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种力量能使我们本能地张开双臂去迎接人生,那就只能是我们的进取心。进取心就是以坚定的意志向着目标拼搏、奋斗的精神。进取心包含着雄心与野心,志向与欲望等。个人有强烈的进取心,才能有改变现状的强烈动力,才能对实现自己的抱负怀有兴趣,进而寻求并肩作战的伙伴和朋友,接纳各种思想、方法、技能,越挫越勇,做出各种各样的人生努力。我们的人生也许不一定要拥有一个可以终生不变的目标,但一定需要有进取精神——永远向上向前的指南针。
1.开放心态,成就开放人生
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也会有什么样的理想、目标、规划、个性。西方哲学家J·E·丁格曾如此说:“关键的不是我们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而是我们的心态。”开放的心态,是一种主动进攻的强势心理,也是一种勇于进取开拓的奋斗哲学,一种积极沟通与合作的处世原则,更是一种心胸开拓的生活境界。心态开放,能使弱者变强,强者更强。反之,封闭和保守的心态,则是一种弱势和防守的心理,一种围墙的文化,一种故步自封的被动挨打哲学,这足以使强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也使弱者更弱。
开放式心态是杰出领袖在青少年时期的共同性格特征。这是长期致力于青少年成才教育的青年学者、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谷传华所得出的结论。他从历史名人的人生经历入手,进行了历时三年的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研究对象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导致他们能够在生活中逐渐形成“领袖”个性优势的原因在于心态:
他们在生活中注意培养开放的心态,又因为心态的开放,所以他们能够虚心学习、能够与人沟通,能够得人用人、能够对新事物感兴趣并敢于冒险。正是心态的开放促使他们逐渐成为受人敬仰的“创造”型领袖。
有开放式心态的人都有成就欲,总想开拓广阔的事业空间,甚至不乏理想主义色彩。如孙中山早年上书李鸿章希望改革清政府;******少年就敢于说“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则“少小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他们都有外向型的性格,都由心态开放走向了人生开放。身无分文的******敢从湖南跑到北京,也敢力排众议带队“落草”井冈山。******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搞学生运动,后来推动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至于敢冒险就更不用多说,他们所做的都是九死一生的事,而且他们都是所在事业的“创始人”。
心态开放,才能导引开放式人生。
当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也是一个社会急遽变化的年代。世界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过,美国次贷危机,中国跟着感冒发烧;南方发生雪灾,北京菜价跟着涨三成。中国民族企业的骄傲——联想的总部竟然是在美国,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广东几乎可称得上世界工厂,中国新经济领域著名的“新企业”背后大都有着海外风险投资的身影。我们也很难去区分商品的国界:一架美国波音747客机需约450万个零部件,这些零件来自6个国家成千上万的企业。
开放已经成为了世界的主流,时代大潮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全球化和互联化的浪潮,早已经席卷了整个中国,使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封闭的中国必须怀着彻底开放的心态面对世界。
在这如火如荼的开放的大潮当中,人们曾经熟悉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如果心态不够开放,其结果往往是自酿苦酒:越努力奋斗,路却越来越窄;越主动交际,就越得罪更多的朋友;做很有意义的事情,也一样遭遇很多善良的本应该支持的人的反对。
心态不开放使人不受欢迎。生活中太多这样的例子,A君兼容不了多元的价值观,总是看什么都不顺眼,非常愤世,喜欢“指导”别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结果,他“脾气很好,品德很好,为人正直”,却依然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再如B君,不能理解和包容“新人类”的生活方式,当然也没有办法跨越代沟。因此,他总是对孙子进行“思想工作”和“教育工作”,而且是旧的思路和过去几十年形成的那一套说辞,结果,孙子敬而远之,什么事都不找他,不问他。与B君仿佛仅有血缘关系上的亲情。
心态开放者,通常先有问题再有答案,有证据才有事实,就事论事,就人论人。心态保守者则常常先有立场和结论,先有思维和方法,常常以一元化的价值、一成不变的方法处理事情,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也许有人说:“我觉得心态的开放与保守,对个人的成功影响很小。许多心态保守的人一样非富即贵,一样能够成功,一样可以出国留学。”我们欣赏他敢于有自己独立的观点,但却并不认同他的看法:心态的开放和保守,当然跟一个人是否出国、是否富贵、是否成功没有必然联系。但是,相对地说,心态开放者还是远比保守者更容易成功。心态开放者,更见多识广,更能够学习和借鉴有用的知识,更善于与人沟通合作,自然也就会有更多的机会成功。退一步讲,即使心态保守的人成功了,更开放的心理也会使他如虎添翼。
开放人生就是开放视野、开放舞台、开放信息、开放机会、开放成功!开放的人生与封闭的人生,两个视界,两重天地。开放的人生,如流动的清泉,惟有源头活水来;封闭的人生,如死水一潭,终究会变质枯干。只有开放你自己,解放你自己,才能自主你自己。
2.打造个人品牌,更易成就未来
何谓品牌?品牌是人或者物的内在所具有的优秀而高贵的品质,且由此会带来巨大的吸引与凝聚力。比如想开车的人会想起奔驰,想用电脑的人会想起IBM,想喝酒的人会想起茅台一样。
人呢?是不是一样需要有自己的品牌?
