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阿姆斯特丹有一座15世纪的教堂遗迹,一段题词令我印象深刻:“事必如此,别无选择。”
在我们有生之年,我们势必遇到许多不快的经历,它们是无可逃避的,我们也是无法选择的。我们只能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作自我调适,多做抗拒不但可能毁了自己的生活,而且也许会精神崩溃。
我景仰的威廉·詹姆斯曾说:“心甘情愿地接受吧!接受事实是克服任何不幸的第一步。”
家住俄勒岗州波特兰市的伊莉莎白·康莉在经历了无数困难的折磨后,学会了这一点。
在庆祝美军在北非取得胜利的那一天,康莉得到国防部的通知,她的唯一的儿子——她最爱的人——在战场上失踪了。又过了一段时间,她又接到通知,她的儿子已死在战场上……
亲人的离世让康莉痛苦万分,这件事打乱了她的生活。没发生这件事之前,康莉一直快乐地生活着。她热爱工作,她花了许多心血将独子培养成人。在她的眼中,他有着所有年轻人的优秀品质,她觉得以往所付出的一切,将来都会得到收获……然而,突然间,一切都破碎了,她失去了活下去的理由。康莉开始痛恨这个世界,为什么一个这么优秀的年轻人,在刚开始自己生活的时候,就被剥夺了生命?悲痛地打击,让她失去了对工作的兴趣,对朋友及对所有一切的兴趣。在悲痛中,康莉决定辞掉工作,远走他乡,避开所有的一切。
康莉准备写辞职信的时候,在抽屉里,她突然看到了一封信,一封她已经忘了的信——几年前她的母亲去世后儿子写来的信。信上说:“当然,我们都会怀念她,尤其是你,我相信你会撑过去的。我一直都记得你教我的那些美丽的真理。记得你教我要微笑,要像一个男子汉,勇敢接受所发生的事情。”
这封信就像阴天里的阳光,给了康莉极大地震撼,这让她感觉到远去的儿子就在自己的身边,正在对她说:“你为什么不按你教给我的办法去做呢?一定要勇敢地撑下去,不论发生什么事情,用微笑去面对它,继续过下去。”
被悲痛所困扰的康莉终于清醒了过来,她告诫自己: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没办法挽回,她只能够像儿子所希望的那样勇敢地活下去。康莉开始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振作了起来,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她写信给那些在前线的士兵——那些还活着的别人的儿子,给他们鼓励。晚上,她参加了成人教育班,培养新的兴趣,结交新的朋友。她逐渐忘记了那件让她痛苦万分的悲剧。现在,康莉每天的生活都充满了快乐和笑声。
康莉女士所学习到的正是我们每个人要学会的道理,那就是我们只有接受并配合不可改变的事实。“事必如此,别无选择”,这并非容易的课程。英王乔治五世在白金汉宫的图书室内就挂着这句话:“请教导我不要凭空妄想,或作无谓的怨叹。”哲学家叔本华曾表达过相同的想法:“逆来顺受是人生的必修课程。”
显然,情境不能决定我们是否快乐,我们对事情的反应反而决定我们的心情。耶稣曾说:天堂在你心内,当然,地狱也在。
只要必须,我们都能度过灾难与悲剧,并且战胜它。我们也许没有觉察到,但是,我们内心都有更强的力量帮助我们度过,我们都比自己想的更坚强。
新英格兰的妇女运动名人玛格丽特·富勒曾将一句话奉为圭臬,这句话是:“我接受整个宇宙。”托马斯·卡莱尔在英国听说此事说:“她最好如此。”是的,你我也最好能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
如果我们挣扎愁苦,也不能改变事实分毫,我们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我知道,因为我试过。有一次我拒不接受我遇到的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我像个愚蠢的人,不断做无谓地反抗,结果带来无眠的夜晚,我把自己整得很惨。终于,经过一年的自我折磨,我不得不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事实。我有12年养牛的经验,从来没见过一头泽西母牛因为草原干旱、下冰雹、寒冷或是男友向别的母牛示好而生气。动物安然面对夜晚,暴风雨及饥饿,因此,它们不会有精神崩溃、胃溃疡的问题,也从不会发疯。
