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处处留心,选准话题
领导者无论出席什么会议,参加什么活动,都有随时讲话的机会,应该处处留心,全神贯注。及时了解和掌握会议和活动的主题,议程安排,参加人员;认真听取其他领导的讲话或发言,明确他们的思想和观点,并作认真思考。可以设想,如果让自己即席讲话,自己准备讲些什么。有了这种警觉和思想准备,作即席讲话时,就会心中有数,不至于心慌意乱,临时抱佛脚。
有了思想准备,只是即席讲话的基础。一旦真的请你讲话,你还必须迅速找一个话题。选择话题很重要,有人说,恰当的话题是即席讲话成功的一半。选择合适的话题,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选择与会议主题有密切关系的话题
任何会议和活动都有自己的主题。所以任何讲话、发言和讨论都应紧扣这个主题,否则就会跑题,干扰会议方向。比如在企业技术改造会议上,你大讲特讲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不免有点离题。听众也会觉得你思维有问题。如果你能紧扣企业技术改造,选择一个好的角度切入,发表独特、精辟的见解,定会得到听众称赞。
二、选择自己熟悉的话题
围绕自己熟悉和体会比较深的话题讲话,能够有效地消除紧张情绪,打开思路,激发讲话欲望,同时也能够准确表达你的思想和观点,容易谈出深度、谈出新意,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听众、打动听众。千万不能单纯为了求新、求奇,选择那些自己还没搞懂的话题,更不能冒充内行,乱说一通。否则,要么不能自圆其说,中途卡壳,讲不下去,草草收场;要么破绽百出,班门弄斧,贻笑大方。尤其在一些重要场合,引出一个自己不熟悉的话题后,会难以收场,置自己于非常被动、尴尬的境地,影响自身形象。
三、选择能吸引和打动听众的话题
讲话是让人听的,你讲得效果如何,水平高低,关键是看听众的反应。
听众的反应是衡量讲话是否成功的标准。因此,选择话题首先要考虑听众是否关心,是否愿意听。如果听众对此不感兴趣,尽管你津津乐道、口干舌燥,也没人听,白白浪费唇舌。即席讲话要尽量选那些与听众关系密切、听众熟悉、有一定新意、能给人以启发的内容作为话题。但应注意,吸引人的话题并非奇闻轶事或深奥的哲理。
四、选择有独到之处的话题
这一点很重要,衡量讲话讲得好不好,有没有水平,关键是看有没有新意,有没有新话,有没有独到之处。如果老生常谈,把众所周知的事情、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喋喋不休地讲个没完,就没有多少意思,听众也会感到厌烦。因此,要在仔细观察现场、体会气氛、知己知彼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好的话题。切忌把别人说过的话题拿来再说,力戒雷同,追求新意。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转换角度,提高层次,另辟蹊径。要从思想上站在圈外,纵观全局,仔细观察,再作决定。若先说,就要出奇制胜,先声夺人;若后讲,也要后发制人,道别人之未道,方显独到。至于先说还是后说,要根据现场而定。
总之,要选择一个适当角度、最佳时机来展示自己。
五、选择符合语言环境的话题
语言环境是指讲话时的现实环境,即时间、地点、人物和背景。讲话要看对象、看场合。俗话说:“见什么人讲什么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话题要根据听众的职业特点、文化程度、思想水准、性别年龄、处境心情而确定。
如对工人和对农民要有区别,对领导干部和对一般群众要有区别;在城市和在农村要有区别,在工厂和在学校要有区别;喜庆场合与严肃场合要有区别等。
第二节迅速构思,组织材料
话题确定之后,如何紧扣话题展开阐述,把话说透,需要迅速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在头脑中迅速构思,形成讲话的框架,二是围绕框架抓取材料。
迅速思索,拟定提纲。即席讲话准备的时间虽然不多,但是无论如何,也应围绕话题,迅速在脑海中构思一个简单的讲话提纲。开头怎么开,讲什么;主体部分,讲几个观点,把观点概括好,用关键词、关键句把它列出来;结尾怎么结,有点、有线、有骨架,一篇简单讲话的提纲就有了。
围绕讲话提纲,在有限的时间内,抓紧打一个腹稿。如果讲起来方寸不乱,从容发挥,没有明显的语病,这篇即席讲话就算成功了。打好腹稿,应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对讲话内容进行高度概括
对于训练有素和有经验的发言者来说,在讲话前的短暂时间内,就能根据现场的情况确定讲话的中心内容,以及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对于经验不足的领导者来说,讲前可将内容高度浓缩,进行要点提示,以免遗漏。比如在本单位体育比赛发奖会上作即席讲话,其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向获奖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祝贺,向教练员、工作人员表示感谢;二是要说明举办这项活动的意义;三是号召向运动员学习;四是希望今后继续举办。根据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用“祝贺”、“感谢”、“意义”、“学习”、“希望”等词来对讲话内容进行抽象概括,作为讲话主干,届时进行发挥。
二、提炼好观点
观点是用来论证话题的,是为话题服务的。观点要正确、鲜明、集中。
与话题无关的观点,会使讲话跑题;与话题相悖的观点,会使讲话自相矛盾。
观点是即席讲话的核心,应贯穿于讲话的始终,在讲话中起着纲领性作用。
观点要相对集中,与话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不讲;在所要表达的几个观点中,要有先后之分、主次之别,抓住主要观点讲深讲透。
三、组织好句群