个人品牌是一个开放社会的标志符号之一,它标志着你成为了你自己。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华德士所说:“21世纪的职业生存法则——建立个人品牌。”他认为,不只是企业、产品需要建立品牌,个人也需要在职场中建立个人品牌。
那么,个人品牌的含义是什么?个人品牌就是个人在工作中显示出独特的价值。它就像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一样,要有知名度,更要有忠诚度。具体而言,个人品牌有几个特征:
第一,个人品牌最基本特征是质量保障。这一点跟产品品牌一样。它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个人业务技能上的高质量;另一方面是人品质量。也就是说既要有才更要有德。一个人,仅凭工作能力强,而道德水平不高,是建立不起个人品牌的。
第二,个人品牌讲究持久性和可靠性。建立了个人品牌,就说明你的做事态度和工作能力是有保证的,也一定会为企业创造较大的价值。企业使用这样的人是可以信任和放心的。
第三,品牌形成是一个慢慢培养和积累的过程。任何产品或企业的品牌不是自封的,而要经过各方检验、认可才能形成。对个人品牌而言,也不是自封的,而是被大家所公认的。
第四,个人一旦形成品牌后,他跟职场的关系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像一个企业一样,如果有了品牌,它做任何事就会相对容易一些。同样对个人来讲,一旦建立了品牌,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我们不仅仅需要“我就是我”——拥有自己的个性,最关键的是还要让这种个性得到认可,并从中得到收益。专家认为,一个创出自己品牌的企业,就不会没有市场;一个形成品牌的人,便比别人容易成功。而个人品牌主要是指个人能力和魅力的呈现,它不是一个人简单的姓名,而是在社会中的信赖标志。个人品牌是客观存在的,但让其自然成长,还是潜心打造,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成功的个人品牌都是潜心打造的结果。为事业拼搏的年轻人,应该有意识地去打造个人品牌。
酒香也怕巷子深。一个人无论有多强的能力,你的领导或伙伴浑然不知,注定你在他们心里无法占据重要位置,许多机会就这样与你擦肩而过。相反,一个人如果懂得宣传自己,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能够让别人更加了解他,他自然就会别人赋予的机会。从某些角度,只有将能力展现出来才叫能力,不然仅是空白无用的理论,只有懂得宣传自己,打造个人品牌,才是智者所为。
以网络红人芙蓉姐姐为例,许多女人在姿色、能力等各方面都远胜于她,但惟独她红得发紫,我们暂且不论她的口碑如何,但不得不佩服她的手腕,懂得如何利用网络让自己成为一个名人,尽管许多人都骂她,但最低一点她达到了她的目的。
当然,我们不屑于芙蓉姐姐的矫揉造作,但作为一个追求成功的人士,我们必须懂得如何宣传自己,打造个人品牌,扩大自己人脉,从而创造更多的机会。
那么,如何建立个人品牌呢?
