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杵成针”、“水滴石穿”都在阐述专注的力量。穷光蛋理财要提倡从一而终,资金本就有限,更不能三心二意,花天酒地,到处留情。
理财如嫁人,选择投资产品就如同择偶,不能怕钱存在银行就着急,病急乱投医,应该“静如处子”,静候时机,一旦发现的合适目标就要“动若脱兔”。
而一旦有了目标,就要跟踪观察,而不是“闪婚”然后再“闪离”。要像婚前同居一样,慢慢了解这个投资产品的性格、收益率、风险、成长性等等各方面的情况,如果符合自己的愿望,相处融洽,才最后走进婚姻的殿堂。
如果选准了,就得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用巴菲特的话就是“希望与投资的股票白头偕老”。只有专注,你才会熟悉所投资产品的价值,你才能把握它波动的习性,也才可能对它的走势判断准确。
小心“带头大哥”带你去地狱
炒股的时候,必须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盲从,二是要坚持长期投资。
小潘接着讲了股市中那个著名的故事,改编自巴菲特提过的一个石油勘探者上天堂。
当一位股民准备进入天堂的时候,上帝拦住了他,并告诉了他一个非常糟糕的消息:“你虽然的确有资格进入天堂,但是股民来得太多了,已经把所有房间都占满了,我没有地方安排你了。”这位炒股高手一听,想了一会儿后,就对上帝提出一个请求:“我能否进去跟那些住在天堂里的同行们讲一句话?”上帝觉得没什么,就同意了。于是,这位股民就把手罩在嘴边大声喊道:“地狱里发现大牛股了!”话音刚落,大门洞开,天堂里住的所有股民都蜂拥冲向地狱。上帝见此情景对他说,天堂里现在有空位了,而你又如此有聪明才智,你现在可以进天堂了。可是这时候轮到这位股民犹豫不决了,过了一会儿他说,我想我还是不去天堂了,说不定地狱里真的会找到牛股呢!
“地狱里真能找到牛股吗?”小潘说道,答案显而易见——“肯定不能!”。而享誉中外的罗杰斯也表示,“我可以保证,市场永远是错的。必须独立思考,必须抛开羊群心理。”
在《圣经》当中,曾对“不要盲从”有过一段阐述,那就是从一条宽广大路出发的人常常走投无路,从一条羊肠小道出发的人却能够走到遥远的天边。所以耶稣说:“你们要走窄门”。
一些刚刚炒股的人,往往会因为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转而寻求一些“经验丰富”的人士抑或一些证券咨询机构的建议,在他们的建议之下进行股票投资。
A股当中曾出现过一个“带头大哥777”。
“那个穿西服的老人来找我了,但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手下。当我跨入万国证券大门的时候才知道这个老人就是中国股市的长青树,被称为‘大陆证券教父’的管金生。”——这是摘自某论坛上“777带头大哥”自传中的一段话,很多人正是因为看了这段管金生如何欣赏“带头大哥777”的话,才最终成为其收费QQ群会员的。自传中,“带头大哥777”将自己描写成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股神”。
2007年,“带头大哥777”曾名燥一时。鼎盛时期,他的网易博客点击率已经突破910万,单日平均点击率超过30万次,而仅5月8日一天的点击率就高达46万。
在众多股民的追捧下,“带头大哥777”开始通过QQ群收费来盈利,并开始广招会员。他按照指导和服务内容的不同级别,各群确定每年收费标准。其中,“快乐群”是他建立的第一个收费QQ群,每位会员年费3000元;随后设立的“财神群”会员年费是5000元;“财富群”会员年费7000元,最高的竟达3.7万元!
