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杨力讲易经领导智慧
16503600000026

第26章 稳中取胜进退自如:领导者中庸智慧(4)

太平天国起义后,太平军横扫清军如卷席,取得了极其迅猛的发展,很快便占据了清朝的半壁江山。但是,这么大的势力,却很快就垮下来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洪秀全封王过度,直至天京失陷前,封王竟达2700余人。太平天国在南京建立了政权以后,滥封王位,结果造成“多王”并立,出现了各自拥兵自重的涣散状况,太平军的战斗力遭到严重削弱。有2000多位王,就得建2000多座王府,每个王府还得配备许多人员,实在是劳民伤财。

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以内,怎么拉都行,但一旦超过了这个度,弹簧就无法复原了。同样,做人做事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度”的这一边可能是一片灿烂,而“度”的那一边却可能是乌云密布。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为错误。”不及,真理不全面;过了,超过了适用的范围,真理就会变成了谬误。真理和谬误只是一步之遥。所以,作为一名领导者,在处理问题时,要掌握正确的“度”。《易经》小过卦说:“弗过遇之,位不当也。往厉必戒,终不可长也。”没有过(界限)但也与之相遇,是因为居位不当。前往凶险,必须戒备,但终究不可长久相安无事。也就是说,领导者在处理问题时不能太过分,以极端的态度是不适合的(不当位),如果坚持这么干,绝对不会获得长久的稳定。

诸葛亮可以说是三国时期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不仅才智过人,而且有着极强的敬业精神,对蜀汉的事业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能不令人感动,但可惜的是他最终因操劳过度而早逝。诸葛亮凡事总是“事必躬亲”、“亲理细事,汗流终日”,大事小事全操心。在六出祈山时,诸葛亮曾施激将法激司马懿出战。没想到老奸巨猾的司马懿并不吃这一套,而是派人去打听“诸葛亮寝食及事之烦简”,他得知“诸葛亮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所之食,日不过数升”以后。司马懿对诸将说:“诸葛亮食少食烦,其能久乎?”你激我出兵,我偏不出兵,反正你诸葛亮已经活不了几天了。果然,诸葛亮不久就星陨五丈原。

身为领导者,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埋头苦干,事业心强固然是好事。但是,也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弦绷得太紧就容易断。带病坚持工作,精神虽可嘉,但不足取。有很多这样的领导者,其事业辉煌腾达,其健康却是油尽灯枯。小过卦说:“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行为稍过恭谨,丧事稍过悲哀,消费稍过于节俭。也就是说,领导者的行为必须恭谦,但又不宜太过,否则会给人以虚伪的感觉;遭遇到挫折和失败以后,也不要太过于悲观,要适当地节制;在用度方面虽提倡节俭,但也不要太过,否则会给人以吝啬的感觉。总之,作为领导者,一切言行必须有度。

做到凡事有度,领导者还要学会知足欲望是很难满足的,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锱铢必较,贪得无厌的人,看起来很精明,其实是鬼迷心窍,最愚蠢不过了,因为贪欲的驱使,他们最终会跌入罪恶的深渊而永世不得翻身。人有七情六欲,本是天性。但由于物欲与****容易使人获得快感,也容易使人获得满足,一旦放纵人的本性去寻求满足,就会使人沉沦其中,从而迷失心声,引发贪念。人的理智一旦丧失,则成为欲念的奴隶,如同跌落到深山峡谷,而无法自拔。

老子说过:“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所以,领导者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抑制自己的贪欲,尽量避免“伸过头”、“蛇吞象”的现象出现,这样才能潇洒地走完人生历程。

领导法则

凡事应做到恰到好处,就如对美的理解,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美就是恰当。”楚国曾有一位辞赋家描写了东邻之女的美:“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可见,恰到好处才是美,而过度或不及都不美。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辩证统一,都存在一个特定的量的限度。一旦超过这个限度,性质就转化,好的事物就会转化为不好的事物。

第48讲:重视做好每一件小事——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苏联宇航局为了准备人类第一次载人太空飞行,从1960年3月开始招募宇航员,在招募期间宇航局至少训练了20名待选者,但最终却选中了加加林。为什么呢?起决定作用的原因,就是在确定人选几周前的一个偶然事件。在尚未竣工的陈列厂内,受训的宇航员们第一次看到东方号宇宙飞船。主设计师科罗廖夫问谁愿意试坐,加加林报了名。在进入飞船前,加加林脱下了鞋子,只穿袜子进入还没有舱门的座舱。这一举动赢了科罗廖夫的好感。他发现这名27岁的青年人如此珍爱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决定让加加林执行这次飞行。科罗廖夫认为,把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一个注重细节的人,最令他放心。

