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最好的健康给孩子:5~13岁儿童健康手册
16505700000034

第34章 学前保健——营造健康的起跑线(2)

学前孩子口腔保健的主要问题是预防龋齿。龋齿主要是细菌在口腔内生存而引起的。口腔中最常见的是乳酸杆菌和链菌,这些细菌残留在牙缝和牙床表面生存、繁殖、腐蚀牙齿的牙釉质、牙本质,逐渐蛀成一个洞,就发生了龋齿。

预防龋齿,最需要采取的措施就是刷牙。孩子一般在出生7个月后就开始长牙,大约在2岁前会长齐20颗乳牙,从理论上讲,这时就可以刷牙了,但是由于孩子年龄太小,还不能独自完成刷牙的过程,这个时期只能在饭后让孩子用水漱漱口。3岁以后,就要开始培养他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对于刷牙正确的姿势,我们已在第四章中介绍过。同时,还要选择适合学前孩子使用的保健牙刷,2排毛刷,每排6~7束,毛质软,牙刷头和牙刷把的长度均适合孩子。牙膏可以选用氟化物牙膏、含酶牙膏及中药配方牙膏等。含氟牙膏是预防龋齿的最佳选择。牙膏应交替使用,长期固定使用1种牙膏,会使牙细菌产生耐药性。

其次,孩子保护牙齿还要多吃“爱牙食品”。如蔬菜、粗粮、水果等高纤维食品和肉、蛋、牛奶等含钙较高的食品;孩子还应多吃能促进牙齿咀嚼的蔬菜,如芹菜、卷心菜、菠菜、韭菜、海带等,这有利于促进下颌的发达和牙齿的整齐;少吃零食和甜食;限制糖的摄入;少喝碳酸饮料。

学前的孩子还要定期检查牙齿,便于及早发现口腔疾患。正常孩子可半年检查1次,发现蛀牙要及早填补,防止龋病深入,侵犯牙髓或感染牙根周围组织,引起根尖周围炎症。早些发现龋齿,补上窟窿,是防止龋洞扩大的好办法。一旦发现有牙齿畸形,也应及早进行矫治。

此外,还要培养学前的孩子不把自己的牙齿当工具的好习惯,如不使用牙齿嗑坚果、咬螃蟹腿等。

杨力谈养生

睡前刷牙更重要。因为一日三餐后,在牙面、牙缝中会积聚一些食物的残渣。夜间睡眠时,口腔内会减少唾液的分泌量,从而减弱唾液对牙齿的清洗作用。在细菌的作用下食物残渣会发酵,口腔内的温度、湿度又适合细菌的繁殖,产生许多代谢物,如果睡前不刷牙早晨起来会感到嘴里有一股臭味。睡前刷牙,保持口腔清洁的时间可以达到8~10个小时。而早晨刷牙后不久就要进早餐,从刷牙到进早餐的时间很短。所以养成睡前刷牙,对预防牙病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增强学前孩子协调性的几项运动

学前初期孩子的躯体运动还不是特别灵活与协调,但在4岁左右,孩子运用大肌肉的控制能力不断改善。走步逐渐均匀,能自由摇动双臂。所以,可供选择的运动项目比较多,包括跑、跳、投、压等练习;郊游、跳舞、跳绳、拍球、溜滑梯、荡秋千、骑孩子车、游泳、体操等运动。所有这些运动都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为目的。

不同的运动项目可以产生不同的锻炼效果。比如,郊游、跳绳等运动可以增强孩子的耐力能力;跑、骑孩子车等运动可以提高孩子的速度能力;体操、按压等运动可以提高孩子的柔韧能力;跳、投等练习可以增加孩子的力量能力:跳舞、打秋千、拍球等运动可以提高孩子的灵敏协调能力。

下面再给大家介绍几项能增强学前孩子协调性的运动:

1.滚球

让孩子站立,用手在地上滚球,使球绕两只脚成“8”字形滚动,也可以绕着脚成圆形滚动。

2.钻椅子

让孩子腹部着地,或背部贴地钻过椅子,要求孩子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都不能碰着椅子,完全靠手、脚、腰、背、头等部位协调配合完成。当然,父母也可以坐在地上双腿支成拱形,让孩子从拱形下面钻过去。

3.反手拉弓

让两个孩子背靠背站立,然后手拉手同时向前迈一步,将身体拉成反弓形,然后还原。

4.套圈走路

在孩子的双脚上套一个小圈,让孩子向前走路,双脚跳等,也可以让孩子在地上向前、向后爬行。

以下是锻炼学前孩子腰部的几种运动方法:

1.绕球

让孩子两腿并拢坐在地上,前面放一个篮球或足球。让孩子举腿绕球左右绕环,腿尽量不要碰着球和地面。开始的时候可以慢绕,然后慢慢增加速度。

2.甩球

用布袋或网装一只球,绑住袋口,让孩子抓住绳带,先做抡的动作,再做摆的动作。

3.传球

让两个孩子背对背站着,用双手在同一侧传球。当同侧递球熟练后,可由头上、胯下传递球。当这种运动也能很好地完成时,还可以作难度大一点的运动。如让两个孩子头对头躺下,中间有适当距离,用脚夹住球进行传递。

4.顶背

让两个孩子背对着背坐在地上,或背对着背手抱着手站立,然后双方用力挤对方。

5.双摆

双摆有几种姿势:双臂平抬,然后大幅度地左、右摆动;双脚分开,双手交叉绕环摆动;左脚支撑地面,右脚前后摆动,然后右脚支撑,左脚前后摆动;右脚前跨半步,双臂左右画大“∞”字形摆动。

