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地理知识大观
16584200000011

第11章 沙漠岩石大观(2)

到了距今0.7亿~2.5亿年的显生元第二个地质年代——中生代,塔里木盆地基本以大陆环境为主。在盆地内的地堑区,即地层断裂下陷的地区,则有大型淡水浅水湖泊存在。由于气候转向暖湿,降雨增加,河流活跃,沉积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尽管在距今七八千万年的白垩纪晚期,又出现反复的海进、海退,在西塔里木形成袋状海湾,但整个盆地渐趋干旱已基本定局。

从7000万年前开始的新生代,成为塔里木趋向现代格局的地质年代。尽管在早期,在西塔里木仍然海进、海退频繁,而东塔里木却成为大陆剥蚀区,为新生代第一纪——第三纪晚期的大规模沉积活动准备了丰富的物质来源。随着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波及和影响,盆地周围山体急剧抬升,河流广泛发育,将山区风化剥蚀物搬运到盆地中心,奠定了今天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卡拉哈里沙漠

卡拉哈里沙漠和撒哈拉沙漠虽然同在非洲,却有着迥然不同的景观。撒哈拉沙漠被颜色单调的红色沙海所依偎,终年如是;而卡拉哈里沙漠则幸运得多,它的景观是多样化的,它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沙漠。它有周边河流的润泽,东北部的宽多河及赞比西河的上游、西北部的库内内河以及盘踞南部低洼山谷的奥兰治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沙漠的干渴,而这对维持区域内人和动物的生存繁衍是必要的;它有雨水的眷顾,虽然每年仅是125~250毫米,却也能把沙漠装扮得生机盎然,使我们还能透过这眨眼的绿知晓这里存在着四季更替。

卡拉哈里沙漠值得骄傲的是,它有其他沙漠所妒忌的热带干草原与热带稀树草原,炎热不是这里压倒一切的旋律,在短暂的雨季中,至少它能够感受一番春华秋实的美好。短暂的雨季是这里的福音,可能这也是上苍对布须曼人虔诚祷告的回报。每当雨季来临,卡拉哈里沙漠会一扫整个冬日的炙热干涸以及萧瑟的阴霾,步入一个生机勃发的时期:植物在雨水的滋润下繁茂丰盛,丰富的草场覆盖了地面,已经饿得羸弱无力的羚羊和野牛嗅着青草的气息迁徙而来,而狮子、豹子、野狗则追逐着它们的猎物,动物们就这样大量聚集到这片交织着细沙和草场的卡拉哈里沙漠中,生存并怡然自得。

卡拉哈里沙漠最早的现代人类是闪族丛林人,也叫布须曼人。他们的面部特征和蒙古人有些类似,我们权且把这当成是机缘巧合,当然这也并不能排除他们与蒙古人有渊源,只是有待于进一步的证实。闪族丛林人过着最原始的采集狩猎生活,男人负责狩猎,女人和孩子们则拾捡草根、块状茎,采摘野果。

集体狩猎,作为一种为生存而创造的劳动形式,不是艺术,也不是娱乐,是人类最原始的舞蹈。而闪族丛林人3万多年来,一直沿袭着这种古老的舞蹈,或许这将是世界上最后的舞蹈。世代以狩猎为生的猎手们将狩猎当成他们的信仰和生存的意义,而不仅仅代表着谋食。他们对狩猎的推崇也反映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岩画中,动物是绘画长久不变的主题,这表明了布须曼人同周围环境中动物的紧密关系,并记录下对特定动物的特定看法。在卡拉哈里沙漠,闪族丛林人的捕猎技艺十分高超,他们利用涂满毒树液的箭来射杀动物。几乎每个猎手都能通过动物的足迹了解动物的所思所想,当动物的足迹表明它正在跳跃时,猎手也要跟着跳跃,身体里充满了快乐,仿佛在与神对话。然而这种快乐却因与现代文明的碰撞而无法维系,濒临灭绝,因为闪族丛林人捕杀濒危动物,这种为现代人价值认知所不容的生活方式也注定走到了尽头,更可能的结果是维系其生存的民族将从这片热情的土地上消失。对人类文明来说,这是一个无法弥补的缺憾,可能这片文明空白的出现将是永久性的。

闪族丛林人曾是这片土地的主宰者,文明也盛极一时,他们代表着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人们在化石床中发现了距今25000年前石器时代的工具,在卡拉哈里沙漠东部的措迪洛山的许多山洞里也发现了许多岩画,这些岩画是对处于神秘之中的南部非洲的一种揭示。闪族丛林人把每天生活内容的精华部分都反映在画中,并以其独特的记录方式倾诉着他们古老而悠久的生活,描画着非洲人特有的观念、文化,为我们展现了一部布须曼人真实生动的生活历史长卷。

闪族丛林人的岩画记录了自己的历史,也记录了美的概念。这种美的概念是现代非洲各种艺术的灵感源泉。我们看到的非洲面具、非洲石雕、木雕,甚至是到处可见的抽象风格的油画,都脱离不了这种美的气息,这种气息飘游在天地之间,融于大自然中,距离我们的心很近很近。

