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淡定:成就内心强大的女人
16585500000023

第23章 任凭男人去躁动,稳住自己的女儿心(1)

生活中无论发生什么样的躁动,男人都一定是主角。这种躁动有时表现的是一种尝试,一种冒险或是一种参与,不能一概地予以否定,但毕竟是有一些躁动应是女性朋友们坚决反对的。做为女性朋友要勇于坚守自己的阵地,到任何时候都宜保留自己那一份真感情。

女人不可随便把选择权交给别人

在现代社会,女性做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早已不属于任何人,她只属于她自己,因此,每一个具有行为能力的女性不需要别人左右她们的生活,更不需要别人来规划她们的人生,女人的命运应由自己来做主。

说到女人的独立,并不是鼓吹女性独立主义,这是与社会主旨背道而驰的。强调女人的独立,是强调女人要自立、自强不做别人甚至是丈夫的附属物,女人可以和家人共享幸福,但可能会由于某些意外原因被冷落、被孤立了,这时我们强调的是女人仍然可以创造幸福。实际上女人独立并不在于与男人抗争,而在于找准自己的位置。独立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它需要高素质的心态和全新的价值观。现代社会已很开放,有时制约女人独立并使女人在追求独立过程中吃尽苦头的不是别人而是女人自己。

女人独立的目的不是消灭自己的本性,如果是这样,独立还有什么意义?当今社会已向女人提供了很多经济独立的机会,由于观念误差,不少女人对男人的成功不服气。她们不懂得男人的社会是竞争形成的,女人如果一定要到男人世界里去,就必须得付出比男人更多、更痛苦、更委屈、更压抑的代价。男女生理的差异是上帝最伟大最科学的设计,尊重这种差异是人性中最美的良知。有些荒谬理论家鼓吹女人像男人一样去拼搏,这其实是美丽的陷阱。女人超负荷运转去追求所谓的独立和价值,可能会身心俱疲。

有工作的女人在经济上有独立感,这种感觉能使她们的感情有相对坚实的基础。但不少女人在经济上仍依赖男人,这些女人肯定觉得自己不独立,很苦恼。而不少挣钱的男人的确很自傲,把女人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甚至有的还轻视女人。尽管没有社会工作,但女人持家也是一种职业。如果男人在企业打工能有薪水,那女人持家也应有报酬。以往男人总把家庭的生活费视为对女人的报酬,这是不对的。生活费只是家庭必需的成本,它没有在经济上体现持家女人的价值。

关心和尊重女人不是一句空话,男人应主动量化女人持家的价值,并愉快地付给这笔象征着对女人价值尊重的薪水。千万不要小看这个程序,这是女人走向独立的关键。女人有这种独立感才会有尊严,男人在有尊严的女人面前才会有在乎。过去的男女关系总被遮掩在虚伪的假情假意里面,这已非常不适合现代社会的要求。男女经济关系的含糊,使男女相处的质量不高,不仅不能获得两性畅快和透明的愉悦,也很容易产生矛盾和变心。女人如果缺少独立感,整个人就会变得十分灰色,男人对这种女人不会有长久好感,迟早都会背叛。

现代女性的独立性决定了女人不能没有主见,没有主见就无法独立。我们要独立自主,而自主主要指的就是自我主见的能力。

有些女人,遇事经常无主见、犹豫不决。比如每买一件东西,简直要跑遍城中所有出售那种货物的店铺,要从这个柜台跑到那个柜台,从这个店铺跑到那个店铺,要把买的东西放在柜台上,反复审视、比较,但仍然不知道到底要买哪一件。她自己不能决定究竟哪一件货物才能中意。如果要买一顶帽子,就要把店铺中所有的帽子都试戴一遍,并且要把售货小姐问烦为止,结果还是像下山的猴子,两手空空。

世间最可怜的,就是像这些挑选货物的女人这样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彷徨徘徊、不知所措、没有主见、不能抉择、听信于人的人;这种主意不定、自信不坚的人,很难具备独立性。

有些女人甚至不敢决定任何事情,因为她们不能确定结果究竟是好是坏、是吉是凶。她们害怕,今天这样决定,或许明天就会发现因为这个决定的错误而后悔莫及。对于自己完全没有自信,尤其在比较重要的事件面前,她们更加不敢决断。有些人本领很强,人格很好,但是因为这些毛病,她们终究没有独立,只能作为别人的附属。

