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事必起于点。对个人来说,成功都是从点上开始的。如这本书有没有看点,这个人说话有没有观点,那个人吹牛有没有侃点,这是强调什么?当然是强调点的重要。
麦当劳只卖快餐一个点,可口可乐只卖可乐一个点,娃哈哈只卖饮料一个点,同仁堂只卖药一个点,全聚德只卖鸭一个点,蒙牛只卖牛奶一个点,迪尼斯只卖儿童乐园一个点。孔子只讲“仁”这个点,老子只讲“道”这个点,佛陀只解决“苦”这个点,毛泽乐只为了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个点,北京只做文化中心这个点,上海只做经济中心这个点,西安只做古都这个点……
千仞高山,起于垒土;无边汪洋,积于点滴。参天巨松,始于种子。自然界的一切一切,都无不是从点上开始。家庭始于单个的人,企业始于老总。人类社会的一切一切,都无不是从点上开始的。没有这个原始的点,没有这个起点,那么,人生的一切成就都是扯蛋,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树。
由此看来,天下大事,无不起于点。
人,都是在点上一步一步卓越起来的;企业,也同样是在点上日积月累而铸就出辉煌的。总之,一切的成就都只可能从点上开始。 这天下研究卓越之道的人不计其数,我也是其中一位。许多人告诉你某个人的成功经验,过分地宣扬个人力量的伟大,我则不同,我是用批量筛选法,在超大时空背景中去研究人卓越的核心规律。
我在本书中是将中国500强的老总的卓越经验,放在一个大筛子里筛,先是有几百条成功经验,随着一步步筛选,最后只剩下四个卓越的关键因素,即“对手战、差异战、声音战和集中”,这500位总裁中的成功没有一位是不符合这个“3+1=卓越”的战略模式的人。若不符合,几乎都难以成功,就算一时偶得成功,但也是难以维继长久的。
不过,在“3+1=卓越”的模式中,无论是对手战、差异战,还是声音战,若要彻底执行到位,那都少不了“集中”这个最关键的因素。
因此,本书不谈那个“三”,只谈那个“一”,只谈成就卓越人生的“集中”之道。
我为了抽离出中国500总裁的集中智慧,先后参考了古今中外的3000多本相关或有点相关的书籍。
前面说过的毛泽东,可谓是“集中”的集大成者。他的“集中优势”无论是在土地革命时期的反围剿战争中,还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都取得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的“人民战争论”更是将“集中”从军队扩展到了全民,相对于国民党和日本侵略军的集中来说,真可谓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再来看看西特勒的集中之道。他将集中阐发为“闪电战”。快如闪电,若没有高度的集中,又怎能做得到呢?他能在那么短的时间横扫欧洲,足见其集中的力度是非常之强的。
纵观古今,又有哪一位卓越人士不是深谙集中之道的。
中外500强除了及个别的企业(GE公司)之外,几乎都是靠集中而在短时间内取得成就的。作为一个老总来说,战略要集中,管理要集中,投资要集中,研究要集中,生产要集中,品牌要集中,传播要集中,传道要集中,或则,就有可能战线太长,力不从心,最终导致后劲不足。
中国文化是王者文化,是都想当王的文化,是一鼓作气的文化,所以,许多人被迅速壮大,被盲目扩张,盲目的膨胀欲所驱使而四方出击,最后多因本力不够而失败的案例简直太多太多。秦池、德隆、爱多、三株、巨人、飞龙等无数企业,都是因受王者文化干扰而盲目多方出击而导致失败的,这是“先烈们”血的教训。
作为个人和企业,若要想尽快出人头地,那也得兴集中之道。否则,也会因力量分散而一事无成,劳而无功。目前,流行的定位主义、专业主义、抓大放小、目标致上、速度致胜、焦聚原理等等,都在说同一个意识——集中。不集中,不足以成就任何大事。
为什么要集中呢?
因为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力量有限。就一个人来说,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能力有限,资源有限,资金有限,关系有限,信息有限,等等,正因为有如此多的有限,你自然就成了太有局限的人了。因此,就你那一点点有限的资源,自然只可能干成一点点小事了,自然也只可能先从一个点开始了。
许多有能力的人不成功不卓越,主要是因为他还没有集中。我有许多朋友,他们有学历,有资历,也勤奋,就是没有什么大的突破,我们经常在一起聊天,我总是给他们一个关于“集中,再集中”的建议。
我经常对他们说,许多大师都是先在点上创造出卓越的。国内有许多只写好一篇文章的大作家,只讲得好一堂课的顶级演讲家,只演得好一场戏的大演员,只知道一点的大学者,只唱得好一首歌的大歌唱家,只做过一件事的无数成功卓越人士……
这说明什么?说明一个人只要能集中一次,能集中在某个点上干出点成绩,你就能迅速出名,迅速功成名就,就这么简单。
人不集中,必将一事无成的。企业不集中,必将一无所得。
因为,纵观古今,横看当世,又有哪一个卓越人士不是因为懂得了“集中”二字而功成名就的?
