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他点亮了房内的所有灯光,人们看见小木桥是搭建在一张很厚的玻璃板上面的,下面的毒蛇无论如何对人也是构不成伤害的。只是由于玻璃面极透明,他们刚才根本没有看见。
“现在,谁愿意通过这座小木桥呢?”心理学家问道。这次,人们又都像第一次一样坦然地通过了小桥。
通过实验,心理学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心态影响行动,具有诱惑力的事物影响人的正向行动,具有危难性质的事物则影响人的反向行动。这也同时说明人的心态是可以改变的,这就更加提醒我们一定要让自己的心态保持在最佳状态,让自己的行为更趋于自觉和理智。
4.贬低自己的人永远也站不起来
生活中不少人总是爱贬低自己,他们似乎很乐意暗示自己是一个渺小的人,一个毫无价值的人,觉得自己与别人相比简直就如一根稻草一样无用,因而做起事来也显得无精打采,毫无斗志。这些人往往就垮在了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和毛病上。而实际上,这些人并非真的是无能力的人,他们只是出自心理上的原因,而妄自菲薄。如果总是认为自己满身缺点和毛病;如果总是自认为是一个笨拙的人,是一个总是面临不幸的人;是不能取得其他人所取得的成就,那么,你只会因为自我贬低而失败。
自我贬低是最具消极性的。有这样一位公司负责人,他身为董事长,却总是蹑手蹑脚地走进董事长会议室,就好像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就好像他完全不胜任董事长的职位。作为董事长的他竟然还感到奇怪,自己为什么只是董事会中的一个无足轻重的人,自己为什么在董事会其他成员中的威信这么低,自己为什么很少受人尊重。
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好好反思一段时间。如果他给自己全身都贴满“降价”的标签,如果他像一个无足轻重的人那样立身、行事、处世,如果他给人的印象是他并不了解自己、相信自己,那他怎么能希望其他人好好地对待自己呢?
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前途有更清醒的认识,如果我们对自己有更大的信心,那么,我们将取得更丰硕的成果。只要我们能更好地了解我们身上的潜力和高贵的一面,那么,我们将会对自己充满更大的信心。由于有自卑倾向的人凡事总是往坏的方面、差的方面想,因此,他们总是感觉自己渺小、无能和卑劣。如果我们想达到高贵杰出的境界,那么我们应该向上看,应该多想想我们好的、崇高的一面。
自我贬低的不良习惯对一个人成功个性的培养极具腐蚀作用,它会打击人的自信心,扼杀人的独立精神,使人看起来就像没有长脊椎骨一样,整天萎靡不振,找不到生活的支柱。
自我贬低也会使人失去审美能力,感受不到和谐生活的美。真正的强者可以从容不迫地应付生活,不卑不亢地面对一切。但自卑的懦弱者似乎天生就有一种自我轻视的习惯,他们躲躲闪闪,不敢正视生活。不管去哪里,总是坐到最后一排,或者想尽办法逃离人们的视线。在人的个性中,确实存在着这种令人鄙视的弱点。人们喜欢那些勇敢的人,他们昂首行走在人群中,精神自由,思想独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
如果我们以生活主宰者的心态对待人生,我们就会留给人们这样的印象,即我们相信自己将来会有所成就,而且这种信心是坚强有力的,是充满必胜信念的;如果我们以屈服者的心态面对人生,我们就会以悔恨、自我贬损和逃避他人的心态出现在世人面前。正是这两种不同的心态造成了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差别。
爱默生说:“如果一个人不自欺,他也不会被别人所欺骗。”拥有坚定和自信的个性,就不会自欺欺人。总是能对自我和生活做出积极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就可以不断塑造自己的品格。在生活中,永远不要无端地低估自己,鄙视自己。
应该牢记,自我轻视的态度从来不会造就出一个真正的成功者,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当然,建立在渊博的知识、精明强干的能力和诚实守信基础上的自高自大,有着天壤之别。自信可以使我们竭尽全力、有条不紊地做自己的事,而自高自大则令人讨厌,最后一事无成。一个人能自我尊重,对自己的个性做出积极的评价,可以为生活保驾护航,不仅可以有效地纠正不良倾向,也可以在人生之路上避免错误的选择,避免失败。一个充满自信、注重自我尊严的人是不会自甘落魄的,与人交往时也不会使用十分低贱的手法,更不会屈尊忍辱,而是充满自信,志在必得。
5.忧虑的终极就是坟墓
易忧虑的人也是一群不拥有健康心态的人,忧虑与自卑是近亲,他们的特征都是只想着眼下的危难,而看不到事物的积极面。他们面对困难与打击,很少有鼓起勇气去抗争的,多数“认命”认“倒霉”,他们身上存在的人类所共有的潜力会在他们的自卑、懦弱中被默默地锈蚀掉。
人经常处在忧虑中,不但会使自己的精神受到损害,永远地懦弱和消沉下去,而且还会患上生理疾病。
经常忧虑的人易患风湿症或关节炎,康乃尔大学医学院的塞西尔博士是世界知名的治疗关节炎的权威,他列举了四种最容易得关节炎的情况:婚姻破裂、财务上的不幸和难关、寂寞和忧虑、长期的愤怒。
忧虑甚至会让人出现蛀牙。麦克戈尼格博士提到,他的一个病人原本有一口很好的牙齿,后来他太太得了急病,使他开始担心起来。
就在她住院的三个星期里,由于过分焦虑,他突然有了九颗蛀牙。
据美国调查局统计:在二战期间,美国大约有30万人死在战场上,可是在同一段时间里,心脏病仅在美国北方就导致200万平民死亡——其中有100万人的心脏病是由于忧虑和过度紧张的生活引起的。
