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现代儿童教育缺少什么
16441800000014

第14章 充满生机的校园——孩子群体生活的天堂(3)

胡铃心之所以能成为创造型的人才,应该归功于家庭和学校给了他一片个性的天空。胡铃心妈妈主张,要对孩子少一点看管,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多一分信任;少一点干预,多一点鼓励。民主、宽松的家庭气氛给了胡铃心自由发展的空间,父母从来不对他发号施令;相反,他们认为孩子和自己的关系是平等的,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需要。

没有过多的限制和干预,胡铃心对自己的事情完全有自主选择权,父母只是帮助他、启发他。由于胡铃心不愿意接受父母的学习辅导,所以父母就让他自己安排学习时间,自己摸索钻研。

胡铃心的学习方法非常独特,比如小时候他对数字的加减喜欢从高位往低位,这种事情要发生在别的孩子身上,父母可能会认为是一种错误的算法,并且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是从低位往高位加减。而胡铃心的父母没有让他放弃自己的思维习惯,由于是孩子自己琢磨出来的,还给予了他表扬和鼓励。

胡铃心还幸运地进了福州八中这所好中学,这所中学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培养学生不是着眼于高考,而是越过高考这一指挥棒,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掘学生的潜能,并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人人成功,个个发展”,教育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此学校推出了“选课制、走班制、学分制”改革方案,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最佳发展”需求,根据课程体系的要求,选择分类分科分层次课程的最优化组合,形成“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套餐”。在这过程中,允许少数学生各门课程优秀加特长,允许大多数学生部分课程优秀加特长,允许少数学生合格加特长。学校的教改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实际能力和将来学习的专业选择课程选择老师,使学生明白“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道理。

福州八中的教改使胡铃心学习起来如鱼得水,给他搞创造发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因材施教的教育在福州八中落到了实处。

胡铃心刚上高中时数学成绩中等偏下,3年来胡铃心基本上没交过数学作业,数学老师也没有因为他数学成绩不好而强迫他一定要交作业。但是即使没有交作业,胡铃心的数学成绩并没有下降,相反到高三时胡铃心的数学成绩跨入了偏上的行列。

福州八中的教改从看似交不交数学作业这样一件小事中可以窥见一斑了。

在这样开明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下,把胡铃心培养成了一个自主性很强的人。胡铃心创造能力很强与他自主性很强是分不开的,自主性最高层次的表现就是创造。自主性差的人,他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也会随之而差。家长对孩子过度干预、过度支配,经常向孩子发号施令,孩子就无法独立自主地生活、独立自主地学习、独立自主地思考、独立自主地工作,只会变得越来越依赖别人的帮助和指挥,从而表现出“推一推,动一动,不推就不动”的低自主性特点,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会有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呢?

中国的孩子有一个特点就是普遍胆子小,缺乏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对于老师家长没想过的事不敢想,老师家长没做过的事不敢做,究其原因就在于家长和老师剥夺了他们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孩子不得不跟着家长和老师的指挥棒走,失去了指挥棒,他们就会不习惯、不适应。

六、没有教不会的学生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在一个多维空间里,每个人受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和教育也是多方面的。其实教育是一个多维体系,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诸多方面。“没有一个教不好的学生”

中的“教”,是整合了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一个集合概念,而我们平时所说的这个“教”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我们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在哪儿,学校教育的效力到底有多大。

1.社会各种因素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是教师难以阻隔的

从现实情况来看,作为社会一分子的学校及教师是难以改变社会现状的,难以阻隔社会各方面对教育的冲击的,难以隔绝社会各种因素对学生的负面影响的。学校教育的功效都可能会被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潮和丑恶现象所抵消,腐蚀、扭曲学生的灵魂。

2.学校教育替代不了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奠基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的影响和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其特殊功效是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应该说我们绝大多数家庭教育是健康的良好的,但也有一些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畸形的变态的,对孩子的影响是不良的;我们不少学生家长的素质是比较高的,也有不少正在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与孩子一起成长,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对怎样教育好孩子几乎处于蒙昧状态。正因为家庭教育的复杂性和家长及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和习性的形成起着教师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进入我们视野中的学生也是极其复杂的(学生中什么样的人都有),这就给教师“教好”每一个学生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它的虚弱性也就会表现出来。