6.翻滚运动

在床上或毯子上蹲下,双手撑着床或毯子,然后头顶在床或毯子上,双脚一用力,翻滚过去,马上又坐起来,重新开始。

7.起飞运动

俯卧,抬起上身,两臂侧举做飞机起飞的动作,坚持2~3分钟,然后躺下。再次抬起上身,双臂平伸,坚持1~2分钟。

8.沿线爬行

用粉笔在地上画一条直线,让孩子沿着线在地上爬行,要求越快越好。熟练后,还可增加运动的难度,如把眼睛蒙起来,再沿线爬行。

学前孩子运动应具有科学的指导性,运动量安排要合理。制定和选用基本运动必须科学掌握运动量,如果运动量太小,对身体锻炼的效果就不大;而运动量过大,又没有节奏,而身体健康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杨力谈养生

孩子运动前,应根据孩子的素质需求进行选择运动,身体哪方面素质欠缺就多练哪方面,对于不同性质的孩子,给予不同的锻炼方式。其次,要想使孩子的身体得到全面锻炼,应采用多种多样的运动。一般可先从1~2个运动入手,到有相当基础时,再由少到多、由简入繁、由易到难地逐步增加运动项目。

游戏为学前孩子提供身心保健

游戏,是一种起于快乐而终于智慧、具有身心保健、最适于学龄前孩子的活动。它既能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及创造能力,又能给孩子愉快的情绪及行为保健。

游戏分为很多种类,对孩子的保健作用也各不相同。智力开发类的游戏可以训练和培养孩子获得语言、计算、音乐、美术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跑、跳、投等运动类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灵活性、平衡能力及肌肉的力量,强健体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勇敢拼搏,不甘落后的精神,是对孩子良好的身心保健;角色扮演类游戏,一般都是孩子自发的自娱自乐游戏,孩子在这类游戏中既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以及社交技能,也可以通过游戏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比如让孩子加深对饭前便后要洗手,每天早晚要刷牙等生活常识的认识,从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童年的游戏是愉悦的,随意的,但也不是盲目的,游戏的方式应与孩子的身心发育程度相适应,这样才能在玩的同时学习和启智,让孩子更聪明,身心更健康。下面主要介绍一下适合学前孩子玩的角色扮演类游戏:

第一类是反映日常生活的游戏,如“娃娃家”、“幼儿园”、“托儿所”等;第二类是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如“公园”、“医院”、“菜场”、“交通”、“食品店”、“动物园”、“理发店”、“照相馆”、“百货商店”、“公共汽车”等;第三类是反映社会和工农业劳动的游戏,如“工厂”、“邮局”、“法院”、“银行”、“解放军”、“火车站”、“博物馆”、“公安局”、“派出所”、“电视台”、“建筑工程队”等。

一般来说,第一类游戏主要适合3~4岁的孩子玩;第二、三类主要适合4~6岁的孩子玩;即使让4~6岁的孩子玩第一类游戏,其内容也会更丰富。例如,玩“娃娃家”的游戏,3~4岁的孩子可能主要以烧饭、看病等为情节;而4~5岁的孩子就会有更广泛的家庭内容,如“走亲访友”、“带孩子去动物园”等;到了5~6岁时,游戏的内容就更丰富更深入了,游戏的规则也更加严格,执行也较认真。游戏会反映出父母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上班、评文明家庭,甚至反映出邻里之间关系。

3~4岁的孩子,对角色的意识一般不太强,常带有不稳定性,玩的内容、情节比较简单,常常重复一样的活动。而且,理解力较差,自我控制意识不强。所以最好是有成年人与孩子一起游戏,并担任游戏中的一个主要角色,运用角色说话,帮助孩子逐步稳定游戏情绪,建立起角色游戏的简单规则。

杨力谈养生

玩游戏是孩子们的最爱,健康的游戏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都很好,所以,学校及家庭都应多开展游戏活动。下面是几个适合3岁~6岁孩子的运动类游戏:

1.篮球接力游戏。妈妈先出发,用手拍篮球(其它球也可以)跑,绕过障碍物后回到起跑点交给孩子,孩子用球拍赶篮球一圈后交给爸爸,最后,爸爸用脚带篮球一圈,完成接力任务。此游戏可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及肌肉的力度。适合5~6岁孩子。

2.吹球游戏。爸爸或妈妈和孩子在桌子边面对面站好,桌子中间放一个球。两人互相用口吹球,如果球滚到桌子边可用胸口去顶或用手在桌子边挡住,不让球滚落地。如果哪一方让球落地,就算输了。此游戏可锻炼孩子的肺活量和动作的敏捷度。适合4~6岁孩子。

3.滚圈圈游戏。在左手的掌心上放一个灌满水的塑料杯,右手推塑料圈快速向前跑,孩子和家长比一比哪个跑得快,并且溢出的水最少为胜者。此游戏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及左右手配合的灵活性。

学前,道德教育的大好时机

学前的孩子正处于道德观初步形成的阶段。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体格发育速度虽然减慢了,但大脑功能的发育、智力的发展日趋完善。孩子好奇、好问、模仿能力强。这个时候是父母使用各种方法帮助孩子打下坚实基础、树立正确道德观的大好时机。

简单地说,道德观的形成,就是指孩子把父母言传身教的准则进行了自我吸收和消化。当孩子的道德观正处于形成阶段的时候,他需要动用他日益增长的智力、交往能力和感知能力来吸收和消化父母的教诲。学前的孩子对是否遵守了规则、待遇是否公平这些事情非常在意。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有一些行为是错误的,同时也可以让孩子通过换位思考的方法对错误行为有更深刻的印象和理解。

其实,孩子们与成人的道德观是完全不同的,他们评判是非对错的标准有时与成年人完全不一样。所以,父母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就必须先要了解学前孩子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