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地理知识大观
16584200000025

第25章 江河湖泊大观(1)

火山口湖

在7000多年前,火山爆发之后形成了一个大洞穴,每年河水、雨水灌注其中,形成一个极特殊的火山口湖。火山口湖位于俄勒冈州东南部,每年11月因积水太深而封闭,第二年5月再开放。火山口湖风景优美,湖水湛蓝。倒映在水中的云彩别有一番韵味,湛蓝的火山口湖,让人看了就再也忘不掉。

由于火山多次喷发,形成很多火山锥,有一部分露出湖面形成小岛。其中最大的是高出湖水面213米的威扎德岛。湖的周边为高150~600米的熔岩峭壁,火山岩经风化后呈各种形状。湖区松树、杉林茂密,夏季野花丛生。

火山口湖国家公园内有好几条步行道,人们一般选择较短或较特别的一条。在这里步行游览,最好穿登山鞋,走起来会很轻松。一路下坡,路上尘土飞扬,路边的花草也都蒙尘。湖边有一个小码头,可供船只停泊。湖边有许多游客,大人小孩都有,有的下水游泳;但更多的只是在湖边脱下鞋,把双脚浸泡在清凉的湖水中。湖水虽然较冷,但岸上阳光灿烂,换上泳衣走进湖中,凉凉的,却令人莫名的兴奋。湖水清澈见底,却见不到鱼。

两个面积很小的岛屿像珍珠一样点缀在湖面上,女巫岛在岛的正中央,整座岛呈现圆锥形,远远看去像童话中巫婆的帽子。幽灵船岛则像是从远方漂流而来的船,尖柱和针叶树构成了船桅、船帆和索具。只有在天气晴朗时才看得清楚,幽灵船岛像幽灵一般若隐若现,从高处瞰时,宛若湖中的小斑点,但如果置身于岛中,常常会因为岛上众多的美景而眼花缭乱。

登上了望塔,太阳正要西下,从塔上遥遥看去,远处的山脉呈现不同的蓝色和灰色,在火红的夕阳下,天空更加灿烂夺目。相对于绚烂的彩霞,暮色下的火山口湖则愈发寂静,沉默地酝酿着芬芳,这是火山口湖一天中最美的时刻。

蓝色多瑙河多瑙河发源于德国西南部黑林山东麓海拔679米的地方,自西向东流经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等9个国家后,注入黑海,是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全长2850千米,流域面积81.7万平方千米,是欧洲仅次于伏尔加河的第二大河。

从源头到维也纳是多瑙河的上游,多瑙河在这里接纳了几条源自阿尔卑斯山融雪的支流后水量大增。这里山清水秀,一派田园风光。

从维也纳到铁门是河流的中游,这里的河谷一般较宽,河床坡度不大,河道弯曲,多河汊,湍急的水流切穿坚硬的花岗岩,形成一个接一个的险峻峡谷,最着名的是卡特拉克塔峡谷。这个峡谷从西端的腊姆到东端的克拉多伏,包括卡桑峡、铁门峡等一系列峡谷,全长144千米,首尾水位差近30米。峡谷内多瑙河的最窄处约100米,仅及入峡前河宽的1/6,而深度则由平均4米增至50米。此地陡崖壁立,水争一门,河水滚滚,奔腾咆哮,是多瑙河着名的天险之地。

自铁门以下至入海口为河流的下游。下游河段宽阔,水流平稳,接近河口时宽达15~28千米,航运十分发达。多瑙河三角洲不仅盛产芦苇,还有大量的鸟类和奇特的浮岛,因此科学家们称其为“欧洲最大的地质、生物实验室”。

多瑙河常被称为“蓝色的多瑙河”,其实它是一条多彩的河。它的河水在一年中要变换8种颜色:6天是棕色的,55天是浊黄色的,38天是浊绿色的,49天是鲜绿色的,47天是草绿色的,24天是铁青色的,109天是宝石绿色的,37天是深绿色的。

