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一位军官,在家里一个人安静地休息,无意中就开始听邮递员送过来的唱盘,第一首乐曲就是鲁兰斯·查理斯的《黑色星期天》,当他听完这首曲子以后,他的灵魂受到了极为强烈的刺激,心情再也不能平静下来。不一会,他拿出家中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枪声响起的同时,还正放着那首《黑色星期天》,这也是他留下的唯一死亡线索。警方经过彻底调查和推测,结果得出一个结论:他确是属于自杀,但这首《黑色星期天》是间接杀手!并警告人们不要去听这首乐曲……因为警方在听这首乐曲的时候也差点有人自杀!
接着这件事就轰动了整个欧洲,人们感到不可思议,惊恐而好奇,不少自认为心理素质可以的人好奇地到处搜集并亲身体验,去探险。其中一位美国的中年男子,听了几篇这首《黑色星期天》以后,开枪自杀,在他的遗言中写道:“请把这首曲子作为我葬礼的哀乐。”接着类似自杀消息一个接一个,从欧洲到美洲,到亚洲,整个世界为之恐慌。
当时欧洲的一位非常有身份的名人在出席一个音乐演奏会的时候,他坚决要求在场的一位音乐家用钢琴弹奏那首《黑色星期天》。钢琴家开始坚决不答应,但迫于好奇的观众的压力和要求,只好演奏。演奏结束以后,这位钢琴家发誓:以后永远不再摸钢琴!而那位提出要求的名人从此以后也隐名埋姓,销声匿迹了。
在比利时,某酒吧里人们正在一边品着美酒,一边听音乐。当乐队刚刚演奏完鲁兰斯·查理斯创作的《黑色的星期天》这首管弦乐曲时,就听到一声歇斯底里的大喊:“我实在受不了啦!”只见一名匈牙利青年一仰脖子喝光了杯中酒,掏出手枪朝自己太阳穴扣动扳机,“砰”地一声就倒在血泊里。一名女警察对此案进行调查,但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查不出这青年为什么要自杀。最后,她抱着侥幸心理买来一张那天乐队演奏过的《黑色的星期天》的唱片,心想,也许从这里可以找到一点破案的蛛丝马迹。她把唱片放了一遍后,结果也自杀了。人们在她的办公桌上发现她留给警察局长的遗言:“局长阁下:我受理的案件不用继续侦查了,其凶手就是乐曲《黑色的星期天》。我在听这首曲子时,也忍受不了它那悲伤旋律的刺激,只好谢绝人世了。”
美国纽约市一位开朗活泼的女打字员与人闲聊时,听说《黑色的星期天》如何使人伤感,便好奇地借了这首乐曲的唱片回家听。第二天她没有去上班,人们在她房间发现她已自杀身亡,唱机上正放着那张《黑色的星期天》的唱片。她在遗书中说:“我无法忍受它的旋律,这首曲子就是我的葬礼曲目。”
在华盛顿,有位刚成名的钢琴演奏家应邀参加一个沙龙聚会,并为来宾演奏。席间一位来宾突然接到她母亲车祸身亡的长途电话,因为那天正好是星期天,便请钢琴家为其母演奏《黑色的星期天》以示哀悼。钢琴家极不情愿地弹了这首曲子,刚演奏完毕,便由于过度悲伤,导致心脏病发作而扑倒在钢琴上,再也没有起来。
在意大利米兰,一个音乐家听说了这些奇闻之后感到困惑不解,他不相信《黑色的星期天》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便试着在自己客厅里用钢琴弹奏了一遍,竟也死在钢琴旁,并在《黑色的星期天》的乐谱上写下这样的遗言:“这乐曲的旋律太残酷了,这不是人类所能忍受的曲子,毁掉它吧,不然会有更多的人因受刺激而丧命。”
《黑色的星期天》当时至少有100人因听了它而自杀,因而曾被查禁长达13年之久。关于作曲家本人创作曲子的动机,连精神分析家和心理学家也无法作出圆满的解释。由于自杀的人越来越多,美、英、法、西班子等诸多国家的电台便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号召欧美各国联合抵制《黑色的星期天》。
