”包括他一生最大的建功——打败太平天国,曾国藩都认为是上天命中决定,就此一事,他还与他最小的弟弟曾国莶——湘军攻打南京的主帅——进行过论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