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宝宝身上都富有天才的潜质,这些潜质就像深埋的矿藏,在他微微发出一些光芒的时候,如果不为家长所知或者被忽视,就很可能永久地失去发光的机会。
打从呱呱坠地起,宝宝就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他不断地感知与察觉,不断地进行运动、探索、模仿与思考。他的心灵就如同一块海绵,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着来自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来自外界的一切信息。这种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如能不断地从外界得到满足和巩固,宝宝就会显得健康而富有生气。
与这种强烈的求知欲相对应的,是婴幼儿身上所具有的非凡的学习能力。就像相机里的感光片一样,任何宝宝在环境中感知到的东西都会在无意识中被深深的印入脑海,这些外部的印象并不只是进入宝宝的头脑,成为经验和知识,还间接转化形成他的心智,表现为他特有的个性和行为模式。著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女士将这种直觉式智慧称为“吸收性心智”。婴幼儿生活环境中一切物质与人文的刺激,如风土民情、生活习惯、宗教文化等,都会被他吸纳并用以建构他的心智与人格。
婴幼儿特有的强烈的直觉式智慧还表现在他的学习过程中。他们的心智特征与成人不同,出生至6岁的宝宝尚未发展出如成人般的逻辑推理与记忆等心智能力,但这并不表示幼儿没有吸收知识、建构知识的能力。成人运用他的理解力、推理能力与记忆力来获取知识,并且要付出毅力才能成功,而幼小的孩子却在懵懵懂懂中毫不费力地通过认知和经验积累获得了必要的知识。
婴幼儿的学习是无意识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天生的“学习家”。3岁之前宝宝初步开发用于学习的各种身体功能,3岁之后这些功能开始快速发展,正是直觉式智慧担任了建构学习能力的任务。这其中最显而易见的是婴幼儿对语言或说母语的学习能力。从懵懂无知到两岁左右的语言爆发期,婴幼儿展示了惊人的学习能力。没有教科书、没有老师,不需要有人为他讲解文法句型,也不用特地去背记单词,仅仅是天天浸染在成人的话语里,漫不经心地捕捉成人东一个西一个的词汇,这样一种无意识,不需要意志力的学习方式其成果却十分显著。
前苏联教育家丘科夫斯基说:“假如大人必须在同样短的时间内掌握两岁孩子不费任何气力便可掌握的语法形态的话,那么,大人的头脑恐怕是会破裂的。”日本著名早教专家铃木镇一也说到:“每一个能学会说话的孩子都不是笨孩子,只要给予他和学说话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他就能学到人类可能掌握的一切知识,充分发挥出他们的聪明才智来。”
受“吸收性心智”的驱动,使婴幼儿从“无”到“有”地奠定下智力的基础,他们在幼年时学习与掌握的知识更是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在出生后的头3年内,除了语言这项浩大工程,宝宝还学会了行走、操作工具、与人交往、识字阅读等几大方面的技能。此外,在个性与心理方面,通过潜移默化的学习与模仿,宝宝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征。可以说,地球上恐怕再也找不出像幼儿这么善于用头脑工作的人了。
3岁前的宝宝,身上充满着让人惊叹的潜能,这种潜能赋予他无限的生长可能,而早期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最大程度地发掘宝宝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