然而近代闪族丛林人文明的发展是缓慢的,以致被别的民族所取代,其实闪族丛林人的落后生产力是难以维系这样的文明的。即便它描绘的是天堂,“撒旦”也会闯进来。现在的闪族丛林人已开始接受文明世界的事物,毕竟一种先进文明终究要代替一种落后文明,进化论从来不考虑其他复杂的事情。因此,闪族丛林人的文明就像沙漠上的脚印终将会消散,留下的只是模糊的、支离的、无法整合的碎片。

或许布须曼人是卡拉哈里文明仅有的见证者,而随着时间的消逝,对这种文明的记忆会逐渐淡忘,趋近于混沌的模糊,再或许沉寂的沙丘会无言地诉说。

《卡拉哈里沙漠的失落世界》改变了这支神秘民族濒于灭绝的命运,同时也让我们近距离地聆听了沙漠里传来的文明乐章,知晓布须曼人的精神生活是一种救赎,如此我们的生命观不会因他们的消失而改变。

新疆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巍峨的昆仑山、天山和阿尔泰山高高耸立;黄沙似海的塔克拉玛干和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静静地躺在那里。可是,又有谁会想到,在很久很久以前,这个有着高山和沙漠的地方竟然是浩瀚的古地中海的一部分。

自然界的这一沧桑巨变,早在中国古代时,就已被我国学者们发现了。宋代着名科学家沈括在太行山东侧山石中发现蚌壳化石时,便据此作出了先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的论断。在现代地质学中,这些化石是记录历史变迁的最佳载体,了解新疆的过去正是凭借这些动植物化石。

远古时候的新疆与现在迥然不同。在5亿年前的寒武纪,新疆既没有昆仑山、天山和阿尔泰山,也没有塔里木和准噶尔两大盆地。新疆东北和东南有两片古陆,西部是一片汪洋大海,称“塔里木海盆”,也叫“塔里木海”,由于两片大陆夹着一片海洋,使得整个塔里木海盆看上去像一个朝西开口的大喇叭。

当时有许多原始的小动物生活在海里,其中要数三叶虫最为常见。在地壳变动中这些三叶虫被沉积物掩埋,经过自然界的长期作用,最后变成了化石。现在,这种化石在新疆的许多地方都能找到。

距今大约3亿年的石炭纪,新疆海域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当时,除了北面的阿尔泰山和南面的阿尔金山一带岛状山地已屹立在海面上,整个新疆几乎全都淹没在海水之中。新疆北面是准噶尔海盆,也叫“准噶尔海”,这里的海水主要来自东部;新疆南面是塔里木海盆,这里的海水主要来自西面。而深深的天山海槽则位于这两个海盆中间。由于中间没有多少阻隔,南、北两个海盆当时可能是沟通的。根据推算,那时的新疆海域面积十分广阔,大小相当于现代的黄海和东海面积之和。

在那个时期,一些原始的鱼类其实和现代鱼类的样子已十分相似,只是各种器官的功能还很不完备。此外,珊瑚、带贝壳的腕足动物、海百合等也已十分普遍。在海滨地带和海岛上,许多今天已经灭绝的植物,如亚鳞木、星芦木、羊齿、轮木等蓬勃生长。地质历史时期有几个气候最温暖、湿润的时期,石炭纪便是其中之一。良好的气候条件导致当时的动物空前繁盛,可以想象那时的新疆海域欣欣向荣的情景:蔚蓝的海水拍打着岸边礁石;浅水处,珊瑚争艳,鱼儿戏水;海滨地带,高大的树林在微风吹拂下欢乐地哗哗响着。真是生机盎然,令人向往。

到了石炭纪晚期,新疆的海水开始消退,塔里木海盆的东部已抬升成为陆地。新疆海域面积从那时起就开始不断缩小。

2亿年前是二叠纪,新疆海陆变迁在这一时期最为剧烈。大约2.3亿年前,又一次强烈的地球构造运动拉开了帷幕,地质史上称之为“华力西运动”。新疆在这次运动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海退,海域面积急剧缩小。到二叠纪末期,新疆大部分已上升为陆地,只有最南边的喀喇昆仑山和东昆仑一带仍在海中。当时新疆已初具今天的规模,北面出现古阿尔泰山,中间是古天山,南面有古阿尔金山和古西昆仑山;古塔里木盆地和古准噶尔盆地也初步成形。

这又一次的沧桑巨变使得新疆由海变陆。

二叠纪后,大约有6000万年的时间,新疆的海陆形势没有改变。那时,仅仅是古地中海的北部边缘有海水,而且很浅,且时进时退,其声势和规模已完全不能与昔日相比。新疆的再次改变发生在1.4亿年前的白垩纪到3600万年前的早第三纪。在这一时期内,塔里木盆地西部又经历了一次较大的海进。海水由西边的阿里莱海峡侵入,和田河以西塔里木地区首先被淹没。海水一直往东推进,最后进入东塔里木区,库车一带也浸入了海中。这可能是我国西部的最后一次海进。当时的海水约深100米,不算太深,并且东西不平衡,西部略深些,愈往东愈浅。在这个时期的海水中,体积微小的介型虫和有孔虫,比如形如小卵石、表面光滑的玻璃介、两侧长有突瘤的土星介及图片状币虫、圆片虫等是海水中的主要生物。大量海生物死后,其遗体掩埋在沉积物中,经过反复的物理、化学变化,最后变成了石油。