在发生了如此多的离奇自杀案后,《纽约时报》刊登了一条新闻,标题是“百人在《忧郁的星期天》的影响下自杀”。这条新闻一出,立刻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欧美的不少精神学家、心理学家,甚至是灵学家都来探讨这支歌曲的影响,但并无法对它做出完满的解释,也不能阻止自杀案的继续发生。
更具传奇意义的是:1968年,本曲的作者鲁兰斯·查理斯最后也以跳楼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据说,当时年迈的他因为怨叹自己无法再创作出像《忧郁的星期天》这样优秀的作品而感到极度的绝望。
我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音乐是“由人心生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礼记·乐记》),即认识到音乐是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表达形式,是一种精神享受、抚慰和宣泄方式。孔子对音乐的艺术规律有深刻的认识,并且自觉地遵循,他做到“于是日哭,则不歌”。
一颗厄运之钻
一颗蓝钻总是伴随着凶杀以及抢夺,成为沾满了鲜血的不祥之物。这块厄运之钻,拥有它的主人相继离奇的死亡,直到被捐献给美国的史密森研究所,厄运才得以中止。
公元1642年,法国的探险家兼珠宝商塔维密尔,在印度西南部首先得到了这块巨大的金刚石,重112克拉,它具有极为罕见的深蓝色。塔维密尔将宝石带回法国,献给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国王封了他一个官职,并且赏他一大笔钱作为宝石的代价。传说中的厄运也随之开始降临到接触宝石的人的身上。塔维密尔的财产,被他那不孝的儿子花得精光,使得他到了80岁的高龄时穷得身无分文,仍不得不再一次到印度去,希望寻求新的财富。可是,他却在那里被野狗咬死了。
下一个便轮到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了。他将这颗蓝色的金刚石琢磨成了重69.03克拉的钻石。路易十四仅仅戴了一次,不久就患天花死去。继位的法王路易十五,成了钻石的新主人。他发誓不戴这颗深蓝色的大钻,可是,他把它借给他的情妇佩戴。结果,路易十五的情妇在法国大革命中被砍了头。这颗蓝色大钻又传给了深蓝色的“厄运”大钻法王路易十六,他的王后经常佩戴此钻,结果是将路易十六夫妇双双送上了断头台。路易十六王后的女友兰伯娜公主,随之成了这顾蓝色噩运之钻的主人。她大概又是因为戴了这颠倒霉的钻石,在法国大革命中被杀。
这颗蓝色的大钻于1792年在法兰西的国库中被盗。窃贼的命运如何,不得而知,只知道它被重新琢磨了一次,重量减为45.52克拉,并于1830年在伦敦的珠宝市场上出现,当即被银行家霍普买去,价值18000英镑。从此,这颗蓝钻就以它新主人的姓氏为名,叫做“霍普”。由于英文Hope又是希望的意思,故此钻又名“希望”。银行家霍普终生未婚,他将蓝钻传给了外孙。这位新的钻石主人后来娶了一位美国女演员约西为妻,不久,小霍普破产,约西和他离了婚。约西于1840年死于美国坡士顿,她在晚年穷困潦倒,经常埋怨那顾蓝钻“希望”给她带来了难以摆脱的厄运。1906年,小霍普为清偿债务被迫卖掉了蓝钻“希望”,此后的两年之内,“希望”被转卖了多次。
1908年,蓝钻“希望”被土耳其苏丹哈密德二世用40万美元买走。据说,经手这笔买卖的商人在带着他的妻儿出门时,汽车翻下了悬崖,全家一起遇难。蓝钻“希望”在土耳其宫廷中由苏丹赏给他的亲信左毕德佩戴,可不久,左毕德被苏丹处死。