一些轻信“带头大哥777”的投资者开始按照给出的投资建议买股票,不过成绩却是喜忧参半,此后,“带头大哥777”引起监管部门注意并很快被批捕,他的真面目亦随之被揭穿。现已查明,王晓是他的假名,其真名叫王秀杰,出生于长春市一个普通市民家庭,大专文化。
一位证券人士曾为我解析过类似于“带头大哥777”等黑嘴的骗人伎俩,假设一个“黑嘴”向一万个人群发短信指导如何操作一支股票,第一天,他会向其中的5000人说这支股票涨,对另外5000人说这支股票跌,在涨跌各百分之五十的概念之下,总有5000人会认为“黑嘴”推荐的股票很好,第二天,“黑嘴”再向“预测准确”的5000人群发短信,对其中2500人说另一支股票会涨,对另外2500人说另一支股票会跌……如此下去,总有一部分人认为“黑嘴”每次推荐的股票都是涨的,但待相信“黑嘴”投钱下去后,就会发现“黑嘴”推荐的股票并不是那样好。
“这是一个巧妙利用概念来迷惑投资者的事情。”一旦决定投资股票,听人家意见是必不可少的,但一定要独立判断,并坚持自己的判断。
坚持长期投资
巴菲特曾说,“股市有如一个资金重新分配的中心,金钱将由好动的人手中,转移到有耐心的人手心”。出自巴菲特的另外一句话是——如果不想把股票拿十年,那么你连十分钟也不该投(注:美国的股市是可以当天多次买卖的)。
我曾听身边人讲过这样一个“复利效应”的故事:1626年9月11日,荷兰人彼得·米纽伊特从印第安人那里只花了24美元就买下了曼哈顿岛,多年后,每当人们谈起这桩买卖时,不免要谴责殖民者的奸诈,嘲笑印第安人的无知。
但换个角度来重新计算一下呢?如果当时的24美元没有用来购买曼哈顿,而是用来投资理财的话,我们假设每年8%的投资收益,这24美元到2004年会是多少呢?说出来会吓你一跳:是43万多亿美元。
这不但能够购买曼哈顿,买下纽约也是不在话下。这就是时间加复利“发酵”的魔力。
投资股票同样是这个道理,复利的魔力会让最初的投资逐年上涨。但长线投资决不是不分青红皂白,随便抓只股票就长线投资,长期投资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定要随时确保你买的东西的确值得长期投资。不过,在A股市场,中长期投资相对于短期投资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风险。
小潘单位的一个同事胡某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003年的时候,单位的一位男同事把家里仅有的8万元钱拿去全部投资股票,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仅仅一个月,这8万元钱便打了个六折,为此,家里的老婆对此大发雷霆,这位男同事天天在家也不停地遭受老婆的抱怨。最后,这位男同事跟股票赌上了气,坚决不卖,到2006年底时,不仅亏损已经全部回来,而且还赚了一倍有余。
一个简单的道理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而微软也不是一天就成功的,因此,长期投资要求买入并长期持有那些价值被低估并且有竞争优势的公司。换言之,好公司也需要时间的发酵,这正是需要长期投资的根本原因。
坚持长期投资意味着你首先要百里挑一的找出“不动股”。
当一支股票的价值被发现前,它的价格实际上非常低廉,而当大众普遍都认同这支股票的蓝筹概念时,风险同时也随之而来,因为那个时候已很难再抢到价廉物美的筹码。
此外,由于“不动股”需要投资者长期持有,因而你必须要考察企业的生命周期。
你选中了一个短命的绩优股死捂,岂不血本无归?譬如四川长虹,曾几何时,这支肥肉票也是绩优蓝筹股的龙头老大,也给了投资者数十倍的回报,但因为行业的局限性,它很快在恶性竞争中提前步入“老年期”。
虽然每家企业都梦想着做成百年老店,但实际上,每个企业都有一定的寿命,企业的生命周期与人的生命一样,大致要经历青少年期、中壮年期、老年期三个阶段。最理想的长期投资是投资者在企业的青少年期介入,然后坐等中壮年期的到来。这个时候,最需要考量的是这家企业的“成长性”,即主业是否处在一个社会长期需求或独特的行业,主导产品的生命周期是否持久,市场前景是否广阔。
另一方面,追求长期投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加仓。
