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生活中的行为心理学
16576700000014

第14章 规避职场行为误区,杜绝给人留下负面印象(4)

韦斯利接了电话后,心想一定要拿下这家公司。事不宜迟,他连夜加班,整理资料,设计投影,设置运行环境,一切准备就绪后已是半夜时分。第二天,西萨林来到那家公司,找到了韦斯利,主动妥协说:“请转告你们经理,如果接受我们公司的产品,我们将为你们提供最优质的服备,在产品的价格方面我们也可以作出一些让步。如果你们不接受我们的产品,这说明我们的产品不够好,希望你们能给我们的产品提出一些宝贵的意见。希望以后咱们有机会再合作。”

西萨林说这句话的时候,恰好总经理路过,总经理为西萨林的宽容大度和主动妥协所折服,因为他也在考虑之中,现在西萨林提供的产品更优惠,为什么要拒绝他呢,于是当即决定和西萨林签了合同。

如果西萨林在关键时刻,没有到那家公司进行主动地妥协,就不会得到这份订单。其实,西萨林有足够的理由据理力争,但是他没有这样做,而且采取了妥协退让的态度。但恰恰是这种态度感动了对方,成功地赢得了合作。

事实上,主动地进行妥协有利于与客户达成共识,长久合作。因为你的主动妥协让客户尝到了甜头,他在心理上感到并没有吃亏,所以很愿意与你进行合作。

妥协有时候会被认为是屈服、软弱的投降动作,可是聪明人会把主动妥协看成是一种非常务实、通权达变的成事智慧。凡是生活中的智者,都懂得在恰当时机对别人、对客户进行适当的妥协,或向别人提出妥协,改变现况,转危为安。

“低调”走遍职场,“高调”寸步难行

现实中,有些初入职场的人认为:只要自己的有理,哪怕是领导,也可以据理力争。既然错不在自己,自己自然是占据有理的一方,为什么还要低头不语,委曲求全呢?只要有理,就应该去与之针锋相对,有机会也不妨对其迎头痛击,让老板无话可说,让同事理屈词穷,无可辩驳。

甚至还有不少人认为,只有把对方逼到理亏的那一步,就会掌握住职场的主动,同时还可以在领导和同事面前好好的表现一番:“你看看,我是对的,我是有道理的,是你们错了。”这时,不仅自己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而且有了面子,甚至出尽了风头。其实,这是一个愚蠢的做法。因为这样的行为对对方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你得到的反击也会是最激烈的。

刘晓兰大学毕业后,去了一家信息公司工作。很快实习的时间过去了,刘晓兰在业务与能力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工作表现突出,受到了公司领导的多次表扬。不久,人事部门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变动,刘晓兰很顺利地进入了公司最有前途的信息开发部。可是,很快刘晓兰就发现,有一个叫张月的同事是部门里最有能力的研发员,很多同事都会围着她转。

这些刘晓兰都看在眼里,知道在开发部里,张月是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如果能够打败她,那么就可以确立自己在部门中的地位。

于是,刘晓兰在暗地里调查,知道以前在公司里多少个有胆、有识、有为的年轻人都在跟张月的竞争中纷纷落马,有的甚至被迫离职。知道这些情况后,更加激起了刘晓兰的好胜心,她仿佛找到了一种棋逢对手的感觉。

刘晓兰的确是公司中唯一有能力与张月一决胜负的人,她在很多方面都占据着优势:年轻、博学、英文好,而张月只是一个老研发员,只是在公司的时间比刘晓兰久,工作经历和经验相对丰富而已。

一天,公司接到了一个大客户交给了信息开发部。很快,在全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可行性方案诞生了。两天后,公司召集所有部门的相关人员专门开了一个方案确定研讨会。当方案拿出时,其中一个信息的关键参数出现了问题,并且这个参数决定着整个方案的成败,而这个方案正是张月设计的。

其实,刘晓兰早就看出了问题,因为方案的主设计者是张月,事前刘晓兰并没有指出这个问题,而是在专家研讨会上提出了错误的所在,她还拿出自己的设计参数,并罗列出十几条张月设计参数的错误之处,以及这些参数将导致的后果和公司将要赔偿的损失。大家都看得出,刘晓兰早知道这个错误,今天的一切都是她早有准备的。

