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1649200000046

第46章 泣赋

江淹

本篇拟题同《恨赋》《别赋》相近,但主要从个人的情感状态方面着笔,虽然末尾也罗列出历史上几种令人饮泣之事,但总体上不像《恨赋》《别赋》那样完全从情感类型方面构思、表现。但它同《恨赋》《别赋》一样不仅是江淹当时的心理的投影,也是那个时代突出特征的描绘。本篇当作于元徽三年(475)秋作者被黜吴兴之时。

秋日之光,流兮以伤[1]。雾离披而杀草[2],风清泠而绕堂[3]。视左右而不臑[4],具衣冠而自凉[5]。默而登高谷,坐景山[6],倚桐柏,对石泉。直视百里,处处秋烟。阒寂以思,情绪留连[7]。江之永矣莲欲红,南有乔木叶以穷[8]。心蒙蒙兮恍惚[9],魄漫漫兮西东[10]。咏河、兖之故俗[11],眷徐、杨之遗风[12]。眷徐、杨兮阻关梁,咏河兖兮路未央[13]。道尺折而寸断[14],魂十逝而九伤[15]。欷潺湲兮沫袖[16],泣呜唈兮染裳[17]。

若夫景公齐山[18],荆卿燕市[19];孟尝闻琴[20],马迁废史[21];少卿悼躬[22],夷甫伤子[23]。皆泣绪如丝[24],讵能仰视[25]?镜终古而若斯[26],况余辈情之所使哉[27]!

(胡之骥注《江文通集汇注》,李长路、赵威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

[1]流兮以伤:言秋光流逝,令人悲伤。人多叹春光流逝,而此叹秋光,因当时固无春光可赏,整个客观环境在作者心理上的投影都带有悲情。

[2]离披:散乱的样子。宋玉《九辩》:”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

[3]清泠:清凉。

[4]臑(nuǎn):暖,热。此句言左右之人皆有寒凉意。

[5]具衣冠:言虽着衣冠,也觉清冷。似也包含这样一层意思:着朝衣为官绅,感到政局的令人灰心。

[6]景山:大山。

[7]阒(qù)寂:寂静。情绪:即思绪。留连:连绵不断的情思。

[8]永:长。欲:将。以:已。穷:尽。《诗经·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二句以莲自比;以乔木叶穷,比照所面对的环境。

[9]蒙蒙:模糊不清的样子,形容心神不宁。

[10]西东:或西或东,漫无目的地飘游。

[11]河兖:指兖州。《尚书·禹贡》:”济河惟兖州。“此指南兖州。江淹拟《柳仆射为南兖州诏》:”河兖冲要,维捍中畿。司牧之任,宜详其授。“即以”河兖“称南兖州。

[12]眷:眷恋。徐、杨:指南徐州和扬州。”杨“、”扬“古常通用。南兖州、南徐州、扬州皆江淹早年随建平王任职之地。

[13]路未央:道路遥远无尽。

[14]尺折而寸断:谓道路弯曲,又多阻绝不通之处。

[15]十逝而九伤:极言伤心。屈原《抽思》:”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

[16]欷(xī):叹泣声。潺湲:泪流不止的样子。沫:水泡。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17]呜唈(yì):悲伤气噎。

[18]景公:指春秋时齐景公。齐山:指牛山,在今山东淄博市东。《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

[19]荆卿:即战国末荆轲。《史记·刺客列传》:”荆轲既至燕……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20]孟尝:即战国时孟尝君,田氏,名文。《说苑·善说》云:齐人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孟尝君曰:”先生鼓琴,亦能令文悲乎?“周引琴而鼓之,曰:”千秋万岁之后,庙堂必不血食矣。高台既以坏,曲池既以渐,坟墓既已平,婴儿竖子,樵采薪荛者,踯躅其足而歌其上。众人见之,无不愀焉为足下悲之,曰:’夫以孟尝君尊贵,乃可使若此乎?‘“于是孟尝君泫然泣涕曰:”先生之鼓琴,令文立若破国亡邑之人也!“

[21]马迁:即司马迁。承其父司马谈之志完成《史记》。《史记·太史公自序》云:司马谈临终,”执迁手而泣曰:’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22]少卿:即汉代李陵,字少卿。武帝时李陵率步兵五千人入绝域与匈奴战,浴血奋战,而援兵不至,被迫投降。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云:”(陵)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自流涕,沬血饮泣,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

[23]夷甫:晋王衍,子夷甫。《晋书·王衍传》:”衍尝伤幼子,山简吊之,衍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衍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于情。然则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24]泣绪:泪水如线不断。

[25]讵(jù):岂。

[26]镜:鉴。终古:自古以来。斯:此。

[27]情之所使:犹言感情用事。即重于情。

本篇似是到吴兴后第一个秋天的写心之作。古人以秋为可悲,江淹当时心境以秋为可泣。在作者眼中所见,身上所感,无不萧瑟、苍凉,寒意彻骨。”视左右而不臑,具衣冠而自凉“,上句与其说写周围的人,毋宁说是写自己的感觉;下句与其说写感觉,毋宁说写心。他无论是对社会、王事、国事还是个人升沉祸福,都凉透了心。”江之永矣莲欲红,南有乔木叶以穷“,是欲有所献于人与社会,但无力回转人主之心,无力回转走向颓败的局势,犹如无力阻止越来越寒冷的秋气。”道尺折而寸断“是写自己的前途,也是写王事、国事的变化状况;”魂十逝而九伤“说自己关心京都,关心王事,然而每一事都令他痛哭流涕。”欷潺湲兮沫袖,泣呜唈兮染裳“。除此之外,他还能有什么办法?赋的末段列举古代动心饮泣之事,说明自己的痛伤,并不亚于前人。

本篇语言自由变化,整饬中见灵动,而不少句子又极富有诗意(如”雾离披而杀草“、”江之永矣莲欲红“等),或凝练而深沉(如”道尺折而寸断,魂十逝而九伤“等)。末段列举可泣之六事,各只一句,但多系人所熟知,故显得充实饱满,是以动人情感。其篇末二句,更是意味深长。

此赋似写在《恨赋》《别赋》之前。作者在本赋末段的基础上,产生了从情感类型方面表现人生的想法。本赋的末段可以说是《恨赋》《别赋》的萌芽。

(赵逵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