多瑙河为什么会变色呢?一些地理学家针对这种神奇的现象,对多瑙河的河水进行了长期的科学考察,认为变色的原因很有可能是河流本身的曲折多变。

从多瑙河发源地到黑海入海口,直线距离不过1700千米,而它却多走了1100多千米。究其原因,在多瑙河形成之初,欧洲大陆上布满了星罗棋布的盆地,河流对盆地进行长年累月的侵蚀切割,最终连接成了单一的水系。盆地深浅不同,整条多瑙河的水量分布也极不均匀,有的河段干涸无水,有的河段深度超过50米。有时河水还会通过深深的地表裂缝渗入地下,然后又从下游的另一个地方流出。这样,河水中混杂着大量的地下物质并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

水深的差异、地下伏流的存在以及酸碱度的不均匀,在一定条件下就引起了河水颜色的变化。

黄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渠,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向东注入渤海,沿途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无数条溪川,流域面积达75万多平方千米。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素有“一碗水,半碗沙”之说。

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土质松散,又多暴雨,所以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大量泥沙流入黄河。尤其是夏季,雨水集中,暴雨冲刷黄土,河水变成泥流,滚滚东去,黄河从这里开始泛黄。黄河每年从中游带进河中的泥沙有16亿吨,相当于长江的68倍。其中,12亿吨泥沙被带进大海,4亿吨就沉积在黄河河道中。

黄河下游,河道宽阔,水流缓慢,中游带来的泥沙淤积在河床中,年复一年,泥沙不断淤积,黄河的河床不断垫高,在下游形成“地上河”。在古都开封段,黄河河岸高出两岸的平地达10米以上,好像悬在空中,因此,此段黄河又称为“悬河”。每到洪水季节很容易决口,造成大水灾。

民间素来就有“九曲黄河十八弯”之说。所谓“九曲黄河十八弯”只是一种概数说法,用来形容河套平原上黄河的曲折。黄河由巴颜喀拉山发源后,自青藏高原一路向东南流去。行至玛曲时,遇到了来自四川北部高山的阻挡,于是河水掉头流向西北,形成了罕见的180毅大转弯,重新回归青海省。所以这被称做黄河第一曲,玛曲也就被称为了“黄河首曲”。“玛曲”在藏语中就是黄河的意思。

在1万多平方千米的玛曲草原上,黄河自西南入境,从西北出境,形成九曲中的第一大弯曲。从空中俯瞰,黄河就像一条玉带飘过草原,流向无尽的远方。出了玛曲县城,便可到达玛曲黄河大桥。因为拐弯,黄河水变成了从东向西流,故又称“黄河水倒流”。站在玛曲黄河桥上俯瞰母亲河,在宽广的河面上,黄浊的河水奔流而去。“V”字形的河道环抱着玛曲草原,雪山与湖泊相交错,令人流连忘返。

的的喀喀湖

充满神话的的的喀喀湖是安第斯山闻名遐迩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可通航大湖。在印加时代,的的喀喀湖被当地人视为“圣湖”,至今仍保存有印加时代的神庙遗迹,而昔日的宫殿虽然久经风雨的冲蚀,依然焕发出神圣而华贵的光芒。

在印第安人的语言中,的的喀喀湖意为“美洲豹的山崖”,这是因为湖中有日岛、月岛等51个面积不同的岛屿,从远处看仿佛美洲豹身上的斑点。在这些岛屿周围,环绕着壮丽的群山,山顶常年积雪,雪一旦融化,从山顶流下无数条小溪汇入的的喀喀湖。位于玻利维亚境内的太阳岛、月亮岛似绚烂的鲜花盛开在碧波荡漾的的的喀喀湖中,散发着醉人的魅力。

在秘鲁境内的埃斯特维斯岛上有新建的旅游饭店,在此观赏湖光山色,颇有一番情趣。从这里看湖中漂浮的小岛,也许会怀疑自己的眼前是幻觉,因为那些小岛在缓缓地移动!这些微型的小岛是用当地生长的芦苇和香蒲草捆扎而成的,浮力要比竹筏大得多。在上面搭建起简单的小屋便可居住几户人家。的的喀喀湖一带的印第安乌罗族就居住在这种浮动小岛上,还在上面种植了一些蔬菜。他们以捕鱼为生,平时出去打鱼也是以香蒲草扎起来的小船作为交通工具。这种小船名叫“淘淘拉”,大约2米长,可以载四五个人在湖中漂浮。