面对众多的专家和同事,张月很尴尬,只是低下了头,口中念叨着“老了,老了。”看到这个场面,刘晓兰得意极了。

最后,刘晓兰的方案设计得到了公司上层的认可。

刘晓兰可谓一战成名,这件事情很快传遍了公司。刘晓兰也为自己在研讨会上的精彩表现沾沾自喜。

几天后,刘晓兰被公司的董事长叫去,董事长开门见山地说道:“小兰呀,公司现在的外勤部人手紧张,看你工作那么出色,我决定把你调到外勤部,专门负责外面的市场调研工作。人事部已经为你办好了调动手续。”

刘晓兰知道,老总其实是明升暗降,把自己调离开发部,公司中谁都知道外勤部是公司最没有前途,最苦最累的部门。可是,这是公司董事长的直接命令,刘晓兰只好咬牙接受。

后来,一个知内情的同事告诉刘晓兰:“张月是公司董事长的爱人,你那天在研讨会上据理力争,在所有的公司高层面前没有给张月留一点儿面子,让她下不下来台,老板怎么可能会不生气呢?”

这时,刘晓兰才恍然大悟,后悔自己当时太过争强好胜了。

“低调”走遍职场,“高调”寸步难行。刘晓兰的失败就是太不低调,面对张月的错误,没有给她留一点儿脸面,从而得罪了董事长。在面对竞争对手时,即使当你有理,你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对对方的心理影响,千万不能为满足自己一时的好胜心,把对方逼进死角,但你所付出的代价恐怕会远远超过所得到的。如果你能够低调一点,给别人留几分面子,学会“理”让三分,你就会得到对方的好感,这时,你不仅会赢了一个对手,而且还赢得了一个朋友。

在一家高级酒吧里,一位顾客大声喊着:“服务员,你快给我过来!快点”听到顾客的叫喊,服务员王宁赶紧走了过来,只见那位顾客指着面前的杯子,对王宁冷冷地说:“你看看,你们酒吧里卖得是什么牛奶,都变质了,看把我的一杯柠檬都糟蹋了!赶紧让你们的经理过来。”

“先生,真对不起。”王宁连忙道歉道:“先生,您稍等,我马上给您换一份新的。”很快,王宁从吧台取了一份新鲜的柠檬和牛奶放在顾客的面前,然后说道:“尊敬的先生,我们的牛奶都是最新鲜的。我想建议您,请不要往柠檬里面加牛奶,因为有时候柠檬酸会造成牛奶结块。”这时,那位顾客的脸一下红了,知道自己是错怪了别人,于是,匆匆喝完茶就走了。

这时,旁边的一位同事笑着对王宁说:“刚才那人明明是他老土,连这点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懂,还来酒吧喝酒。况且他刚才那么粗鲁、自以为是,对于这种客人,你完全没有必要对他客气。”

这时,王宁微笑地回答道:“正因为他自以为是,没有道理,我才用这种婉转的方式告诉他;正因为我有道理,所以点到为止,让他明白就可以了,不必让他当时下不来台。”

同事听了王宁的回答,投下赞许的目光。

可见,王宁无疑是位聪明的服务员,如果他当时数落那位顾客的无知,不仅会得罪那位客人,还会影响到酒吧的正常经营。因此,聪明的人都善于把“低调”这种“软兵器”放在心上,从心理上影响对方,让对方顺从,而不是正面的跟别人针锋相对。事实上,发生正面冲突会使自己失去冷静和理智,从而暴露自己的缺点和弱点,也得罪了他人。

因此,在工作中,当我们有理时,也要谦虚谨慎,不要过分地让别人下不来台,让别人颜面扫地,尤其是在领导面前,即使你再有理,也要给对方留面子,用委婉的方式指出他人错在哪里,这样对方不仅知道自己理屈在何处,才能在心理上接受你,同时还会感激你指出了错误之处,领导会赏识你是一个会做事的人,从而对你刮目相看。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在职场上有远大抱负的人,就必须要学会低调一点,即使你再有理,也要学会“理”让三分,少一点趾高气扬,只有这样,你才可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选择不到合适职业,从众心理你有吗?

