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三十六计·孙子兵法
1628500000024

第24章 第六套败战计(4)

“连环计”是指运用计谋,使敌人相互牵制,以削弱其军力,再予以攻击的策略。也就是先以计谋故布疑阵,混淆敌人的判断力,再以另一个计略予以攻击。如此计中生计,连续运用,以达到击灭敌人的目的。

一般地说,连环计不管是两计相扣也好,还是多个计谋相配合,其功能无非是两个:一个是让敌人自相钳制;一个是更有效、迅猛地攻击敌人。二者相辅相成,用兵就如得天神相助一样。

本计包含三种含义:

1.使敌自累。自累就是自相钳制,即自己内部互相之间都强力对对方加以限制,使各方都不能自由行动。使敌自累就是运用计谋,在敌人中间制造矛盾,并扩大或激化他们的矛盾,使其内部发生变乱,在内乱中产生内耗,进而削弱其力量。使敌自累的计谋有很多的优点:首先本计对我们来说省力安全。这就好像放炮,只需我们把导火线点着,炮弹自己就会发生各种反应而炸开来。相对于产生的爆破力来说,点炮只是举手之劳,所以说是省力的。只要点着了火,我们就可躲在一边静观其变,不必打入敌人内部去冒风险,所以很安全。其次对敌人力量的削弱层次深,破坏重。因为这种削弱来自于敌人的内部,是一种内聚力的破坏,这样的伤口是很难弥合的。因为又是“自相残杀”,所以它比来自外部的攻击的破坏性要更加严重。

2.撒豆止骥。就是用“撒豆”的方法来阻止马的前进。原意是把预先用香料煮好的豆子撒在地上,引诱敌人的马来争食,由于马贪食香豆,任凭主人怎样鞭打也不肯走动,这样就使其主人的行动受到间接影响。凡是主动给敌人准备某些利益,使他们被这些利益所引诱,为了捞取利益而干扰和破坏其原来的行动计划,或把这些留而无用,弃而可惜,没有什么大价值的利益背在身上,形成一个难以卸掉的大包袱等,都属于撒豆止骥之计。撒豆止骥之计主要是利用了敌人贪得无厌,见利必取的特点,以利累之。这种方法也不需要我们强迫,敌人就会自觉自愿地背上这个包袱。在一时无法在敌人中间制造矛盾时,可使用这种方法。

3.机巧贵连。凡是用计,一般都不是只用一计就可获得成功的,常常需要同时准备或使用数计,使各计之间相辅相成,这样可做到一条计策失败,另一条计策马上紧接着实施,一个计谋跟着一个计谋、环环紧扣,不留任何漏洞。例如若“两计扣用”的话,则“一计累敌,一计攻敌”,缺一不可。任何奇谋妙计,都需要为其创造出相应的条件,所以计谋要研究连贯,讲究配套,要有系统性和系列性。

防范连环计可采取如下对策:

1.莫贪便宜。对方对我施用本计的主要手段就是金钱美女之类,如果我们被这些东西所诱惑,而见利忘义,同室操戈,就会正中其下怀,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来。到头来将是我们自己害了自己。为了不被人所利用,就要不贪便宜,做到“富贵不能淫”,同时还要主动相让,不与“兄弟”争利,不为小利“翻脸”。

2.风雨同舟。在自己内部发生矛盾的时候,不要总是想着非要把对方置之死地而后快,而要看到双方所共同面对严峻形势,想着互相之间的共同利益。在大敌当前的时候,我们矛盾的双方谁也不会独自幸存,只有联合起来,才有不被消灭的希望。就连世代为仇的吴人和越人,当乘坐同一条船在江心遇到大风大浪的时候,也能像左右手那样互相救援。(见《孙子兵法·九地篇》)何况我们原来都是自己人呢?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哪一方首先醒悟,都要主动先放下武器,向对方晓以利害。如果都担心自己会吃亏的话,那么谁也占不到便宜。

3.早脱环扣。如果被敌人所施的数计相互扣用所困扰,处在应接不暇状态的时候,一定会力不从心,穷于应付。在这种极端被动的情况下,如果继续同敌人周旋,将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可能躲过敌人的一计、两计,但不可能计计都能躲得过,只要一次失误,就会一败涂地。在这种形势下,要以走为上尽早地跳出敌人的连环网扣的羁绊,脱出危险,以求自保。

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原文注译

[原文]

全师避敌①,左次无咎,未失常也②。

[注释]

①全师避敌:师,指军队。全,保全。保存军事力量。避敌:避开敌人。②左次无咎,未失常也:《易·师·象》说:“左次,无咎,未失常也”。这里的师是指军队、用兵。左次,是指军队向后撤退。古时兵家尚右,右为前,指前进;左为后,指退却。全句为:部队后撤,以退为进,不失为常道。