1911年,美国华盛顿的邮政负责人麦克兰,用11.4万美元购得了蓝钻“希望”,他将它送给自己的妻子作为礼物。有人告诉麦克兰夫人,说这是一顾会带来噩运的钻石,并谈了不少大钻局部特写历史上的传说,麦克兰夫人一笑置之。她经常佩戴此钻,并常与她保有的另一顾名钻——94.8克拉的“东方之星”同时佩戴,以显示豪华与富有。也许是巧合吧!就在麦克兰夫人得到蓝钻“希望”的第二年,她的儿子在一次车祸中丧生,而她的丈夫麦克兰先生不久也死去,她的女儿又因为服用安眠药过量而死。
表克兰夫人于1947年去世,美国著名的大珠宝商温斯顿,在1958年买下了她的全部珠宝,成了蓝钻“希望”的新主人。后事如何呢?温斯顿带着这颗噩运之钻,在不同的季节多次飞越大西洋,当然,都平安无事,不过,倒遇见了一件趣事。
一次,温斯顿和他的妻子一起,到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去,回纽约时他妻子先一天乘飞机走,温斯顿本人于第二天飞返纽约。温斯顿夫人的飞机按规定在亚速尔群岛的玛丽亚机场中途降落加油,由于飞机引擎发生了小故障,因而耽误了约3个小时。在等待修理的过程中,突然有一位男乘客提出拒绝再乘这一架飞机旅行,坚决要求改乘第二天的飞机,于是他下飞机走了。温斯顿并不知此事,他在第二天去里斯本机场的路上,接到了妻子打来的电报,说她已平安抵达纽约。温斯顿将此电报塞进衣袋,随即登上飞往纽约的班机,飞机起飞时,他发现邻座是空的,他很高兴,因为可以好好地睡一觉了。一觉醒来,飞机已到达加油站亚速尔群岛的玛丽亚机场,在飞机加油时,他下机散步去了。
当他回到飞机时,发现邻座已经有了客人,而且此人正在滔滔不绝地给机上的旅客们讲述自己的一个冒险故事。他说自己昨天居然和噩运之钻主人的妻子同乘一架飞机,果然飞机在这玛丽业机场发生了故障,他赶快逃下飞机,要求改乘今天的飞机。这位旅客继续说:“我并不迷信,可我为什么要冒险和噩运之钻主人的妻子同乘一架飞机呢?我坚决要求改乘另一架飞机,你们看,我安全了,并且能在此地谈话。”
温斯顿在旁边听着,真是哭笑不得,心想,这位老兄要是知道我是蓝钻“希望”的主人,那他现在又会怎样呢?正在这时,邻座那位客人突然提高嗓门说:“如果昨天那架飞机能够安全到达,那才是怪事。”涵养不错的温斯顿先生实在忍不住了,他从口袋中掏出妻子打来的电报,递给了邻座这位激动的旅客,顿时,他像泄了气的皮球安静了,一直到达目的地纽约,这位旅客再也没有开口。
这颗宝石“希望”历尽坎坷,得到了它适宜的归宿——温斯顿将它作为礼物捐献给了国家,它现在藏于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森研究所。从此,它再也不是炫耀豪华和财富,或增加个人娇美的装饰品了,而是成了科学研究的标本。
肯尼迪家族三种诅咒
肯尼迪家族来自爱尔兰,信奉天主教,曾长期被排除于新英格兰富有的新教徒俱乐部之外。在新大陆,肯尼迪家族的地位与王室家庭相当。但命运将肯尼迪家族暴发户们的传奇变成了悲剧。
1963年,约翰·肯尼迪巡游得克萨斯州的两周前,一位极右派将军说他是“自由世界的一个障碍”。就在肯尼迪遭暗杀的当天,他视察的城市出版的《达拉斯晨报》曾刊出过一个整版的广告。就像通知什么人的去世那样,这则广告四周被围上了黑框,而且有一个挖苦性的通栏大标题《欢迎光临达拉斯,总统先生》,内容是向肯尼迪提出了12个问题。这些问题要求他为监禁和监视成千上万在美国的古巴人负责,还质问他为何向正在越南杀害美国人的士兵出售粮食,并明白地暗示,总统与美国共产党人达成了秘密协议。据说,在肯尼迪遇害的那天1963年11月22日早上,他和他的夫人杰奎琳都曾阅读过这张报纸。并且,肯尼迪还对妻子和一名亲信说:“今天,我们将去一个满是疯子的地方。但是杰姬(杰奎琳的昵称),如果有人要从高处的窗户里朝我开枪,谁都无法阻止他那样做。那还焦虑什么呢?”第二天早晨,全美国的报纸都画出了黑框。难道这是一个巧合?