我有一位同事,从事房地产工作,每年他都在一个时间点买一万股万科A,他说,这是给他儿子留的出国留学的钱,从而分享一个长期持续的收益。这位同事认为,中国的宏观经济向好,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票指数自然会随之向上,这就好比作主人和脖子上被主人牵着绳子的小狗,小狗总是太顽皮,一会偏左跑过头,一会又偏右跑过头,但是终究跑不出主人和绳子所限定的范围,最终还是要回到主人行进的方向。
“投资类似于万科A这样的权重股也是一样,只要中国经济不改长期向好的趋势,它肯定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而逐渐上涨的。”
有限资金,重点布局
切记不要频繁交易。事实上,由于A股当中的印花税、手续费等的存在,频繁地交易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是对资金的挥霍,对交易机会的挥霍。A股市场上一些成功的投资者,“三年不开张,开张抵三年”,因为他们只有当遇到高质量的上市公司时才会出手,慷慨地使用交易的机会。
在中国,有一个反常的现象,越是贫穷的农村,生孩子越多,而生孩子越多,越不可能对某一个进行重点培养教育,结果孩子们都不成器,永远走不出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而城市里,一般的小康家庭,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多受教育,享受好的成长机会,轻易不敢多生孩子,否则要么负担不起,要么就得像农村小孩一样,粗放培养,自生自灭。结果是,只要父母教育得法,孩子会一代胜过一代,步入富裕阶层。
选股如同生儿子。这点小潘是深有体会。在初入股市的时候,小潘投资股票的资金数量不多,但买的股票数量却很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潘发现这种方式有一个弊端,那就是管理这么多股票“费时费劲”,在此之后,小潘投资股市的资金越来越多,但股票种类却越来越少,逐渐由新股民的身份向老股民转变。
“事实上,衡量一支好股票的指标有很多,比如PB(市净率)高,净资产收益率高,现金流量充裕,增长速度快等,”小潘说道,但坏的股票衡量的指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股价是否透支了公司内在的合理价值。
巴菲特在减持中石油的时候便充分体现了“价值投资”这一点。
2007年7月12日,巴菲特以每股均价12.441港元出售了1690万股中石油股票,进入8月末,巴菲特减持中石油股票举动频繁,其中8月29日,巴菲特再度出手减持中石油,以每股均价11.473港元,大量抛售了9265.8万股,套现10.63亿港元。随后,整个9月,巴菲特四度出手,分别在9月6日、9月13日、9月21日和9月25日抛出总计3.60256亿股中石油股票,其每股成交均价在11.26-12.8港元之间不等,获利约44.5亿港元……10月18日巴菲特公开表示已全部抛出,在四年的时间里,巴菲特在中石油上净赚277亿港元。
中石油在巴菲特清仓之后,港股曾一度突破20元,媒体大呼“巴菲特少赚了数十亿美金。”但事后的历史证明看来,巴菲特的卖点把握得非常精准。据媒体报道,第一、中石油董事会于2007年6月19日通过了发行A股的决议,启动回归A股计划;第二、全球流动性泛滥,油价站上70美元/桶,而且大家对油价极度乐观;第三、当时恒指已在23000点左右,而且2007年8月外管局宣布的“港股直通车”计划更是把疯狂推到极致;第四、2007年8月,次级债风暴开始大规模爆发,迅速蔓延。巴菲特在7-10月间,均价13元左右抛空了中石油。虽然中石油继续拉升,但在2007年11月1日创出20.25港元的最高价后就一路下跌。对于巴菲特40亿美金的巨量,能在如此接近顶部的区间清仓,简直是神乎其技。值得注意的还有,2003年4月24日刚好是中石油的派息日,巴菲特于中石油除息日前半月,七度出击,史无前例,而卖出理由很简单——“当投资标的物的市场价格超过了内在价值、出现了一定的泡沫以后就应该毫不犹豫的卖出,而不是继续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