你认为我的意思是我们应该束手接受所有的不幸吗?不,绝不是的,那只是宿命论。只要有任何可以挽救的机会,我们就应该奋斗!但是,当我们发现情势已不能挽回了,我们就最好不要再思前想后,拒绝面对。
不久前,我曾经采访了好几位美国的企业领袖,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面对现实的态度,以及无忧无虑的生活方式。他们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早就在压力下粉身碎骨了,这里有几个实际的例子。
全美连锁百货公司的创始人潘尼告诉我说:“即使我赔得一文不名,我也不会烦恼,因为我看不出烦恼能带给我什么。我已尽力,其他的交给上帝。”
亨利·福特也说过类似的话:“当我无法处理时,我把它们摆在那儿顺其自然。”
我请教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总裁凯勒,他如何排除忧虑,他的回答是:“当我面对艰难处境时,能做的,我尽量努力;如果不能,我就把它抛诸脑后。我从不担心未来,因为我深信没有人能预知未来,影响未来的因素太复杂了,没有人能猜测准时间,或全盘了解。那又何必为它操心?”如果你说凯勒是位哲学家,他大概会难为情。他是精明的生意人,却与两千年前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哲学理念一样:“快乐之道仅此一途,就是不去烦恼无法掌握的事。”
我们应该学着做到诗人惠特曼所说:“让我们学着像树木及动物一样顺其自然,面对黑夜、风暴、饥饿、荒谬、失意与挫折。”对必然之事轻快地接受,就像杨柳承受风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忧虑的困扰,保持淡然的心境。
掌握克服孤独的方法
孤独让一个人寂寞,看不到希望和快乐,孤独是横在孤独者与社会之间的一扇门。让孤独者不再孤独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孤独者自愿地走出这道门。
孤独是让一个人产生忧虑和悲伤的重要原因,而消除孤独不让其影响自己的心境的唯一方法就是走出孤独的境地与人进行交流。
5年前,我的一位朋友——一位和善的克劳伦斯夫人,她的丈夫去世了。从此,她开始了以饱受寂寞之苦的日子。可她并没有象有的失去了丈夫的女性那样整天的自怨自怜,一天天的颓废。她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受人欢迎和受尊敬的人。
克劳伦斯夫人这是第一次出海旅行。她乘坐的客轮正在地中海航行,许多快乐的夫妇和未婚的情侣都在这艘轮船上度假;而60多岁的克劳伦斯夫人就穿梭在这些欢乐的游客之中,虽然她一个人独自出门,却满面春风,神情愉悦。
这次旅行,也是克劳伦斯夫人第一次在海上验证寻找快乐的诀窍。克劳伦斯夫人是一个寡妇,也曾像我前面讲过的那位朋友一样伤心难受,但有一天早上,她猛然醒悟过来,摆脱了悲伤,开始投入到新的生活。
这是克劳伦斯夫人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克劳伦斯夫人的丈夫曾是她全部的爱和生命,但是他死了,留下她一个人在这世界上,她必须让这一切成为过去。
于是,她原来爱好旅行的爱好重新进入了她的生活,成了她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正是旅行陪伴她度过了那段悲伤的日子,还带给她最大的回报,那就是她自己的独立事业。
因为失去了丈夫这个伴侣和力量,克劳伦斯夫人在最初那段时间根本不愿意出门。她怕见任何人,而且觉得自己长相平凡,又囊中羞涩,所以在那段被怀疑和绝望包围的日子里,她问自己能做什么、怎么做才会被人们接受,并受人欢迎。
