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具体来说就是指宝宝学会独立用勺吃饭、拿杯子喝水、洗手、穿脱简单的衣裤等。0~3岁是宝宝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培养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通过让他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能够促进其动作技能的发展。
1。 自理能力是宝宝适应集体生活的基础。
幼儿园是宝宝需要适应的第一个集体环境。一旦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宝宝就置身于一个全新的天地,更大的生活圈、新的伙伴、好玩的玩具强烈地吸引着他的好奇心,但如果父母之前没有帮助宝宝形成良好的自理能力,就会让宝宝在集体生活中出现诸多生活自理上的问题,如不会自己洗手、吃饭、穿衣等,这会成为宝宝适应将来社社会生活的巨大障碍。
0~3岁的宝宝虽然年龄不大,其实已经会做伸手去扶奶瓶、自己拿汤匙进食、自己穿衣服等自理动作。家长有要抓住宝宝自主意识萌芽的时机,培养他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宝宝顺利地进入幼儿园生活,开始新的学习与成长历程,为在社会这个大集体中生活奠定基础。
2. 及早培养自理能力有助于宝宝的身心和智能发育。
随着宝宝体能与智能的不断发育,宝宝的心理也在发生重要的变化,最突出的是独立性和自我意识的萌芽与发展。宝宝已经有参与活动的需要、动手操作的需要、自我表现的需要、自我服务的需要等诸多自主需求。2岁的宝宝还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执拗期——什么都想自己做,想自己拿勺吃饭、自己端水洗脸、自己脱袜洗脚……这是一种强烈的独立意识,也是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个心理阶段。这个时候只有给予他充分的实践机会,才能让他实现自己的意愿、顺利渡过心理发展期,建立独立的品格。相反,对宝宝生活中的大小事项包办得滴水不漏,等于剥夺了宝宝心理成熟的机会。
从宝宝的生理发育来看,对他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将促进他的大小肌肉群的发育及动作协调能力的发展。比如在学习掌握吃饭这项自理能力时,宝宝不仅能学会用手握住勺柄吃饭的动作,还能提高手指肌肉的灵活性及手眼协调能力。
宝宝在自己着手生活事务的同时既积累了生活经验、形成了对事物最直接的认知,又学会了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因此,当婴幼儿表现出一定的自理意愿时,妈妈适时加以协助和引导,不仅能更好、更快地培养出宝宝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有利于他的身、心及智能的发育。
3. 生活自理能力是宝宝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宝宝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宝宝今后的生活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宝宝在学习自理动作技能的时候会遇到许多的障碍和挫折。如刚开始时宝宝不会穿衣服,袖子伸不进,钮扣扣不好,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宝宝既锻炼了动手能力,也树立了面对困难的勇气;反复的挫折与不懈的努力使宝宝的抗挫能力得到增强,同时也形成了独立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相反,没有受过生活自理训练的宝宝,往往会存在依赖性强、独立性差、能力弱等弊病,这不仅给宝宝早期的生活与交往带来不利影响,也会影响他将来的生活品质。
让宝宝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不仅是项有益的生活训练,也是宝宝的成长发育与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