有些女人敢于决断,即使有错误也不害怕。她们在事业上的行进总要比那些不敢冒险的人敏捷得多。站在河的此岸犹豫不决的人,永远不会到达彼岸。

如果当女性发现自己有优柔寡断的倾向时,应该立刻奋起改掉这种习惯,因为它足以让自己丧失许多机会。每一件事应当在今天决定,不要留待明天,应该常常练习着去下果断而坚毅的决定,事情无论大小,都不应该犹豫。

个性不坚定是一个人的致命短板。这种人不会是有毅力的人。这种弱点,可以破坏一个人的自信,可以破坏判断能力。做每一件事,都应该成竹在胸,这样就会做事果断,别人的批评意见及种种外界的侵袭就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决定。

敏捷、坚毅、果断代表了处理事情的能力,如果自己一生没有这种能力,那一生将如一叶海中漂浮的孤舟,生命之舟将永远漂泊,永远不能靠岸,并且时时刻刻都处在暴风猛浪的袭击中!

有主见,就是有自信。有自信,肯定有主见。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独立自主,才能使自己不断自力更生。

现代女性要有主见,才不会迷失自己,如果任何事情都要男人做选择,没有自己的观点,只会让他离你更远。女人要有头脑、有思想、有自己的人生规划,不要把你的权利交付给别人。

绝不在生活中跟风

女性的一个可贵之处,在于有主见,不盲从,一个人只要有主见,才能体现自身的存在价值,避免成为别人的行为工具,活出自己。

人不可自负,但不可没有主见,主见是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生活节奏和内容,而不是跟风,随着自己不情愿的节奏运动。但应该承认:

坚持一项并不获人支持的原则,或不随便迁就一项普遍为人支持的原则,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当一个不随波逐流的人,愿意在受攻击的时候坚持信念到底,的确需要极大的勇气。

有一次,我参加某个社交聚会,话题正转入最近发生的某个议题。当时,在场的人均赞成某个观点,只有一个女士表示异议。她先是客气地不表示意见,后来因为有人单刀直入地问她的看法,她才微笑道:“我本来希望你们不要问我,因为我与各位站在不同的一边,而这是一个愉快的社交聚会。但既然你们问了我,我就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接着,她便把看法简要地说明了一下,立即遭到大家的围攻。只见她坚定不移地固守自己的立场,毫不让步。结果,她虽然没有说服别人同意她的看法,却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因为她坚守自己的信仰,没有做别人思想的应声虫。

在不久之前,美国人还必须靠个人的决断以求取生存。那些驾着驿马车向西部开发的拓荒者,碰到事情的时候并没有机会找专家来帮忙解决困难。无论是任何危机或紧急状况,他们只有依靠自己。生病的时候,没有医师,他们便依靠常识或家庭秘方;印第安人来攻击的时候,没有警察,他们便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机智;要想安顿家庭,那时还没有什么建筑公司,完全得靠自己的双手;想要食物,更是得靠自己去耕种或猎捕。这些人,每次碰到生活上的任何问题,都得立刻下判断、做决定。事实上,他们也一直做得很好。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专家的时代。由于我们已十分习惯于依赖这些专家权威性的看法,因此便逐渐丧失对自己的信心,以致不能对许多事情提出意见或坚持信念。这些专家会这么轻易取代我们的地位,是因为我们让他们这么做。

我们现今的教育趋势,是针对一种既定的性格模式来设计的,因此这种教育方式很难训练出什么领导人才。由于大部分的人都是跟从者,不是领导者,所以我们虽然很需要领袖人才的训练,但同时也很需要训练一般人如何有意识、有智慧地去遵从领导。如此,才不会像被送上屠宰场的牛群一样,盲目地跟着走。

根据教育家华德·巴比的说法,我们的孩童是依照国家所需要的人格特性来施予训练的,因此都养成了如下的特性——能社交、平易近人、能随时调整自己以适应群体生活等——没有什么小孩可以例外。畏缩性格被认为是不能适应环境的表现,每个小孩都必须参与游戏,轮流当领导人;每个小孩都必须针对每个题目发表意见,都必须讨别人的欢喜。

但是,假如要使这些国家未来的主人翁,都能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下愉快地接受训练,我们必须让那些有独立个性的小孩也有独立的空间。如果小孩喜欢阅读,不喜欢玩棒球;或是喜欢音乐,而不喜欢踢足球,都应该允许他们能照自己的意思去做,而不应把他们看成是与群体格格不入的人。