事实上当地人的生活是异常艰苦的,但作为游人来此休闲度假,那便拥有另一种快乐了。试想,白天坐在“淘淘拉”中,徜徉在醉人的的的喀喀湖上,傍晚时候撑一支鱼竿享受姜太公钓鱼般的乐趣,夜晚睡在香蒲草扎成的小屋里,或仰望满天星辰,真是非仙而胜于仙也。

在的的喀喀湖东南21千米处有古印第安文化遗址,坐落在环湖的小镇上。其中在蒂亚瓦拉科文化遗址中可以看到许多巨大的石像和石柱,在琳琅满目的古迹中,最着名的要数雨神“维提科恰”的石塑像和太阳门了,那是用整块巨石雕琢而成的门,门上有被太阳光线围着的人形浅浮雕。紧挨着太阳门有座类似祭坛的长方体台式建筑,据说是为了祭祀古代印加帝国太阳神而建的。

的的喀喀湖中心位置的小岛塔丘勒风景秀丽,简朴的石拱门竟和意大利的西西里有几分神似。岛上到处可见穿着奇特的塔丘勒人,和别处不同,这里的男人做针织活儿,塔丘勒的男人们都骄傲地戴着自己织的长绒线帽。他们的帽子是有讲究的,如果帽子是全红的,就说明他已经结婚,如果帽子是红白二色相间,就表示他依然单身。帽子的不同的花色代表塔丘勒人不同的身份地位。

但塔丘勒的女人却从不戴帽子,她们喜欢用一块大大的披巾来遮挡阳光,宽大的披巾,百褶裙蓬松而飘逸,裙裾飞扬。行走在如诗如画的塔丘勒岛上,这里的女子有种出世的美,美得让人不敢相信是尘世的女子。

乘小艇漫游在的的喀喀湖湛蓝开阔的湖面,吹拂着清冽的晨风,湖水泛着炫目的粼光,充满了神秘色彩的行程已经开始。

伏尔加河

内陆河又称内流河,是指不流入海洋的河流。它多分布于大陆内部的干旱地区,因降雨少,沿河蒸发量大,河水多消失于沙漠或注入内陆湖盆。

伏尔加河就是这样的河流,它发源于俄罗斯西北部东欧平原西部的瓦尔代丘陵,自北向南曲折流经俄罗斯平原的中部,最终注入里海。它沿途接纳了200余条支流,其中最主要的支流是奥卡河和卡马河。伏尔加河是世界上最长的内陆河,全长3690千米,流域面积达1365平方千米。

伏尔加河还是一条典型的平原型河流。源头海拔只有204米,最后河口处低于海平面28米,总落差仅有200多米。落差虽小,但每一段景观却各不相同。在北段的萨马拉城附近,峡谷两岸是长满苍松翠柏的高山险崖。出了峡谷,弯个大弧进入辽阔的平原,那里常有成百上千匹野马,在河边觅食、奔跑。过了萨马拉城,景色渐趋荒凉,到处是夹杂着大小沙砾的旷野,河面逐渐加宽到4800米。南段没有高山峡谷、急流险滩,那里河水平缓,沙滩洁净,不远处的绿树丛中掩映着许多规模不大的东正教教堂。

伏尔加河流域面积达1365平方千米,占东欧平原面积的1/3,是俄罗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区,被俄罗斯人称为“母亲河”。

伏尔加河流域是俄罗斯最富庶的地方之一。两岸那黑黝黝的神秘莫测的原始泰加林,是俄罗斯资源和财富的象征。森林里有鹿、野猪、松鼠等动物,还有各种鸟。伏尔加河河水灌溉着这些森林,这些森林则像卫士般守护着伏尔加河。森林与伏尔加河构成了一幅幅生机勃勃、多姿多彩的风景画。