3.“教不好的学生”之现象跟学校教育内部的种种因素也有着必然的联系

首先,教师的工作是面向全体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一个教师不大可能把他的所有时间和精力全都放在某些特殊学生(个别可能教不好的学生)身上,他还有很多其他事情要做。如果他真的把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这些学生身上,那就是对绝大多数学生的不公,对自己工作职责的一种亵渎。

其次,学校教育有其不连贯性。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由于班级、年级、学校的不同,所遇到的老师的不同,各个城区、各个历史时期教育的观念方法等的不同,我们现时的学校教育尚未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科学的规范化的教育体系,诸多因素容易造成学生的多重人格及某些缺陷。学校教育的这一不连贯性给“教好”

每一个学生增加了难度。

再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良莠不齐。学生在一生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很多老师,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方法等的不同,教育教学水平的参差不齐,都有可能导致教育的前后矛盾,进而影响教育教学效果。

最后,我们还要考虑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一因素就是学生进入小学学习前其基本素质已基本定型。我国自古就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它直探人性和教育的本源,可谓一语道破天机。现代教育研究表明,除了遗传、环境等诸因素外,孩子一生中有50%的智力在0~4岁间形成,0~6岁是孩子获得各种能力和养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期,智力构架、心理构架和全面身体素质培养在8岁之前已完成。这正好应验了我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不同的遗传因素,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教育方法,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学龄前儿童。家长的素质及家庭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人生定格起着奠基作用,这是教好孩子的根基,是人生成长和发展的基础。可以看到,学生进入小学学习前已是具有复杂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人了,其基本素质已基本定型。

从以上分析很容易就能看出,学校教育的局限性是非常明显的,学校教育的效力是有限的,光从学校教育这一角度来考虑,的确不可能把所有的学生都教好。

正是因为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及其他原因造成了有很难教、教不好的学生的情况。那么,如何突破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尽可能地整合优化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发展呢?

科学的发展观和育人观必不可少。确立科学的育人观发展观首先要明确“教”学生什么。学校教育不仅仅是教学生知识能力,还必须教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新发展,学会自立自强,学会做一个有高度责任感和自律意识的合格公民。其次要确认“教好”的标准是什么。从多元智能这一角度来考虑,只要能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只要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空间,展现个人特长,只要学生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只要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只要学生能奋发图强,这就是成功的教育,这才是把学生教好了。教育就是在不断地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科学的育人观发展观的确立,必须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及大力支持。

学校教育体系构建规范化。即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规范,学校管理的规范,对学生行为的规范,等等。这里,我想特别强调的是对那些很难教(认为有可能教不好)的学生要格外有爱心、有耐心、有信心、有定力。转变一个后进生将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老师需要对其倾注极大的热情,不能怕多花时间和精力,要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整合各种教育力量,最终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要科学地运用激励和惩戒相结合的教育机制,相信只要我们这样做了,学生是一定会有转变的,是会进步的。

实施发掘学生生命潜能的系统工程。教育仅仅是一种手段,教育施加给受教育者的影响必须通过受教育者才能起作用。生命是复杂而神奇、千差万别的,我们的“教”只是促成学生变化发展的一个外部因素,而他们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学生自身的生命素质。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着巨大的潜能,所以,要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那些很难教的学生,特别要注意对他们自信心的树立,鼓舞他们的士气,给他们奋发向上的原动力,要让他们自己感觉到想学好、能学好、会学好。要特别关爱这些学生,让他们在爱的滋养下成长。不会变坏的孩子是因为有爱,和方法。这类人才属于创造型人才。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文化上的影响,最主要就是创造型人才的影响。

