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1649100000036

第36章 竹赋

王令

王令(1032-1059),字逢源,原籍元城(今河北邯郸市大名县)。五岁丧父母,随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市),十七岁即自谋衣食。本希望“生太平世,读书学古,自少壮期切切以自奋进,裨补当世之万一”,但“不幸穷蹇颠倒,不得比常流”(《示杜子长》)。遂绝意仕进,长期在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以授徒为生。仁宗至和元年(1054),因投赠诗文获王安石赏识,誉为“可以任世之重而有功于天下”(《王逢原墓志铭》),遂以文学知名。生活孤贫,因病早逝,王安石《思逢原》以“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唯有故人知”之句,对其才高命短未得重用深表惋惜。

王令以诗歌见著,抨击政治腐败,反映民生疾苦,表达济世之志。笔意纵横,想象丰富,雄劲奔放,但不免生硬粗率之失。其诗文由吴说编为《广陵集》,未刊行。民国十一年始有吴兴刘氏嘉业堂刻本。《四库全书》本《广陵集》共三十一卷,其中诗文十八卷。存骚体赋作十二篇,其《竹赋》和《藏芝赋》等均是托物励志之作。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沈文倬校点本《王令集》,含《拾遗》《附录》《年谱》共二十一卷。

据王令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称,王令自悔其早年“任侠”之非,遂闭门读书,“所得益以闳深,乃为《竹赋》以自广”。依此说当作于其未满17岁之时。

于此有物焉:其材剧而色刚[1],其躯瘠癯[2],不配所长[3]。色盛气充[4],肤理有光[5]。临临兮其高其可仰也[6],挺挺兮其直其不可以枉也[7],毅毅兮其群其不为党也[8]。其立自树而不倚[9],其长绝众而不离[10]。恬无盛衰[11],以听四时[12]。置身常安,视物死生[13]。弟子不敏[14],昧以老成[15]。罹世斮刖[16],甚者遇烹。其守不移[17],附者益增[18]。愚所不知,请以筮明[19]。

筮曰:斯夫其始甚锐[20],既极而止者欤[21]?后生晚起,超出辈类者欤?确乎不拔[22],以节终始者欤?死传其徒,不私其子者欤[23]?生久处而不回[24],死知命而不恐[25]。老者求以自辅[26],少者得之而无用。是其繇曰[27]:谁藏孔殷[28],而不思藩[29]。彼架未柱[30],我安事椽[31]?优哉游哉[32],聊以永身[33]。幸听筮之,请以竹为言。

(《广陵集》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材:体貌。剧:高大。色:外形。

[2]瘠(jí)癯(qú):清瘦。

[3]不配所长:高大与粗细不相配。

[4]充:充沛,充盈。

[5]肤理:肤色纹理。

[6]临临:居高临下。

[7]挺挺:挺拔刚直。枉:弯曲。

[8]毅毅:刚毅果断。党:偏私。《论语·述而》:“吾闻君子不党。”孔颖达注:“相助匿曰党。”

[9]树:树立,直立。

[10]离:通俪,并列,比肩。

[11]恬:恬静,泰然。

[12]听:听凭,任凭。

[13]视物死生:静观万物的盛衰。

[14]敏:聪慧。

[15]昧以老成:年岁增长而愚昧不明。老成,晚成。

[16]罹(lí):遭受。斮(zhuó)刖(yuè):斩断,砍伐。

[17]守:操守,节操。移:移易,改变。

[18]附者:依附追随者。

[19]请以筮(shì)明:通过卜筮加以验明。

[20]斯夫:代词,这个,这些。其始甚锐:其初生时非常迅速。

[21]既极而止:达到极限适时而止。欤(yú):语助词,表疑问。

[22]确乎不拔:语本《周易·乾》:“确乎其不可拔。”郑玄注:“拔,移也。”

[23]私:偏爱。

[24]久处:恒定。不回:不改变。

[25]知命:知天命。《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26]自辅:自助。

[27]繇(zhòu):通籀,古时占卜的文辞。

[28]藏:藏器待时。谓怀藏才智勇武于身,以待可用之时施展。《周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孔殷:甚得时机之中。孔,甚,很。殷,得其中。

[29]藩:同蕃,繁茂,繁盛。谓凡藏器怀才又恰遇其时者,都会期待大有作为。

[30]架:屋架。柱:通拄,支撑。

[31]事:作。椽(chuán):承屋瓦的木条。屋架未立,竹难作椽,谓生不逢时难尽其用。

[32]优哉游哉:悠闲安逸。

[33]永身:永年。谓虽然失去“事椽”的机遇,却也避免了“斮刖”的灾难。

评赋文前段仿荀子《赋篇》谜语方式,绘形传神,以竹自喻。后段通过与筮者的对话,释疑答问,借竹明志。竹“自树不倚”,自己亦有“其直不可枉”、“其群不为党”的高洁志向。嫩竹遭“斮刖”、“遇烹”之难而“其守不移”、“以节终始”,自己亦当“生久处而不回”、“死知命而不恐”,维持一生之理想。结尾委婉表达了生不逢时聊以永年之感叹。

(赵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