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是我饿了,看别人手里拿个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别人穿了一件厚棉袄,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个坑,你蹲那了,你就比我幸福。
——《求求你,表扬我》
我们的困惑
1.成功的投资者是天生的吗?
2.幸福投资的最大敌人是自己的情绪,如何对抗自己的情绪?
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秦先生有一个女儿,现正在海外留学攻读本科,有一天,秦先生突然收到了女儿写给他的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离家到美国上大学后,没有经常给你们写信,非常抱歉。现在我准备告诉你们我的现状,但在你们读信之前,请先坐下,好吗?
女儿在美国,一切都还蛮好的。我的胳膊骨折以及脑震荡,基本快好了,记忆力也终于恢复了。到美国后不久,我就在路上遇到了抢劫,在反抗过程中,我受伤了,并且还失忆了。幸运的是,附近加油站的一个工人救了我,他给警察打了电话,并吓走了劫匪。
他还去医院照顾我,我因为失忆而无家可归,他又善意地邀请我住进了他的公寓。说是公寓,其实只是地下室的一个房间。但他是个很好的男孩,我们已经深深地相爱了,并且准备结婚。结婚的日期还没定,但肯定就在最近,因为我已经当上妈妈了。
是的,爸爸妈妈,我怀孕了。我知道你们一直盼望着做外公外婆,我想你们一定会欢迎这个小宝宝的到来,并像对待小时候的我一样对他体贴、疼爱,给予他无私的爱。
爸爸妈妈,好了,请坐稳了。其实我没有被抢劫,我也没胳膊骨折和脑震荡,更没失忆,我没有住院,没有怀孕,没有订婚,更没有男朋友。但是,我的法律得了“D”,物理得了“F”,我希望你们能正确地看待这些分数。
爱你们的女儿
秦西西
秦先生的女儿虽然物理没有考及格,但她的幸福学绝对算得上优秀。的确,与身体健康、生活安稳相比,考试成绩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生活中,是否感到幸福,很大原因在于期望值。当期望值降到冰点时,仅仅一个小小的不足——女儿考试成绩不佳,并不足以打击秦先生的幸福感。
而在工作上,期望值管理也是门大学问。对员工,管理者应设法降低其期望,例如加薪有限、奖金缩水等,最后来一招“低开高走”,让员工喜出望外。
而在投资上,是否感到幸福,和期望值也有很大关系。作为专业的投资机构,应设法管理、帮助客户建立合适的期望值;而作为投资者,适当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反而能让自己获得更大的幸福感。
其实,投资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你选择的参照物。
在投资中,不妨把自己的投资期望值放低,容易“满足”的人更幸福。
你的投资会幸福吗?
投资,很可能是“全世界最好的工作”。
澳大利亚昆士兰旅游局曾在全球范围内招募一名大堡礁看护员,年薪15万澳元(约合人民币70万元),申请人只要制作一个长度不超过60秒钟的应聘视频就可以了。其实,看护员只是个广告噱头,而投资的幸福,绝不亚于大堡礁的风光。
在办公室,杜拉拉并不是好当的,要忍受老板的白眼;创业,则需面对极大的压力。而成功的投资者,却可以生活得很自由,可以在全世界任何地方生活和工作,可以是丽江,也可以是鼓浪屿,甚至是马尔代夫,没有任何日常琐事,不必受任何人影响。
没有老板,没有客户,没有闹钟,你就是你自己。
想想看,2004年时,若你在别人还不知道苏宁电器的时候,就买了1万股的苏宁股票——3年后,你就能成为千万富翁;若你能看准产业发展的趋势,在百度上市后就买入,目前百度的市值已经涨了7倍,你就能躺在三亚的海滩上,不用工作了。
这就是投资的魅力和诱惑。很多人向往“投资”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但实现这类美梦的只有少数,那如何才能找到“幸福”的投资?
或者说,幸福投资的要求是什么?
要想幸福投资,你需要具备几种素质。若没有这些素质,你最好不要参与这个游戏。这些素质包括智商、专业知识、有纪律、能控制情绪以及对数字敏感。
笔者有不少朋友,他们是医生、商人或是工程师,智商绝对算高,事业算得上成功,但投资业绩却不怎么好。在投资中,哪怕你是博士,投资的业绩甚至有可能还不如一个高中生。
在我看来,买房、炒股、投资买基金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比当牙医或工程师要少得多。
幸福投资真的与智商无关。幸福投资有时就如《射雕英雄传》中“老顽童”的“左右互搏术”,八面玲珑如黄蓉,反倒会因为选择太多、心思太活而失去投资的淡然;而郭靖、“老顽童”却因单纯,反而坚守到了最后。
幸福投资,往往与“懒人”投资只有一步之遥。
即便聪明如科学家牛顿和经济学家凯恩斯,也都曾有过投资失败的经历。牛顿介入了南海泡沫的投机,凯恩斯介入了衍生品种,最终都宣告破产。牛顿对物理学和数学都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可是在南海泡沫一役中,牛顿的股票投资全军覆没,损失了大部分的退休储蓄,共2万英镑。他只好感叹说:“我可以计算天体的运行,却不能计算人类的疯狂!”