加加林脱鞋进舱这个细小的动作,赢得了“一步登天”的机遇。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说:“永远不要忘记检查细节。”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是个事必躬亲的人。作战计划、作战命令大都自己动手写。而选择军官,他要亲自考察、任免,连营、连这一级的指挥官他也过问。为这些细小的事情,他要花去大约1/3的时间。

日本一位企业家说过一段很有启发性的话:“在学校里,我们学的是’大可以包容小‘式的教育,但踏上社会就不一样了。’小‘可又通向’大‘,这就是社会教给我们的道理。或者说,这个道理包含了所有的成功秘诀: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至关重要,没有这种观念的人,一辈子也干不成大事。”成长、成就是在每一件小事中做出来的;你不去做小事就永远也做不成大事。

在重大事情上,没有一件小事是小的。拿破仑说:“我在部署一次战役的时候,没有人比我更胆小了。我故意夸大当前形势所可能产生的一切危难和灾难。”他还说:“从成功到灾难,往往只有一步之差。我的经验是:在每一次危机中,一些细节和小事往往决定着全局。”

小事,一般人都不愿做,但成功者与一般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愿意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愿意付出别人不愿意付出的代价,因为他们知道,成功源于做好每一件小事。许多白手起家而事业有成的人,在小学徒或小职员的时候,就能以最高的热忱和耐心去面对上司给予他们的小工作。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只要你把自己定位在一心一意地做好身边小事的基础上,世上就没有做不好的事。

《易经》升卦中说:“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要效仿树,有锐意上进的精神,但又不是好高骛远,而是要踏踏实实地做好深入细致的工作,重视做好每一件小事。作为领导者,必须谨慎自己的德行,不断进修,认真做好符合道德要求的每件小事,从而累积成巨大的成功。只有不拒绝小事的人,才能成大事。正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身为领导者,在工作中,一定要重视做好每一件小事,注重每一个细节。

在上世纪80年代,有一家著名出版社的负责人为了使该出版社在出版界的某一特定领域占据支配地位,于是决定购买一家比较小的出版社。该负责人因急于推行这一购买活动以确保出版社在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在没有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之前就仓促上阵,他说:“我们以后能清除那些细节。”

然而,他的快速行动忽略了一个不能被忽略的细节。数以千计的顾客订购了这家小出版社的产品,出版社手里有订单,这很好;账单已及时开出,这也很好。但是,支付了货款的客户只有20%,不知何种原因,有人忘记了检查货款回收率。这件事情不是被有意隐瞒的,而是被淹没在其他大量琐碎的细节中,结果,这次收购活动不但没有使整个战略产生预期的效果,而且其造成的损失妨碍了出版社几年内的其他投资。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过:“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美国西点军校的格兰特将军说过:“细枝末节是最伤脑筋的。”是的,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对很多事情来说,执行上的一点点差距,往往会导致结果上出现很大的差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时候的确只是一些细节、小事上做得不完全到位,甚至相当一部分人做到了99%,就差l%,而恰恰就是这些细节、小事的不到位,结果对工作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工作中的大事皆由小事累积而成,没有小事的累积,也就成就不了大事,领导者只有了解了这一点,才会开始关注那些以往认为无天紧要的小事,开始培养自己做事一丝不苟的美德,力争成为深具影响力的领导者。

做事一丝不苟,意味着对待小事和对待大事一样谨慎。有一位父亲曾告诫他的孩子:“无论未来从事哪种工作,一定要全力以赴、一丝不苟。能做到这一点,就不会为自己的前途操心。世界上到处都是散漫粗心的人,只有那能善始善终者是供不应求的。”许多人无法培养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原因在于贪图享受,好逸恶劳,背弃了对待工作应尽职尽责的原则。

身为领导者,事业成功与否在于他是不是做什么都力求做到最好。卓越的领导者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他都绝对不会轻率疏忽。在工作中他都会以最高的规格要求自己。能做到最好,就必须做到最好,能完成100%,就绝不只做99%。

领导法则

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对于一个卓越的领导者来说,做事都是非常讲究条理和效率的,哪怕在细节上,也可见他们的处事方法和风格。在现代商场之中,每一条跑道上都挤满了参赛选手,每一个行业都挤满了竞争对手。如果你任何一个细节做的不好,都有可能把顾客推到竞争对手的怀抱中。任何对细节的忽视,都会影响企业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