句群也叫句组,是一篇讲话的基础。一个句群有一个明确的意思,称为“意核”,它可以使几句话连结成句群。如果我们准备几个“意核”,发挥成句群,即席讲话的腹稿也就出来了。即席讲话前可先想好几个“意核”。假若你被邀请参加一个企业改革工作会并作即席讲话,你就可以稍加思索,列出一组“意核”:①这次会议很重要。②会议有几个特点。③突出抓好几个环节:要下大气力抓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要切实加大管理力度;要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要切实抓好技术改造。④切实抓好落实。然后从容不迫地边想边说。有的讲话可分成几大段,每段又分几条,每条定几个“意核”。
围绕这些“意核”展开,补充、联想、举例。这样可以使即席讲话有条不紊。
美国公共演讲问题专家理查德曾推荐了一个精选腹稿结构模式。他认为即席演讲应分为四个步骤进行。
①喂,喂!这两个“喂”的意思是,必须首先激起听众对你演讲内容的浓厚兴趣。他主张开口直接用生动典型的事例画龙点睛,道出主题。
②为什么要费这个口舌?这部分应向听众讲明为什么要听你的演讲,演讲的内容要使听众感到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产生紧迫感。这样就易于吸引听众。
③举例。若想把论点形象、简洁地印入听众的脑底就必须举例。生动的事实列举,不但能深化记忆,激发兴趣,而且也能开拓主题。
④怎么办?这是最后一步。在这一步,一定要告诉听众你谈了大半天是想让大家做些什么,最好讲得具体一点。
当确定了讲什么,并构思出了讲话腹稿后,关键是迅速抓取材料。讲话离不开材料,材料是讲话的基础,有了材料才有话可说,观点才有寄托,讲起来才能得心应口。没有足够的材料,脑子里一片空白,就会词不达意,言之无物,语焉不详。凡是讲话水平比较高的人,大都是知识面比较宽,对情况比较熟,掌握材料比较多的。
即席讲话无法在事先作充分准备,完全依靠随机应变。当即抓取材料,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讲话者平时的知识积累;二是眼前的人和事。材料作为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因此,要注意选择那些能够反映观点、支持观点、论证观点的材料。只有这样的材料,才能与观点有机统一,使观点更加形象,更加有说服力。有的领导者在即席讲话时,对引用的材料,往往不加鉴别、不加选择,不管对观点有用无用,顺嘴就说,使材料与观点不大相向,废话过多,说服力不强。
即席讲话要尽量选用眼前的人和事。过多地引用间接材料,往往会降低即席讲话的现实感和针对性,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只有多联系现场中的人和事,才能把讲话者和听众的情感交融在一起,收到预期的效果。即席讲话本身也包含着现场取材的意思。
第三节先声夺人,抓住听众
即席讲话的开头,也叫开场白。开场白很重要,能不能马上抓住听众,关系到整个讲话的成败。好的开场白就像一个出色的导游员,一下子就把听众带入讲话者为他们设计的胜境。好的开场白,容易打开局面,便于引入正题。即席讲话应做到先入为上,以强大的气势或声势首先抛出强有力的论点,以征服听众。开场白不能平铺直叙,罗里罗嗦,而应该不落俗套,干净利索,语出惊人,这样才能达到出奇制胜,先声夺人的目的。
对开场白的技巧,高尔基曾说:“最难的开场白,就是第一句话,如同音乐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由它定的。一般要花较长的时间去寻找。”就是说第一句话是最重要的,其作用如同音乐的基调。
开场白有故事型、幽默型、引用型、悬念型及开门见山型等多种形式。
不管采用哪种形式,要抓一些带根本性、倾向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抓住听众心理,总之是要简短精辟,少拖泥带水,迅速转入正题。
一、故事型
就是在讲话开头先讲一个与你所讲内容有密切联系的故事,从而引出你的讲话主题。比如,在一堂演讲练习课上,要求学生以《当我走进大学校门的时候》为题,练习开头,其中一个是这样开场的:
大家一定会记得这样一个传说吧:阿拉伯有个神奇的山洞,里面收藏了40个大盗偷来的金银财宝和珍珠玛瑙。只要掌握一句咒语,洞门就会自动打开。有一天,一个叫阿里巴巴的人无意中知道了这个咒语,他打开了财宝之门,成为巨富。
这个开场白,运用大家都熟悉的故事,将大学校门比作通往财富之门,非常妥帖,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幽默型
就是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及事例作开场白。这样开场可以使听众在讲话者的幽默启发下,迅速激发兴奋点,集中精力进入角色。如1965年,******总理在上海展览馆大厅为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女士举行80寿辰庆祝宴会,并发表贺辞,他是这样说的:
今天,我们为我们的好朋友,美国女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女士庆祝40公岁诞辰(外国朋友对“40公岁”这个新名词感到纳闷和不解)。在中国,“公”字是紧跟它的量词的两倍。40公斤等于80斤,40公岁等于80岁。
周总理灵活的用语,巧妙的解释,在几百位祝寿者中激起了一阵欢笑,寿星斯特朗女士了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三、开门见山型
就是一开始就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把讲话的基本目的和主题告诉听众,引起他们想听下文的欲望,接着在主体部分加以详细说明和阐述。这是一种直截了当的手法,立即进入正题,不迂回,不罗嗦,不要任何多余的赘言和楔子。例如,1945年10月1日,刘少奇为即将奔赴东北战场的解放军送行,他说的开场白是:“同志们听从中央的决定,要到东北去了,要我来讲几句话。”整个开场白只用了23个字,简明扼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