在一般公立学校,那些胆敢提高声音,为自己子女的教育方式提出看法和意见的父母亲,的确需要勇气。因为通常别人会告诉他们,最好把这些教育上的问题留给那些具有资格的专家去处理。但是,我认识一位住在城郊的年轻人,便勇敢地站出来为自己儿女的教育方式讲话。他是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并对自己的信念极具信心。他不断提出问题,而且独自与一般公众意见奋战。一年之后,有不少人受他的影响,选他出来当社区教育委员会的委员。

如今,不但他自己的子女蒙受其益,更有数百名学子因他所提出的意见而连带得到好处。

有许多小儿科医师告诉我们要如何喂养、抚育和照顾子女,也有许多幼儿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该如何教导子女;做生意的时候,有许多专家告诉我们要如何使生意成交;在政治上,我们投票很少是出于个人的选择,大部分是跟从某些特定团体的意见;甚至我们的私生活,也常常受某些专家意见的影响。这些专家观察、制作图表,然后把意见销售给大众,让大众去消化、吸收,并奉之为救世的福音。

大部分人,都没有想到自己其实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专家——在他们自己本身、家庭或事业的世界里,他们做某些事,只不过是因为某些“专家”这么说,或因为那是一种流行,跟着做也可以凑个热闹。

爱德加·莫尔常常用所谓的“群体状况”来警告我们——他认为这种东西会扼杀人类个体的珍贵价值。

“这种扼杀,正如同令人痛恨的纳粹政权一样。”莫勒在《周末文艺评论》中写道,“它鼓舞了人性中的残暴和专制成分,这正与美国社会的理想背道而驰。美国的立国精神不仅在维护国家的独立,并且要使人民在国家中受到尊重。假如,美国人因受威胁、贿赂,或被教育成不具独立人格的族群,则就难怪他们也会群集起来反对政府了。”

莫尔最后在文章中做了如下结论:“由于人类还无法达到天使的境界,但这也并不是他们必须变成蚂蚁的理由。”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今日最难要求自己达到的使命便是:“保持自己的真面目。”在这充满了大众产品、大众传播及装配线教育的当今社会,了解自己很难,要维持自己的本来面目更难。譬如,我们便常以一个人所属的团体或阶层来区分他们的属性,如“他是工会的人”、“她是上班的已婚妇女”、“他是自由派”、“他是反动分子”,等等。几乎我们每个人都贴有标签,也毫不留情地为别人贴上标签,这很像是小孩玩的“官兵捉强盗”的游戏。

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对顺应群体与否的问题十分关切。他在一次的学生毕业典礼上,以《成为独立个体的重要性》的题目发表演说,指出:

“无论你受到的压力有多大,使你不得不改变自己去顺应环境,但只要你是个具有独立个性气质的人,便会发现,不管你如何尽力想用理性的方法向环境投降,你仍会失去自己所拥有的最珍贵的资产——自尊。想要维护自己的独立性,可说是人类具有的神圣需求,是不愿当别人橡皮图章的尊严表现。随波逐流虽可一时得到某种情绪上的满足,却也时时会干扰你心灵的平静。人们只有在找到自我的时候,才会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到这个世界上来、要做些什么事、以后又要到什么地方去等这类问题。”这也是一个人生存的意义所在。

不要对男人有过度地依赖

尽管在社会上男人相对于女人无论在管理上还是在执行力上都占主导地位;在家庭中多数是经济主体,但女人在这两种环境中都不要太看重一个男人,不能把自己的一切都押在男人身上,不能对他们太依赖了,这即不可靠也不可能。

“独立”、“自主”的能力不是天生就具备的,它需要经过时间的磨炼,以及其他一些历程才能发展、完善起来。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成就。没有人生来即是个完善的个体。

我知道有一个墨西哥女人,她和丈夫、孩子一起移民到美国,当他们抵达得州边界艾尔巴索城的时候。她丈夫不告而别,离她而去,留下她束手无策地面对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22岁的她带着不懂事的孩子,饥寒交迫。

虽然口袋里只剩下几美元,她还是毅然买了车票前往加州。到达后,她到一家墨西哥餐馆里打工,从大半夜做到早晨6点钟,收入只有区区几块钱。然而她省吃俭用,努力储蓄,她要将每一角钱都存下来。