大学毕业后,马上就会加入求职大军,“投简历—面试—上岗”似乎是职业人必然的行为。很显然,我们在求职过程中有这样的心理:只要待遇好的单位,往往不加思考,也不考虑行业前景就投出简历,面试过了就上岗,上岗之后就按照岗位要求工作。你要是问他们为什么这样随便,他们会说:“这有什么讲究吗?待遇好,大家都想进呀。”这是典型的“从众心理”,这往往让人选择不到合适自己的职业。

求职应该考虑到个人因素,尤其是性格和兴趣对职业选择的影响很大。

不同的职业岗位有不同的性格要求,虽然每个人的性格都不能百分之百地适合某项职业,但在求职之前,我们一定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来培养、发展相应的职业性格。职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企业而言,性格决定一个人工作岗位适合与否和能否达到工作业绩,从某种程度上说,性格决定着个人事业能否获得成功。那种随大流找工作的方式,往往不会让自己找到合适的工作。所以,我们在求职时应该多一些对职业的思考,而不是盲目地跟着别人。我们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第一份好工作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和思考,根据自己的特点来规划自己的职业,逐渐成长为一个让人羡慕的职业人。

程红大学毕业了,和很多同学一样,走出校门,就面临就业问题。同学们纷纷投入了发简历、实习、找工作的行动。

看着昔日朝气蓬发的同学为了投简历、面试而焦头烂额、绞尽脑汁,她萌生了自己创业的念头。但是做什么呢?

有一天,她想买杯奶茶喝,但发现学校里的奶茶店并不多,喝不到奶茶的程红从中嗅出了商机。于是经过周密的考察之后,她决定自己创业,她先到品牌奶茶店打工学艺,学习卖奶茶的经验,半年之后,她回到学校,租下了几十平方米的店面,通过精心设计,一家时尚前卫,口味各异的奶茶店开张了。

因为自己就是这个大学毕业的,所以她更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喜好,她办理学生卡,定期推出“每周特价奶茶”,给予一定幅度的优惠等,她还在店内设计了小茶座,给老师和学生在课后沟通提供一个场所。

就这样,程红的店在校园越来越受欢迎,而且,靠着这种成功的经验,程红还逐渐往邻校发展。经过短短一年的时间,当其他同学还在专业和入职的矛盾中选择的时候,程红已经发挥自己的优势,开了好几家奶茶店。当其他同学还在为生计奔波的时候,程红已经是一个为事业而奋斗的老板了。

程红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发简历、实习……而是对自己的职业多了一份思考。正是摆脱了那种“从众心理”,才使得她独辟蹊径,成为了职场的典范。

其实,每个人的特点各有不同,爱好什么,擅长什么,这些都是一个人决定职业走向的重要参考。选择职业,就像买衣服,只有适合自己的身体穿起来才漂亮。

江明宇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学的是企业管理专业,但他一直对证券投资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大学三年级开始经常参加证券公司主办的各种投资游戏,还曾获过奖。江明宇打算大学毕业后找一份与证券相关的工作。

但是,江明宇并没有如愿,毕业后,在父亲的要求下,他进了一家收入不菲的通信公司工作。但是江明宇对这份工作没有任何兴趣,在通信公司工作,江明宇的主要精力和兴趣一直集中在证券上,三四年后实在是熬不下去了,最终他辞去工作。

父亲没有办法,只有让他进了一家投资咨询公司负责基金管理。几年之后,江明宇成了这家投资咨询公司的高层,薪水是在通信公司时的十几倍。

很多人求职的时侯常常会感到郁闷:除了少数几个运气好的人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和公司之外,大部分人会面临岔路口的选择,要么选择工作要么选择公司。根据选择的不同,他们的未来也会有天壤之别。殊不知,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有了“从众心理”。所以说,要选择一份好工作,应该摈弃“从众心理”,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虽然市场中有很多的行业可以选择,然而,只有做自己最适合的才是最愉快的,也才是最容易做好的。

你的行为是心理的反应,心理状态决定你的行为结果。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样化,特别是对于刚刚步入职场的人而言,在找工作前一定要替自己作好职业的心理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