答案终于找到了!要想被别人接受,就必须乐于付出,而不是乞求别人的给予。
克劳伦斯夫人开始以微笑替代悲哀。她做环美旅行也常出门去看望朋友。当她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她会经常提醒自己,要露出欢乐的表情。因此,在和别人相处时,克劳伦斯夫人总是谈笑如常,又从不过多地停留。不久,朋友们开始争相邀请克劳伦斯夫人去参加各种晚宴,社区活动中心也邀请她去做旅行见闻的演讲。
后来,克劳伦斯夫人曾好几次出海旅行。每次旅行时,她都是这样做的,她也因此成为受人欢迎的人。
克劳伦斯夫人已经懂得,若想得到别人的友谊,自己首先必须热爱生活,并愿意奉献自己。因此,无论她到了哪里,都能制造出和谐的氛围,受到人们的热情欢迎。
尽管我们在医药方面的研究一直进步神速,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纪却出现了一种新的疾病,那就是“大众寂寞病”。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米尔斯学院的李思·怀特院长,曾针对这个问题向出席基督教女青年会晚宴的听众们做了一场精彩的演讲,他说:
“20世纪的主要疾病是寂寞。正如大卫·雷斯曼所说的:‘我们都是寂寞的人。’随着人口的迅速膨胀,人们之间患难与共的真情已经逐渐消失……我们生活在一个毫无个性的世界。我们的事业、政府的规模、人们的频繁迁徙,等等这一切导致了我们在任何地方都无法获得持久的友谊,而这还只是令数百万人备觉寒冷的新冰河时代的开端。”
然后,怀特博士这样总结道:“对上帝和同胞的爱、都可以被称为纯真的热情。只要有了爱,我们就能对抗腐败灵魂的侵蚀,就能摆脱宇宙的孤寂,培养出善良友爱的精神氛围。”
如果想要克服寂寞,我们就必须努力创造杯特博士所说的“精神氛围”。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温暖而友爱的环境。对我们来说,要想克服寂寞,就不能再继续自我怜悯,应该走进光明,结识新的朋友。和他们一道分享快乐——虽然这需要很大的勇气,但是很多人都做到了。
根据调查显示,就夫妻而言,大多是妻子比丈夫要长寿。从表面来看,妻子一旦失去了丈夫,就不再容易开拓新的生活,男人因为工作的关系,会强迫自己努力奋斗,所以从自然规律来讲,他们的确比女人强壮,也更富于进取;而女人因为要尽到她们的“职责”,例如照料好她们的家庭和家人,所以她们很少有心理准备,当她们守寡之后,必须独自走完人生道路,并快乐地走下去。不过,只要她们能学会成熟,就一定能做到这些,而不是空度余生。
当然,并不只有寡妇鳏夫才会感到寂寞,即使是那些单身汉或选美皇后,也有可能患上这种孤独寂寞的大众病。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疾病或许更青睐都市里的陌生人和乡间教堂的独奏者。
几年前,年轻英俊的单身汉约翰独自来到纽约闯荡世界。他长相潇洒,又受过很好的教育,而且曾周游过各地,因此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进入纽约这个大都市后,在白天,约翰有许多交谊活动要参加,可是到了晚上。他却陷入了孤独寂寞之中。他不习惯于一个人吃饭,也不喜欢一个人去电影院看电影,当然更不想去麻烦住在城里的已婚朋友——而且,我们不妨明说了吧,他也不喜欢那种主动投怀进抱的女孩子。
显然,约翰想要的是那种好女孩子,但她绝对不能是从乡村酒吧里出来的。约翰也不愿加入“寂寞者俱乐都”,或者去社交服务中心解决他的这一特殊问题。最后,寂寞难耐的约翰只好无可奈何地离开了这个他原本希望寻求发展的城市。
我知道,城市可能反而比乡间小镇更容易让人感到寂寞孤独。一个在城市生活的男人也许要付出比乡村更多的心力,才能被人接受、受人欢迎;他必须事先想好,自己下班之后应该有什么样的生活和兴趣,然后再去寻找那些场所。他一定渴望能找到趣味相投的朋友,但这都要靠他自己去主动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