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最好的健康给孩子:5~13岁儿童健康手册
16505700000025

第25章 孩子高发病、常见病的防与治(7)

简易食疗方:

荆芥粥

材料:荆芥10克(鲜者30~60克),大米50克,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荆芥择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食盐等调味品,再煮一、二沸即成,或将鲜荆芥洗净,切细,调入粥中服食。

用法:每日1~2剂,连续3~5天。

功效:中医认为,荆芥性味辛、微温,入肺、肝经,有疏风解表,宣散疹毒,止血之功,本品味辛而散,温而不燥,性质平和,善祛风邪,为解表良药,无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均可应用。《本草纲目》言其“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消疮肿,治项强,目中黑花,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本经》言其可“下淤血,除湿痹”。《本草汇言》言“荆芥,轻杨之剂,散风清血之药也,凡一切风毒之症,已出末出,欲散不散之际,以荆芥之生用,可以清之。凡一切失血之症,已止末止,欲行不行之际势,以荆芥之炒黑,可以止之。大抵辛香可以散风,苦温可以清血,为血中风药也”。煮粥服食,可疏风解表,宣散毒疹。适用于风寒、风热感冒,风疹瘙痒或麻疹透发不畅等。

大力子粥

材料:大力子10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大力子择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

用法:每日1~2剂,连续3~5天。

功效:中医认为,牛蒡子性味辛、苦、寒,入肺、胃经,有疏散风热,清利咽候,解毒透疹,止痛消肿之功,《本草纲目》言其“明目补中,除风伤”。《本草经疏》言其“为散风除热解毒之要药。辛能散结,苦能泄热,热结散则脏气清明,故明目而补中”。《珍珠囊》言其可“润肺散气,利咽膈,去皮肤风”。《用药法象》对其概括最为得体,言“其用有四,治风湿隐疹,咽喉风热,散诸肿疮疡之毒,利凝滞腰膝之气是也”。熬粥食用,可治疗外感风热,咽喉肿痛,痄腮肿痛,热毒疮痈,疹出不畅等。

葛根粥

材料:葛根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葛根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或取葛粉适量,调入粥中煮熟服食。

用法:每日1~2剂,连续3~5天。

功效:中医认为,葛根性味甘、辛、凉,入脾、胃经,有发汗解肌,解表透诊,升阳止泄,生津止渴之功,本品解肌发汗,善治外感风热,头痛强项等,且能升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能奏止泄之效。发表解肌,解毒透疹,升阳止泄,生津止渴。适用于外感风热,头痛项强,风疹初起,透发不畅,脾虚泄泻,热病津伤口渴及消渴等。

防治小知识:

★学会识别麻疹、风疹和幼儿急疹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具有高度的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以发热、卡他症状、红色斑丘疹等为临床特征。从发病到出疹约3~5天,发热从低热到高热,甚至可高热惊厥,伴随流涕、流泪、结膜充血、畏光等卡他症状;在起病2~3日口腔颊黏膜可见细沙粒样麻疹黏膜斑;出疹前体温可高达40℃,精神萎靡、嗜睡、厌食、咳嗽,呈重病状态;首先从耳后发际出现皮疹,迅速发展到面颈部,一日内自上而下蔓延到胸、背、腹及四肢,2~3天内遍及手心、足底,此时头面部皮疹开始隐退。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有轻微的全身症状,出现枕骨下淋巴结肿大及散在性红色斑疹。出疹前症状较麻疹轻微,可有低热、食欲减退,卡他症状很轻,颊黏膜光滑无斑;一般发热1~2天后即出现皮疹,先见于面颈,一天内遍布全身,但手掌、足底多无疹。皮疹初起为散在斑丘疹,类似麻疹,以后躯干背部皮疹融合成片,又类似猩红热。皮疹持续3天左右消退,故有人称其为“三日麻疹”。

幼儿急疹:病毒感染性传染病,起病急,体温骤升,大都为摄氏39℃~41℃,高热持续3~5日,然后热退疹出或疹出热退。皮疹为散发玫瑰斑点或斑丘疹,初发于颈部躯干,很快波及全身,消退迅速,不留痕迹,患儿症状随即消失,预后良好。

杨力谈养生

孩子易患风疹的危害在于易引起集体传染,易并发肺炎、中耳炎、脑膜炎,所以要注意预防接种。风疹流行期间,易感孩子不宜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商场、影院等地,避免与风疹患儿接触。注射疫苗,风疹已有疫苗,接种疫苗可增强免疫力。另外,需要提醒的是,风疹易与麻疹、幼儿急疹、荨麻疹、猩红热等疾病相混淆,由于治疗方法各异,及时明确诊断尤为重要。