伏尔加河航运十分便利,干支流通航里程长达6600多千米,通航支流达70多条,内河货运量占全俄罗斯的2/3,旅客运量占全俄罗斯的一半以上。伏尔加河通过运河连接周围的白海、波罗的海、黑海、亚速海和里海,所以有“五海之河”的美称。此外,伏尔加河流域各河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总电量约1200万千瓦。伏尔加河和卡马河上已建成的11座梯级水电站的总装机容量占可开发电量的70%。

伏尔加河养育着两岸的人民,孕育了俄罗斯民族。它不仅是俄罗斯文明和灿烂文化的篮,还是俄罗斯人民和民族英雄为争取民族独立而多次举行斗争的历史见证。俄罗斯人对伏尔加河的感情,就像中国人对黄河一样,充满了亲切、自豪、感激和崇拜。

尼罗河

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它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游历埃及后,曾发出这样的感叹:“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尼罗河全长6740千米,是非洲第一长河。它发源于赤道以南、非洲东部的布隆迪高原之上,自南向北经过卢旺达、坦桑尼亚、肯尼亚、苏丹、埃塞俄比亚和埃及等9个国家,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之一。它贯穿埃及全境(在埃及境内长达1530千米),穿越金色的撒哈拉大沙漠,经过六道湍急的瀑布后,缓缓进入一条狭窄的河谷,然后一路浩浩荡荡地注入地中海。尼罗河流域面积28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非洲大陆面积的1/10,大部分在埃及和苏丹境内。在临近入海口的地方,尼罗河分出多条支流,形成扇状,冲出一片土壤肥沃、绿草如茵的三角洲,面积约2.4万平方千米。有7000年历史的埃及文明,就诞生在这片三角洲谷地中。

几千年来,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8月份河水上涨最高时,淹没了河岸两旁的大片田野,之后人们纷纷迁往高处暂住。10月以后,洪水消退,带来了肥沃的土壤。在这些土壤上,人们栽培了棉花、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在干旱的沙漠地区上形成了一条“绿色走廊”。

人们所说的尼罗河,通常是指以苏丹首都喀土穆北部的第六瀑布为起点,到尼罗河入海口之间的部分。再往上,就是大河神秘的源头——白尼罗河与青尼罗河,由于前者柔美婉约,后者粗犷奔放,因此常被人们用“脾气迥异的情人”来形容。

白尼罗河是尼罗河最长的支流,发源于海拔2621米的布隆迪群山,经非洲最大的湖——维多利亚湖向北流。它“性格温和”,一路上没有多少激流险滩。

苏丹境内气候炎热干燥,火辣辣的太阳又带走了河流近2/3的水量,因此一直缓缓流到苏丹南部的白尼罗河“消瘦”了不少。

青尼罗河源于海拔2000米的埃塞俄比亚高原。河流一路奔走,在非洲最高的湖泊——塔纳湖处放慢了脚步,在浅滩、礁石中绵延了大约30多千米之后,突然急转直下,形成一泻千里的水流,这就是非洲着名的第二大瀑布——梯斯塞特瀑布。接下来,它奔腾650千米后,转了一个马蹄形的大弯,最后冲出山谷,闯进苏丹南部平原,与平静的白尼罗河相会,从此才正式称为尼罗河。

青尼罗河提供了尼罗河全部水量的6/7,每年有4个月如脱缰的野马般纵情奔腾,8~9月的雨季时,青尼罗河水量剧增,使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

哈纳斯湖

“哈纳斯”是蒙古语,是“峡谷中的湖”的意思。

哈纳斯湖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境北部,坐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是一个高山湖泊。

哈纳斯湖湖面海拔1374米,南北长24千米,平均宽1.9千米,湖水最深处达188.5米,面积44.78平方千米。哈纳斯湖面碧波万顷,群峰倒映,湖面还会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而时时变换颜色,是有名的“变色湖”。每至秋季湖边层林尽染,景色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