而睿智如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也曾与朋友合开过一家公司,专门向人提供股票投资的建议以及代理股票买卖,结果他连租金、水电费、办公费都无力支付,只好在赔了几百万美元之后惨淡收场,从此专心做经济理论及宏观经济趋势的研究工作,不再插手股票。
股市中甚至有种说法:医生和工程师在股市中亏钱,不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而是因为他们太自负,不懂谦虚,更不知道灵活应变。
高智商,或再专业的投资知识,也仅仅是投资的入门门槛,或仅仅是赵括般的纸上谈兵。
情绪管理,才是幸福投资的真谛。
对每一分钱都斤斤计较的人,由于过分敏感,无法承受市场风险,不适合做投资——他晚上会睡不着;一个经常醉酒的胖子,连自己的体重都无法控制,更不适合做投资——他没有纪律;购物狂经常在大减价时买下一堆无用的东西,也不适合做投资——太容易冲动;一个只会做梦,却不会面对现实的人,在价格变化快速时,也会亏损。
投资表现的好坏,往往与专业知识的深浅关系不大,而与你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投资的利润固然与宏观环境和企业利润的变化有关,但更多来源于投资者情绪的多变。
以秦先生为例,当他在股市买了10000股苏宁电器的股票后,突然发现,世界变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起来。
苏宁电器涨了2个点——秦先生即便在拥挤的地铁上,看到股市行情,心情也会立刻多云转晴,并开始用百度、谷歌搜索寻找潜在的利好。
苏宁电器涨了5个点!秦先生开始琢磨,是该卖掉兑现利润,还是应加仓等着股票翻倍。秦先生的心如酷暑般煎熬,怦怦直跳——他计算了一下,发现仅仅才几个小时,赚的钱就比自己一个月的薪水还多。秦先生开始计算利润百分比——甚至想着苏宁何时翻番,今晚是否该出去吃饭,若再涨下去,他就能带着全家去三亚旅行了!
突然,秦先生发现苏宁的股价开始掉头往下,2分钟内就跌去了2个点。他开始揪心了,内心立刻充满了焦虑,考虑是否要立刻卖掉股票,尽管他刚才是准备加仓并长期持有的。
投资,部分是理性,部分是情绪。情绪,才是投资的最大敌人。
投资者在投资股市时,往往会经历这样的心理状态循环:由初涉投资时的兴奋与激动,到享受资产增值时的喜悦,再到股票下跌时的犹豫,进而在套牢中煎熬,最终无奈地割肉,终止投资……而当市场回暖时,这样的心理循环又将继续。
股市中,投资者对风险会变得异常敏感,应对措施不是非常保守,就是非常激进。行情好时,投资者会变得异常乐观,积极进取,容易冲动买入大量的股票;一旦遭遇股灾,投资者则会变得异常悲观和恐惧,极度保守,容易出现恐慌性抛售。
当人们沉浸在亢奋或恐慌中时,正是“幸福投资”的拥趸投资的好时机。真正的赚钱好手都知道,在一个平静的市场里很难赚到钱,因为你的对手相对冷静,估值也相对合理。而当市场亢奋或悲观时,从情绪波动的交易者身上赚钱,却是最容易的。因为情绪行为的出现容易预测,投资者往往会随着价格波动而贪婪或恐惧。
刚出道的猎人只要看见动的东西,就会开枪,连自己的影子也不放过。而老猎人则知道他的猎物在哪里,通常只带几颗子弹。同样,幸福的投资者等机会,不幸福的投资者由于情绪冲动,总是在最强的时候买入,在最弱的时候卖出,把资金奉献给市场。
在股市中,低买高卖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原则,但贪婪和恐惧总是让人迷失方向。
别人的幸福
在“大忽悠老赵+资深上当人老范”的春节晚会黄金搭档拆散之后,范伟走上了寻找“幸福”的道路。
电视剧《老大的幸福》剧本的创意来自于范伟自身的故事:“我大哥,他原来在沈阳,有点糖尿病什么的,没人照顾,生活也不是特别有规律。我就想把他接到北京,好让他吃得少而精一点,住得好一点,学学开车,学学电脑,充实一点。他猛一听就蒙了,但知道弟弟是为他好,就答应说行行行。到了北京,他就去学车、学电脑,一直说各方面都挺好。但3个月之后终于绷不住了,说都不好,上火,血糖也上来了,还是回家乡吧。我就想,可能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太一样的。”
在电视剧《老大的幸福》中,真正剥夺那位曾经的“首席足疗师”幸福的,恰恰是他在北京的几个弟弟妹妹——那几个视他如父,想让他幸福的人——把他带入了无休止的责任和义务中。
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的感觉,因人而异,而且别人的幸福未必就是你要的幸福。
在投资中,笔者经常遇到些“追涨杀跌”忙得不亦乐乎的投资者。证券公司营业部那些白发苍苍的投资者的赢利模式是:赚钱就抛,很少有人持有股票超过一个礼拜。看到他们,笔者心中总不是个滋味,但奇怪的是,问他们累不累时,他们总回答,不累,这样才充实。
也有另外一批投资者,试图坚守巴菲特的长期投资理论,但一旦亏损,便开始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坊间流传这样一个笑话:“昨天问一炒股的朋友:最近股市暴跌了,睡眠怎样?他说:像婴儿般睡眠。我说:不愧是高手!这都能睡得着!他沉默半晌道:半夜经常醒来哭一会再睡。”
每个人都想通过投资获得幸福,但某种程度上,不恰当的投资方式,却是在剥夺自己的幸福。
巴菲特的副手、精神导师查理·芒格曾说过:“每个人都必须在考虑自己的边际效用和心理承受能力后才能开始加入游戏。如果亏损会让你痛苦——而且有些亏损是不可避免的——那你最好明智地毕生都选择一种非常保守的投资和储蓄方式。你必须将自己的天性和天分融入自己的投资策略中。”
的确,吃西餐、住洋房的生活方式,未必适合所有人。所谓幸福的投资,也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才是真正幸福的投资。
作为大学同学,秦先生与兰女士经常在一起探讨股票,有一次聊到新能源前景时,两人一致看好一只发光二极管(LED)行业的股票,便相约同时买入。两年后,兰女士发现自己持有的这只股票已翻了2倍,问了下秦先生,他却很早就卖掉了这只股票,只赚了10%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