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二十四节气知识一本通
16442300000004

第4章 气的气候学含义(2)

“能插满月秧,不薅满月草”,这时气温仍较低,插秧后要马上加强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虫,促进早发。中稻播种要及时扫尾。

茶树这时春梢发育较快,稍一怠慢,茶叶就老化,正所谓“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要集中全力,分批突击采摘。

立夏前后,华北、西北等地气温上升很快,但降水还是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强烈,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特别是小麦灌浆乳熟前后的干热风更是引起减产的重要灾害性天气,适时灌水是抗旱防灾的关键步骤。“立夏三天遍地锄”,这时杂草繁殖很快,“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中耕锄草不仅能除去杂草,抗旱防渍,又能提高地温,加速土壤养分分解,对促进棉花、玉米、高粱、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壮生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满的气候学含义

每年阳历的5月21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60度时,为小满。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八个节气,其含义是从小满开始,北方大麦、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已经结果,渐饱满,但尚未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

从气候特征来看,在小满节气到下一个芒种节气期间,全国各地都渐次进入了夏季,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降水进一步增多。

我国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初候苦菜秀;二候蘼草死;三候麦秋至。”是说小满节气中,苦菜已经枝繁叶茂,而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此时麦子开始成熟。

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意义:“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多少,指出小满时田里假如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因为“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合水稻栽插的季节。华南的夏旱严重与否,和水稻栽插面积的多少有主要的关系;而栽插的迟早,又与水稻单产的高低紧密相连。华南中部和西部,常有冬干春旱,大雨来临又较晚,有些年份要到6月大雨才姗姗而来,最晚甚至可迟到7月。加之常年小满节气雨量不足,平均仅40毫米左右,所以降雨量不能满足栽秧需水量,使得水源缺乏的华南中部夏旱更加严重。俗话有“蓄水如蓄粮”、“保水如保粮”。为了抵御干旱,不但要改进耕作栽培措施和加快植树造林,而且尤其需要注意抓好头年的蓄水保水工作。但是,也要预防可能出现的连续阴雨天气对小春作物收晒的影响。西北高原地区,这时多已进入雨季,作物生长旺盛,生机勃勃。

在北方地区,此时宜做好麦田虫害的防治,预防干热风和突如其来的雷雨大风的侵袭。南方宜做好水稻的追肥、耘禾,促进分蘖,晴天进行夏熟作物的收打和晾晒。小满以后,黄河以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出现35oC以上的高温天气,有关部门和单位应抓好防暑工作。

“小满”时节谨防灾。

芒种的气候学含义

芒种,二十四节气的第九个节气,每年阳历6月5日左右开始,此时太阳到达黄经75度的位置。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其含义是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非常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大忙的季节。俗话说“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是这个忙碌的时节最好的诠释。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由此而来。

我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初候螳螂生;二候鹏(伯劳)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去年深秋产的卯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他鸟呜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呜叫。

芒种是一个典型的表现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然过去,中稻、甘薯移栽到了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人返青阶段,秧苗嫩绿,生机盎然。“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地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美丽风光。到了芒种时节,盆地内还未移栽的中稻,应该马上栽插,如果再拖延,因气温升高,水稻营养生长期变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产量肯定不高。甘薯移栽最迟也要赶在夏至之前;如果栽甘薯过迟,不但干旱的影响会增加,而且等到秋来时温度下降,影响薯块膨大,产量也将明显减少。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在此时进入黄梅季节。梅雨天的普遍特征是雨日多、雨量大,温度高,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我国东部地区全年的降雨量约有1/3(个别年份为1/2)是梅雨季节下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一般出现于6月份后。这时,正是水稻、棉花等作物生长茂盛、需水较多的季节。

梅雨形成的原因是冬季过后,冷空气强度减弱北退,南方暖空气相应北进,延伸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但这时北方的冷空气仍有较强劲势力,于是冷暖空气在江淮流域对峙,形成准静止锋,出现了阴雨绵绵的天气。相峙一段时期后,暖空气最后打败冷空气,占领江淮流域,梅雨天气终结,雨带中心转移到黄淮流域。江淮流域在这时正在抢种。

梅雨对庄稼非常有利,东部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如梅雨过少或来得晚,作物就会干旱。

夏至的气候学含义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在每年阳历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度时,为夏至日。按照《恪遵宪度抄本》

上的说法:“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日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时间到达极限,在我国南方各地从日出到日没大多为14小时左右,越往北越长。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

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初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鸣;三候半夏生。”

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麋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生长发育,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至过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问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由于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累,并未达到最多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大概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某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

过了夏至,我国南方许多地区农业生产因农作物生长旺盛一杂草、病虫迅速繁殖蔓延而进入田间管理时期,高原牧区则开始了草肥畜旺的美好季节。这时,华南西部雨水量明显增加,使入春以来华南雨量东多西少的分布趋势逐渐转变为西多东少。如遇夏旱,通常这时有望解除。近30年来,华南西部6月下旬出现大规模洪涝的次数虽不多,可是程度却比较严重。因此,要特别重视做好防洪准备。夏至节气是华南东部全年雨量最多的时期,往后常受剐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为了加强抗旱能力,争取农业丰收,在这些地区抢蓄伏前雨水是一项重要举措。