早在第三纪以后,一次强烈的地质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开始重新设计地球的样子了,地球的大部分地区因此又发生了一次沧桑巨变。正是因为新构造运动,地球上才出现了高山、盆地、大海和湖泊,并且与现在的布局大致相同。

新疆也受到了新构造运动的影响,自早第三纪以后,海水退尽,出现了帕米尔高原,阿里莱海峡封闭了起来。自此,新疆始终保持着大陆的形式,海水再未进过新疆。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青藏高原海拔升到了5000多米的高度。帕米尔高原、天山、阿尔泰山也都相继隆起,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变为封闭的内陆盆地,新疆真正成为欧亚大陆的腹地。由于大陆性增强及气候变干,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中出现了成片的沙漠,现代自然景观开始形成。

既然新疆历史上有过漫长的海洋时期,那么从现在的情况看,新疆还有可能再成为海洋吗?地质学家指出,随着地球历史的演进,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当然,对人类来说,这个时期太过漫长了。只有得到更多、更深刻的科学数据,人类才能充分地了解地球历史的变迁,也才能预见到它的陆海变迁规律。

如今新疆的沙滩戈壁,不仅是一座天然的古地中海博物馆,而且是一个巨大的昔日海洋的迷宫。我们的探索只是揭开了冰山一角,它将永远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对其进行探索。

撒哈拉沙漠

提及撒哈拉沙漠,人们立即会以诸多称谓冠之,“沙漠之王”“不毛之地”“生命的坟墓”等。以上种种描述,足以显现出撒哈拉沙漠自然环境的险恶,加之影视、文学作品对其大肆渲染以及人们对它理解的空白,使得本有好奇之心的探险者对其望而却步,不想去接受这份已存在许久的真实,更没有了置身其中的勇气,把它看做是存在于地球上的甚至比南极、北极以及喜马拉雅山更难以逾越的生命禁区。如果说沙漠是一本厚重且载满神奇的书,那么撒哈拉沙漠应该是这本书中最最吸引人眼球的章节,错过了它就等于错过了自然的美丽,文明的精彩。撒哈拉沙漠辽阔浩浩的沙海,其面积甚至可以和中国的国土面积相提并论。而它的表面覆盖的不仅仅是漫漫黄沙,它所展现给我们的也不仅仅是苍劲浑厚之美。除了这些,还有许多我们不得而知且深埋于沙海之下的神秘有待稽考,而这里关于远古时代冰川的考证以及失落文明的传说,无论从自然还是从人文角度来说,都值得我们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努力去期许和探知。

“撒哈拉”这个名称来源于阿拉伯语,是从当地游牧民族图阿雷格人的语言引入的,意为“大荒漠”,同时还有“空虚无物”的意思,有时也被翻译成“生命的坟墓”。它横贯非洲大陆北部,东西长达5600千米,南北宽约1600千米,总面积约860万平方千米,约占非洲总面积的28.4%。撒哈拉沙漠西从大西洋沿岸开始,北部以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为界,东部直抵红海,南部到达苏丹和尼日尔河河谷。撒哈拉沙漠分为几部分:西撒哈拉、中部高原和东部荒凉区域,其中东部为特内雷沙漠和利比亚沙漠。撒哈拉沙漠将非洲大陆分割成两部分,北非和南部黑非洲,这两部分的气候和文化截然不同,撒哈拉沙漠南部边界是半干旱的热带稀树草原,阿拉伯语称为“萨赫勒”,再往南就是雨水充沛、植物繁茂的南部非洲,阿拉伯语称为“苏丹”,意思是黑非洲。撒哈拉沙漠的构成并不单一,包括石漠、砾漠、沙漠等多种类型,这里有沙滩、沙丘、沙海等地形。

其实撒哈拉沙漠在公元前2500年就已经形成了,而其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又保持甚至扩大了它的面积。它位于北回归线两侧,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干热面积较广。另外东北信风又难以眷顾,加之途经大陆边缘的寒流的减温、减湿作用和高大地形的影响,使得土地演变成沙漠就成了无法避免的地理现实。同时区域内没有河流的滋润使得这里很难成为文明的发源地或文明传播的驿站。因为古代文明的建立与传播大都是沿河流而行的,诸如黄河文明、尼罗河文明和两河文明。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后两者,它们有幸在沙漠边缘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就得益于河流。但这并不是说撒哈拉沙漠就没有属于自己的文明。只不过这种文明现在仍沉浸于漫漫黄沙之中无从查实,或者说是鲜有显现但却以令人匪夷所思的形式表现出来。其实这也是撒哈拉带给人类的神秘,也正是其令人迷惑不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