《大学》在开篇就说了,一个人的成功应当这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静,静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止”是一切成功的开始,不止,自然会一事无成。
这个止就是指集中做好一件事,集中做透一件事。天下的好事那么多,你不可能全做完;天上的麻雀那么多,你一手也抓不了两只。你只有选择一个属于你的点开始集中力量进攻,把那个点打造成为一流,你不就成了吗?
总之,集中是大地上最直白的真理。河流是因为雨水的集中,高山是因为泥土的集中,学校是因为学生的集中,城市是因为人群们的集中,高楼是因为钢精水泥的集中,公园是因为花草树木的集中,道路是因为脚印的集中,专业是因为知识的系统集中,分工是因为工种不同的集中,生命是能量的集中,企业是人、财、物的集中。
集中可谓无处不在,它是世上最有效的聚积之道,是最直白的成事之道。谁不集中,谁将陷入散乱;谁不集中,谁将一事难成;谁能集中多少,谁就能创造出多大的人生和辉煌!
所谓集中,当然也有级别之分,集中首先就是在点上的集中,而后才是在线和面上的集中。由此看来,我们什么都不缺,只缺集中。只要能集中,弱者也能翻身。
你不缺智力,你只缺集中。
智力,谁都有,你只要关上门利用快速阅读法,集中看上一个未知领域的三十本书,三天,你就能在哪个领域有发言权了。你只要再到那个行业市场上集中干三个月,你就会拥有那个行业的许多智慧。这世上有无数的人是靠集中而习得了属于自己的智慧。毛泽东天生会战争战略吗?天生会写《论持久战》吗?天生会当主席吗?显然都不会。他之所以能成,是因为他一心一意为人民的思想,是因为他的高度集中。一个人要成就任何卓越人生,其实是什么智慧都不缺的,但有一个大前提,就是要能集中精力,全力以赴。
你不缺体力,你只要集中。
全世界有多少人通过短期集中训练,而练就了一身强壮的体格,练出了一身强大的体力。日本的相扑是集中训练出来的,美国的特种部队是集中训练出来的,当年马骏仁的世界长跑冠军也是集中训练出来的,中国历代的武林精英也都是集中训练出来的。只有集中,才能造就出你刚键的体魄。
你不缺人缘,你只缺集中。
你如果一个月换一个地方,那么,你很难有真正的朋友,因为流动就很难加深人际关系。你今天在北京,下个月又到了上海发展去了,那么,北京的人缘因距离而会日渐淡化。你若没有一次集中与对方进行深度沟通,没有一次与他人产生情绪情感共鸣,那么,你就不可能与他人建立起了真正的友谊。你想交10000个朋友,由于你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而朋友也是要经营的,所以,你最终可能因分散而没有交到一个真心的朋友。平时见面都打哈哈,一有事就没一个人到场,常言道:朋友不亦多,但要是铁杆。那么,怎样才能交到铁杆朋友呢?只有一种方法,就是集中选几个能交的朋友,用真心交下去。
你不缺资金,你只缺集中。
佛曰,万物自足。而许多平凡的人却说,我无论要什么都缺什么,尤其是缺钱。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你缺钱是因为你没有找到聚钱的方法与途径;你缺方法是因为你没有想出好方法;你没有想出好方法,是因为你目标不集中,没有调动你的智力、人际关系力和环境的力量,是因为你要的程度还不够;你只有一定要时,你才会有方法;有多少人能急中生智,有多少人能柳暗花明,有多少人能层层突破,这都源于他们的一定要,这个“一定要”就是高度集中。
你不缺人手,你只缺集中。
毛泽东天生就有几百万军队吗?海尔天生就有数万员工吗?显然都不是。只是因为他们有一个高度集中的目标和使命。人都是需要信仰的动物,你只要集中制定出了一个伟大的信仰,自然就会有无数的人从四面八方向你聚扰,就会为了那个追求而全力以赴。你之所以还没有如云的追随者,只是因为你还没吃透集中的好处。
你不缺事业,你只缺集中。
许多人天天做事,却没有自己的事业,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将每日的工作与人生的追求统一起来,集中起来。尤其老总们认为是许多员工还根本没明白——他在为谁工作?他不能将老板、他人、客户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不能做集中思考和综合分析,总在局部的自私自利中耗尽生命、浪费生命。这就是人最大的局限,总限在局部中作茧自缚,不能跳出天外看天空。
我在本书中容入了对500老总的智慧进行研究,得出,任何能干出一番事业的人,能出人头地的人,都一定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全力以赴向目标挺进的人。谁也挡不住,什么也分散不了他的心、他的思、他的行。他们深深坚信:非集中无以立业,非找“点”无以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