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2毫米托卡列夫手枪弹又称7.6225毫米手枪弹。此弹是苏联由7.63毫米毛瑟手枪弹改进而来,1930年在TT-30手枪上首先使用,在二战中广泛使用于TT-30手枪和PPS等冲锋枪上。
战后此弹成为原华约国家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制式枪弹,使用范围很广,中国、捷克、波兰、匈牙利、南斯拉夫及朝鲜等国都大量生产装备过,至今仍是中国等一些国家的现役枪弹。
在西方也有不少民间弹药公司生产,以满足俄式武器收藏者和射击爱好者的需要,我国北方工业公司也曾向美国大量出口过此种枪弹。
7.62毫米托卡列夫手枪弹的基本性能与7.63毫米毛瑟弹接近,但是弹壳和弹头有微小的尺寸差异,膛压要略低于毛瑟弹,初速和威力与后者相近。由于此弹主要用做冲锋枪弹使用,故对弹头和弹壳加工精度要求比较低,精度没有毛瑟弹好。
7.62毫米托卡列夫手枪弹的弹头种类也很多,各国生产的仿制品性能有一定差异,个别产品并不完全通用。如我国仿制的就有50式冲锋枪弹、51式手枪弹/51-1式手枪弹、64式微声冲锋枪穿甲弹。50式冲锋枪弹1953年之前生产,主要用在冲锋枪上,但也可以在手枪上使用。
51-1式手枪弹是51式手枪弹的一种改进型,是专为冲锋枪研制的,但手枪也可以使用;该弹采用加长的圆头、平底、镀铜全钢弹头,为了减小对枪管的磨损,弹头采用软钢制造,并在弹头表面设计了两条很窄的突起弹带,所以弹壳口部不像其他国产仿托卡列夫枪弹那样是靠铆窝固定的;由于弹头加长,药室容积变小,故把发射药由单基药改为双基药。
此弹对有防护目标穿透效果较好,并且减少了弹头零件,节约了大量铅资源。64式微声冲锋枪弹是专门为微声冲锋枪设计的一种亚音速枪弹,在西方一般把此弹称为托卡列夫手枪重弹。
此弹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被甲、钢心、铅套的3件式弹头,弹头为尖头、锥底,被甲为H68黄铜材质,弹头质量达7.75克,使用速燃双基发射药,初速300米/秒。此弹在微声冲锋枪上使用时除了具有较好的微声效果外,还具有一定的穿甲能力,对有防护目标的杀伤效果也比较好。
二战中苏联生产的该种枪弹主要有:P型普通弹,弹头为圆头、平底、铅心、黄铜或覆铜钢被甲,质量5.57克;Pst钢心普通弹,弹头为圆头、平底、锥形平顶铅套加钢心、黄铜或覆铜钢被甲,质量5.6克;P-41型穿甲燃烧弹,弹头为圆头、平底、弧形铅套加硬钢心,弹尖空腔内有燃烧剂,被甲为覆铜钢,质量4.79克。此外还有PT曳光弹、星形收口空包弹、教练弹等弹种。
其他国家生产的托卡列夫手枪弹中,比较特殊的有捷克M48弹。捷克M48弹是一种大装药量的弹种,配用捷克的CZ52军用手枪,特点是弹头初速高达480米/秒,比原产托卡列夫手枪弹的420米/秒高出不少,枪口动能也由470焦耳提高到600焦耳左右(均为手枪发射时的数值),加上该弹为钢心弹头,所以对有防护目标杀伤效果较好。但M48弹膛压较高、后坐力大,一般发射普通托卡列夫手枪弹的武器不太适合发射此弹。
7.62毫米托卡列夫手枪弹采用无突缘式瓶形弹壳,由于制造国家不一样,有采用黄铜材料的,也有用覆铜钢和涂漆钢等材料的。底火一般为伯尔丹式,但西方国家生产的民用弹采用的是博克赛式底火。
在二战期间,俄国除了采用以上两种手枪弹外,还使用过9毫米斯太尔手枪弹以及6.35毫米、7.65毫米和9毫米等口径的勃朗宁手枪弹等,其中部分枪弹是在战争中缴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