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子佩去拜见楚庄王,并关切地问楚庄王是不是身体不适,所以才没有去赴宴。楚庄王笑了笑,对他说:“子佩不要担心,我身体很好。我没有赴宴是因为我听说你是在京台摆下的盛宴。”
子佩不解,说道:“京台是个好地方,很多人都愿意去那里散心。”楚庄王回答说:“我知道京台这地方十分诱人,向南可以看见料山,脚下正对着方皇之水,左面是长江,右边是淮河,是个难得的好去处。”
子佩就更加不解了,楚庄王又接着说道:“人到了那里,就会快活得忘记了死的痛苦。像我这样德性浅薄的人,难以承受如此的快乐。我怕自己会沉湎于此,流连忘返,耽误治理国家的大事,所以决定不去赴宴了。”
其实,楚庄王贵为一国之君,偶尔逍遣一下又有何妨,可是他却能够如此严格地要求自己,克制自己的欲望,作为臣子的怎能不感到羞愧呢?自此以后,朝中上下都以楚庄王为榜样,使得全国上下形成了良好的风气。楚庄王也成为了一个治国有方的君王。
《易经》临卦中说:“咸临,贞吉,志行正也。”“咸”同“感”,是感应,感召,感化的意思。领导者以自己高尚的志向,公正、正派的行止,去感化周围的人,这才能保持团队坚贞吉祥的局面。作为领导者,必须给下属做出学习的榜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者一身正气,坐得端,行得正,不用发号司令,下属便会自觉地跟随你;如果自身不正,即使强迫命令,下属也不会真正地服从你。所以说,领导者以身作则,是最有力的“无声的命令”。
三国时期,曹操虽被世人称作“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雄,但他却能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使自己拥有了最强大最具有战斗力的军队。
有一次,曹操在行军途中看到麦田里成熟的麦子,于是下令:有擅入麦田,践踏庄稼者,斩!但没想到,命令刚下达,曹操的马因一群从田间忽然飞出的小鸟而受惊,径直冲进麦田,将麦子踩倒一大片。曹操非常心痛,马上拔出佩剑就要自刎,被众将慌忙抱住手臂。曹操仰面长叹:“我才颁布了命令,如果自己制订的法令自己不能遵守,还怎么用它约束部下呢?”说完又要自刎。众将以军中不可无帅力劝曹操不可自刎。
这时,曹操便用剑割下自己的一绺头发,高高举起:“我因误入麦田,罪当斩首,只因军中无帅,特以发代首,如再有违者,如同此发。”于是人人自觉,小心行军,无一践踏庄稼者。
“正人”是领导者用权组织领导的重要活动。在这一活动中,领导者不靠权力而能影响别人、产生“正人”的效果是一种最高的领导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建立自己良好的形象,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正己”。它将帮助领导者建立自己的威信,以此来实现“正人”的效果。
“正人先正己”,你觉得人家头发脏了,自己身上还有虱子呢,别人怎么会听你的呢?身教重于言教,你就是说得天花乱坠,别人也不一定往心里去。但是,你如果做出了让人觉得了不起的事,下属们的自觉性自然就会提高。
在现实中,我们看到有些领导者存在着“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嚣张气焰。这样的领导者还打算得到众人的拥护,简直就是白日做梦。可以说,“正己”是“正人”的一个前提,在这个环节上不能有任何懈怠。因为这直接决定着一个领导者的威严被多大程度地认可。
总之,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以身作则是非常重要的。领导者以身作则所表现出来的力量要大于公司的规定。作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要在专业知识方面高于下属,而且要在自己行为举止方面时刻做出积极的表率,让下属心服口服,而良好的表率是要有严格的自律来保证的。领导者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不计较个人得失,严格自律,才能影响到下属,才能赢得下属自觉地、发自内心的认可和拥护,从而将他们紧紧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领导法则