教育,不应当只培养技术型人才,更主要是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好的方法,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效力。首先要谈谈教材。几千年中外文明史,文化的东西,汗牛充栋,实在太多,一个人穷其一生也不可能学完,何况在学校仅仅10多年。这就有个选择问题。教材内容的滞后情况异常严重。学来学去,用的还是几十年前的老套路,全是老古董,老子、儿子和孙子,祖孙三代,在学校学的,差不了多少。这也难怪,不少编教材的所谓专家,躺在他读书时的教材上吃老本,风险是没有了,同时也就没有了新知,肚中无新货,也就只能将就拉点陈年旧货出来,灌到孩子们消化功能尚不太好的肠胃里。

在具体教学上,我们有一大批教材背得滚瓜烂熟,对重点了然于胸的老师和教授,全部是同一张面孔,同一认识和同一方法。20世纪80年代在成都水力发电学校求学的一位同学,有一位教《高电压》的老师,用了几十年的那本讲义一字不变;另一位教《电力网》的老师,他要求学生只能按教材的套路解题,否则遇到这类题就只能得零蛋,弄出一大批补考的人。这些辛勤的园丁,把当年老园丁们那种不问青红皂白修剪花朵的做法承袭下来,尘封不动,管你是牡丹还是玫瑰,一刀下去,保管都剪成一个模样。似乎是拼了命也要把这样的教育圣火发扬光大,让其征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传承、蔓延和燃烧。韩愈在《师说》中谚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我们的教师、教授们,在传道吗?在传些什么道呢?在真理面前,自己尚且稀里糊涂,还解什么惑?在评定方面,有一批从古瓷器里爬出来的、沾满封建礼教尘埃的学究,更有一批只认分数不认学问的学阀。极多的所谓好学生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而许多有创造力的孩子,由于不屑或不适应这样的套路,竟被挡在学校的门外。

教育毕竟不是一项一成不变的事业。孔子是中国教育的祖师爷,是他开私立教育之先河的,门下弟子三千,个个都有学问上的绝技,他的教育理论,曾使封建文化几度辉煌。圣人伟大的无人可及的东西后来却成了教育的噩梦。教育不能躺在死人的棺材板上,不能躺在已经泛黄的几本经书上,也不能躺在四平八稳、中庸得无所作为的逍遥椅上。教育应当有不同阶段的锐气,不同时代的精神,不同学科的特异,不同人才的包容。教育是一台机器,教育应当是一台包罗万象的、在时间的理性化和人性化的轨道中不断运转的机器。

教育的重要性,大家都已经知道很多了。但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认识。作为老百姓,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书读得好些,将来能有个收入不菲的工作,日子不至于过得凄凉——若能光耀门楣,当然更是福气。对于政府来讲,第一层次是通过教育,有符合某种标准的人可用,不致后继无人;第二层次则是,社会必须发展,政府责无旁贷,各种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是必不可少的。

但教育的目的始终与教育的结果有些脱节。做到因材施教是很难的,很多潜在的人才被抛弃,连抢都抢不来的资源,就这样被白白浪费掉了。

为什么一定要把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搞成意识、思想的灌输工具?为什么不采用“启发”式方法,让学生自己思考,在典籍和现实中去寻找自己的思想?鲁迅在1925年3月18日给许广平的信中这样写道:“现在的教育,世界上无论哪一国,其实都不过是制造许多适应环境的机器的方法罢了。”不知道“制造机器”

的教育方法何时才能寿终正寝?——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不清楚把眼光放长远一些,站在国家和民族的角度,多一点历史责任感,对未来负点责,少点懦弱和迎合,少点贪心,少点功利,少点中庸和惰性?

道德方面也是教育的范畴。同其他知识相比,道德的作用毫不逊色。有道德无知识,就像有力气不知道怎么使,而有知识无道德,知识就使不对地方,使歪了,便贻害社会。但道德的标准,应当符合人性和时代,同时,光讲理论就形同说教,对孩子来说,是起不到应有作用的。道德教育最关键的是身教,这叫做榜样性教育。如果都做到了榜样性教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把被教育者当做弱智者来对待,那么效果就会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