而美国南方的黑人却很少患这种因忧虑而引起的心脏病,因为他们处事沉着。另据调查,死于心脏病的医生比农夫多20倍,因为医生过的是紧张的生活。
心理学家、哲学家安利·伯格森说过这样一句话:
“人始终没有悟出,其实自己的命运是可以自己创造的。”
我们也可以把“命运”换成“健康”。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实际上都是可以自己把握的。
的确人出生以后就有各自的心和身体。可是体弱多病的孩子长大以后很健壮;小时候唯唯诺诺后来却站在大舞台上成为歌唱家的例子数不胜数。
威尔就是一个有着诸多心理障碍的人,他每在外人面前脸就会红的像红萝卜似的。但是,他希望改变自己的心理和身体。
那么,他应该怎样做才能使自己的心理往好的方向改变呢?威尔首先应该养成干什么都很快乐的习惯。
首先要培养自己的适应力和平和的心态,即使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也不要抱怨,应该想想它的意义和完成时的成就感等,往有利于自己的地方考虑。是积极地承担工作还是满腹牢骚地干,对精神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一个人只要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就不会有忧虑的事情发生了。
到目前为止,每个人有遇到过苦闷的事,为难的事,比如不感兴趣的工作,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无力购买,同事关系不和谐等等,但这都无所谓,全都是可以通过修正自己的心态而改变的,而改变这一切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需要你变忧虑为乐观,变懦弱为勇敢,变落魄的情绪为振奋的情绪,一切就都是可以改变的。
6.人比人,气死人
有些人神经兮兮的,跟别人聊天时总是说,他觉得自己有点不如人,好像什么事情都比别人差。其实,这是一种自卑心理,这种自卑的心理是不健康的,是人的心理压力的一种。
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没有自信心,经常是临阵脱逃的。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指的就是和别人比,觉得自己缩小了很多,能力输给别人很多,而形成的一种自卑心理。
在常识上,人都有着一种攀比心理,觉得要比别人高出几杆子,方能显出自己是群体里最突出的一个。自卑者也如此,一旦觉得别人比自己更出色,心情就会像是断崖上的石头,一落千丈,瞬间否定自己的长处,在人群里把自己孤立起来。佛家有云:“事事争胜者,必有人挫之。”同样的,受到挫折不能自己的人,就会掉进自卑的漩涡里。
自卑产生的后果都有轻重之分。
轻者是用压抑的心态来看待自身,觉得自己很可怜,不如人,但是对某些事物还是有一定的热情度。而重者压抑着自己的心情同时,还把自己缩小在内心一个阴暗的角落,对许多美好事物都失去热情,内心是处于封闭式。习惯采用自嘲的方式生活,看待他人的眼光以高低来衡量,高出自己的与其竖起隔膜,在低于自己的人身上得到安慰自己的借口。
扩大一步而论,自卑者也通常是些心小之人,他(她)们不能用大肚去容世上的人事物,喜欢在同等的事情上做比较,在乎那些不存在、浮华的东西。只要自卑者能退一步想,就会发现,这些东西根本不值得用心去烦恼。因为世间上的事物都是过眼云烟。换句话说,既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又何苦如此执著?
在形成自卑的条件下,也是有嫉妒在作怪,所以,还是请记住,恬淡是最好的心态。
老同学聚会,是现在常见的交流形式,这种场合更能感触到“人比人气死人”的厉害。聚会让大家有了相互攀比的机会,一些人在聚会时发现不少同学生活得比自己轻松,钱比自己挣得多,职位比自己高,于是他们感到失落、不平衡,甚至是愤怒。聚会自然成了他们发泄情绪、借题发挥的场所。
有道是有比较才会有鉴别。但如果对人或事物,以一时一事而论,却不从发展趋势去比较、鉴别的话,是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至于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比较,其难度简直不亚于“哥德巴赫猜想”。就拿生意人与当官的比吧:某人在江湖上有他的位置,腰缠万贯,可脸上老是忧心忡忡;某人在官场上有他的位置,虽不上不下,却是神清气爽。最后的结论是:各尽其妙,莫能高下。不比也罢,还是那句俗话说得好:人比人气死人。
人和人相比,是永远也比不完的。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优秀还有比你更优秀的,你暂时最好,别人也会后来超越你,没有止境。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万事如意,如果总看着别人的好,想着自己的不足,那只能徒增烦恼,和自己过不去,气坏的往往还是自己的身体。
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社会上的“攀比”问题,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怀着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平和的心态,顺其自然地走下去。让我们记住古人的这首顺口溜:“他骑骏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回头看见推车汉,上虽不足下有余。”这种好的心态让我们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