“严于律己”是领导者非常重要的素质。孔子说:“因为严于律己而犯错误的是很少的。”所谓“严于律己”,就是严格约束自己,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个人也有个人的“纪律”,这个“纪律”是对自己的高要求,做到自我批评和自我检讨。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了。
第36讲:韬光养晦——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
韬光养晦,可谓是一种智慧,又可以说是远见卓识。应该说:卓识是智慧的表现,有卓识方显其智慧;韬晦是智慧的隐藏,无智慧难以收敛锋芒。韬光养晦乃收敛锋芒,隐藏行踪,深藏不露者也。
当对方的实力过于强大,无法与之直接抗衡时,韬光养晦是一种很智慧的战略,可以有效地避开锋芒,缓和冲突,积蓄力量,寻求崛起。若领导者政治前途受阻,就应隐藏自己智慧的光芒,收敛自己的言行,低调生活,以等待形势的转变或有利时机的到来。《易经》明夷卦中说:“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意即内心保持明智,而外表表示柔顺,周文王当年被商纣王囚禁,就是用这种韬晦的办法度过的。在艰难的环境下要保持自己的坚贞,就应该采取韬晦的态度。
三国末期,魏明帝逝世,曹芳即位,就是魏少帝。因为少帝年幼,无力亲理政事,魏明帝死前便委托太尉司马懿和太将军曹爽,共同辅佐朝政。
司马懿为曹家立过汗马功劳,德高望重,在朝中有很大的潜在势力。曹爽则是皇亲国戚,势力也很大。初时二人共掌朝政,同心同德,曹爽很敬重司马懿,遇事多作商量。后来曹爽逐渐权高势重,便架空了司马懿,只让他挂职太傅。司马懿虽然大为不满,但他深知曹爽重权在手,自己一时难以抗衡,只好暗中组织人马,以待机行事。为迷惑曹爽,以防不测,便称病居家,对朝政不闻不问,并告诫二子司马师和司马昭,要安分守己,不可争强斗胜。
时隔不久,边境传来告急军情,说东吴军队要进攻六安和淮南,请求朝中发兵救急。曹爽赶紧召集众臣商议对策。没想到退兵之计还未落实,又传来樊城也遭东吴攻击的急报。曹爽,无计可施,只好以皇帝的名义请司马懿入朝议事。
司马懿老谋深算,对战局了如指掌,同时也料定曹爽必来相请,认为借此时机出战,一来可以打击曹爽的气焰,二来可以树立自己的威望。司马懿来到朝中后,决定亲自带兵出征。司马懿先率军直奔樊城,对东吴部队采取出其不意的突袭,很快打败了围城的吴军,然后又转战六安,解了重围。司马懿班师回朝,声望大增。
曹爽为了夺取皇位,进一步独专朝政,排斥异己。朝中大臣虽然对曹爽的专横和野心都看得清清楚楚,但敢怒不敢言。曹爽惟一的顾忌就是司马懿。他命心腹河南尹李胜,借出任荆州刺史之机,让他以向司马懿辞行为由,前去探听虚实。
司马懿自上次击退边关之敌以后,兵权又被曹爽剥夺,于是他便称病居家,不问政事。得知李胜来访,便知其是被曹爽派来以探听自己的虚实,于是决定演一场好戏给他看。
李胜来见司马懿时,司马懿正在侍女的服侍下更衣,只见司马懿浑身颤抖,久久地穿不上衣服。司马懿又称口渴,待侍女捧上粥来,司马懿以口去接,将粥弄翻,流了一身,样子十分狼狈。李胜一看,也觉心中可怜,说道:“听说太傅风痹旧病复发,没想到病情竟这样严重,我受皇帝恩典,委为荆州刺史,今天是特来向太傅告辞的。”
司马懿故意装作有气无力的样子说:“我年老体衰,可能活不了多长时间了。你调任并州,并州临近胡邦,要多加防范!恐怕我们今后再难相见,拜托你今后替我照顾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
李胜听完司马懿的话,赶紧说:“我是出任荆州,不是并州啊!”
司马懿又故意问道:“你不是说并州吗?”