肯尼迪举手向人群示意。几秒钟之后,响起了剧烈的枪声,子弹打爆了肯尼迪的头。几小时之后,他在医院去世。按照官方的说法,肯尼迪之死没有什么秘密,没有“神奇”子弹,没有第二杀手梯队,总而言之,没有什么阴谋。只有一个神经有点不正常的杀手李·哈维·奥斯瓦尔德躲在一个书库的六楼上。1993年,杰拉尔德·波斯纳出版了《了结的事》一书。他证实了只有一名杀手的判断如何可信,他解释说:“大部分美国人不愿意相信李·哈维·奥斯瓦尔德能够以一种我们无法控制的方式影响我们的生活。想到一个24岁、无法适应社会的失败者用一把廉价步枪结束了肯尼迪传奇,这实在令人不安。”对于亿万美国人来说,约翰·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代表着“未来的一种难以估量的损失”。
有人说,肯尼迪总统遇刺,开始启动肯尼迪家族的“诅咒”,从此厄运降临到肯尼迪家族许多人头上。
1969年7月18日,爱德华·肯尼迪在恰帕魁狄克岛酒宴之后,驾车坠桥,使同车的年轻女助理柯普珍溺死车中。
约瑟夫·肯尼迪1973年因车祸造成车内一名女乘客终生瘫痪。
1984年,大卫·肯尼迪在佛罗里达州棕榈滩家族度假别墅附近的旅馆吸毒过量暴毙。
派垂克·肯尼迪,任众议员,1986年青少年时,曾因使用古柯碱成瘾接受治疗。
威廉·肯尼迪1991年在肯尼迪家族棕榈滩府邸涉嫌强奸,后被判无罪。
麦可·肯尼迪曾与家中未成年小保姆有染,1997年12月31日在科罗拉多州阿斯朋滑雪场意外丧生。
1999年7月,随着小约翰·肯尼迪驾驶飞机一头栽进海中。一个谈不尽的话题再次被炒得沸沸扬扬:这个著名家族为何如此多灾多难?
对此,传说肯尼迪家族的悲剧与诅咒有关。
说法一:老肯尼迪1937年到1940年间作为美国驻英大使,在此期间为避免美国卷入“欧洲战争”,他曾拒绝为500名被送进纳粹死亡集中营的犹太人派发签证。1940年他回到美国,“肯尼迪家族的诅咒”开始了。
说法二:1937年,老肯尼迪在乘船回美国的途中,同船有一位从纳粹魔掌逃出来的犹太牧师,而约瑟夫向船长抱怨,要求船长禁止犹太牧师等人在船上祈祷,结果那位犹太牧师给肯尼迪家族的所有男人下了一个诅咒:他们将遭悲惨的命运。
说法三:在《肯尼迪诅咒》一书中,还提出了坊间流传的另一种猜测:这个家族由于其难以见光的发家史和滥用权力的行为而受到神的惩罚。许多人都认为,这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由于接二连三的不幸降临到肯尼迪家族,于是人们就感到奇怪,认为他们的不幸与诅咒有关。但遗传学家认为,肯尼迪家族的悲剧并非诅咒所致,而是由一种“性格基因”造成的,这种基因易使其携带者冲动、冒险,容易纵情于速度、毒品和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