建立个人品牌,首先要进行“品牌定位”。弄清几个问题:你想要成为什么?你的工作有价值吗?你有价值吗?个性不同,每个人的品牌定位就不同。找出自己与他人不同的特点:别人认为你最大的长处是什么?最值得人注意的个人特点是什么?大企业创造品牌的标准方法是“特色—利益”模式,企业思考它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特色,能为客户或是顾客带来什么特殊的利益。这套方法同样可以运用在个人品牌的建立上。你的“特色—利益”模式是什么?
其次,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很快,建立个人品牌更要强调学习能力。较强的工作技能是个人品牌的核心内容。在工作场所,能力不强的人想树立个人品牌难,就像一个产品,客户服务再好,如果三天两头出故障,也会让客户下次避而远之。精深的专业技能是个人品牌建立的重要元素,个人惟有专精,才能生存,否则别人挑梦幻团队,绝对不会想到你。彼得·杜拉克在其著作中指出:现在个人专长的寿命,比企业的寿命长。如何将自己的技能和工作的风格形成一个特色,具备不可替代的价值,这是建立个人品牌的关键。而建立个人品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补充新内容。在学习上,一般人常犯的错误是漫无目标地学习、跟风学习。社会上会计热就学会计,电子商务热就学电子商务,也不管所学的知识对自己职业有没有用。要建立个人品牌,就要学习那些对自己职业有用的知识。
最后,还要学会包装自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观念是不利于建立个人品牌的。包装就是要展现品牌的个性。什么是成功的包装?某博士认为,像商品的包装一样,有吸引力的包装都有共通之处,那就是生命力、明确、信任、耀眼、平易近人。但要注意,过分包装会适得其反,宣扬也要掌握好一个度。
裁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并无太多让人记住的东西。在工作变换频繁的年代,你不可能永远属于一家公司、一个职位,你不是只能负责某种功能。从现在开始,你就是一个品牌,你需要将自己当一个品牌经营。
3.走自己的路,才有辉煌前途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我们应该学会走自己的路,不要因为别人而改变自己的轨迹。人生的苦恼,有许多原因就是自己走错了路,或是走进了别人的路。
当然我们在这里所强调的自己的“路”,是经过仔细斟酌,有更光明前景的“路”,绝不是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犟驴走的路。走什么样的路,是一种抉择,更显出是一种心态,因为走什么样的路,还体现着一个人是想坐享其成还是自我奋斗的思想,这就是一种心态。
事实上,在很多时候跟在别人的脚印后面,永远走不出自己的道路。试想,如果当你年老时,回首你的人生道路上,每一步脚印都不过是对前人的重复,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
做你自己!这也是美国作曲家欧文·柏林给当时年轻的作曲家乔治·格希文的忠告。柏林与格希文第一次会面时,已声誉卓越,而格希文是个默默无名的年轻作曲家。柏林很欣赏格希文的才华,以格希文当时薪水的三倍请他做音乐秘书。可是柏林也劝告格希文:“不要接受这份工作,如果你接受了,最多只能成个欧文·柏林第二。要是你能坚持下去,有一天,你会成为第一流的格希文。”
格希文接受了忠告,并渐渐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当代极有贡献的美国作曲家。
20世纪的电影大师卓别林开始拍片时,导演要他模仿当时的著名影星,结果他平平庸庸一事无成。直到他开始改变,根据自己的特点来演他自己,这才渐渐成功,成为一代电影大师。
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奇迹,都是自然界最伟大的造化,长得完全一样的人以前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
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对自己充满自信,不断发挥自身的潜力,才能将我们生存的意义充分体现出来。
1842年3月,在百老汇的社会图书馆里,著名作家沃尔多·爱默生正在进行一番演讲:“谁说我们美国没有自己的诗篇呢?我们的诗人文豪就在这儿呢!”这位年轻人,也就是后来的美国文学大师惠特曼。当时惠特曼听爱默生的讲演激动不已,他浑身升腾起一股无比坚定的力量和信念,决心深入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的生活,去倾听人民的、民族的心声,创作出新的不同凡响的诗篇。1854年,惠特曼的《草叶集》问世了。这本诗集热情奔放,冲破了传统格律的束缚,用新的形式表达了民主思想和对种族、民族和社会压迫的强烈抗议。它对美国和欧洲诗歌发展起了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