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1649000000014

第14章 瓦松赋并序

崔融

崔融(653—706),字安成,齐州全节(今山东章丘市西)人。高宗上元三年(676)中词殚文律科,累补宫门丞,兼直崇文馆学士。曾为太子李显的侍读。武后圣历中,自魏州司功参军迁著作佐郎。历右史、著作郎、凤阁舍人。久视元年(700)出为婺州长史,寻召为春官(礼部)郎中,兼知制诰。长安二年(702)再为凤阁舍人,改司礼少卿。中宗神龙元年(705),因阿附张易之贬袁州刺史。寻召为国子司业,兼修国史。因撰《武后哀册文》,用思精苦,绝笔而卒。追赠卫州刺史,谥曰文。两《唐书》有传。与苏味道、李峤、杜审言齐名,合称“文章四友”。《新唐书·崔融传》云“融为文华婉,当时未有辈者。朝廷大笔,多手敕委之”。原有文集六十卷,已佚。《全唐文》编其文为四卷,有赋一篇。

此文载《文苑英华》卷一四七、《全唐文》卷二一七。此赋云“杨炯谓余曰”,当是二人同时为崇文馆学士。《新唐书·文艺传上·杨炯》载:“永隆二年,皇太子已释奠,表豪俊充崇文馆学士。中书侍郎薛元超荐炯及郑祖玄、邓玄挺、崔融等,诏可。”此赋当作于永淳元年(682)四月后,高宗幸东都,皇太子留守京师之时。所谓瓦松是一种草,二年生草本植物,属景天科。叶线状肉质被针形,初生时密集于短茎,呈莲座状。秋季抽出塔形花穗,密生多花,花白色微红。亦名瓦花、向天草、昨叶何(荷)草。生长于屋顶瓦隙中或深山石缝中,其状类松,因名。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一“昨叶何草”条集解引苏恭《唐本草》:“昨叶何草,生上党屋上,如蓬。初生高尺馀,远望如松栽。”即此。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九:“瓦松,崔融《瓦松赋序》曰……崔公学博无不该悉,岂不知瓦松已有著说乎?《博雅》:‘在屋曰昔耶,在墙曰垣衣。’《广志》谓之兰香,生于久屋之瓦。魏明帝好之,命长安西载其瓦于洛阳,以覆屋。前代词人诗中多用昔耶,梁简文帝《咏蔷薇》曰:‘缘阶覆碧绮,依檐映昔耶。’或言:构木上多松栽,土木气泄,则瓦生松。”以为瓦松即垣衣,苔藓类,显然是错误的。沈括《梦溪笔谈》卷二二驳之云:“殊不知昔耶乃是垣衣,瓦松自名昨叶何,成式亦自不识。”

崇文馆瓦松者[1],产于屋霤之上[2]。千株万茎,开花吐叶,高不及尺,下才如寸,不载于仙经[3],靡题于药录[4]。谓之为木也,访山客而未详[5];谓之为草也,验农皇而罕记[6]。岂不以在人无用,在物无成乎?俗以其形似松,生必依瓦,故曰瓦松。杨炯谓余曰[7]:“此中草木,咸可为赋。”其辞曰:

宾馆兮沉沉,明月高兮重海深。试一望兮,上栋下宇[8],开阳阖阴[9],彼美嘉族,依于夏屋。煌煌特秀[10],状金芝兮产霤[11];历历空悬[12],若星榆而种天[13]。苯丰茸[14],青冥芊眠[15],葩条郁毓[16],根柢连拳[17]。间青苔而裛露,陵碧瓦而含烟。春风摇兮郁起,冬雪糅兮苍然[18]。讵充采掇,罕任雕镌[19],桐君莫赏[20],梓匠难甄[21]。用匪适于时要,必滥闻于俗传。惭魏宫之乌韭[22],恧汉官之红莲[23]。

观其众开荣列,虚心独洁。高宁我慕,无木禾之五寻[24];卑以自安,类石蒲之九节[25]。进不必媚,居不求利,芳不为人,生不因地。其质也菲[26],无忝于天然;其阴也薄[27],才足以自庇。望之常见其表,寻之罔得其秘[28]。肃穆承华,堂皇不赊,绳悬麦穗[29],户刻菱花[30]。竹苍筤而众色[31],树连理而相加[32],芙蓉发池兮照烂[33],日及悬霤兮芬葩[34]。彼怀宝以遇赏,此不材而见嗟,虽有慕于阶闼,亦无混于泥沙[35]。已矣哉!不学悬萝附柏[36],直蓬倚麻[37]。固将含美恶以同贯,齐是非于一家[38]。

乱曰:少阳之地兮于何不春[39]?博望之苑兮莫匪正人[40]。纤根弱植兮生君之馆[41],荷施沾恩兮为人所玩[42]。物不谢生,不知其荣[43]。惟愿圣皇千万寿,但知倾叶向时明[44]。

(《文苑英华》卷一四七,中华书局影印本)

[1]崇文馆:唐官署名,太宗贞观十三年置。掌经籍图书,教授诸王,属东宫。设学士、校书郎等职。初名崇贤馆,高宗上元二年避太子李贤讳改崇文馆。见《新唐书·百官志四上》。

[2]屋霤(lìu):屋檐滴水处。

[3]仙经:仙家的经籍。

[4]药录:记录药草之类的书。

[5]山客:山居之人。江淹《草木颂·相思》:“公子不至,山客徒寻。”