孩子易患水痘的危害

水痘又名“水花”,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传染病。本病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染,也可因接触患儿疱疹内的疱浆通过衣服、用具、玩具传染。多发于冬春季节,患者以1~6岁孩子较多,预后大多良好。中医认为此病多因风热外袭,湿邪内蕴而致;风热之毒由口鼻而入,首先犯肺,肺主肌表,故发为水痘。

本病潜伏期为7~17天。发病急骤,发病时身热咳嗽,面赤烦躁,多先见皮疹,初为丘疹或红色小斑疹,多呈向心性,躯干、头、腰、头皮多见,四肢较少,手足心偶见。皮疹稀疏分散,数小时至1日后,即转变为椭圆形、表浅、有薄膜包围的、四周有红色浸润的露珠状疱疹,大小不等。数天后疱疹逐渐变干、中心微凹,随之结痂,再经数日至数周脱落,不留瘢痕。出疹同时可有不舒服感觉,热度多在39℃以下。痊愈后,可获终生性免疫。

患儿的体质强弱与发病轻重有密切关系。若体质较弱,又兼邪毒炽盛,可见水痘重症,甚则可发展为抽搐、昏迷、失语等肝风内动症。水痘属较温和的病,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患儿发热出疹期要卧床休息,体温高者可投以退热剂,居室要经常通风,温湿度要适宜,预防受凉感冒,特别不要吹风。常洗手洗脸,勤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修剪指甲,防止患儿抓伤皮疹而引起感染。注意衣物和用具的清洁消毒,讲究卫生。

出疹期间,患儿宜吃清淡多汁多水的新鲜瓜果蔬菜类食物,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水果,因为它具有抗病毒作用。宜吃具有疏风、清热、解毒作用的食物。在出水痘期间,患儿因发热可出现大便干燥,此时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要多喝水。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忌吃油腻、粘糯、香燥之类助热上火、难以消化的食物。

出疹时如果皮肤瘙痒严重,可擦炉干石洗剂止痒,也可服用扑尔敏等药物;疱疹破裂者,可涂以1%的龙胆紫,有继发感染者可局部应用消炎药,必要时可服用黄连素、磺胺类药物;切忌使用肤轻松、强的松一类的软膏,以免造成全身性水痘。

为预防水痘,孩子应尽量避免接触水痘患者。也可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接触水痘后3日内接种仍然有效,可降低发病率或减轻病情。

简易食疗方:

芫荽汤

材料:鲜芫荽150克鲜胡萝卜200克风栗(干板栗)150克鲜荸荠100克

做法:先分别将芫荽、胡萝卜、风栗、荸荠洗净,然后切碎。然后把上4味一同放入搪瓷锅或砂锅内,加水适量,煎沸后取汤2碗,去渣即可。

用法:以上为1日量,分作2次温热饮用,连用3~5天。

功效:芫荽性味辛温,入肺,胃二经,有解表,透发麻疹,增食欲,健胃驱虫功效。主治小儿麻疹,发热头痛,积食停滞,痢疾,肉类食品中毒等症。此汤能够透发痘疹,特别适用于小儿水痘。

土豆粥

材料:土豆100克,大米50克。

做法:将土豆去皮、洗净,切粒,与大米同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服食。

用法:每日1剂,连续3~5天。

功效:中医认为,土豆性味甘、平,入胃、大肠经,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养脏怡神,解毒疗疮之功,本品味甘,能缓挛急,其性滑利,故对胃痛,便秘甚效。《本草纲目》言其“解诸药毒”。《本草纲目拾遗》言其“功能稀痘,小儿熟食,大解痘毒”。熬粥食用,可益气健脾,解毒通便。适用于脾胃亏虚所致的脘腹疼痛,大便秘结,小儿水痘,痄腮等症。

竹笋粥

材料:鲜竹笋100克,大米50克。

做法:将竹笋择净,切细备用。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竹笋,再煮一、二沸即成,或将鲜竹笋榨汁,待粥熟时调入粥中,再煮一、二沸服食。

用法:每日1剂,连续3~5天。

功效:中医认为,竹笋性味甘、寒,入肺、胃经,有清热化痰,消食和胃,解毒透疹,和中润肠之功。熬粥食用,可清热化痰,消食和胃,解毒透疹,和中润肠。适用于热毒痰火内蕴所致的胃脘嘈杂,口干便秘,咳嗽痰多,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以及麻疹透发不畅,小儿水痘等。

防治小知识:

★小儿水痘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接种有水痘最佳时期。水痘好发于冬春季节,有家长认为冬季来临之前接种疫苗会起到更好的预防作用。但由于一年四季都会有水痘,不存在“最佳接种时期”一说,满一岁的孩子应尽早接种预防。

误区二:出水痘时不能见风见太阳。这种说法没有科学根据。相反,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减少病毒的传播,越是密闭窗户越容易互相传染。

误区三:孩子周围出现水痘患儿后,立即接种疫苗有效。水痘病毒潜伏期有一到两个星期,没有症状也可能已受感染,这种亡羊补牢的应急接种不一定见效。而且由于个体存在差异,并不是接种疫苗就百分百不出水痘,但接种过疫苗的孩子出水痘的症状会轻一些。

误区四:孩子已染水痘,也能马上接种疫苗。由于水痘疫苗是减毒活病毒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疼痛、发红的反应,因此患儿应在病愈至少一周后才能接种疫苗。打针当天孩子不能洗澡,保持饮食清淡,少吃鱼虾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

误区五:水痘不会传染给成人。水痘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的疾病,未出过水痘的成人也会被传染。成人被传染后表现为带状疱疹,也会出现发烧、倦怠感。为预防,未出过水痘的成人也可以接种水痘疫苗。

杨力谈养生

孩子易患水痘的危害在于易引起集体流行,体弱者病情严重,所以应注意隔离预防。

因为水痘发生的部位可延及头面部,且数目较多,所以有人担心会留下疤痕,影响美观。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一般来说,水痘按照自然病程发生、消退,即使水疱较大破溃后形成糜烂面,也会很快痊愈,愈后不留疤痕。但是,如果不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反复搔抓破溃后易继发细菌感染,甚至发生坏疽,愈后会有疤痕。因为单纯水痘的损害部位很浅,未到达真皮组织,如果合并细菌感染则会向下破坏而产生疤痕。

孩子被狗咬伤得狂犬病的危害

狂犬病即疯狗症,又名恐水症,是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所有温血动物包括人类,都可能被感染。它多由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犬、狼、猫、鼠等肉食动物咬伤或抓伤而感染。人一旦被含有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感染几率30~70%,一旦发病其死亡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只有在1971年有1个痊愈的病例。人一般都容易感染狂犬病,但男性比女性多,14岁以下的孩子多,约占总数的52%。因为一般认为男性好动,外出的机会多、被咬伤的机会也多。尤其5~14岁这段年龄的男孩,表现好动,爱玩狗,逗狗,也爱寻衅,因此易被咬伤,这段年龄又称“事端年龄”,易患狂犬病。

为什么狗是狂犬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呢?因为在动物中,狗与人的接触最为密切。而且狗的流动性大,还具有咬人行为特点,所以狗就成了狂犬病流行中的主要传染源。据统计,人被各种动物咬伤患狂犬病的比例为:被狗咬伤占80.07%,被猫咬伤者占9.25%,被狼咬伤占0.64%,被狐狸咬伤占0.03%,被农畜咬伤占0.64%。所以说,狗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4期,即潜伏期、前驱期、狂躁期、昏迷期。

潜伏期: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可从6天、12天到1年或5年以上,一般是2周到3个月内发病,99%在1年内发病,1%在1年以上发病,经考证最长的潜伏期为6年。潜伏期的长短和感染的毒力、浓度、免疫力高低、部位等有关。在潜伏期中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

前驱期:前驱期一般为1~3天,有时可为7天。发病初,感染者有头疼、不安,恐惧感等神经性症状,也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体温高达37.5~38℃。感染者会感到情绪低落,抑郁和不安,有的易发怒。被咬部位发红,伤口周围有刺痛或麻木,有肿胀,伴随有蚁走感和强烈瘙痒。进一步可出现喉部紧迫感,厌食,并有吞咽困难症状出现。

狂躁期:又称为兴奋期,此期一般经过1~3天。感染者可出现狂犬病具有的独特症状,如恐水、阵发性的狂躁和流涎发作。病人想饮水时,便引起咽部的剧烈痉挛而怕饮水,所以又称“恐水病”。咽部痉挛亦可扩散到呼吸肌,呼吸困难,病人可出现发绀现象,亦可见瞳孔散大。伤口部位有疼痛或各种异样的感觉,有的病人伴有对光、噪音和感觉刺激的应激性增高,通常表现有肌张力增高和面部肌肉痉挛。随着阵发性痉挛加剧,病人时时出现狂躁行为。由于交感神经兴奋,病人出现大汗及流涎,加上呕吐及进食进水的障碍,很快即出现脱水。体温高达39~40℃。感染者常常因为咽喉部的痉挛而窒息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