李胜只好重复了遍:“不是并州,是荆州。”
司马懿马上说:“我精神恍惚,没有听清楚你的话。以你的才能,可以大建一番功业。”
李胜回去将所见所闻都告诉了曹爽,曹爽听后大喜,认为司马懿不过是一具没有断气的躯壳而已,从此对司马懿了消除戒心,不加防范。
不久,魏少帝前往洛阳拜谒魏明帝高平陵,曹爽和心腹亲信一同随行。
司马懿见时机已到,立即发动了兵变,解除了曹爽和其亲信的兵权,并亲自出城劝降曹爽。曹爽部将力劝曹爽调兵平叛司马懿,曹爽犹豫再三,终究投降。时过不久,司马懿以曹爽大逆不道,图谋篡位的罪名,连同亲信党羽全部诛杀。
在这场为期长达数年的争权中,司马懿只所以能打败曹爽,正是借助其韬光养晦的计谋。司马懿被夺走兵权后,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他努力隐藏自己,以迷惑曹爽,只待时机一到便消灭曹爽。最后,他终于借助曹爽陪魏少帝拜谒魏明帝高平陵的时机解除了曹爽的兵权。明夷卦中说:“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暮色中的小鸟,垂着羽翼,低空飞行。黑暗中行进的君子,三日不食,前往,还会受到主人的非难。当所处环境很恶劣时,应考虑低调离去,哪怕暂时失去收入或忍受闲言也在所不惜。
权势过大,也会给领导者带来许多麻烦。这时就看领导者的用权之道了,是藏而不露,还是锋芒毕露,可能决定他未来的命运。
领导法则
韬光养晦,就是要使对方不注意自己,借以隐蔽和保护自己。但韬光养晦的积极意义则在于实现自己的既定方针。如果韬光养晦仅仅为了保护自己,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还不没有实现其真正价值所在。只有达到了消灭或削弱对方的目的时,韬光养晦才算有了实际的意义。
第37讲:实行分而治之——涣,亨
涣卦中说:“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意即对成群的人实行分而治之,从根本上讲是吉利的。要分治聚在一起像土山一样的众人,因他们聚在一起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不便控制。这是西伯的一种告诫,不能让诸侯们团聚在一块,也不要将大权交于一人之手,否则就会动摇王权。
五代十国时期,周朝委任赵匡胤为归德军节度使,兼检校太尉,赵匡胤大权在握,又没有人加以牵制,结果就造成了后来的陈桥兵变,逼只有7岁的小皇帝禅位于他,大好江山,拱手相送,周之亡,就是错在将大权交于一人之手。
南北朝时期的另一个周朝,也是因为犯了同样的错误,而被逼退位。当时,周朝委以杨坚重任,满朝文武都制服不了他,结果很多大臣都被杨坚陷害致害死,将周室的五王,害死了三王,剩余的二王,索性让他二人自尽。杨坚威胁周主任命自己为相国,全权掌握国家大事,后又逼周主封自己为王。过了一年多,就逼周主禅位于己。周主迫不得已,只得下了诏书,自动禅位,将天子宝位拱手于人。
涣卦中说:“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涣,为离散、散开。意即分而治之,就会通达顺利。君王凭借着朝廷的名义、势力,分而治之,便可以冒险犯难,但只有坚守正道才是有利的。作为一个领导者,具有一定的号召力,且可以动用自己的权力,分而治之,可以巩固自身的地位。这时候再面对困难,就容易取胜。
齐桓公是战国时的一代霸主,他对于管仲非常器重,甚至尊称管仲为“仲父”,他授予管仲很大的权力,国家的大事,很多都要由他决断,桓公却日夜与妇人饮酒为乐。有人以国事来向他汇报时,他就说:“为何不告诉仲父呢?”为了让自己可以不问政事,专心享受快乐。桓公想给管仲更大的权力。
一天,齐桓公对大臣们说:“我想给管仲更大的权力,凡事你们都要向他报告,不要再向我报告,同意的人站到左边,不同意的人站到右边。”
东郭牙却站在了中间,恒公就问他为什么站在中间。
东郭牙反问齐恒公:“您觉得管仲的智慧可以平定天下吗?”
恒公说:“当然能。”
“管仲有决断大事的能力吗?”
“当然有。”
“既然您认为管仲既能平定天下,又能决断大事,您还要给他更大的权力,难道您不认为他会对您构成威胁吗?”
齐桓公听完东郭牙的话,一时顿悟,于是又任命鲍叔牙、隰朋等人与管仲同掌国家权力。
分而治之是一种很古老但很实用的策略,或者说战略,它的意思是将一个较大的力量分成一个个小的力量,这样每个小的力量都不足以对抗大的力量。领导者在用人时,不要把全部事务都交给一个人,而是要同时任用不同的人,使他们互相牵引,互相竞争,这样可以刺激他们的创造力。
作为领导者,可以巧妙地设置下属的职责,使他们既互相牵制,又分工明确。这可以有效防止重要骨干撂摊子。你不干,马上就有别人来干。在对立面的牵制下,谁敢不听命令。如果让他一股独大,迫于形势,上司只好违心同意他的过分主张,于是乎被隐性地篡了位。
在通常情况下,领导程序的上一个环节,就是控制下一个环节的进度的“阀门”,而下一个环节,又是监督上一个环节质量的“关卡”。倘若将两个关系不好、互存戒心的下属,分别安置在上下衔接的两个不同的环节上,各自授予具有“特殊使命”的权力,那么,往往就能收到相互制约、分而治之的奇效。
当然,作为一名现代的领导者,在吸取古人的领导智慧时,要去芜取精,讲求光明磊落,大公无私,权力的分配要有一定的透明度。否则的话,它们就可能成为你工作中的一道道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