夏至期间,意味着炎热天气的正式来临,之后天气越来越热,并且是闷热。有以下几种天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作用较大,值得注意:

1.对流天气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较多,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不大,人们称“夏雨隔田坎”。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雨,不都像诗中描写的那样美丽,经常引发局部地区灾害。

2.暴雨天气

夏至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强烈,作物生长迅速,需水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

之说。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夏至期间,正是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季节,频繁出现的暴雨天气,容易引起洪涝灾害,甚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应重视加强防汛工作。

3.江淮梅雨

夏至时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空气十分潮湿,冷、暖空气团在此交汇,并形成一道低压槽,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在这样的天气下,器物发霉,人体也觉得不舒适,一些蚊虫繁殖速度迅速,一些肠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繁殖。这时要注意饮用水的洁净,尽量不吃生冷食物,以免传染病发生和传播。

小暑的气候学含义

每年阳历的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为小暑。从小暑开始,炎炎似火的盛夏正式报到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就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小热,意指极端炎热的天气刚刚到,但还没到最热的时期。这一气候特征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基本一致。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初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壁;三候鹰始挚。”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刮一丝凉风,而是全部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人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温度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时值小暑节气,南方地区平均气温为26℃左右。一般的年份,7月中旬华南、东南海拔低的河谷地区,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集中时段,这对杂交水稻抽穗扬花极为不利。不仅事先在作物布局上应该充分考虑这个因素,而且已经栽插的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近似于华南初春时节景象。

从小暑开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依次结束,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北方地区开始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雨季,自此降水明显增多,且雨量比较集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也处在来自印度洋和我国南海的西南季风雨季中;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往往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经常出现的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及早蓄水防旱显得特别重要。农谚有“伏天的雨,锅里的米”,这时出现的雷雨,热带风暴或台风带来的降水虽对水稻等作物生长非常有利,但有时也会给棉花、大豆等旱作物及蔬菜带来不利影响。

也有一些年份,小暑前后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势力仍然比较强劲,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南方暖空气狭路相逢,势均力敌,出现锋面雷雨。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倒黄梅”天气的预兆,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持续一段时间。

大暑的气候学含义

每年阳历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度时,即为大暑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

“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的中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此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初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界上已知的萤火虫品种大约有两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在枯草上产卵,大暑时,萤火虫孵化出来,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天气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转化。

大暑时节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一个字:热,极端的热。这样的天气给人们的工作、生产、学习、生活各方面都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

调查显示,在最高气温高于35℃时,中暑的人会明显增加;而在最高气温达37℃以上的酷热日子里,中暑的人数会急剧增多。尤其是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骄阳似火,风小湿度大,更叫人感到闷热难忍。全国著名的长江沿岸“三大火炉”城市南京、武汉和重庆,平均每年炎热日就达17~34天之多,酷热日也有3~14天。实际上,比“三大火炉”更热的地方还有很多,如安庆、九江、万县等,其中江西的贵溪、湖南的衡阳、四川的开县等地全年平均炎热日都在40天以上,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是一个“大火炉”,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特别显得重要。

“禾到大暑日夜黄”,大暑时节对南方一些种植双季稻的地区来讲,一年当中最艰苦、最紧张、顶烈日战高温的“双抢”季节正式拉开序幕了。当地农谚说“早稻抢日,晚稻抢时”、“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箩”。适时收获早稻,不仅可减少后期风雨造成的灾害,保证丰产丰收,而且可使双晚适时栽种,争取充足的生长期。要依据天气的变化,灵活安排,晴天多割,阴天多栽,在7月底之前栽完双晚,最晚不能晚过立秋。

“大暑天,三天不下干一砖。”酷暑盛夏,水分蒸发非常快,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伏旱期,旺盛生长的作物对水分的需求更加迫切,真是“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棉花花铃期叶面积达一生中最大值,是需水的最高峰,要求田问土壤湿度占田问持水量的70%~80%为最好,低于60%就会受旱而引起落花落铃,必须马上灌溉。要注意灌水不可在正午高温时进行,避免土壤温度变化过于剧烈而加重蕾铃脱落。大豆开花结荚也恰逢需水临界期,对缺水的反应特别敏感。农谚有“大豆开花,沟里摸虾”,出现干旱应及时浇水。

黄淮平原的夏玉米大多已拔节孕穗,快要抽雄,是产量形成最关键的时候,要严防“卡脖旱”的危害。

但是,炎热的大暑也有美丽的容颜,此时正是茉莉、荷花盛开的时期。芬芳沁人的茉莉,天气越热香味越浓郁,给人洁净馨香的享受。高洁的荷花,不怕烈日骤雨,晨开暮敛,诗人赞美它“映日荷花别样红”,生机盎然的盛夏,正孕育着丰收。

立秋的气候学含义

在每年阳历的8月7日、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即为立秋节气。历书上说:“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立秋后,谷物成熟,气温渐渐下降,月明风清,秋高气爽。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