[译文]

为了保全部队的实力,实行撤退也没有什么罪责,(因为)它并没有违背(用兵的)常道。

按语注译

[按语]

敌势全胜,我不能战,则必降、必和、必走①。降则全败,和则半败,走则未败。未败者,胜之转机也。如宋毕再遇②与金人对垒,一夕拔营去,留旗于营,豫缚生羊悬之,置前二足于鼓上;羊不堪倒悬③,则是击鼓有声。金人不觉,相持数日,始觉之,则已远矣。可谓善走者也。

[注释]

①必降、必和、必走:指在敌人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我方只有投降、讲和、撤退三种选择。②见第三十五计注。③倒悬:倒转身体,悬空挂着。

[译文]

敌人占绝对优势,我方无法战胜时,我方只有投降、讲和和退却三条路可走。投降,是彻底失败;讲和是一半失败;只有撤退不是失败。没有失败,就有转为胜利的契机。比如宋代名将毕再遇与金兵打仗,一天夜里撤退走了,却留下旗帜在营房前,预先把羊倒吊着,又把羊的前腿安置在鼓前面,羊被倒挂着,十分难受,就用腿不停地乱踢,鼓也就咚咚作响。金人开始未发觉,相持了几天,才发觉。这时,宋军已经走远了。这可以说是善于撤退的战例。

传世典故

走为上,指敌我力量悬殊的不利形势下,采取有计划的主动撤退,避开强敌,寻找战机,以退为进。这在谋略中也应是上策。

这句话,出自《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其实,我国战争史上,早就有“走为上”计运用得十分精彩的例子。

春秋初期,楚国日益强盛,楚将子玉率师攻晋。楚国还胁迫陈、蔡、郑、许四个小国出兵,配合楚军作战。此时晋文公刚攻下依附楚国的曹国,明知晋楚之战迟早不可避免。

子玉率部浩浩荡荡向曹国进发,晋文公闻讯,分析了形势。他对这次战争的胜败没有把握,楚强晋弱,其势汹汹,他决定暂时后退,避其锋芒。对外假意说道:“当年我被迫逃亡,楚国先君对我以礼相待。我曾与他有约定,将来如我返回晋国,愿意两国修好。如果迫不得已,两国交兵,我定先退避三舍。现在,子玉伐我,我当实行诺言,先退三舍。(古时一舍为三十里。)”

他撤退九十里,已到晋国边界城濮,仗着临黄河,靠太行山,足以御敌。他已事先派人往秦国和齐国求助。

子玉率部追到城濮,晋文公早已严阵以待。晋文公已探知楚国左、中、右三军,以右军最为薄弱,右军前头为陈、蔡士兵,他们本是被胁迫而来,并无斗志。子玉命令左右军先进,中军继之。楚右军直扑晋军,晋军忽然又撤退,陈、蔡军的将官以为晋军惧怕,又要逃跑,就紧追不舍。忽然晋军中杀出一支军队,驾车的马都蒙上老虎皮。陈、蔡军的战马以为是真虎,吓得乱蹦乱跳,转头就跑,骑兵哪里控制得住。楚右军大败。晋文公派士兵假扮陈、蔡军士,向子玉报捷:“右师已胜,元帅赶快进兵。”子玉登车一望,晋军后方烟尘蔽天,他大笑道:“晋军不堪一击。”其实,这是晋军诱敌之计,他们在马后绑上树枝,来往奔跑,故意弄得烟尘蔽日,制造假象。子玉急命左军并力前进。晋军上军故意打着帅旗,往后撤退。楚左军又陷于晋国伏击圈内,又遭歼灭。等子玉率中军赶到,晋军三军合力,已把子玉团团围住。子玉这才发现,右军、左军都已被歼,自己已陷重围,急令突围。虽然他在猛将成大心的护卫下,逃得性命,但部队丧亡惨重,只得悻悻回国。

这个故事中晋文公的几次撤退,都不是消极逃跑,而是主动退却,寻找或制造战机。所以,“走”,是上策。

用计锦囊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是指在我不敌敌的情况下,为保存实力,主动撤退。所谓上计,不是说,“走”在三十六计中是上计,而是说,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方有几种选择:一、求和;二、投降;三、死拼;四、撤退。四种选择中,前三种是完全没有出路的,是彻底的失败。只有第四种,撤退,可以保存实力,以图卷土重来,这是最好的抉择。因此说,“走”为上。

本计包含以下三种含义:

1.知难而退。如果已经知道事情实在做不成,就不要硬着头皮去做,要见机而动,尽早放弃。不要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知难而退中的“难”,在这里要理解成根本无法实现的事情,而不要理解成“困难”的难(当然成语中有这个意思)。所以它不是告诉人们见到困难就退缩,就逃避,成为懒汉,懦夫,逃跑主义,而是要求人们要“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知其不可为”而不为,也就是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盲目蛮干,不要轻敌冒进。不能以卵击石,侥幸求胜。要知“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要“实则斗,虚则走”,在自己的力量不足的时候,要避免同敌人决战,要首先保存自己的实力,在“避而有所全”的情况下,“则避之”。“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这是脱离危险境地的一种策略。

2.以退为进。就是把现在所做出的暂时退让,作为下步争取更大进取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的“走”,并不主要是因为力不可支,而是出于引诱和调动敌人的需要。这是一种以迂为直的迂回战术。通过伪装的退却,可以诱敌深入,使其误入“重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孙子兵法·九地篇》),进而被我们“聚而歼之”。通过伪装的退却,可以诱进分敌。使我们能各个击破,以少胜多。因为在我们退却的时候,敌必然紧紧追赶,因为在“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的情况下,就会形成“劲者先,疲者后”的局面,这时我们就可杀个回马枪,以集中的兵力对付分散的敌人。通过伪装的退却,可以“能而示之不能”,给敌人以弱小、恐惧的假象,助长敌人骄傲轻敌的心理,使其不加戒备,给我们突然袭击带来可乘之机。

3.急流勇退。在急流中果断退却。指人在顺利或得意时,为了避祸或保持名节而及早见机引退。事物发展到了顶点,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这就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道理。明代洪应明《菜根谭》中说:“居盈满者,如水之将溢未溢,切忌再加上一滴。”意思是已经达到自己顶峰的时候,像已经装满的水缸,就不应该再增加了,因为哪怕是再增加一滴,也会使很多水也跟着流出来。又说“谢世当谢于正盛之时”,意思是一个人要想退隐家园不再过问世事,应该在你事业的巅峰阶段急流勇退,因为这样才能给人留下最好的形象,否则弄到狼狈不堪被迫下台时,英名将会全部被辱没。但是由于人性本身的弱点,使有些人很难割舍既得的利益,常常是“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回头迟”,最终成千古遗恨。所以急流勇退中的“勇”字,除了果断迅速的意思之外,还应该包含勇敢和勇气的含义,因为急流勇退需要相当的勇气和胆识,非小人之辈能够做到的。

防范走为上计可采取以下对策:

1.疏而不漏。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在这里是指天道如网,广大无边,样子像是稀疏有隙,但却没有一点遗漏的地方,任何人都不可能从它所张开的天罗地网下逃过。我们围歼敌人也要设置这样疏而不漏的大网,使敌人无隙可乘,无计可施,不然使快要抓到手的鱼儿溜掉,那将是十分遗憾又后患无穷的事。当然企图处处设防,十分严密是绝对不可能的。关键是要“不漏”,在“不漏”的前提下,有重点但不留任何死角,不留任何盲点地进行设防,敌人无论在哪里漏网,我们都可及时发现,并且可以立即前往封锁。在这种情况下,“亡羊”之后再去“补牢”,实在是太晚了。

2.一鼓作气。如果敌人已成网中之鱼,瓮中之鳖,那么我们要尽快形成关门打狗之势,一鼓作气地将敌人消灭,一般不要拖延,因为时间一久,就会夜长梦多,很容易发生各种变故,例如,敌人找到可乘之机,敌人的援兵赶到,我们的力量减弱,等等。同时尽快结束战斗,也可有趁热打铁的效果,我方的士气正盛,而敌方的军心恐慌,整个形势都是很有利的。另外,尽早消灭了敌人,可以腾出力量去对付别的敌人,以防牵扯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当然也不是越快越好,应恰当地掌握时机。

3.截断退路。如果不慎,钻了空子,敌人已经跑掉的话,那么千万不要总是跟在敌人的后面追,而要赶到前面,在敌人的必经之路上堵截,在其前面将他们消灭,或者赶回原来的地方。如果我们只是跟在敌人的后面追,就只会处于被动的地位,尽管我们是强者,但却要受制于人。因为敌人可能会在撤退的路上设下埋伏,可能把我们拖垮,也可能转到敌人有利的环境中,还可能同他们的援军会合起来,那时我们就要吃大亏了。要能跑到逃跑敌人的前面,一是要取捷径,二是要有速度。

4.纵之而去。如果阻截已迟,追之不及,可以索性纵之而去。就是我们不再跟在后面拼命追赶,而是鸣锣收兵,卷旗而归,这样可防止被敌人拖瘦拖垮。但是纵之而去并不是彻底放弃不管,而是以此来麻痹对方,使其放松警惕,因为惊弓之鸟很难捕捉,待敌人惊魂已定,认为太平无事的时候,我们再采取突然行动,打他个措手不及,这就是所谓的“欲擒故纵”之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