[6]农皇:即神农氏。相传为古帝名,又称炎帝,教民为耒、耜以兴农业,尝百草为医药以治百病。见皇甫谧《帝王世纪》。此指相传为神农氏所作之医药书籍,如《隋书·经籍志三》所载就有《神农本草经》三卷。

[7]杨炯:唐诗人,初唐四杰之一。弘农华阴人。初举神童,为校书郎、崇文馆学士等。后为盈川令。

[8]上栋下宇:上为屋梁,下为四垂。宇为房屋四垂的部分。

[9]开阳阖阴:打开即明亮,关上即阴暗。

[10]煌煌:炽盛貌。

[11]金芝:仙草名。《汉书·宣帝纪》神爵元年三月诏:“金芝九茎产于函德殿铜池中。”颜师古注:“服虔曰:金芝,色像金也。”霤:通“溜”,流水处。

[12]历历:分明貌。

[13]星榆:汉乐府《陇西行》:“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以白榆喻星。或注白榆为星名。

[14]苯(zǔn):草茂盛貌。《文选》张衡《西京赋》:“苯蓬茸,弥皋被冈。”丰茸:繁茂丛生貌。

[15]青冥:高远。青冥本指青天,此用作高远之意。芊眠:茂密幽深。

[16]郁毓:生长茂盛。

[17]连拳:屈曲勾连。

[18]糅:混杂。

[19]罕任雕镌:不能用来雕刻。

[20]桐君:相传为黄帝时的医师,曾结庐于桐庐县的东山桐树下,故称桐君。识草木金石性味,定为三品。有旧题桐君《采药录》《药性》。见《政和证类本草序例》引南朝梁陶弘景《本草序》。

[21]梓匠:木匠。《墨子·节用中》:“凡天下群百工……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

[22]魏宫乌韭:生长于墙上阴处的苔,又名天韭、垣衣。《山海经·西山经》:“(小华之山)其草有萆荔,状如乌韭,而生于石上,亦缘木而生。”郭璞注:“乌韭,在屋者曰昔邪,在墙者曰垣衣。”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九谓瓦松即垣衣,“魏明帝好之,命长安西载其瓦于洛阳,以覆屋”,盖用此事。

[23]恧(nǜ):惭愧。汉官红莲:红莲即芙蓉。旧题任昉《述异记》卷下:“芙蓉园在洛阳,汉家置之。”《艺文类聚》卷八二有后汉闵鸿《芙蓉赋》。

[24]木禾:《山海经·海内西经》:“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郭璞注:“木禾,谷类也,生黑水之阿,可食。”《后汉书·张衡传》张衡《思玄赋》:“发昔梦于木禾兮,谷昆仑之高冈。”

[25]石蒲:即菖蒲。《抱朴子·仙药》:“菖蒲生须得石上,一寸九节已上,紫花者尤善也。”

[26]菲:单薄。

[27]其阴也薄:它的阴影小而弱。

[28]秘:此指根深处。

[29]绳悬麦穗:绳索的末端作麦穗形。

[30]户刻菱花:门户上所刻的菱花形的花纹。

[31]苍筤(láng):青色。《周易·说卦》“为苍筤竹”,孔颖达疏:“竹初生之时,色苍筤,取其春生之美也。”

[32]连理:异根草木,枝干相连,生长一起,叫连理。

[33]芙蓉:荷花。照烂:光彩照人。

[34]日及:《艺文类聚》卷八九潘尼《朝菌赋序》:“朝菌者,盖朝华而暮落,世谓之木槿,或谓之日及,诗人以为舜华,宣尼以为朝菌。”此当指木槿,木本植物。芬葩:鲜艳的花朵。

[35]“虽有慕”二句:(瓦松)虽然也羡慕生长于阶砌庭户的芝兰,但也不是混同于泥沙的杂草。

[36]悬萝附柏:萝即松萝,地衣类植物。《诗经·小雅·弁》:“茑与女萝,施于松柏。”

[37]直蓬倚麻:蓬为蓬莱,草名。《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38]“含美恶”二句:意思是说:虽然不像女萝依附于松柏、蓬草倚靠着麻,但生长于屋瓦之上,性质与它们是一样的。

[39]少阳:东方极远之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大人赋》:“邪绝少阳而登太阴兮,与真人乎相求。”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少阳,东极;太阴,北极。”

[40]博望:博望苑,汉宫苑名,汉武帝为太子刘据所立,供其交接宾客。见《汉书·戾太子刘据传》及颜师古注、《三辅黄图》卷四。

[41]纤根弱植:纤细的根、细弱的茎叶。

[42]荷施沾恩:带着人们的施舍与赐与(因为瓦松生长在人类的建筑物上)。

[43]“物不谢生”两句:物类要是不凋谢,便不会感觉它的生长。

[44]倾叶:植物的叶子向着阳光。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此赋赋瓦松。什么是瓦松?是木?是草?还是苔藓类?此事曾引起博物君子们的大讨论(如唐段成式、宋沈括、王观国、明胡应麟、清徐文靖等,可参看陈鸿墀《全唐文纪事》卷四六)。可见瓦松并不是人所熟知之物。以人们所不熟悉的事物为赋题,崔融此赋也算是很独特的了。此赋先写瓦松不为人所熟知;再写瓦松根细茎弱,但“虚心独洁”,“进不必媚,居不求利”,很安心于自己的现状。但瓦松也要凭借高屋以自立,仍然有所依托,没有这种依托也是无法生长的。崔融当时正是崇文馆学士,显然是借瓦松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所以在赋的最后既歌颂圣德又表达自己的心迹说:“惟愿圣皇千万寿,但知倾叶向时明。”此赋词章华美,但气格稍弱。

(尹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