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X光下看腾讯
1640200000002

第2章 序二 中国的互联网是一头大象。

3Q之争,好比大象冲出了动物园,踩踏花园,冲撞护栏,一时间,游人躲闪不及,动物园的管理者手脚大乱,行人目瞪口呆。

事情过去后,人们产生了摸大象的冲动。有的摸了摸身子,说互联网应该加强行政干预;有的摸了摸头,得出结论说中国互联网应该反垄断;还有的摸了摸尾巴,宣称这头大象只有自己敢惹,这证明自己也是大象……

这时候,“诊断腾讯”活动的推出,让我眼前一亮。这是一个探索中国互联网发展之路的机会。

我没有想到腾讯会做出这一举动。如果是微软,我想它遇到类似事情的典型反应应该是辩护,动员一切力量,张开一千张嘴,证明自己的正确。“诊断腾讯”却像是批评和自我批评,但既不是自己批评别人,也不是自己批评自己,而是让别人批评自己。“诊断腾讯”的现场,可以用万炮齐轰来形容。我看到,许多人都在过嘴瘾中,体验着一种快感,好像居高临下的法官,遇见了不还嘴、不辩护的被告一样。

在佩服腾讯雅量的同时,我想得更多。我坐的地方有点历史,是当年毛泽东与基辛格会谈的房间。在这样一个地方“诊断腾讯”,应该说些什么呢?我不想简单总结腾讯的问题。腾讯的问题,关上门的时候,我和吕本富等其他几位,已在内部连续跟腾讯说了至少三年。以至于3Q之争,被我们称为像“精确制导”一样,在我们指出的地方爆炸了。

因为了解腾讯,我坐在这个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地方,不免想超脱一些,因此首先开始想自己的局限。我面对的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被告,而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成功的公司。它的成功之处,像WIPRO一样,有某种神秘的、令美国人敬佩和害怕的地方(读读《BENGALESE TIGER》就知道)—这是现代史上中国任何一家公司没有做到过的。而这一点仍然有许多谜团,每当我要把握住的时候,它又从手中溜走了。研究互联网的时间越是长,中外比较得越是多,我就越能感到这一点。这与那些没研究过互联网,就教腾讯该怎么做不一样。

想自己的局限,是为了超越这种局限,给腾讯这个高过我们一头、大过我们一圈的对象,真正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在“诊断腾讯”活动中,我听到最多的,就是“基因”这个词。人人都往基因上说腾讯,要腾讯改基因。可以看得出,腾讯高层也受到极大震动,而这种震动是他们始料未及的。但是,腾讯归腾讯,就我来说,光看腾讯的热闹,光让腾讯改,而没有我们这些看客什么事,没有整个产业什么事,这样的诊断是不会深入的。诊断腾讯,需要有更高境界。

我猛然意识到,“诊断腾讯”真正的意义和难点,在于从中国互联网大象这个整体的角度,来诊断自我。即把腾讯这个客体,和我们这些主体,以及中国互联网这个主客体的统一体,当做同一件事情来诊断。不仅是问腾讯该怎么样,而是跳出腾讯,摆进自我,把脉中国互联网这头大象。把腾讯的挑战,当做我们共同面对的挑战;把解决腾讯的问题,当做解决自己的问题。总之,在于找到互联网的中国道路,求解中国互联网的斯芬克斯之谜—“我”到底是谁,“我”的基因是什么?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事情取得成功,有好几次都是靠诊断。遵义会议诊断了一把,才有了后来百万雄师过大江;十一届三中全会诊断了一把,于是有了三十年来奇迹般的发展。中国互联网,现在就到了该诊断的时候。3Q大战,把历史逼到了这个份儿上。由腾讯这个老大,带头做这个诊断。名义上是诊断腾讯,实质是在探索互联网的中国道路。

腾讯这么做,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02年,针对QQ收费走的弯路,腾讯实际已经进行过一次救命性的关键诊断。马化腾得出一个道行很深的判断:QQ不是“摇钱树”,而是种植“摇钱树”的土壤。这比美国安德森的同类发现要早得多。正是因为发现了门道,腾讯才在过去十年,比其他企业更加成功地走出了互联网发展的中国道路。我在各种场合多次指出,以我十多年的观察,能不能出现这种认识上的飞跃,是互联网领域百分之一幸存者与万分之一幸存者的分水岭。当马化腾提出开放分享的战略时,许多人都不以为然,但一家重量级互联网企业的副总裁,私下里却向我表示,对腾讯的悟道能力由衷赞叹和佩服。当腾讯再次提出诊断,并且这次是发动全社会来诊断时,我的第一反应是,领先者要做未来十年互联网中国道路的一次新的判断。

“诊断腾讯”最大的看点就在这里。如果把诊断腾讯的结论,只是理解为腾讯下一步往何处去,那就相当于把遵义会议得出的结论,简单理解为红军向西边跑了。大家应该把“诊断腾讯”活动看做是难得的机会,从中把脉中国道路怎么走,让自己受到些启发,否则就真成外行看热闹了。

美国人为什么会注重研究WIPRO这样的公司,而不是那些赚了更多钱的公司?那是因为,WIPRO抢在美国人之前,发现了行业规则,从而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由此成为赢家。规则在古代叫做“是”,实事求是,就是从一件一件像3Q大战这样的“事”中,求出规则这个“是”来。

实话实说,我认为我们方方面面,从3Q大战中,并没有得出“中国道路”这一层次的全面反思,各个方面都在各取所需地强化自己的特殊角度的道理。如果是这样的话,中国互联网这头大象就不能从整体上搞清楚,中国互联网“我是谁”这个斯芬克斯之谜,就还要更长时间摸索答案。在这个时候,“诊断腾讯”及时出现了,让我们看到了不本位、不掩饰、不误导,而努力求道的正确的努力方向。

希望有更多这样的诊断,从实事中,求出是来,解开中国互联网的斯芬克斯之谜,引导人们共同走出互联网的中国道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